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何可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袁崇焕,明朝末期著名的抗清将领,可惜最后被崇祯帝无辜冤杀。而袁崇焕能够在辽东地区阻挡清军一直不能入关,除了其战略决策外,还和其能征善战的部下们有很大的关系,何可纲就是其中之一。袁崇焕曾经这样赞美何可纲:他给崇祯帝上奏折,称何可纲人讲仁义作战勇猛,为官廉洁勤俭节约,而他的才能不在于我(指袁崇焕)之下,袁崇焕如此赞美何可纲,不难看出何可纲的确是一位栋梁之才。
何可纲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天启帝在位的时候,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此时何可纲已经追随袁崇焕,成为其手下一员猛将。何可纲对待士兵如同兄弟,和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时总是冲锋陷阵,是明军中不可多得的一员将领。公元1626年,何可纲担任都司佥书一职(是明朝军队中都指挥使司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军队操练、屯田事务),他到任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裁定军制,1年下来,整整为明朝军费节省了120万两白银。
公元1629年10月份,皇太极率领清军,绕道内蒙古和河北,从北京北部南下,以非常快的速度攻占了河北遵化,严重威胁到北京城的安全,袁崇焕急忙率军进京勤王,挫败了皇太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己巳之变”。“己巳之变”之变后,袁崇焕被下狱,作为袁崇焕的心腹之一,何可纲多次上希望崇祯帝能够赦免袁崇焕,不怪你切愿意用自己的功劳为袁崇焕赎罪,可是无果而终,他为了个人安全,不得不和祖大寿率军退出山海关,回到了辽东。
袁崇焕被捕入狱后,写信力劝何可纲和祖大寿等人不要与朝廷为敌,应该中心爱国,保卫大明朝的安全,何可纲最终同意了袁崇焕的意思,重新接受明朝指挥。袁崇焕死后,年事已高的孙承宗重新挂帅,来到辽东。他视察辽东后,立刻上书崇祯帝,提出应该在锦州城东边30里的地方修筑大凌河城,以此来巩固锦州城的安全,崇祯帝立刻同意。公元1630年,何可纲寿命修筑大凌河城。大凌河城是通往锦州的军事要塞,清军要想拿下锦州城,就必须攻下大凌河城,于是清军制定了计划,准备强攻大凌河城。
公元1631年7月,大凌河之战爆发,皇太极率军对大凌河城发起了总攻,负责守城的祖大寿和何可纲经过3个月的艰苦坚守,最终因为孤军无缘,城内缺粮,总兵祖大寿宣布投降清军。作为副将,何可纲坚决反对投降清朝,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无论皇太极怎么威逼利诱,他都无动于衷,誓死不做汉奸。
总兵祖大寿命人将何可纲抓起来,在皇太极面前,斩杀了何可纲。何可纲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含笑而死。更让人心酸的是,何可纲死后,大凌河城里面饿的发疯了一样的百姓,冲出来哄抢何可纲的遗体,然后把他的肉吃光了。(《清太宗实录》:“城内饥人,争取其肉”)。
而对于何可纲的死,后人则给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何可纲“含笑而死”,意思是心满意足的死了,之所以心满意足,是因为他和祖大寿演的苦肉计,目的是让清军相信祖大寿是真心投降,而后来祖大寿的诈降也印证了这一点,大家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作为一个名将,不单军事才能要出众,能打胜仗,而且品德也要优秀,在历史上最好是没什么劣迹的!所以我认为,万历时期的名将主要有李如松、麻贵、刘綎;崇祯时期的名将主要有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和曹文诏!
1.李如松,辽宁人,名将李成梁的长子,是戚继光之后的明朝第一名将。指挥并参与了宁夏之役和第一次朝鲜之役,都取得重大胜利,史称他的作战风格为“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后与蒙古作战,亲领三千铁骑去捣对方老巢被数万大军埋伏,壮烈殉国,死因有争议。他死前,后金的努尔哈赤躲在东北的原始森林当“野人”。
2.麻贵,山西人,也是出身将门,大同参将麻禄之子。和李如松一样都是独当一面的名将,人称“东李西麻”。参与了宁夏之役和第一、第二次朝鲜之役,多有斩获。抗倭援朝之后,从大同调往辽东,当时李如松已死,他是去接替李如松的工作。
3.刘綎,江西南昌人,将门之后,晚明第一猛将。他父亲刘显当过大将军都督,和戚继光、俞大猷一起抗过倭寇,自己本人是武状元,武力值很高。早年抗击过缅甸入侵云南,参与第一、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和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后转战青海等地作战,立下很多战功,功劳最大。努尔哈赤在东北坐大时,万历帝把当时最能打的刘綎调往北方,因杨镐(废物兼猪队友)的胡乱指挥,刘綎进入后金的埋伏圈,全军覆没。刘綎虽出身武状元,当时当时人更盛赞他武文双全,作战智计百出,即使是后来全军覆没,他的军队也是萨尔浒惨败中表现最好的。
4.孙承宗,河北人,明末第一战略大师。在王化贞、熊廷弼被努尔哈赤打败后,修筑了关宁锦防线,收复失地四百余里,努尔哈赤率兵远遁。之后提拔并重用了一大批后来的抗金名将,袁崇焕、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皇太极进攻北京时,孙承宗再次临危受命,解除了京师警报,并成功收复失地。后来多尔衮攻打高阳时,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带领着全城军民抵抗,全族,包括他自己,一百多人遇难,单儿子孙子、侄子侄孙就战死二十一人。
