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皓和司马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亡国之君往往难以得到比较好的结局,纵观中外各国,一旦被击败以至于亡国,失去了君主之位、更是丢失了国家为依靠的那些亡国君主难免兔死狐悲,像是之前依附自己的人、之前自己的臣子也都会树倒猢狲散,都各自奔前程去了,而自己就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其处境远不如之前,甚至很多人陷入了穷困潦倒甚至是难以自保的情况之中,有些甚至就因为自己的身份最终被杀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像是非常著名的五代时期的南唐亡主李煜本来就是个不称职的君主,他亡国之后也没有什么复国的年头,就因为自己曾经君主的身份和某次感叹处境艰难而被赵光义记恨,于是用毒药杀死,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最终如此悲惨,只留下了感叹亡国君愁的著名诗句,令人惋惜。而像是国外的很多君主,自己的政权被灭亡之后,自己要不就是被迫流亡海外、终身漂泊,要不就是被流放孤岛甚至是被处死。可以知道,亡国之君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且往往被灭亡自己的对手寄予怨恨和不屑的情感而得不到好下场,这些人的命运就从此跌倒了低谷。
然而,既然有处境不好的那就也有一些人的结果还算是不错,至少是在亡国之君之中其结果是相对好的,比如说能够得以善终,安稳的过完余生,甚至是能谋一官半职或者是成为新朝的王侯。像是南朝的陈后主,因为碰到了杨坚这位宽厚的君主,没有对他施以毒手,反而是给了他一个官职让他做,最后还亲自任命了他,这位陈叔宝甚至活的比杨坚还多几个月。
亡国之主最为忌讳的就是挑衅当朝君主,因为一旦如此,就可能会惹恼他,成为自己命运的转折。然而有一位这样的亡国君主当众顶撞,却依然得到了善终,那就是东吴君主孙皓了。当时东吴被晋朝灭亡,他最终选择了投降。之后他就被带到了洛阳,成为了司马炎的座上宾,司马炎邀请他吃饭,并对他说自己在洛阳已经为他设好了座位等他很久了,没想到这位孙皓是个倔脾气,他回应说,自己也在建业为司马炎设好了座,也在等他。一个手下败将却干如此顶撞,这样的行为完全是在寻死啊,但是司马炎似乎并未生气,他也没有怎么为难孙皓,最终孙皓和刘禅一样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为何孙皓这样做都能平安无事呢?
首先,孙皓本来就是这样的倔强脾气,这样的行为也和他的性格相符,而这样的行为也是显示出他没有什么掩饰,很是直爽,不像是有野心的人,司马炎自然不怪罪他。孙皓性格直爽而且自尊心强在当时的记载之中也是可以见到的,之前的刘禅也是如此,面对司马炎的试探没有遮掩,两个人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相似性,这反而是司马炎愿意看到的,因为它不愿意曾经的敌国君主是一个新机心机很重的人,这反而对他有所威胁。
其次就是晋朝刚刚统一,作为一个刚刚得到天下的政权,新归附的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十分不稳定,西晋因此决不能做出任何会激化局势的事情,为了稳定局面,防止在这样的节点出现问题,必须要笼络江南士人,而孙皓则是他们之前的领袖,晋朝必须要笼络他来显示对江南地区的重视和友好。东吴作为之前深得民心的政权经历了好几世,在当地还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虽然国家被灭,但是其影响力还在,一旦旧日的君主被杀,这一地区就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样的代价是司马炎不愿意承受的。还有就是留下孙皓,仁厚对待他也比较有利于拉拢南方的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成为司马炎不杀孙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则是晋朝优厚对待前代君主的传统和司马炎自己的宽厚性格导致的。晋朝建立之后,对待之前曹魏君主甚至是汉献帝都采取了比较优渥、宽厚的政策。晋朝是经过曹魏的禅代建立的,但是他们对待曹魏君主采取了宽厚的政策,没有为难他们,甚至对更早的汉献帝和其后代都有所照顾,自然对待被自己灭亡的国家的君主也比较宽厚。司马炎本身也算是比较宽宏了,在对待刘禅的事情上就可看出来。
孙皓,吴国在他的手上被灭了国,但是当孙皓面对晋国皇帝司马炎时,居然还敢口出狂言,声称自己在吴国也同样设了一个位置给司马炎,等待着有朝一日,当吴国灭了晋国,便将那个位置赐予司马炎。孙皓凭借什么资本敢于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呢?
从正史中纵观孙皓的性格,可以说对他既感到可恨,但同时又何尝不为他感到可叹呢!
