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嗣业。
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造反,安史之乱由此爆发。因为安禄山的都是骑兵部队,加上唐军战斗力低下,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大唐的天子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长安、洛阳两京被叛军攻陷。
就在此危难之际,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并且召集郭子仪、仆固怀恩、李光弼等人收复失地。
公元757年九月十二日,唐肃宗命令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15万,并借回纥骑兵4000,号称20万,由凤翔出发,向长安推进,意欲夺回长安。二十七日,唐军进至长安城西香积寺北、沣水以东地区,在此地与叛军发生了战斗。
战争初期,唐军被叛军打得节节败退,就在唐军混乱之际,一位大将袒露上身,手持长刀,立于阵前,大声呼喊,奋力杀敌,他接连斩杀数十人,唐军立马稳定阵型,继续与敌军厮杀。随后这位将军又率领两千步兵各持长刀、长柄斧,排成横队,如墙向前推进。
在唐军的相互配合之下,唐军很快就收复了长安。而这个勇猛无敌的将军就是李嗣业,他和他的军队使用的武器名叫陌刀,是唐朝时期特有的武器,专门为了对付骑兵而诞生的。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氏,史载李嗣业“长七尺,膂力绝众”,每当战斗打响的时候,李嗣业一定身先士卒,并且所向披靡,因为被人们称为“神通大将”。随后跟随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讨平石国、突骑施,击败吐蕃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李嗣业战功显赫,所以唐肃宗才会让其担任先锋、协助郭子仪收复失地,也就有了在收复长安之战的出色表现。
至于李嗣业所使用的武器陌刀,也是大有文章。陌刀是由西汉的斩马剑发展而来,融合了汉露陌刀及六朝长刀的形制与冶炼技术,成了唐朝时期步兵对付骑兵的秘密武器。
根据《卫公兵法》记载,唐军有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骑兵等多个兵种。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先有弓兵与弩兵打消耗,等敌军逼近的时候,就由步兵与敌军正面交锋。手持陌刀的步兵,就是正面交锋的主要力量,士兵们将将陌刀挺在身前,但是手臂弯曲,留出前刺的余力。明晃晃的陌刀如墙而进,一方面可以有效鼓舞本方战士们的士气,一方面还可以非常严重的威慑敌人,这样的步兵往往在战场上有奇效。
唐代爱国诗人杜甫也曾经见过李嗣业以及他的陌刀兵团,并且以旁观者的角度,写出了李嗣业部队的勇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首《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李嗣业虽勇猛异常,但是他在围攻相州的时候,被流箭射中,身负重伤。但是敌军进攻的时候,李嗣业仍然大喊杀敌,致使伤口破裂,流血几升而死。唐肃宗得知李嗣业的作为后,甚是震惊惋惜,便下诏表彰李嗣业的生前功绩,赐谥号为忠勇,追封武威郡王。
至于陌刀因为制作太过繁琐,而五代两宋时期,战争频繁,军备制造跟不上消耗。因此陌刀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等武器。
虽然李嗣业跟陌刀都随风消散,但是李嗣业跟陌刀的传奇一直流传千古。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一开始进入了被动的局面,致使唐玄宗出逃。唐肃宗顺利的在大臣的协助下夺位,囚禁了唐玄宗,并开始命英勇有才干、武艺高强李嗣业带领唐军收复长安城。李嗣业不负众望,带领唐军歼灭了六万多名叛军并顺利收复长安。
唐肃宗看到李嗣业收复长安还是挺顺利的,就在他身边宦官的谗言下,想要更快速的收复更多的失地,于是把身边的九个只是稍微有些作战经验的宦官封为九镇节度使,让他们带领六十万士兵去围攻相州,然后又命一名宦官为最高统领,然而李嗣业在这次战斗中并没有担任相关要职。这样军中各个将士的士气大受打击。
而作为最高统领的的宦官根本不懂任何的排兵布将,九个节度使到了战场也没有研究怎么作战,而是各带各的阵营跟叛军乱打,这让战斗一连打了一个月都毫无进展,根本没有攻入到相州的城墙。
然而持续了一个月的斗争唐军还是一盘散沙,而叛军已经对唐军的情况摸清了底细,多次派兵出去挑衅唐军,那时唐军的士兵情绪都很低迷无心迎战,而只有李嗣业带着一个小部队进行还击。在一次战斗当中唐军受到叛军的骚扰,李嗣业又带人去迎战,然而李嗣业不小心中了叛军的箭,受了很严重的伤,已经无法再应战。但之后叛军还是不断的前来骚扰,九节度使和宦官统领无作为,那时李嗣业拖着重伤上战场,最后却应为伤太重伤口破裂,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了。
