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苏麻喇姑是清朝最特殊的宫女?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古代皇宫等级森严,不可有丝毫逾越,然而,清朝却有一位宫女能够享受妃子的待遇,活了九十多岁,所有皇子都为她守灵,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名索玛勒,来自蒙古科尔沁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话说,苏麻喇姑从小就在科尔沁贝勒寨桑家中当丫鬟,天命 十年(1625年),苏麻喇姑以陪嫁侍女的身份来到了建州女真,被嫁到建州的这个女人叫布木布泰,她所要嫁的是天命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这个名叫布木布泰的蒙古女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当时,布木布泰才不过13岁,而身为陪嫁侍女的苏麻喇姑应该与主子布木布泰年纪相仿,也就十一二岁左右。
来到建州之后,布木布泰与苏麻喇姑主仆二人便遇到了难处,主要是两人不懂满语,语言不通,于是,苏麻喇姑便努力研究满语,没过多久便熟练地掌握了这门语言,在她的帮助之下,布木布泰同样熟练地掌握了满语。
皇太极去世后,布木布泰的儿子福临(顺治)登上了皇位,国家权力却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顺治甚至都很少能与母亲见上一面,在这种情况下,苏麻喇姑便充当了顺治帝与母亲孝庄之间信使的角色,而且,苏麻喇姑还为主子出谋划策,使得孝庄在风云诡谲的皇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后来,康熙帝继位后,苏麻喇姑又有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教授康熙满语,孝庄比康熙大了41岁,苏麻喇姑与孝庄年纪相仿,因此,即使苏麻喇姑与康熙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他们之间是很难有男女之间的情愫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太皇太后孝庄病逝,陪伴了主子几十年,苏麻喇姑瞬间仿佛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再加上年龄偏大,难免会孤独和寂寞,于是,康熙便将庶妃万琉哈氏(定妃)所生的十二阿哥胤裪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康熙晚年众皇子之间为了夺嫡剑拔弩张,而胤裪却始终没有参与,这不得不说与苏麻喇姑的教养有很大关系。
不过,据说苏麻喇姑有两个特殊的习惯,第一,她生病不吃药。第二,常年不洗澡,只在过年时洗一次,并将洗澡水喝掉。这两个习惯,苏麻喇姑一直保持着,或许这正是她身体康健的关键所在吧。然而,即使再好的习惯也是会生病的。
康熙四十四年八月,苏麻喇姑病重却不吃药,当时康熙正在外出巡,皇子们不敢自作主张,便请示父亲康熙,结果没过多久,苏麻喇姑便去世了,享年在90岁以上。苏麻喇姑去世后,康熙下令让所有皇子为其守灵,并下旨以嫔礼为其举办丧事,这在清朝历史上,仅此一例。
不过,由于当时孝庄太后棺椁安放于暂安奉殿,还未下葬,因此康熙便同样将苏麻喇姑放到了暂安奉殿,雍正继位后,为祖母孝庄在暂安奉殿处营建了昭西陵,苏麻喇姑则被葬在昭西陵东侧不远处,称苏麻喇姑园寝。
这个人是苏麻喇姑。她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位很特殊的人,她这一生都和皇室有着很深的缘分。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却被皇室成员当成亲人。她在宫中的身份并不高,与皇室也没有血缘关系,可是死后却用嫔妃的礼仪来埋葬。她经历了4个朝代,见证了这期间重大历史事件。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的婢女,出身于一个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跟随孝庄嫁到宫廷。
