还不知道:朱允炆打不过朱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明太祖朱元璋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闰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开始削藩。在削藩顺序上,先后废除周王、岷王、齐王、代王、湘王五位亲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朱允炆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也决定起兵讨燕。“靖难之役”正式拉开序幕。
朱元璋
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军攻入金陵,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开门迎降,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至于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自己的亲叔叔朱棣呢?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明太祖朱元璋将当时会打仗的武将都杀光,事实上却并非如下,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决策上的失时。朱允炆刚刚继位,威信未立,人心未稳,根基未牢,外藩诸王尚未安抚,就急急忙忙开始削藩,在机时的选择上是非常不合适的。做大事,必须要坚持“天时、地利、人和”,皇位刚立,就行削藩,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一个都不占,焉能不败!
朱允炆
二、军事上的失误。“靖难之役”与汉初景帝时的“七国之乱”非常类似,双方态势也基本一致。燕王朱棣及其部属,长期在北疆与元军残部作战,久经战阵,久历军略,战斗力强,战争经验丰富,但人数少,后备军力不足;朱允炆的中央政府,由于朱元璋的诛杀功臣悍将,一帮能征善战的大将如蓝玉等人,被诛杀殆尽,没有突出的将帅人才,士兵又长期在内地,没有实战经验,战斗力不强,但军队人数众多,后期动员力量庞大。
在正确分析各自优劣势的基础上,原本可以针对自己优势和对方劣势,借鉴“七国之乱”的经验,提出科学的军事战略。但,偏偏在军事上出现重大失误:
一是整体战略的失误。应该前期采取守势,避其锋芒,在实战中锻炼部队、培养将帅人才,收拢各地勤王的军队;在后期,应寻找机会与其决战。朱允炆的中央政府,恰恰采用相反的战略,前期轻敌冒进,后期退缩求和。
二是重大战术的失误。朱允炆中央政府的优势是军队众多,而且各地勤王的军队还源源不断,而燕王朱棣的军队在早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最大可能去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中央政府的战术也是恰恰相反,一城一城地守,一地一地地防,结果是燕王朱棣的军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三是军事用人的失误。在作战前期,朱元璋留下来的唯一老将耿炳文,本就是防守的好手,又久经沙场,虽然能力不是非常出众,但也不会有大的战略失误,应该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军事统帅,但朱允炆却嫌老将进攻不力,多有败绩,换上李景隆,这是用人最大的失误。李景隆兵败涂地,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不杀他仍让其留在军中领兵更是失误。
在长期的实战中,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帅之才,如瞿能、铁铉、盛庸等,都是能力出众的战将,应该早发现、早重用。没有在实战中及时发现培养将帅人才,是用人的另一个失误之处。
三、政治上的失策。军事,从来就是政治的延伸,离开政治谈军事,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争一开,就应实行战时政治。
一是对朱棣本人实行清算。虽然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还不够,要全国通缉,定其死罪。看看朱允炆的错误有多严重,战争之前,下旨意晓谕全军,“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你们不能伤害朱棣,千万别让我背上杀叔父的恶名。两军交战,还要保证不伤害敌军首领,可笑之极。结果如何呢?南军将士因为朱允炆的旨意,惧怕战后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权,常常单骑殿后,作为全军的盾牌挡在最后面,南军无可奈何,不敢追,又不能杀。
二是要严查附逆。但凡跟随朱棣造反的将领、官员、及士兵,要全部实行最严厉的查处,本人要通缉捉拿,家族在非燕王占领地的,全部执行关押,如及时投诚朝廷的,再行释放,限期不归的,一律处死。先拿朱棣的儿子开刀,让燕王留的京城的儿子,宣布与朱棣脱离父子关系,指控朱棣的暴行,否则以谋逆同罪论处,斩首便是。
三是严查内奸。在京城实行战时政治,之前与燕王朱棣有来往的,主动交代,既往不咎。之后再与之有来往的,特别为之通风报信的,一律处死。
朱棣
四、舆论上的失败。朱允炆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没有争议,没有悬念。正统的朝廷,本应该掌握舆论的制高点,但事实上却失败了,让燕王朱棣屡屡打悲情牌,博取各级官员和广大社会阶层的同情,这是舆论战的失败。
朱允炆一开始就应该广发檄文,大造声势,燕王朱棣反叛朝廷,是为不忠;反对建文帝,就是反对故太子朱标,就是反对朱太祖朱元璋,是为不孝;让国家重启战火,让广大老百姓处于战火之中,是为不义;主动挑起战争,生灵涂炭,白骨累累,是为不仁。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的人,全体官员、全国民众,应该万众一心;如此反贼,理当齐力讨伐,人人得而诛之。将朱棣搞臭,让前线守将不敢投降,各级官员不敢归附。