李嗣业死后,唐军的战斗就更加辛苦了,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六个月知道叛军史思明带兵前来援助,而唐军的六十万大军就这么全线溃败。
安禄山之乱,京城陷贼,从肃宗搜兵灵武,为天下兵马元帅。公元757年(至德二年)盛夏过后,肃宗加紧了对安史叛军总攻的准备与部署。这年闰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赏三军,总攻长安、收复京师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九月十七日,唐朝大军正副元帅广平王、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率领作为机动队伍,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位于今陕西长安南)以北横亘30里,与叛军10万人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战斗一开始,敌人骁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前队进逼相应,遭到敌人突然反扑,军中大乱。正当危机关头,壮勇绝伦的李嗣业奋臂高呼:“今日若不拚死一战,必将一败涂地。”说着,竟卸下铠甲,光着膀子,抡起长刀,冲向敌阵。敌军被其英勇所震慑,唐军也士气大振,阵脚方才稳住。李嗣业乘势率领前队军卒各执长刀,列阵而进,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军阵似铜墙铁壁压向敌人。刹时之间,疆场上战马嘶鸣,刀枪撞击声、士兵呐喊声,响成一片。这场血战一直从午时打到酉时,直到夜幕降临,敌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6万多具尸体。叛军退入长安后,连夜逃跑了。
唐军得到战报,代宗立即下令入城。京师长安沦陷15个月后终于收复了,这是进入战略决战以来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当身为元帅的代宗率军进入长安时,城内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迎,他们呜咽着、欢呼着,为从此结束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而庆幸,为摆脱叛军野蛮铁蹄的蹂躏而欢庆。长安城的百姓也许并不知道,刚刚赶走了叛军,一场背后的交易几乎让他们遭到灭顶之灾。
回纥兵马在攻克长安之后,叶护提出要唐朝履行肃宗皇帝当初的许诺,即索掠城中的金帛、子女。
代宗劝阻叶护:“今刚刚收复西京,若马上大举俘掠,则东都之人就会皆为贼固守,收复东都就不容易了。愿到了东都再履行约定。”叶护听从劝告,与仆固怀恩各领兵由城南绕行,到浐水以东安营扎寨。
至德二载十月十八日,唐朝大军进入东都洛阳。至此,两京均已收复,平叛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洛阳百姓却再次遭受不尽的苦难。城中百姓欢迎唐军的人群还没有散去,回纥兵已按捺不住无限的贪欲,直冲向库府收取财帛,在洛阳市井及村坊之中大索三日,城中父老出于无奈,自动收集锦罗绸绢万匹奉送给回纥,回纥兵才算收敛。代宗此番也无法阻止其剽掠,还同城中百姓一道送给回纥金银财宝,叶护在洛阳城内理直气壮,毫无顾忌。
长安、洛阳两京的相继收复,代宗以天下兵马元帅身份立下了卓越战功。肃宗返回京城后,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将他进封为楚王。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三月改封成王,五月十九日,立为皇太子,十月五日,举行了册礼,确立了他的皇位继承人地位。上元末年,两宫有疾,太子往来侍疾,亲尝药膳,衣不角带者久之,及承监国命,流涕从之。
这是一个两米一身高的大个子的故事。
李嗣业,字嗣业,陕西西安高陵人,盛唐名将。身长七尺,按唐尺约30公分计算,李嗣业身高两米一。“膂力绝众”,“壮勇绝伦”,一条标准的西北大汉。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李嗣业家世不详,估计是出身平民家庭。
既然家里不富裕,就没机会像李元吉、程咬金、秦琼一样去学习马槊的使用方法,那东西是富裕家庭才有可能购置得起的豪华武器。只能靠自己的大个子和一身力气去使用一些重兵器,比如大棒子,还有重达十公斤的陌刀。
李嗣业在安西当兵的时候,唐朝把陌刀作为制式兵器投入使用不久,李嗣业很快掌握了这种暴力武器的用法。每次战场上杀敌的时候,李嗣业作为基层军官,把这种武器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所向必陷”,积功升为中郎将,是个四品的中级武官了。
高仙芝征讨小勃律的时候,李嗣业是左陌刀队队长。当时吐蕃上万大军据守一座伴水山城,高仙芝命李嗣业等人强攻,“中午12点之前必须占领敌人阵地!”