本来是一个好好的有为青年,励志君主,奈何却沦为贼人,不务正业,不求上进。从贤明之主君顷刻之间变为地狱使者,两者的差别之大,真是让人无所适从。
假设孙皓从未转变过,他一直能够施行良政,任用贤臣,宽待百姓,那么吴国也未尝一定会输于晋国,两者相争,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又何尝能够得知呢。
但,孙皓就输在他的转变上,输在他的懒散和沉迷上,他将社稷做了他的赌注,最后输的一败涂地,倒是到了真正认输的那一刻,他反而豁然了,他奉劝贤臣们不需要为吴国做最后的亡命之搏,如果晋国有能力还是归顺于晋国吧。
孙皓对司马炎的那些不恭的话语并不能显现出他不怕死,有骨节有节操的君主气节。相反地,只是因为孙皓后期已经残暴惯了,如果看人不顺眼便挖掉此人的眼睛,这些酷刑对于孙皓来说就像是小儿过家家酒般的稀松平常,所以当晋帝司马炎说出那些讥讽孙皓的话时,孙皓下意识的就是反驳,因为这已经是他的一种潜意识反应了。
扩展资料 甘露元年(265年)三月,孙皓派遣使者随徐绍、孙彧前往魏国,送去给司马昭的回信,信中说道:“知道您以超过世人的才干,位居相国的职任,有移化引导皇帝的功劳,辛勤至极。寡人无德,顺承皇统,想与贤良之士共同拯救乱世,而由于道路阻隔没有实现这一缘份,您的美意真切明显,深沉执着。现派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前来宣明我的诚意。”徐绍行至濡须,有人报告徐绍称赞中原,于是孙皓将他召回来杀死,将其家属迁徙到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皓
末帝孙皓?
西晋太康四年 (283) 十二月的一天晚上,京都洛阳城内一处不起眼的房屋,四周戒备森严,屋内青灯如豆,寒气逼人。一个将近40岁的中年男子,正倚在病榻上,好象要对围在身边的家人和仆从说点什么,却终于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便闭上浑浊无神的眼睛,离开了人世。死者不是别人,正是东吴亡国之君孙皓。
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字皓宗。父孙和,祖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万彧关系极好。曹魏咸熙元年 (264),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吴。因此,东吴举国恐怖,希望有个年长的国君当政,以便固国自保。这时,万彧屡次在丞相?阳兴、 左将军张布面前对孙皓大加赞扬, 说皓年方23岁, 年轻有为,聪明好学,遵守法度,英识决断,大有明君之相。一时间说得?阳兴、张布的心也动了。于是三人一同去劝说孙休妃朱太后,立孙皓为嗣君。朱太后说:“我一个寡妇,知道什么国家大事,只要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就行了。”于是,大家迎来孙皓,立为吴帝。改元为元兴,大赦天下。
孙皓即位之后,颇有振作之象。他发布优诏,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将后宫内宫女放出以配无妻之人。于是朝野一片赞誉之声,人们暗自庆幸: 吴国又得到了明君。
谁知好景不长。孙皓即位不久,即暴露出骄 *** 佚的本性,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不问政事。 这样, 连?阳兴和张布也后悔了。 有人趁机对二人加以谮毁, 而孙皓也忘记了二人的迎立之恩,诛杀了他们,并夷其三族。
东吴甘露元年(265)七月,孙皓遣人诛杀朱太后。朱太后死后,孙皓不让在正殿停灵,却让人将尸体停放在花园里的小屋中。本来,在迎立孙皓为帝一事上,朱太后同意了万彧等人的意见,孙皓才得以登基为帝。现在孙皓却恩将仇报。治丧之时,众大臣知道朱太后死于非命,既为她惋惜,又痛恨孙皓的暴虐。不久,孙皓又将孙休的四个儿子遣送到小城,旋即杀害其中两个稍长者。