五、经济上的无为。经济是军事的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朝廷、对于燕王,都是一样的。朱允炆的中央政府只谈军事,不管经济,是失策,更是不作为。战端一开,就一定要实行严格的战时经济管制,所有与争战有关物资,一律严控,层层设关卡,禁止北流。特别是如战马、铁器、弓箭、火药等直接军用物资,还包括重要的民生物资,如粮食、食盐等等。一旦严格管控这些物资,一是可以弱化北军,二是也可以促使北方的老百姓逃离燕军占区,从而间接弱化北军。
时机、政治、军事、舆论、经济五个方面,没有一个是胜利的,整体失败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建文帝统治时期。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矛盾并不尖锐建文帝与朱棣的实力总体上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是建文帝却在权力斗争中最终输给朱棣,兵败不知所终。这是因为相对朱棣来说,建文帝自身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与特定的时代环境相结合,导致了建文帝失败的结局。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败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性格的宽厚仁慈
建文帝“颖慧好学性至孝”“天资仁厚”“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他生于安乐未经创业之举.日与诗书为伴,身边多是文墨之士.生活波澜不惊,经历平平静静,性格仁厚孝友.这使得建文帝在与燕王朱棣的斗争中缺乏果断和沉稳,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指挥作战的能力也是不足。果断和元稳,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指挥作战的能力。早在太祖时期他就主张对藩王“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法之”由此可见后来的削藩之计应为其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他优柔寡断、宽厚仁慈的性格可见一班,这种性格在他平叛靖难之役中产生了消极影响。面对战争,建文帝下诏说:“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仁之极.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休此意,无使负杀叔父之名。这种妇人之仁决定建文帝必将成为政治败将。
二、竞争对手的强大建文帝的竞争对手是朱棣,虽然“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但是对于诸王的军事权却始终没有触动.并且有所强化,以致造成枝强干弱的局面。朱棣在朱元璋“分封诸王,外卫边陲内资夹辅”的命令下,就藩北平,节制沿边士马“其至北平者皆听燕王调用。燕王自此朱棣与蒙古多次作战.多次打败元朝益强残余势力。积蓄了实力积累了作战经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同时北平又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朱棣成为北方诸王中最有实力的一个。朱棣不但握有军权,而且拥有统帅权和指挥权。这种权力以《皇明祖训》的颁行而合法化。“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这就为朱棣后来的起兵提供了依据。在建文帝翦燕手足的时候。朱棣却在日事练兵,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朱棣蓄谋已久,准备妥当.其谋士得力,武将能战.故能够取得最后胜利.
三、能臣悍将的匮乏
建文朝内无出谋划策之臣.外无能征善战之将,人才匮乏成为建文帝失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朱元璋为了维护朱家王朝长治久安,屡兴大狱。滥杀功臣胡惟庸一案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蓝玉一案族诛者万五千人.其他功臣如朱亮祖、周德兴、徐达等大多数未能幸免。建文帝初期,经过洪武年间的杀戮,功臣几被杀尽“元功诸将相继尽矣”当年随着朱元璋打天下.能征善战的元勋宿将已经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幸存者寥若晨星.所以战争伊始,建文帝只能派年近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出征,结果惨败.全军覆内乱之下,没有杰出的军事人才,因此也就不会打赢战争‘’再加上朝中大臣拙于计谋,所以建文帝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够提出一个准确有效的解决方案,遇到强敌时不能够进行持久而又步步为营的进攻,君优柔而弗断,臣躁愎而寡谋建文帝最终败给朱棣。
四、用人方针的不当建文帝缺乏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能力也导致了他失败。建文帝与李景隆是表兄弟,李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建文帝对李景隆颇为信任让其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委以重任。这种任人唯亲的行为对建文帝造成不利影响。建文帝几乎倾注了全国的兵力合兵60万.企图一举消灭燕军,结果出乎意料60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从此南军“进退失据”而罪魁祸首李景隆却没有得到惩治。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力主杀李景隆,但建文帝念他是至亲始终没有杀他。这一念之差酿成大祸,朱棣兵临城下.李景隆打开城门,引狼入室使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南京城。李景隆是个叛徒但是在建文阵营内部,像李景隆这样的叛徒还不在少数.比如前方战线的张信、顾成、李友,直朝廷内部的朱穗、徐增寿、王宁,这些人与朱棣勾结私通瓦解了本来就不牢固的建文阵营。削弱了建文实力。建文四年(1402年)魏国公徐辉祖统率南军阻燕军于灵璧西南,取得齐眉山大捷,建文帝却疑忌徐辉祖是朱棣妻弟,将其召回并控制起来。“从此南军统帅无人燕军所向无敌。灵璧一战南军“败绩”从此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徐辉祖这样的忠臣不被重用,其他的就不用说了。卓敬,“凡天官与地。履历,兵刑诸家,无不博可以说是天下奇才。朱棣曾说:“国家养士三十年。惟一卓敬。但是建文帝却弃之不用。。疑人滥用、用人起疑、能人不用、任人唯亲的用人方针削弱了建文集团的实力推动着建文帝一步步走向败亡的境地。