几路陌刀步兵向上攻击,山上滚木铺天盖地落下。李嗣业手持大旗,从一处险要之处第一个上了敌人的城头,打开了突破口。吐蕃军队被打个措手不及,唐军斩首五千级,俘虏千余,不少吐蕃士兵被追到山涧中淹死;
后来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和西域各国的恒罗斯城之战中,李嗣业又为唐军突围立下了大功,“嗣业持大棒前驱击之,人马应手俱毙。胡等遁,路开,仙芝获免。”打棒球的既视感。
多次立功的李嗣业官位不断提升,从从三品的右威卫将军升为骠骑大将军、左金吾大将军,从一品了(本官正三品),他的敌人把他称为“神通大将”。
而李嗣业好像真的有神通。
镇守疏勒时修筑城池,一个地方总是塌掉,李嗣业祷告,有白龙出现,在此盖了一座庙,城池就不坏了;
城里有汉朝耿恭挖的水井,就是十三将士归玉门的那个耿恭。井早已干涸,李嗣业祷告,井里重新出水;
征讨小勃律时,过葱岭有大石头堵住道路,李嗣业用脚一蹬就滚落到山谷当中,其他人认为是李嗣业至诚感动了上天。
不管怎么说,李嗣业已经做到了和平年代的最高武将官位,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
【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命李嗣业率军五千前来勤王。李嗣业自安西率军万里回援,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成为与郭子仪、仆固怀恩并肩战斗的重要力量。
“嗣业每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好一员悍将!
之后在郭子仪收复两京战役中,李嗣业达到了人生的巅峰,重装步兵陌刀队也迸发出最后的辉煌。
长安香积寺一战是唐军收复长安的决战,几个月前郭子仪曾大败而回。这次能否取胜,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问号。
《旧唐书》上这一段写得太精彩了,必须原汁原味的记录下来。
敌军骑兵冲击唐军阵营,李嗣业赤裸上身,手持陌刀立于阵前大呼。攻来的敌军在李嗣业刀下“人马俱碎”,连杀十余敌兵,稳住了己方阵营。再指挥陌刀队列队向前,士兵手持陌刀和长柄斧,如墙而进,当面敌人瞬间崩溃,所向无前。
之后李嗣业从敌营背后和回纥援军一道夹攻,从中午打到晚上五六点钟,斩首敌军六万级,被践踏而死的敌人有十分之二三。
之后唐军直进洛阳,李嗣业率领骑兵突击敌阵,与郭子仪等一道取得了洛阳战役的胜利。
两京战役胜利后,李嗣业因功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卫尉卿,封虢国公。
之后的唐肃宗没有继续进攻,给了安庆绪一年的缓冲时间。李嗣业收复并镇守河内(洛阳东北黄河对岸地区),并击败了安庆绪步骑两万的进攻。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
九节度二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就是个笑话,后勤不足,没有总帅,只有鱼朝恩这个总监军。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提出的各种建议都被鱼朝恩否决。唐军包围住了相州,引河水灌入城中,但安庆绪仍然在坚持,双方僵持了几个月之久。
李嗣业仍然身先士卒与叛军交战,直到被流矢射中。
本来过了几天伤口要愈合,但正在帐中修养的时候,听到外面金鼓之声大作。李嗣业知道是敌人又杀来了,情绪激动大叫,疮口大出血而死。
唐肃宗听到李嗣业的死讯,大为惋惜,追赠李嗣业为武威郡王,谥号忠勇。
李嗣业真的对得起忠勇二字,也是史书中能够找到的唐朝唯一一个谥号忠勇的人。
史书上对李嗣业评价极高。
先是点出冯盎、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多祚、白孝德等为大唐尽忠的外族武将,说这些将领是三军的杰出之士,具备勇、忠、恕、智、识等高尚品格,不能看作蛮夷民族的粗陋之辈。
在这些胡人将领的衬托下,身为汉人的李嗣业为了大唐复兴壮烈牺牲,比这些胡将又要高出一筹。
“赞曰:君子之居,九夷无陋。壮哉嗣业,孰出其右!”
【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陌刀在唐朝只应用了几十年,从唐高宗李治时期一直到安史之乱。
这种武器是从汉代斩马刀(剑)演变过来的,是重装步兵对抗骑兵的最佳武器,或者说是唯一能够和骑兵对攻的步兵武器。
但对士兵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按李嗣业的标准,要两米以上、力量绝伦的人才能使用。步兵身披重甲,利用腰部发力,把重达十公斤、长度近三米的长刀连续挥砍上百次,还要保持步兵战列线齐整,并至少前进数百米。
必须是万中选一的军中精锐才能有使用陌刀的资格,更别说是陌刀队的带队将领了。
安史之乱后,史书上就没有应用陌刀战斗的记录了,李嗣业可能是人类 历史 上最后一位陌刀宗师级高手,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杜甫写了两首《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诗,那时李嗣业正和郭子仪等人率大军围剿安庆绪,是李嗣业的最后一次出战,并牺牲在平叛战场中。本文小标题来自杜甫这两首诗。
而据说是李嗣业写的一首无题诗,气势极足。
“西北望,黄沙漫卷苍茫。狼烟急,虏骑猖 。人臣安可坐消亡?
东南望,山河万里雄壮。天欲倾,国有殇。断头相见又何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馆陶长公主是什么样的人女版金屋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