她曾参加了开国时所穿服装的设计,而且曾经教导过康熙。晚年,她又抚养了君王的第十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胤裪。她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她一生未婚,一直生活在皇宫内,陪伴主人60多年。孝庄皇后去世后,她又在宫内度过了18年。胤祹长大后,不再需要她的养育,她就自己过上了舒适淡泊的生活。
哪怕是在最后那几年的战争中,他都很少参加,让自己基本保持中立,所以雍正君王即位后,他不仅没有受到打击,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他成为和硕履亲王,并且被授为议政大臣。胤祹能荣升为藩封,并且参与政务,这都离不开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教导。在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孝庄和苏麻喇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苏麻喇姑冒险去看多尔衮,最终说服他不再篡位,而选择辅助幼主。
她在90多岁去世。君王特意按照嫔礼埋葬了她,并把灵柩和她一直侍奉的老主子安放在一处。出殡之日,很多皇子都参加了她的出殡仪式。而她抚养长大的胤祹更是主动提出要守孝数日。康熙为了奖赏她对清朝做出的贡献,所以才按照嫔礼来为她办理丧事,并且让她和老主子孝庄皇后葬在一起。
康熙四十四年,正当康熙塞外秋巡时,突然接到一位宫女死亡的讯息,他急令务必要用冰块保存尸体,等他返回再看此宫女一面再行葬礼。
这位宫女就是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康熙回宫后下令以嫔礼规制为其发丧,并将其棺椁与孝庄太后梓棺存放一处。
也许有人质疑,苏麻喇姑身份只是宫女,可其葬礼规制如此之高,为什么其地位要高过皇亲国戚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苏麻喇姑历满清五朝,恪慎恪勤奉献一生。
苏麻喇姑出生于科尔沁普通牧民家庭,其原名苏茉儿,只是到了顺治晚期才改称苏麻喇,于其去世后又被尊为苏麻喇姑。
科尔沁大草原孕育的苏麻喇姑,美丽聪慧自带蒙古女子的豪爽之风。她因缘际会被蒙古贝勒看中,买入府中做了二小姐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个二小姐就是日后大清孝庄文太后,这亦是主仆二人传奇人生的开端。
两人年龄相仿性情相投,苏麻喇姑跟随布木布泰一起学习满蒙文化,很快就精通满蒙文字,并习得一手好书法。
当13岁的布木布泰,嫁做后金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侧福晋时,苏麻喇姑又做陪嫁随侍在侧,主仆共同应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苏麻喇姑不但被布木布泰调教的做事干脆利落,成其得力心腹忠仆,而且为大清极尽聪明才智做出非凡贡献。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擅长设计裁剪。皇太极初登帝位剑指天下时,其龙袍及满朝文武朝服皆由苏麻喇姑设计缝制。她设计的朝服不但美观还便于骑马行军,可以说她为清朝入关后的服装风格定下了基调。
苏麻喇姑可不只是手巧那么简单,她还颇有政治头脑。
皇太极薨逝后,其长子豪格与叔叔多尔衮皆对皇位志在必得,而当时庄妃(布木布泰)之子福临只有六岁,孤儿寡母势弱顿陷夺位政治漩涡之中。
苏麻喇姑为保庄妃母子取胜,冒险去见多尔衮晓以利害关系,促使多尔衮放弃皇位之争转而支持福临。苏麻喇姑以身涉险才有了顺治帝顺利登基。
顺治初登帝位年幼无知,因而朝政被多尔衮一手遮天。
孝庄太后眼见儿子弱小急需自己教导辅助,可是窘于宫规每月只得见儿子一面,不能天天耳提面命。
这时的苏麻喇姑又起到了联络员的作用,她每天利用宫女身份便利往返孝庄母子之间,替孝庄传授福临为君之道以应对多尔衮的嚣张擅权,可以说苏麻喇姑于风雨飘摇中,为稳固顺治帝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顺治为情所扰全无帝王果敢个性,孝庄对儿子深为失望。