五、身边人的背叛
建文帝对明太祖的教导非常谨遵,对宦官约束极为严格。鉴于历代宦官之祸,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并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于宫中。建文帝对宦官要求更为严厉.他即位之始.便曾严谕各处地方官吏.内侍外出如有不法之处,地方可将其械送治罪。在内廷对于违忤的宦官更是严惩不贷。这种做法对建文帝在后来的靖难之役却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违法的宦官畏罪潜逃投降了朱棣,这些宦官将南京城内的虚实以及军事秘密泄露给朱棣“给了朱棣不少的助力”从而加速了建文帝的败亡。以上就是建文帝在政治上失策,在指挥上失职,在用人上失准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同时也造就了朱棣的成功
朱元璋驾崩后,将自己的皇位继承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而他的叔叔朱棣不服起兵反抗,最后朱允炆战败,那为何朱允炆身为一国之君打不过当时是燕王的朱棣呢。
一、朝中无大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由于自己的猜疑心,已经将那些有功的大将几乎都杀光了,到了朱允炆那时候,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带兵打仗的人才将领了。不得已之下,朱允炆只好派年事已高的当时没被朱元璋杀了幸存下来的老将耿炳文做大将军,让他带领士兵出兵抵抗。然后让驸马李坚作为左副将军,让都督宁忠作为右副将军。所以当时军事人才的缺乏也是朱允炆战败的愿意之一。
二、用人失误。
当时耿炳文战败后,朱允炆就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代替耿炳文去和朱棣的军队作战。可是这个李静隆是个纨绔子弟,他根本不懂得兵法。当朱棣知道朱允炆拍了李精隆出战后,笑着说兵法中的五败这个李景隆全犯了,此战他必输无疑。而且他们的士兵根本不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又加上粮草不足,将领又求胜心切,不懂得分析前方的危险,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有勇无谋,手底下的那些人也全部是一些乌合之众,不懂得团结作战,怎么可能会赢呢?
三、对方身经百战,有勇有谋。
朱棣父子懂得带兵打仗,善于制定作战计划,且当时朱棣自己率兵突袭大宁,得到了宁王的骑兵,此后朱棣这边的兵力大增。而相比朱允炆根本没有作战的经验,朝中也没有能将,所以朱允炆才会败给朱棣。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的是要把个问题先补充一下。全题应该是朱允炆是正统帝王为什么会败给朱棣。
从三至今,什么是正统帝王,不就是因为身上流着一点火祖上血脉,这会事吗?是正统又如何,帝王一向都是有能者居之,无能者让之,别管是因为什么既然没能保住帝位,还给普天的百姓带来十几年战乱,就从这一方面来讲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为什么朱允炆败给了他的叔叔朱棣有以下二方面,希望可以解你心里的疑惑。
一 军权方面。无论在哪个时代,手握重兵的,他的性格脾气,志向眼光都会决定 一个帝国的未来走向。朱棣跟朱元璋打仗多年,手里不仅仅是兵权在握,也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帐下也有大批的在战场在厮杀多的将领。而朱允炆着不同,他手下 只是朱元璋留给他的一些人马,其中一大部还是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在战场上没优势,到最后战败没有什么意料之外。
二 朱允炆性格太过软弱。如果当初要是听了朱元璋的话,一上位立马除掉朱棣,怕是就没了后面这么多事了。可惜他是念了叔侄的情谊,却忘记百姓的幸福,为了名义的亲情而不顾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在他心中连这一点的厉害关系都看不透,下不了狠心,在与朱棣作战时他的性格怕也是不能当机当断,错失战机。最终流浪远方败给了朱棣。
一个帝王,帝国的成败,有很多的因素综合而成,不过以上这二点是很重要的。希望可以帮你解惑一下。
朱允炆在历史上可谓是大名鼎鼎,他的名气不是因为他是多么英明神武,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荒淫无度,而是因为他将皇位丢了,被永乐大帝夺了去。同时,朱允炆的下落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谜,引发了无数人的浮想联翩。
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而朱标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可惜,朱标没能活过朱元璋,先朱元璋一步撒手人寰。朱元璋悲痛之余,爱屋及乌,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也。
可是,令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没想到的是,自己死了之后,仅仅过了几年的时间,他的孙子就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
朱允炆接手的是一个全国政权,正统的皇帝,而朱棣则只是一个藩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仅仅几年时间就大权旁落了呢?