当时,有望云气的术士之流,传言有王气破扬州,对居住建业宫的君主不利。孙皓恐王位倾覆,决计迁都武昌 (今武昌)。因建业(今南京) 为吴国都城多年,且因国内财力日绌,不便兴举大事,所以众大臣纷纷反对迁都。平民百姓亦安土重迁,建业附近百姓流传民谣道: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一时民怨沸腾,一片反对迁都之声。孙皓却固执己见,于九月强行迁都武昌,而以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等人镇守建业。
孙皓迁都武昌后,先命人率众卒挖掘荆州一带大臣名家的坟墓,以破王气。扬州一带百姓要溯流运送各种粮物,故穷窘困乏,怨声怨道。吴宝鼎元年 (266)冬十月,永安山民施但等聚众数千人造反,劫孙皓庶弟孙谦出乌程,取孙和陵墓上的鼓吹曲盖等作为天子仪仗。等进军到建业城时,聚众已有万余人。吴将丁固、诸葛靓拒之,大战一番。施但等兵众无铠甲,皆裸身大战,终因装备低劣,败退溃散,仅剩孙谦一人端坐车中。生擒孙谦后,丁固等不敢擅杀,报告孙皓。孙皓在武昌听说施但造反,攻击建业,暗自庆幸自己迁都得计,先派数百人鼓噪进入建业,杀施但妻子等人,声称天子命荆州兵破扬州贼以应前言。后来又听说施但败退,孙谦被擒,大喜过望,随即令人将谦母子酖杀。到十二月,孙皓又还都建业。
第二年夏六月,孙皓命工匠营建昭明官。造宫殿需要大量巨木,皓下令官吏中二千石以下者都入山中,督率民工伐木。冬十二月,宫殿竣工,孙皓志满意得地搬入宫中居住。昭明宫豪华壮丽,穷极技巧,方五百丈,宫内陈设富丽堂皇,连宫外也有许多假山楼观,又有毁坏军营和民宅而建成的花园,整个工程花费数以万亿计。
三年春正月,孙皓率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出华里西上。原来,当初习玄出使西蜀之时,听到名士司马徽论命运历数之事。玄回国之后,大增其言,讹惑吴人。玄说:“望气者见黄旗紫盖出于东南,能最终得天下者,大概是出自荆扬之间的君主吧。”恰巧,东吴抓获西晋降兵,言称寿春一带流传童谣: “吴天子当上。” 孙皓听说之后,大喜曰;“此乃天命也。”于是,兴师动众,轻率西行,欲以青盖入洛阳,以应天命。时值隆冬,大雪纷扬,天寒地冻,道路塌坏,不堪行走,而众多士兵却要披甲持兵,百余人共拉一车,车内孙皓及姬妾等拥被高卧,车下士兵冻累殆死,苦不堪言。于是,军心浮动,兵士皆言: “如遇敌人,我们一定倒戈投降。”东观令华覈等见此危状,叩头固争。孙皓不得已,只得返回建业。
吴凤凰元年 (272),右丞相万彧被孙皓责谴,忧愤而死,又有人说他是被孙皓毒死的。万彧本为拥立重臣,孙皓出华里向洛阳时,彧与丁奉、留平等密谋曰:“这次出征不必如此着急,假如到了华里还不回来,国家有事,我不得不自己回来。”后来这些话传到孙皓耳中,皓深深忌恨,可因为这一干人皆是旧臣,只得忍而不发。后来在一次宴会上,孙皓令人把毒酒拿给万彧喝,掌酒人实不忍心毒死社稷大臣,私自将毒酒减去一半,万彧这才得以不死。皓又命把毒酒给留平,留平精细,已察觉孙皓此行不善,先服了些解药,这才得以活命。后来,人们传说万彧自杀,留平愈加忧忿,过了一个多月便死去了。这期间,奸臣何定秽声远闻。何定,汝南人,本为孙权时的一个小吏。皓即位后,何定上表说自己是先帝旧人,要求进入宫内侍奉新帝。皓遂委他为楼下都尉,典管买卖等事。何定奸佞邪妄,善于谄上欺下,曲意媚主,虽得此一低职,便作威作福,而孙皓百般信任,不断地委托他办各种事情。何定曾为其子求少府李勖女为媳,李勖根本瞧不起何定这种奸佞小人,坚决不许。何定大为恼恨,于是挟私忿在孙皓面前谮毁李勖。孙皓不分青红皂白,将李勖一家大小全部诛杀,还焚烧了李勖之尸。何定还性好饲犬,常以搜求御犬名义让诸将为他寻求好狗。诸将一来惧怕何定的权势,二来又想讨好何定,纷纷远至千里之外,不惜重金拼命网罗搜寻好狗。狗价因而大涨,有的狗一条竟值数千匹绢。仅御犬佩带的缨络之类,就值一万。何定规定一条御犬配一名士兵,专门捕捉野兔以喂养那畜牲。于是,群情哗然,而孙皓却以为何定忠心勤谨,竟赐爵列侯。何定更加骄横,恃宠任事,不可一世。左丞相陆觊是忠烈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何定那气焰熏天的样子,当面斥责何定说:“你没看见以前那些以奸事主、扰乱国政的奸臣们的下场吗?有几个能得以善终呢?