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信为什么那么快就从巅峰跌落背后有哪些原因

以史为鉴 2023-06-26 01:11:40

韩信为什么那么快就从巅峰跌落背后有哪些原因

韩信,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淮阴侯韩信,可能是汉高祖刘邦所有将军中最厉害的一位了。作为汉初第一名将,韩信出道即巅峰,但很快,韩信就从巅峰跌落了,为何韩信会那么快那么容易地跌落了呢?原因有二。

首先,韩信不懂如何做好一个故人。

据记载,韩信和钟离昩虽然地位相差悬殊,但二人却“有故”,所谓“有故”就是有交情,有很深的交情。钟离昩既然和韩信有着很深的交情,所以钟离昩会在楚汉相争后投靠履新楚王的韩信,但韩信却不懂如何做好一个故人。

同样是曾在项羽麾下将领,季布的结局就远比钟离昩要好,季布后来归汉,至汉文帝时候已是封疆大吏了,而钟离昩却不得不自杀。二人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就在于季布投对了人,钟离昩投错了人。

季布所投的周家深知,他们周家根本无力保护季布,但他们有保护季布的办法,他们把季布送到大侠朱家去,朱家便去见了夏侯婴,跟夏侯婴讲了为什么季布不能杀,夏侯婴是很有见识的一个人,跟刘邦的关系又好,就主动去找刘邦,为季布求情,季布就被刘邦拜为郎中。

钟离昩所投的韩信根本就没有自知之明,他根本就不清楚,以他诸侯王的位置,去保护钟离昩,根本就是包庇乱臣贼子,不但保护不了钟离昩,还会给他的韩信带来巨大的危机。汉六年,刘邦伪游云梦,韩信以为刘邦是奔着钟离昩去的,实际上刘邦是奔着他去的,他包庇乱臣贼子钟离昩,自然有人举报他图谋作乱,刘邦接到举报自然会想办法办他,韩信以为刘邦只是想办钟离昩,就逼杀了钟离昩。

其次,韩信不懂如何做一个诸侯王。

刘邦所立的诸侯王们,虽然后来大多被剪除,但那些被剪除的诸侯王们几乎都是不懂如何正确地做一个诸侯王。

藏荼、韩王信、英布三个直接发兵谋反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梁王彭越在陈豨谋反时装病,不肯亲自带兵击杀陈豨;燕王卢绾在陈豨造反时听信手下的说辞,认为只要陈豨不被剪除,他燕王的地位就能稳固,于是暗中联络陈豨;赵王张敖在赵相提议谋刺刘邦时,也仅仅是让赵相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然后纵容赵相贯高谋刺刘邦。

韩信也不懂如何做一名诸侯王,韩信竟然窝藏项羽麾下大将钟离昩,而不是主动把钟离昩送到刘邦那里并请求刘邦不要因个人私怨来加害钟离昩,讲出钟离昩也是忠臣的话,说钟离昩当时不过是各为其主,留钟离昩便是留忠臣,留钟离昩便是倡导忠心,刘邦也一定会像留季布那样,留下钟离昩并给钟离昩封官。

但韩信并没有这么做,韩信擅自窝藏了钟离昩,这说明韩信根本就没把刘邦当回事,没想着怎么去做一名臣子,怎么去做好一名诸侯王。

韩信最初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后来是如何成为一方诸侯的?

对于楚汉那段历史,颜小二虽敬佩项王之勇、惋惜乌江之别,但是要说那个时代最吸引我英雄,当属“韩信”。

韩信出身平民百姓家,在成名前颇遭人嫌弃,据记载,母亲在时,他游手好闲,依靠母亲糊口,母亲去世以后,他到朋友那里蹭饭蹭到朋友妻子嫌弃他,他还当街被迫从他人胯下钻过。但是当日瞧不起他的人,恐怕没有人可以想到,韩信会从一个无名之辈变成一方诸侯,甚至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名垂青史。

