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宣读圣旨到底是什么样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明朝才出现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01:21:35

古代宣读圣旨到底是什么样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明朝才出现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圣旨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先回顾某个影视镜头:盛唐长安城,带着胡茬的公公,拿着皮卡丘颜色的圣旨,扯着尖细的噪子,开头第一句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说着芝麻大点的事儿。

公公读完了圣旨之后,看着前面吓跪的一群人,再堆笑出满脸褶子,甩一甩苍蝇掸子,把跪在最前头的那个人再扶起来。

如果这个镜头要是让古代皇帝们看到了,轻则流放导演,重则诛杀整个剧组,除了管配餐的,通通干掉。

▲东厂厂花

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咋读,才能不被掌嘴

先说答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气呵成,或“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都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的这个读法,始于“电视机里的秦朝”,不过这里面误会可大了。

首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是从明朝朱元璋的时候才有的。秦始皇就是能PK掉三皇五帝,也想不出这么顶天立地的“奉天承运”。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放羊要饭念经,吃了不少苦,混出点名堂之后,就把名字改成了朱元璋。

再后来,混成国家大佬了,自然得起点更加霸气侧漏的名字。

朱元璋觉得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小天使”,经常告诉自己的团队,他是顺应天意,当上了皇帝。

因此,他本人便非常喜欢这个“天”字,他把南京城改成了“应天府”,将办公大楼改成了“奉天殿”,更是创造性的自封为“奉天承运皇帝”。

所以明朝之前的朝代,凡是整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8个字的,都是穿越剧。

▲圣旨 顺治十四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应该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者肺活量好的也可以直接一气呵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因为“奉天承运”这4个字,是朱元璋夸自己的形容词,所以不能与后面的“皇帝”二字断开,故要说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按照语法,应该说成“奉天承运的皇帝”才更准确。不过这听起来有点像喜剧,万一要哪个不懂事儿的朝臣乐出来了,以老朱的德性,廷杖!打到消化不良为止。

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咋写,才能不被剁手

伴君如伴虎,在朱元璋这里说的绝对够准确。

老朱当了皇帝之后,脾气越来越大。设立锦衣卫,捕风捉影的干掉有功之神,废掉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定制了无数恐怖又细致的规矩,其中便包括“圣旨书写规范条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写错了,有可能直接领便当。

▲光绪 七色圣旨

当时的行文习惯是从上向下,从右向左的竖写。

朱元璋认为自己是老天的儿子,即“天子”。所以在圣旨里面,皇帝的各种名号与“天”一般都要顶格写(也有“天”字比皇帝名号高出一格的情况)。

如果第一句直接写成“奉天承运皇帝”,相当于怼了苍天,又怼了皇帝,剩半条命!

正确的写法如下图:

▲宣统元年敕命圣旨汉文部分

▲宣统元年 敕命圣旨 满文部分

明清两代圣旨分成诰命(授予一至五品官员)和敕命(授予六品以下),由翰林院撰拟,书写者称为“庶吉士”,都是进士中最门面的那几个。

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就曾被录为“庶吉士”。

圣旨的行文极为洗练,多一字显胖,少一字显瘦,鸡鸭鹅蛋的小事儿,口语方言“弄啥勒”,是不可能出现在圣旨里的。

▲明成祖朱棣的圣旨 龙岐山村出土

三、圣旨啥颜色,由谁来读

明清两朝的皇帝,确实对皮卡丘的黄色很喜欢,但并不意味着圣旨都是这个颜色的。

一般来讲,官职越高,皇帝给的圣旨颜色越丰富,尤其是在封官赐爵的时候,给五品以上官员会有三色,五色和七色之分,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

可千万别理解错,这是白绫做的圣旨,不是三尺白绫Say goodbye。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纸质敕谕

圣旨的材料一般都非常考究,多用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而且还有防伪标志,比如圣旨两端翻飞的银色巨龙。

不过晚清的光绪帝,有时候不拘一格,会用类似麻布的布料做圣旨用料。估计收到的大臣,会缅怀一下前朝,然后有点心酸。

▲奉天诰命 圣旨盒

圣旨一般也不由太监来读,尤其是清朝。

明朝祸国殃民的大太监不少,清朝充分吸取了这一经验教训,要求“太监不得干政”,所以碰到重要圣旨的机会很少。

即使个别时候由太监去宣读圣旨,也多为皇帝的私人命令。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五日汪锡榜之父母诰命

军机大事儿,一般皇帝会派高级别的钦差大臣亲自宣读。

试想一下,如果年羹尧几十万的军队,在川陕等着雍正下旨调动。结果来了个城门小吏,带着圣旨诗朗诵半天,年羹尧不得“突突”了他。

所以,如果有幸能宣读圣旨,也是一种荣耀,不需要自宫的。

圣旨上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诏书套语始自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自然少不了借用天命,其一举一动都说成是“奉天而行”,因此,他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其诏书大多也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后,这个诏书套语沿用至清朝灭亡。明清两代的诏书并不是都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也有相当一部分诏书开头真接用“皇帝诏书”或“诏曰”。另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后期,《唐会要》卷十九“让黄帝庙”条记载:文敬太子李塬等人死后追封“奉天承运皇帝”之号,唐太宗开成四年(839),停废此制。这句话正确的说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逗号应删) 先来说说“奉天承运”的意思。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它是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对于天,所有的人都要尊奉、崇拜、敬畏,人类在祭祀活动中首先要祭天。中国古代天命论认为,不仅个人的生死祸福取决于天命,王朝及天子权力的获得,也来自上天的册命,臣属的官职俸禄又得自君主代表上天所作的册命。历代皇帝都以“天子”自居,就是天之子,认为自己是天命的承担者和执行者。

刚开始没有宣旨说法,是哪个帝王发明“奉天承运”的?

这个宣旨的说法是朱元璋首先使用的,他在南京被称为皇帝,造了一座很华丽的宫殿,有一座朝会大殿就叫做奉天殿,这个大店也是皇上和大臣们商议事情的地方,为了下了人们告知他做了皇帝是奉天的旨意和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当时用于盖章的玉玺刻上了奉天法祖的字样,而且,还做梦,梦到自己上了天空见到了神,而且给了他真人服饰和法剑,这也为他奉天承运找到了一些根据。朱元璋便称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皇帝。

朱元璋在颁发证书的时候,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这几个字,后边有诏曰两个字。本来诏曰是不能和皇帝两个字在一起的,后人们为了方便便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从中间断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后来看到电视剧的时候都会一听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了。后来一些朝代沿用这样的称呼,是因为他们的朝代发祥地也有丰田府。这些皇帝认为他的命是天命,所以才会延用。

朱元璋的出身是非常贫寒的,而且他的名字叫朱重八,所以为了让一些白金和大臣们对他有敬意。朱元璋就一直想让自己能够和秦始皇联系起来。希望自己可以像秦始皇一样成为天的儿子。后来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分店店的时候,刻章的时候就是奉天承运皇帝,加上圣旨前面的诏曰二字,慢慢的就变成了现在人们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而在清朝的时候,作为少数民族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利的话,也就延续了朱元璋的方法。

其实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太监在宣读皇上下旨的时候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其实这句话就是向一些大臣和平民们宣布皇帝的权利。

圣旨开头语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吗?

在时下热播的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听得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在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此乃十足的“戏说”和“穿越”!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

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

后来,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朱元璋还亲自撰写了《御制记梦》一文,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

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此后,历代沿传,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并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其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0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