5.卢象升,江苏人。皇太极围北京时,自己带兵去救援,之后参与镇压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人送外号“卢阎王”,坐上七省总督的位置。李自成等人差点就让他和洪承畴联手给灭了。满清入寇时,卢象升主战,和崇祯皇帝、杨嗣昌、太监高起潜等人意见相左。与清兵交战时,兵员被剥夺剩五千,粮草又不给,数万援军在旁边看热闹,卢象升最后阵亡,全军基本覆没。大战幸存下来的几个军官都被崇祯问罪。
6.孙传庭,山西人。常年在吏部管人事和考核奖赏,主动报名当陕西巡抚(死亡率差不多百分百),率领着招募四个月的“秦军”就将纵横天下七年的高迎祥给打败并活捉。后和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的配合下,基本将天下所有的民乱给平定了,李自成仅剩十八骑逃了。因和杨嗣昌有私怨,被冤入狱三年,等到民乱不可收拾才放他出来。出来后开始打了不少胜仗,然朝廷老是没法供给粮饷,又催促出兵,大败。孙传庭在潼关战死,妻子妾侍和女儿听到消息后都投井殉死,小儿子被当地人收养保护,朝廷不追功。
祖大寿是辽东人,他的父亲祖承训原本在李成梁手下效力,公元1620年,祖大寿被授予靖东营游击,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的二十多年,祖大寿一直在为大明效力,他是继袁崇焕之后,抵御后金军的中坚力量。
锦州、大小凌河是战争的最前线,也是最残酷的地方,不知多少次,祖大寿都徘徊在生死线上,可谓是身经百战。祖大寿的手上沾满了八旗军兵的鲜血,他是皇太极的头号劲敌,直到崇祯十五年三月,祖大寿再也无力支撑,随即献城投降。
不同于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并没有遭到太多诟病,虽说他最终投降,但大多是无奈之举,对于祖大寿这种将领,战死沙场或许才是其最好的归宿。“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一、袁崇焕的左膀右臂
天启六年,在宁远之战中,祖大寿见识到了袁崇焕的强大。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竟违抗朝廷命令,并敢于直面强大的努尔哈赤,并最终击破了后金的不败神话。在强者为尊的军队里,祖大寿成为袁崇焕的左膀右臂。
史料记载“太宗即位,伐明,略宁远,崇焕令大寿将精兵四千人绕出我师后,总兵满桂、尤世威等以兵来赴,战宁远城下。”
天启七年,皇太极率重兵进攻锦州、宁远,围困锦州的同时,分兵进攻宁远。这回明军没有退居城内,而是由祖大寿、尤世禄率军和后金军在城外野战,想来此时的皇太极应该记住了祖大寿的名字。
宁远城上的炮火呼啸而过,祖大寿的马刀更不是吃素的,以最强骑兵著称的后金军,竟一时敌不过明军,由于伤亡太大,皇太极选择撤军。只此一战,祖大寿的声誉也水涨船高,崇祯即位后,祖大寿任职辽东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
二、看到袁崇焕的信,祖大寿回来了
在平台召见之时,袁崇焕曾保举三人,分别是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他们不仅是袁崇焕的左膀右臂,也是守卫辽东的绝对主力。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从龙井关等地攻入大明腹地。
袁崇焕即刻率兵前去京城勤王,祖大寿也位列其中,不知是袁崇焕有意为之,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关宁军并没有拦住皇太极,直到后金军兵临京城脚下。或许祖大寿也在疑惑袁崇焕的举动,但祖大寿相信袁崇焕不会是叛徒。
崇祯不同意袁崇焕带兵京城,于是关宁军只能再次和后金军再城外争雄,广渠门外祖大寿再次拿起武器,不论如何他仍要保护好这座城池。战役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京城被攻陷,明朝将灭亡,而皇太极也不遗余力地发动进攻,随着战事继续,双方都付出了极大代价,皇太极暂时撤军,以待时机。
袁崇焕的屡次犯错,让崇祯忍无可忍,于是崇祯在大殿之上,直接扒掉了袁崇焕的官服,直接打入大牢。这一切都看在祖大寿眼中,因为他是一同被召见的,袁崇焕和他一起出生入死,为了大明江山付出了所有,难道这就是最后报答?
此时祖大寿的内心是复杂的,他心寒、他胆怯、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走出皇宫的那一刻,腿都有些瑟瑟发抖。祖大寿回到军队后,马上调兵回宁远,崇祯让祖大寿掌管辽东部队,可没命令祖大寿回宁远,这罪责可大可小,但祖大寿顾不了这么多了,他怕崇祯对他不利。
皇太极的部队还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关宁军可是主力部队,这祖大寿要是走了,京城可就完了。危机之际,群臣建议让袁崇焕写封书信,劝祖大寿回援,袁崇焕起初是不想写的,但考虑到国家要务、兄弟感情,袁崇焕还是写了。
祖大寿看完来信,眼泪哗哗往下流,他想起之前的生死之交,一宗宗一幕幕往事出现在眼前,他不能辜负袁督师的委托,于是祖大寿毅然率兵回京勤王。祖大寿并非没有爱国之心,只是他不想像袁崇焕一样死得不明不白,是人都会有畏惧之心,祖大寿也不例外。
在收回永平四城后,祖大寿不敢逗留,立刻回到锦州,直到最后一战,祖大寿都没有离开过辽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夷陵之战中,刘备的战术存在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