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郭淮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妇女地位低下,大多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如果妻子出事时,有不少男人都选择牺牲妻子而保全自己,比如战国时期的大将吴起,唐朝宰相窦怀贞等。
在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名言更是传遍天下: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但是,同样在三国时期,有一位真男子保护自己的妻子,堪称是三国好男人,他的妻子因娘家人犯罪受到株连时,不但没有放弃她,反而是巧施妙计,成功地保全了妻子的性命,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关中都督——郭淮。
郭淮(?—255年),字伯济,山西太原人。他镇守关中三十多年,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后期也曾击败姜维,他在当地人气极高。
曹魏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因看不惯司马懿一手遮天把持朝政,就准备搞一场宫廷政变。
结果还没采取行动时,秘密就泄露了,除了王凌自己被司马懿杀死外,还要株连三族,即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们都得被处死。
王凌的妹妹恰好就是郭淮的妻子王夫人。尽管王夫人跟其哥哥的事情毫无关联,甚至是毫不知情,但她还是摆脱不了受牵连而被诛杀的命运。
司马懿派人前往关中捉拿王夫人带到京城再处斩。郭淮作为魏国的封疆大吏,自然不敢对抗朝廷的旨意,他催促妻子抓紧时间跟随司马懿派来的监察人员回京。
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和老百姓不乐意了,他们不同意将王夫人回京城送死,纷纷抗议,“督将及羌、胡渠帅数千人叩头请淮表留妻”,郭淮却不同意,而是表示自己坚决配合朝廷的旨意。
等到王夫人被带走那天,关中的百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郭淮的五个儿子更是“叩头流血请淮”,这样下去,民变也许一触即发。
郭淮借机和京城来的监察人员商量,现场的局势如此复杂,能不能把王夫人留下?
那些监察人员一看这么多士兵和老百姓都要死要活的,气氛太紧张了,要不同意留下王夫人,也许自己的小命就得留这儿了。他们只得和郭淮商量,可以先放王夫人回家,但你得给司马大人写信说明情况,只要他老人家同意了,我们就不带夫人走了。
回家后,郭淮马上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样:“司马大人,您派来的人要带着我妻子,我是坚决同意的,无奈关中这些老百姓和将军们都不乐意,他们都觉得我妻子很冤枉,拦着不让您派来的人带走,民意难违,万一这些家伙们造反了,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另外,我的五个儿子都还小,他们没妈了,估计都要不活了,我的儿子们要是都没了,我也没法活了,所以,我恳求您赦我妻子无罪吧,或者,我愿意代替我妻子的命来赎罪。”
司马懿接到郭淮的请求信后,沉思良久,他也被郭淮的一片爱妻之情所感动,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司马懿决定不再为难郭淮,做个顺水人情,赦免了王夫人的死罪。
其实,所谓的手下将军士兵和关中老百姓的扣头请命,这还不都是郭淮事先安排好的吗?
在妻子因娘家人的谋逆而受到株连面临死亡的时刻,郭淮没有选择和司马懿硬碰硬,而是精心策划了一出双簧戏,在众多群众演员的配合下,完美地救回了自己的妻子,忠君仁义也得到了保全。
郭淮,在那个“女人如衣服”的封建时代,堪称是一个爱妻子的好男人典范!
郭淮,一个著名的人,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的姐夫遇到了麻烦。他的妹夫名叫王陵,是曹魏的重要大臣。他以前在邱做官,全副武装。看到司马懿专事朝廷,谋害曹爽,便有了废位之心,想暗中除掉依附司马懿的小皇帝曹芳。他和他的侄子兖州刺史令狐一起拥立楚王曹丕为帝。不想,事情败露,王陵被诛三族。
王玲被杀了,王玲的亲妹妹也被杀了。但是,她是郭淮的妻子,夫妻俩一直以客相待。而王陵家是大汉忠臣王允的后代。他们是王云的儿子和侄子。他们从小就熟悉诗歌和书籍。王玲是这样,王玲的姐姐也是这样。她很喜欢郭淮
然而,当你叫我去死的时候,我不得不去死。那时候,这是法律。古代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玲的姐姐虽然没有出家门,也不知道哥哥在想什么,但还是摆脱不了厄运。来抓人的官员来了,把她带上了囚车。看到妻子远去的背影,郭淮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说实话,他不希望妻子死去。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更何况他们已经有了孩子,这让郭淮无法忍受。但我是大卫的臣子,虽然在军中立下汗马功劳,却无法为妻子求情,于是心一横,眼一闭,让妻子离开了。
郭淮愿意为妻子的生命而死。
郭淮的老婆是出了名的通情达理,温柔脱俗。在郭淮的帐下,许多将领和各少数民族首领都在磕头,要求郭淮留住妻子。郭淮流着泪挥挥手。妻子渐渐走开,身边的官员都痛哭起来,大家捶胸顿足,有的甚至试图阻止。这时,郭淮的五个儿子在大帐里磕头,要郭淮下令停止差使。五个儿子把头撞在地上,郭淮也拦不住。于是几千人发兵追老婆,没几天就回来了。
郭淮瘦了很多。这时,他给朝廷和实际国家的统治者司马懿写了一封奏章:儿女思念母亲,不惜自己的性命;没有他们的母亲,我会失去我的五个儿子。不,儿子,郭淮留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现在已经把老婆追回来了,这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郭淮有罪,愿以死赎妻命。当时朝廷看到了,自然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于是他心爱的妻子得救了。
江湖:三国里很少有文官将军把老婆当回事。他们有很多女人,不在乎。所谓每夜新郎。况且朝廷也从来没有阻止过这些将军喜欢女人。难道郭淮的妻子不真心待人,难得郭淮的将军真心,郭淮的儿女孝顺,更难得郭淮为了家族的幸福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那确实是那个时代令人羡慕的事情。
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四安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监军(中监军):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