韩信从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到后面成为战胜项羽、让刘邦忌惮的一方诸侯,原因在于:首先,他足够理性,可“忍常人之不能忍”;其次,他足够灵活且自信,有足够魄力,且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知难而退”,什么时候可以“迎难而上”。

1、韩信的理性与“小人物”的忍耐

历史上早期的韩信,家庭窘迫,他不能做官又不会经商,性格放浪不羁,一副游手好闲的做派,遭了很多人白眼。而且他还有“混吃混喝”的嫌疑,任当时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最后却以“兵仙”之名名垂青史。

颜小二曾听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句话,或许年轻的韩信,就是还在等待契机成为天才之人们眼里的“疯子”。

说起韩信的“隐忍”,在朋友家蹭饭被朋友媳妇明朝暗讽气走都不算事,最实打实的“羞辱”,当属韩信被年轻屠户羞辱、不得已从其胯下钻过的经历,这一幕也就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

但是,在颜小二看来,也正是这“胯下辱”,才显示韩信异于常人的“理性”。

为什么?我们根据历史可以知道,韩信曾先投项羽,再投刘邦,若没有萧何,韩信也差点和刘邦“别过”。明明韩信有“兵仙之才”,为何却不能被项羽、刘邦这两位需要人才的“领导”一眼相中呢?因为他没有一份“好简历”。关于这一点,韩信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出身平凡甚至卑微,在过去几十年里也没有可以拿得出的成绩,而且还有“游手好闲”的底子,如何让项羽、刘邦认可他的带兵打仗才能?

就是这样平庸到甚至卑微的韩信,如果身上再背上一起“当街打架甚至杀人”的底子,这无疑会让他本来就平庸的“简历”雪上加霜。我想各位都懂。

2、韩信的灵活与自信

理性与忍耐绝不是韩信一跃成为“诸侯王”的唯一理由,说起理由,这里不得不提韩信的灵活与自信。有时候,执着是好事,但是有时候,执着错了对象,就会耽误自己,韩信很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

根据史书记载,韩信一开始投奔了项羽,但是项羽并不采用韩信的计谋,让韩信心灰意冷,于此韩信毅然当了“逃兵”,决定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

韩信的这种行为,其实就和现在的打工人“跳槽”一样。而韩信“跳槽”到了刘邦这里,“新老板”虽然比以前的老板要和善一些,但是依旧没有给韩信发挥的平台,于是韩信又毅然决然选择“离开”。这个时候,萧何出动了,他追回了韩信,也给了韩信一个“大将军”的发展平台。

于此,我们跳出历史来想,“韩信的逃跑”无疑是让他走上“将军位置”的催化剂,若是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一出,何来后面刘邦拜将的紧迫,更没有后面封侯拜将一说。

韩信的“灵活”就在于他建立的是“双向选择”思维,他对自己的能力足够自信,同时,他并不把刘邦和项羽看成自己的“衣食父母”,而是“合作伙伴”,这种时候,“否定权”不仅捏在刘邦和项羽这样“老板角色”的人手里,也捏在韩信这样“求职者角色”的人手里。

韩信这种“择业”上展现的灵活与“魄力”,就值得我们许多人学习。有太多人因为“不够自信”或者“不够灵活”,在一棵树上吊死,最后耽误时间,错过机会。

韩信从项羽那里离开,让他有了与萧何相识的机会,而韩信从刘邦那里离开,实则以自己能力为筹码,给萧何与刘邦施压,韩信就好像在告诉他们,“用还是不用,不用就没机会了”。于此,只要是惜才的领导,就一定会留下韩信这个人才。

3、韩信的诸侯之路:筹码的交换

从历史记录来看,颜小二始终觉得,韩信似乎没有把自己与刘邦的关系定义为“尊卑之下的君臣关系”,而是定义为“合作伙伴”,只是在古代社会之封建王朝之下,韩信这种行为无疑是“危险”的,而他的这种想法,确实也让他引火上身。