因而当康熙出生后,她就看中这个孙子着重培养。也许她觉得儿子专情皆是迂儒们教养之过,也许她觉得苏麻喇姑不但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化,而且颇有女性温婉会哄孩子开心,可以寓教于乐将帝王应有的心术、品格特质根植于康熙之心。
反正孝庄这次反向思维未聘迂儒,而是托付苏麻喇姑做康熙启蒙老师。
当时康熙因出天花在外避痘,苏麻喇姑为教育康熙每天往返皇宫与避痘所风雨无阻。康熙扎实的文字书法功底就是这段时间打下的基础。
苏麻喇姑不但教其文化,更倾情将孝庄总结的帝王应有的素养与权术以及自己的体验,循序渐进融入康熙骨血。
康熙日后开创大清盛世,除了自身天赋异禀外,可以说苏麻喇姑这位启蒙老师相当成功,尤其是康熙未像其父那般痴情一女,就是苏麻喇姑秉孝庄之意教育成功。
观苏麻喇姑一生从努尔哈赤起,身历五朝为稳固孝庄一脉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苏麻喇姑在孝庄身侧辅助,大清天下早已不是顺治一脉承袭,因而其在孝庄祖孙眼中犹如恩人,其待遇地位当然异于他人。
但其又颇有做人大智慧,明知自己言行可以影响朝政,却恪守奴仆本分只做自己该做之事,从未僭越干涉政事,一心忠于孝庄一脉,甚至其晚年信佛亦是为主人祈祷护佑。这应是其一生能护自己周全得孝庄一脉尊重原因之一。
二,苏麻喇姑服侍四代,唯爱唯善情如家人。
苏麻喇姑与孝庄冲龄为伴,六十年风雨一起走过。孝庄嫁给皇太极后,一直未受太多宠爱甚至其名位一降再降,漫漫长夜陪伴身侧的只有苏麻喇姑。
尤其是皇太极逝后,当时孝庄只有三十岁,又是苏麻喇姑伴其迎风沐雨,一起闯过生死难关。
两人关系是主仆,但其感情早已融为一体似闺蜜姐妹,更像家人。
孝庄表面称呼苏麻喇姑名字,背后经常宠溺的称其为格格,这可是皇族之女才有的称谓,可见孝庄确已将其视为家人。就连顺治亦感念苏麻喇姑的教养之恩,亦将其视为平辈家人。
而康熙与苏麻喇姑感情更胜顺治,只因顺治专宠董鄂妃并不重视康熙母子,因而康熙自幼未感觉到太多父爱。
尤其是康熙三周岁左右出宫避痘,终未逃过天花病魔,当时天花病死率很高的,其身边除了保姆乳娘,只有苏麻喇姑不惧天花,每天教导并侍候其病中起居。
那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光,苏麻喇姑用爱心将其从死神手中挽救回来,又教会他帝王之道。她于康熙是启蒙老师,更似母亲,因而康熙常常称其为额捏就是满语妈妈的意思。
孝庄逝后,苏麻喇姑悲痛欲绝,康熙为派遣其寂寞,又将十二阿哥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
当时宫中只有嫔位之上的小主才有权利抚养皇子。苏麻喇姑感谢康熙苦心,又将全部的爱给予胤裪。
胤裪之母位分低下,其在康熙众多皇子中并不受重视,他却在苏麻喇姑这里享受到无尽关爱,并在苏麻喇姑的善良与人生阅历的熏染之下,养成低调平和的性格。
因而九子夺嫡时,他一直保持中立只专心办理差事未参与其中,他成了康熙皇子中结局最好最长寿之人,这也应是苏麻喇姑用爱与智慧教育的功劳。胤裪感念苏麻喇姑的关爱,一直称其为祖母。
纵观苏麻喇姑一生,其身历五朝服侍四代终生未嫁,是清初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其恪慎恪勤唯爱唯善,用爱与善良以及知进退的睿智赢得了孝庄祖孙四代的极度尊崇,并被视为家人。其虽身为宫女可其在宫中用度定制,皆在皇室成员边缘,位列非皇室成员之首。
苏麻喇姑以九十多岁高龄病逝,康熙皇子们多数出席葬礼,尤其是胤裪感念恩德,自愿留下守灵,为其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皇子们轮流陪伴胤裪,皇子守灵、供饭、诵经皆是宫女身份未曾有过的先例。这亦是苏麻喇姑用一生的奉献与睿智换回的,她值得拥有。
苏麻喇姑以嫔礼出殡,与孝庄梓棺相伴。最终雍正年间孝庄安于昭西陵后,她被葬在昭西陵风水墙外,主仆生前相伴死后亦相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9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