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一群穷亲戚来投靠和珅,和珅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以史为鉴 2023-06-11 21:26:41

一群穷亲戚来投靠和珅,和珅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和珅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作为清朝最著名的大贪官,和珅本身的才能不用多说。清代的袁枚甚至评价他为“擎天捧日”之才。而和珅最厉害的莫过于敛财,偌大的一座恭王府,里面汇集了超过清朝十五年财政收入的综合。据统计,和珅的家产在8亿白银到11亿白银,难怪人们都说“和珅搬倒,嘉庆吃饱”。

1776年,和珅自从担任户部侍郎以来,大大小小的开始了贪污纳贿,而乾隆皇帝对和珅的小动作自然了如指掌。但是为什么一直纵容和珅,而不惩治他呢?难道真的像传说中一样,和珅长得像乾隆死去的妃子?

其实乾隆之所以不惩治和珅,反而纵容他贪污纳贿,一方面是因为和珅的很多财产都是为了孝敬乾隆。古代皇帝有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叫“内库”,而国家的财产叫“国库”。如果皇帝想要过得奢侈一点,盖个楼房,出巡江南什么的,就要从内库中拿钱,而不能使用国库的钱财。但是每逢灾害时,国库不足就会从内库中抽出资金补足,所以皇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舒服,乾隆之所以放纵和珅也是因为可以从中享受。

除此之外,就是和珅本身也是一个人才,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验商业都是稀缺的能人,《清史稿》对他的评级颇高。和珅出生于1750年,这一年是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已经40岁了。和珅三岁时母亲去世,九岁父亲病逝,年纪轻轻父母双亡,从小在亲戚家寄养生活。后来以生员的身份承袭了爵位,被乾隆看重授予御前侍卫之职。

就这样和珅一路高升,担任布库管理,户部侍郎,一直到1786年,担任大学士兼管吏部和户部两个部门,权倾朝野。而和珅在管理朝政和经商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他开设了75间当铺,300多家银号,就连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都要和他合作。但是就连和珅也有着一群穷亲戚,而他对待的态度和办法,堪称完美。他到底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俗话说“穷住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和珅的穷亲戚不远万里来京城找他。这些亲戚都不简单,他们不是来“打秋风”的,随便给几个银子就能走。在得知和珅身居高位后,想要让他帮忙谋几个官职,以求衣食无忧。

和珅对于自己的穷亲戚自然很了解,大字不识几个更别说当官了。于是他想到个好点子,把所有亲戚叫过来让他们帮忙“晒银子”。他打开了地库,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对亲戚们说,以后你们就负责帮我“晒银子”。亲戚都知道这银子有数,所有也不敢私拿,就每天照实的搬着银子拿出去晒。

结果和珅晚上带人去检查银子时却说,“这银子不对啊,晒了一天应该会少一点。”接连几日,和珅每天都会感叹几句,终于有个亲戚忍不住,拿了二百两,和珅发现后说:“这才对啊!”就这样亲戚们开始拿地库中的银子,一直到超过了一千两后,和珅才对大家说明:“今年没有什么好职位了,各位还是明年再来吧。”众人自知理亏,只能灰溜溜的回家了。

和珅对待穷亲戚,既不给他们安排工作,也不让他们空手回去,最关键还让他们个个都心中有愧。不算数典忘祖,不近人情,却也没有给朝廷带来负担,不愧是一代能臣。

和珅让打秋风的亲戚们晒银子,为何半个月之后他们都走了呢?