据记载,韩信有了刘邦提供的平台,很快就展现了他的才能,以往近乎无往不胜的项羽,也吃了韩信许多苦头。而韩信这边,一路势如破竹,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在齐国平定之后,韩信开始“要赏”了,他上书请刘邦让他做代理齐王。

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需要韩信来救,利弊权衡之下,让韩信当了齐王,但是二人嫌隙自此也种下了。

如果从“合作伙伴”关系出发,韩信找刘邦要“齐王位置”不过是“交换筹码”,但是如果从“君臣尊卑”关系出发,韩信此举就有些“胁迫”意味。于此,便有了日后“誓不叛汉的韩信败也萧何”的一幕。

但历史是历史,以史为鉴,我们能提炼出许多有价值的道理。千年之前是君臣,千年之后无尊卑,有能力的“打工人”如果想和韩信一样从平民一跃成为“诸侯王”,那么该“筹码交换”的时候为何不大胆一些?

4、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小人物,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都绝对不是巧合,他们总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让人佩服不已的兵仙韩信,曾也是遭周围人白眼、被人当街挑衅的无名小辈。这就好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谓常人眼里的“懦弱”,有时候可能是智者理性的“韬光养晦”;所谓见风使舵的三心二意,有时候亦是智者随机应变的“择良木而栖”。

而韩信韬光养晦的隐忍和在跳槽中创造机会的灵活,确实值得许多“打工人”揣摩其中门道。颜小二言尽于此,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揭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为什么要死?



张亮、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邦即位后,同年六月在洛阳举行庆功宴。在酒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丈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照顾百姓,缴纳差饷,提供粮食,都不如萧何:即使有百人,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者皆是杰出之人,我可以用之,故取天下。项羽有个范增,用不上,可为我擒之。”


作为一个国王,刘邦知人善任的能力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但别忘了:“陪君如伴虎”,“侍奉高真”。


正如刘邦所说,张亮、萧何、韩信各有所长,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很难说他们谁的贡献最大。三人的功德都是肯定的,都足以震主;最后只有韩信被杀。


为什么刘邦只杀了韩信,放了萧何和张亮?


今天笔者认真对待诸葛亮,做如下分析:


韩信用兵如神,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最后因为被刘邦怀疑,被控谋反,被处死。这种结局似乎再次印证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帝王铁律,其实未必。


刘邦、萧何和张亮可能不会这么放心。两个人之所以能死的很好,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如何快速撤退。


应该说,张亮是刘邦三人中最放心的一个。一方面,张亮是朝鲜贵族的后代,属于外族,在关中没有自己的势力,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另一方面,张亮深谙黄老之学,深知“不削其功,不显其能”的道理,功成身退。所以,当刘邦奖励他的功绩时,张亮拒绝了刘邦“自选三万户”的奖励,只要他“离开”这个地方。因为张亮没有根基,淡泊名利,所以刘邦对张亮最放心,而张亮也能死得其所。


与张亮相比,萧何在关中似乎“根深蒂固”,这也引起了刘邦的怀疑。据说刘邦曾三次试探萧何,看他是否不忠。但萧何三次打消刘的疑心和顾虑,从而化险为夷,幸免于难。小何是怎么做到的?之前两次,萧何都是以派中青年上前线,捐家产的方式打消刘邦的顾虑。第三次被刘邦怀疑时,萧何深得关中民心,成为刘邦怀疑的重要对象。在这一点上,萧何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做了类似“强行买私房放高利贷”的事情,用“自污”的方式毁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好名声,从而让刘邦放心,最后善终。


然而,韩信却不同。他不知道成功后如何隐退,却犯下了主动邀功的致命错误,最后被萧何和吕后杀死。与萧何和张亮不同,韩信作为一名武将,很容易被人怀疑,但最终还是被杀,原因如下:


1.太高调了


在职场上,老板要求自己业务部门的人比老板更了解自己的业务。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你一直在老板面前炫耀你的业务能力会怎么样呢?韩信犯了这个错误。韩信是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统帅和将才。他能够充分发挥弱小军事力量的潜力。最后在十门口设下埋伏,彻底打败强大的楚霸王项羽,让项羽在乌江上自刎,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他太高调了,不知道什么是谦虚。他曾在一次与刘邦的聊天中提到,刘邦只有指挥十万大军的能力,而他本人却没有人数限制。越多越好。“韩信所谓的兵越多越好


打下齐鲁之地后,韩信居然向刘邦伸手,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众所周知,他的所作所为触犯了朝廷禁忌。那些全副武装的帝王对手的王子们一直是最令人恐惧的。韩信作为一个手握兵权,用兵如神的武将,不懂得避嫌,甚至主动邀功。


作为继承高震的军事统帅,韩信不仅没有以张亮和萧何为榜样,反而犯下了一些致命的错误,最后死了。

出道便是巅峰的韩信,到底从哪里来的这一身本事呢?

我们能够注意到,被明代人捧为兵仙的韩信一出道便是巅峰。

自韩信独立率军征战以来,先是魏国,后是代国,继而赵国、齐国都迅速地被韩信收入囊中。而后,韩信率三十万齐军挺进垓下,正面和项羽对抗,把项羽打到无路可退,只能率领八百勇士仓皇逃窜,但还是没跑出汉军的包围圈,被汉军的骑兵杀于东城: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为什么韩信一出道便是巅峰呢?

纵观韩信的人生,他并没有像项羽、刘邦、英布等人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城略地,而是一步登天,成为汉军的大将军,为什么一个看上去没有任何成功经验的人能够百战百胜呢?是靠运气吗?还是说韩信就是个天才呢?

我们当然要承认天才的存在。所谓的天才,就是智力远远高于咱们普通人,又会比咱普通人更努力地去做一件事,高智商加专注加努力,不成功才怪呢。

韩信就是这样的天才。

的确,韩信在当大将军前,是没有攻城略地经验的,但实际上,经验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现在的中国人,很多都经历过高考,高考前,哪个有高考的经验,但不还是一大堆考上清华北大的?相反,考过一次的,又有多少能考上清华北大的?

因此,与所谓的经验比起来,还是学习的成果更重要。韩信虽然没有攻城略地的经验,但韩信对兵法的学习却比汉军中任何一位将领都要深入。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背水一战结束,汉军的将军们都问韩信,兵法上都说,排兵布阵应当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侧靠水,但你韩大将军却让我们背对着水来列阵,这和兵法上的原理恰巧相反,你韩大将军还跟我们说,今天必然攻破赵军,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你韩大将军用违反兵法原理的方式来打仗反而可以胜利。

韩信见众位将军发问了,便详细地解释道:?其实这也是兵法中的原理,只不过你们没有发现罢了?,接着韩信便说了一堆众位将军都明白的话,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了,什么?驱市人而战之?了,将军们一定,果真,这都是兵法中讲过的,只不过他们没有韩信学得这样深入和灵活罢了。

如果把韩信比作高考状元,其他将军就是复读过多次的考生,其他将军的确有参加高考的经验,但却没把教科书吃透,所以没法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中国人往往迷信所谓的经验。

找个工作吧,也需要经验的。但实际上,经验有什么用呢?经验不过是用来长知识和教训的嘛,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吗?不可能的。

你让一个北师大的高材生和一个绥化学院毕业且工作了两年的教师一起去教学,哪个教得更好?当然是北师大的高材生了,人家虽然没什么经验,但人家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就很多还很深刻,加上人家还聪明,爱动脑,所以人家自然教学工作就能做得好。

同样的,你让韩信去打仗,为什么就是比樊哙厉害呢?因为韩信学得好,学得好完全可以弥补经验的不足。被韩信击败的陈馀、龙且,哪个不是战场上横着走的大人物,结果还不都在韩信这里栽跟头?为什么?因为他们学得不到家,学得不到家,经验再多,也是枉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0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