都护将军(都护):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伏波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姓名 任命年份 终止年份 关羽 219年 219年(卒) 李严 226年 230年(迁骠骑将军) 袁綝 230年 234年 邓芝 234年 243年(迁车骑将军) 胡济 243年 255年(迁镇西大将军) 1.关羽(160?-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三国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
2.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26年被任命为前将军。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3.袁綝(?—约238年),字不详,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兴年间(223—237年)历任前将军、征西将军,封都亭侯。
4.邓芝(?—251年),字伯苗,汉族,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朝臣。原先投靠巴西太守庞羲,不久就被刘备召为郫县邸阁督,后来历任郫县县令,广汉太守、尚书。曾出使吴国,使两国重新结盟,深受孙权的喜爱。历任中监军、扬武将军、前军师、前将军、益州刺史、阳武亭侯。在延熙六年被任为车骑将军,授予符节。延熙十一年率兵往涪陵平叛得胜。延熙十四年去世。
5.胡济(生卒年不详),字伟度,三国时期蜀国将领。曾为诸葛亮信任的主簿,做事忠诚尽责,曾多次对诸葛亮提出谏言,诸葛亮特别把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够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诸葛亮死后,开始领军;王平死后,督汉中军事,历任前将军、镇西大将军、右骠骑将军,但却因为一次失期未至,造成姜维北伐军的惨败。 姓名 任命年份 终止年份 张辽 220年 222年(卒) 满宠 224年 230年(改征东将军) 郭淮 241年 249年(迁征西将军) 文钦 249年 255年(叛逃吴国) 李辅 263年 265年(晋代魏) 1.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张辽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成功击退孙权十万大军,张辽一战威震江东。黄初三年,张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
2.满宠(170-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微山)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太尉。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著称;转任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曾参与赤壁之战。后关羽围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劝阻了弃城而逃的计划,成功坚持到援军到来。曹丕在位期间,满宠曾任前将军,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的对吴作战。曹叡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后因年迈调回中央任太尉,数年后病逝。
3.郭淮(?-255年),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大将军,封阳曲侯。建安年间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称帝后,封郭淮为关内侯,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立下战功。正始元年,郭淮打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又升迁为车骑将军,封阳曲侯。
4.文钦(?-257年),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部将文稷之子。文鸯、文虎之父。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拜扬州刺史。被司马师废曹芳的专横暴行激怒,于魏正元二年(255年)与毌丘俭、文鸯、文虎起兵讨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予幽州牧,封谯侯,镇北大将军。魏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起兵反魏,文钦从吴军前往支援,但翌年军情告急时却因军见不同而被诸葛诞疑有叛心处死,两子文鸯、文虎又投奔回魏国。
5.李辅(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本为孟达心腹。司马懿率军围攻上庸时,他与达甥邓贤斩达首后开城投降。参加263年魏灭蜀战役,官拜前将军,钟会入汉中后,令其领兵一万,攻打蜀汉监军王含以五千兵力镇守的乐城。 姓名 任命年份 终止年份 吕范 222年 228年(卒) 朱桓 229年 238年(卒) 唐咨 252年 258年(降魏) 孙秀 267年 270年(降晋) 1.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官前将军、扬州牧,假节,大司马 。
2.朱桓(177-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有一子朱异。
3.唐咨(生卒年不详),利城(今江苏赣榆西)人。魏文帝黄初中利城郡反,推唐咨为主。后为魏军击破,遂亡至吴,官至前将军,封侯、持节。后助诸葛诞拒魏,兵败被俘。为安抚吴国军民,魏主拜唐咨为安远将军。
4.孙秀(?—301或302年),字彦才,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权弟孙匡之孙。初为吴前将军、夏口督,后降晋,官骠骑将军、仪同三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青面兽杨志的历史原型是谁他是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