其实,和珅让打秋风的亲戚们晒银子,但是在半个月之后,他们全部都走了,并没有依靠和珅,这也是和珅自己想出来的一个计谋,我们要知道,人只要成名了,任何人都想和自己攀关系。

因为和珅在自己成名了之后,他的亲戚有些人看到他发达了。做了大官,就想要去投靠他,让他帮忙让自己有一份工作,然后和珅并不是想特别的帮助这些穷亲戚,因为他知道这些亲戚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使帮助了他们,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反而他们还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没有办法。

和珅就打开地窖,让这些亲戚们帮他晾晒银子,然后这些亲戚就偷偷地拿走一些。这些其实也是和珅知道的,因为拿走的这些银子就当是和珅接济他们的,晾晒完了之后,然后和珅就告诉他的亲戚们说,今年没有工作了,而亲戚们手中也得到了银子,所以说就离开了和珅。

和珅这么做,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穷亲戚们,同时也是想让他们早点离开自己,不要给自己找麻烦,当时和珅已经是国家中的重臣了,如果说他随便给自己的亲戚去安排一些位置的话,他的亲戚说话都是口无遮拦地,说出什么对和珅影响不好的话,给和珅的负面影响也是特别大的,所以说和珅就让他们离开了。

和珅让穷亲戚帮忙“晒银子”,亲戚不明白和珅啥意思?

和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王刚老师扮演的和珅,胖胖的体型,高超的情商,形象深入人心。

和珅可以算得上是清朝第一贪官,嘉庆帝上台抄了他的家后,光是钱财就有二十亿钱,抵得上康乾盛世20年国税收入,这还是没算其他珍宝古董的价值的情况下。但他却始终能得到乾隆帝的作用,是因为乾隆太过昏庸吗?

作为中国几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任稳定盛世的帝王,乾隆的才能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非要说他昏庸,看不出和珅的贪,有些不现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和珅情商太高,太会做人,他对稳定社稷的作用,大过了他的贪心。

最简单的举例,乾隆在位年间发生了不少自然灾祸,经常祖国这块在干旱,那边却经历洪涝,在这种情况下,和珅这么受信赖的重臣自然就被派去赈灾了。结果检查和珅给难民发放的粮食时,却发现这粮食中竟然都掺杂着泥沙!

乾隆这次也怒了,觉得平常你和珅再怎么贪我都忍了,发生这么大的灾祸你却还不拿百姓当回事,你这是真的想大清统治被推翻吗?但是和珅也有理由,他直接问乾隆“这样的饭食您会吃吗?”乾隆当然回答不会。和珅又问其他在一旁愤慨的臣子“那这样的粮食你们会吃吗?”其他大臣也都很气愤的说肯定不会。

和珅笑到说“这不就得了?只有这粮食掺了泥沙,上面的人才不肯吃,下面的人才能吃得到。”在场的也没几个蠢人,一听这话自然明白了和珅的意思,乾隆帝听完后也只无奈的叹息一声,放过了和珅。而和珅的圆滑,或者说他的高超情商,不仅仅体现在朝堂上,而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

和珅发达后,他老家的穷亲戚们自然都想投奔他,让他帮忙找点事情做。当时和珅正好在监管颐和园的改建,那些穷亲戚就想和珅安排他们去颐和园做事。但上面已经说了,和珅贪归贪,分寸还是有的,让自己这群什么都不懂的穷亲戚去负责皇家园林修建,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但是和珅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他们,随便给点银子,这容易被人诟病说发达了就忘本。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借口府中银子太多,长期堆积着容易长霉,让亲戚们帮忙“晒银子”。亲戚们虽然对着这大笔钱财很是心动,但他们也明白自己是来求人的,要是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工作可是要泡汤了。因此一连晒了半个月,银子分毫没少。

按理来说和珅应该对此很满意,但恰恰相反,看到每天都是原样的银子,和珅反而不开心了。亲戚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去问管家,管家说:“这银子被太阳一晒,里面的水分肯定会流逝,自然就会减少。但如今银子还是原样,不就证明了你们并没有尽心吗?”

管家这话肯定是胡诌的,哪有什么银子晒了太阳就会变少的说法呢?有机灵的亲戚自然听出了其中含义,当晚就偷偷拿了200两白银,果然第二天和珅知道后喜笑颜开。大家们因此也就懂了,和珅这是不想给他们找事做但也不想明说,借着晒银子这事给他们一点经济补偿。

后来亲戚们一人拿了100两,喜笑颜开地回去了;而对于和珅而言,只用上千两白银就能解决一桩麻烦,实在是划算得很,因此也很高兴。不得不赞叹一句,和珅的情商实在是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