你为何还是干那些奸邪之事来蒙蔽皇帝、污秽宫廷?你应该尽早改正,不然,早晚会有不测之祸。”何定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呵斥,表面虽唯唯诺诺,不敢当面顶撞,而背后却在孙皓面前搬弄是非,诋毁陆觊。陆觊本为人清正,整日操劳国家大事,对何定的诽谤竟不在意。当时孙皓也常恨陆觊犯颜直谏,弄得自己下不了台。可陆觊是国家重臣,难以绳治,只得暂忍一口气。陆觊死后,其族弟陆抗又在外当大将,统率重兵,孙皓、何定仍不敢公然报复。可陆抗死后,孙皓、何定合谋,竟将陆觊家族迁徙于建安。这时何定劣迹昭彰、秽声远扬,朝野一片谴责之声。孙皓见众怒难犯,只得下令诛杀了何定。
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使百官瞠目结舌的事。孙皓的爱妾经常命人去市场公然抢掠百姓财物,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司市中郎将陈声,也是孙皓的幸臣之一,凭借着孙皓的宠幸,又想树立自己执法严格、刚正不阿的形象,就把抢掠者绳之以法。爱妾哭着告诉了孙皓,而孙皓也是 *** 不管官吏、徇私情不顾国法之徒,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但又不便为此事发作。后来终于找借口将陈声抓获。孙皓残酷地命人把陈声的头锯断,又把他的身子扔在别处。
吴天册元年 (275),会稽郡一带大旱,民众获粮甚少,饥民不得已联名要求 *** 给予赈济。会稽太守车浚,素来为政清廉,忠直不阿,见此时民情可愍,遂命开仓赈灾。孙皓昏暴之极,却说车浚欲树私恩,遣人将车浚斩首,并传首京师。尚书熊睦见孙皓暴虐太甚,微有谏词,孙皓即遣人以刀环等撞杀之。熊睦死后,体无完肤。
吴天纪元年(277),孙皓又一宠臣张俶的秽行开始暴露。张俶之父本为山阴县卒,见孙皓欲重用张俶,便上书孙皓,说张俶非忠良之辈,如孙皓用他纠司不法,日后若犯了罪,请求不予连坐。皓便同意了。张俶曲意奉迎孙皓,对忠直大臣多有谮构。俶上表求置弹曲二十人,专门掌管纠察不法之任,于是官吏和民众之间互相攻讦,一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人人自危。那些弹曲按孙皓、张俶的意愿,滥收无辜,任意判狱。结果是贿赂公行,刑讼失理,民众穷困惶惑,无所措手足。孙皓对张俶更加宠幸,将其迁为司直中郎将,又封其为侯。张俶有恃无恐,奢侈淫佚,横行无忌,任意滥杀无辜。张俶又置妻妾三十余人, *** 不堪,秽声传播内外。此时案发,张俶父子都被车裂而死。
孙皓性情忌刻,昏庸猜疑,经常滥杀忠良大臣和胜于己者。侍郎张尚,因多才多艺、言语敏捷,每使孙皓忌恨,终因言语忤皓而被杀,常侍王蕃,博学多闻、清介耿直,不肯阿附孙皓嬖臣陈声之流,陈声数次加以诋毁,因而为孙皓所不喜。一次,孙皓大会群臣,王蕃沈醉,孙皓既犯疑又不悦,命车将王蕃载出宫外,顷而,又命王蕃还宫。王蕃尽管醉酒,行止也不失其度。孙皓大怒,大声喝令左右将其斩于殿下。中常侍楼玄以身作则,奉公守法,经常仗义执言,切谏孙皓,名声极佳。皓素忌楼玄名声,后来因他人诬告楼玄诽谤时政,皓遂借机下诏责问,送付广州。楼玄后来被迫自杀而死。中书令贺邵,奉公贞正,为皓亲近小人所惮。后来群小共谮,孙皓便将其撤职。以后贺邵又得以复职,可不巧又患风疾,口不能言。孙皓疑他装病,令人百般拷问,邵始终未发一言,卒被杀害。
孙皓荒淫好色。当初,以张布女儿为美人,甚见宠爱。一天,孙皓故意问张美人:“你父亲到哪儿去了?”因张布原被孙皓所杀,张美人愤而答道:“被奸贼杀死。”皓大怒,命人以木棒将其捶死。后来,孙皓又思恋张美人美貌,命人刻制他的木象,整天放在座位旁边。有一次,皓追问左右: “张布还有女儿吗?”左右答道: “他还有一个大女儿,可是早已嫁给卫尉冯朝的儿子冯纯为妻了。”皓马上命人将其抢夺入宫,对其大加宠爱,拜为左夫人,昼夜与她欢宴,不理朝政。皓又命工匠以金子制成各种首饰,数目以千计,命宫人戴着这些首饰摔跤相扑,孙皓等观以为乐。这些首饰往往早晨戴上,晚上就坏,坏了马上更换另作,再加上工匠趁机偷盗,吴国库藏为之一空。以后,左夫人病死,孙皓朝思暮想,吩咐人把她葬在花园中,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坟墓,叫工匠用柏木刻了许多木人,放在墓中作为卫兵,另外以无数金银珍宝随葬。埋葬之后,孙皓于宫内治丧,半年多未出宫外。吴国人见此葬过于奢侈华丽,又不见孙皓外出,都传言孙皓已死。又因孙皓舅舅之子何都长得酷象孙皓,所以传言是何都代孙皓摄国。一时间,谣言四起,孙皓以屠杀平息谣言,仍未奏效。