这第一个锅,需要朱元璋来背。朱元璋在位时,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分封了出去,而且在封地地位是相当的高,这些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署,甚至公侯大臣们见到这些藩王都得行大礼。
长此以往,像燕王这样军事才能很高的人,很快就能够拥有一支强劲的军队,拥有与中央军对抗的资本。
在朱元璋分封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藩王势力过重,以后会尾大不掉,还举了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等例子。
不过,朱元璋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将这些谏言听进去了,但是却并没有废除封王的制度,而是采取了他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比如,受封的王必须离开京城到封地去,没事不准回京,即便不得不回京,也不准同时回来,必须等前一个藩王离京了,另一个才能启程。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那些藩王互相串谋,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只可惜,他的想法很美好,但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朱元璋
其二,朱允炆重用文人。朱允炆即位的时候,二十一岁,但由于朱元璋早年的精力基本上是用在培养朱标身上,所以,朱允炆其实基本上没有治国经验。
与朱元璋不同的是,朱允炆非常喜欢儒家的文化,他亲近的人也基本上是这些熟读儒家经典的文人,这也就形成了朱允炆温文尔雅的性格,性格上更像他的父亲朱标。
都说文人误国,朱允炆身边的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他们崇尚儒家提出的一些观点,并且欲将之付诸行动。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朱允炆所倚仗的心腹重臣,无不是这类人。
实施仁政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朱允炆及其大臣不仅要实施仁政,他们还希望做一些改革。
因此,在朱允炆刚当上皇帝第一年,他们就不顾实际情况,火急火燎地大肆削藩,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方孝孺
其三,削藩太过急躁。削藩本来是对加强中央集权是有好处的,但是朱允炆的朝廷削藩显得是那么的急躁,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允炆登基为帝;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周王朱橚次子朱有爋因谋求王位而告发父亲谋反,朱允炆借机将周王朱橚废为庶人,并迁往云南蒙化,从此拉开削藩大幕;
建文元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藩王,废为庶人。
建文元年六月,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迁往漳州;
仅仅当皇帝不到一年的时间,皇位都还没坐热,几位藩王纷纷落马,被贬为庶人。朱允炆及其朝廷的这种行为,立即引起了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的恐惧,在他们看来,这哪里是削藩,兼职是不给人活路,于是,燕王朱棣等造反的心思也就越来越强烈。
朱棣
其四,空有削藩的想法,却无能征善战的大将坐镇。众所周知,汉景帝曾采用晁错的建议,大肆削藩,与朱允炆削藩一样,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演变成了七国之乱。
不过与朱允炆不同的是,面对七国之乱,汉景帝马上启用了周亚夫这样一位精通军事的大将,从而平定了七国之乱。
但反观朱允炆一方,耿炳文、李景隆等,的确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是比起常年征战的朱棣,却显得不够看。而那些表现较好的徐辉祖、瞿能等却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导致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削藩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威慑的前提之下,而建文帝的朝廷虽然坐拥全国资源,但却无强有力的将领坐镇,使得燕王仅凭一隅之地而夺得皇权,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吧。
周亚夫
燕王反叛之后,朱允炆实际上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这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他下令,“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也就使得朱允炆的大军面对朱棣时畏首畏尾。
权力争夺 ,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朱允炆在这个时候仍然优柔寡断,这也说明了,他至少还没有明白权力斗争的黑暗与血腥。
朱允炆败了,朱棣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不过,相比朱允炆,朱棣也算得上是雄才大略,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3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