其实,孙皓沉湎于酒色,并未独钟于左夫人张氏。昭明宫内,姬妾如云,人数不下数千,佩皇后印玺者也比比皆是。孙皓犹不厌足,又使宦官巡行各州郡,采择无已。孙皓科取将吏家女儿入宫,规定二千石以上大臣女,都要每年报名,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者要一一挑选,挑选不中,方允许出嫁。
孙皓整日沉湎于酒宴,长醉不醒。每次酒宴,孙皓都要令侍臣任意嘲弄公卿大臣,以为笑乐。皓又逼令参加酒宴的大臣必须喝个尽醉。他设立黄门郎十人,终日站立,专门检司众公卿酒后之过失。罢宴之后,黄门郎即刻禀报,哪怕酒后胡言乱语、或略有失礼之举者,无不一一禀报。甚至若有人平视孙皓,亦成大罪。原来,孙皓最恨别人看自己,所以群臣晋见,都不敢平视。而酣饮之后,谁能保证不看孙皓一眼? 于是,因酒醉失态获罪的官员不少,重者大加威刑,轻者也以此获罪。
孙皓还命人将水流引入昭明宫外,后宫姬妾们若有不合意的,马上杀戮,用水冲走。孙皓杀性一起,或剥人的面皮,或凿人的眼睛,残酷之极,亘古未有,加上他宠信奸邪,残害忠良,屡兴功役,众庶皆苦。所以,到了吴国末年,已是国无宁日、上下离心了,孙皓也已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了。
吴天纪三年(279)冬,西晋派大军分六路向东吴进攻,在此之前,晋早已派王濬在蜀建造大船,木屑顺流而下,吴将吾彦拿木屑呈送孙皓观看,并建议道:“西晋必定有攻吴之举,应该增加守卫建平的兵力,建平若保,晋兵便不敢渡江。”孙皓不听,使巫史卜筮,得吉卦,据云青盖当入洛阳,孙皓更不修国政,反而图谋进攻西晋。现在西晋大兵压境,吴国朝廷内外早已人心涣散,军队又久未征战,一触即溃。晋军所至,吴军防线立刻土崩瓦解,几乎没有抵御之人。翌年三月,晋将王濬率军攻到建业。孙皓见大势已去,只得自缚双手,带着棺材,率百官到王濬大营中投降。晋军即派兵将孙皓一家押解至晋都洛阳。晋武帝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赐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孙皓便开始了亡国之君的屈辱生活。在吴将亡之前,孙皓曾给其舅何植一封信,信中承认:“现在国土不守。不守者,不是粮不足,城不固,乃是将士背战。将士背战,孤之罪也,并非天亡东吴,是孤所招也。”皓又给群臣书道: “我自即位以来,思虑失中,多所荒替,旁边有奸佞小人,残暴酷虐,朝廷无忠烈大臣,皆被杀害。我昏暗不觉,倾覆社稷。”最后他哀叹道: “复水不可收,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唯有投笔而已!”孙皓亡国之后,有何反思,史无明载,但即使悔悟也为时晚了! 就这样,孙皓在洛阳过了将近四年的苟安日子之后,终于结束了他的一生。
作为亡国之君,孙皓对东吴的灭亡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东吴未年本已是国力渐衰,江河日下,孙皓继位后,又不图进取,倒行逆施。他宠信奸佞,排斥忠良,滥杀无辜,无端生事; 他性情残暴猜忌,又荒淫无度,整日耽于酒宴,思恋声色犬马,不恤政事,任凭奸邪当道,陷害正直,视国事为儿戏,视人命为草芥。后人论孙皓为暴君,毫不为过。东吴有这等昏暴之君当政,怎能不亡? 为 《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以为: 东吴 “国之倾覆,自由暴皓”,虽不全面,却也有一定道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2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