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大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639年,大唐王朝的皇宫内,正在进行一场奇怪的讨论:是否对高昌国用兵?
大臣们的意见并不一致,反对的声音更大:远征高昌要跋涉7000里,要穿越戈壁沙漠无人区,后勤补给困难,耗费巨大,攻下还要驻军是否划算。
奇怪的是,在这场军事决议中,大臣们的担忧,全都集中在经济问题上。没有人担心远征无功而返,甚至是失利的问题吗?
没有。毕竟此时龙椅上坐着的,是军事天才唐太宗李世民。他戎马半生,所向披靡,无数强大的对手,都倒在了他的脚下。
唐太宗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讨论:出兵!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同时动员全国,组织十几万民壮,为远征大军保障后勤补给。
彼时的大唐王朝欣欣向荣,正处于贞观之治的上升期。军队装备豪华,身经百战,更有无数年轻人,期待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区区西域小国高昌,为什么敢招惹这样的唐王朝呢?因为利益。
高昌国在今吐鲁番市附近,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士兵屯田之地,两汉时期的戊己校尉就驻扎在这里。
公元439年,北魏攻灭北凉战争,使得河西走廊的大批汉人,为躲避战乱来到了高昌。高昌很快成了汉人云集的地方,公元499年,从金城(今甘肃兰州)迁来的麴(音屈)嘉登上了高昌王位。
公元609年,高昌国王麴伯雅亲自带使团来朝见,隋炀帝极尽奢华,沿路仕女夹道欢迎。隋王朝的繁华让麴伯雅大开眼界,乐不思高昌,待了四年才恋恋不舍的回去了。
公元630年,高昌新王麴文泰率群臣来到大唐。此时河西地区因为天灾,正在疏散百姓。使团所过之外,满目凄凉,与隋炀帝时天差地别。高昌国众人,由此对大唐颇为轻视。
当时唐王朝与西方的的通商道路,分为两条,一条经博斯腾湖以北,从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到哈密,再到唐朝的河西。另一条从博斯腾湖以南向东,经罗布泊湖畔的楼兰一带进入敦煌。
博斯腾湖南线的商道慢慢没落,焉耆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试图复兴这条通道,并获得了唐朝的支持。因为这条路线离西突厥较远,对唐朝来说是一条更加安全的通商路线。而这对于高昌来说,将会失去巨大的利益,毕竟它只是个依赖商贸生存的绿洲国家。
结束朝见回到高昌的麴文泰,认为大唐已不足以令人畏惧,遂选择了与大唐对抗。他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向唐朝入贡,并发兵攻击大唐的附属的伊吾、焉耆等国。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极大阻碍了东西经济交流。
面对高昌的攻击,伊吾、焉耆不断派使者向唐太宗哭诉,要请求大唐主持公道。唐太宗派问罪使李道裕,前往高昌。高昌国王麹文泰对李道裕说:“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鼠噍于穴。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
你大唐朝是鹰是猫,我高昌虽弱小如野鸡如老鼠,但我也有生存的权利。面对高昌王如此强硬的表态,唐太宗仍不愿轻启战端,毕竟,战争不管胜负,都是要死人的。
他又写了亲笔信,派人送到高昌,试图说服麹文泰,并邀请他来长安会面。只要高昌国王愿意前来,一切既往不咎,关于通商路线也可细细商议。
麴文泰由此更加认定,这是软弱的表现,唐王朝拿自己根本没有办法,他称病拒绝前往,放弃了最后的和平机会。既然和平的路走不通,唐太宗只好动用亚洲的真理:唐军。
唐太宗一声令下,数万唐军与北方各附属政权的联军,踏上了漫漫征途。在他们身后的,是十几万人庞大的辎重运输队伍。
高昌之所以敢于同大唐对抗,依仗的无非两点:天高皇帝远,同盟西突厥。昔日大唐的强敌,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在大唐持续的打击之下,东突厥土崩瓦解,归附了大唐。西突厥在西域地区,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
大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其中戈壁沙漠就有2000里。白天炎热无比,气温可达60度,人都到了半熟状态。为保障数万大军的饮水,运输队伍千里奔驰,付出了巨大人员牺牲。晚上气温又降到10度以下,很多战士受不了这种极端气候,埋骨黄沙。
唐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战胜了最大的敌人。他们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带领下,抵达碛口时,远征的胜利已无任何悬念。
高昌王麴文泰在心惊胆战中,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即位。640年8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余人。统帅侯君集命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直扑高昌城。
麴智盛亲率高昌军迎战,被打得惨败。只有4000骑兵的高昌军,面对大唐联军,野战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被击败的高昌只好退守都城,等待西突厥的援军。希望大唐久攻不下,后勤不继,自己能反败为胜。
高昌王能想到的,唐太宗又怎能不知。劳师远征,必须速战速决,这是常识。大军出发时,唐太宗就派大量工匠随军出征,专业负责制造攻城器械。包围高昌城后,几天之内,方圆数十里之内的树木,全都变成了攻城器械。
他们造了高达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又有上百架抛石车一起开动,顿时飞石如雨,砸的高昌守军抬不起头。侯君集命令将士们填堑攻城,唐军士气高昂,奋勇向前。
目睹了唐军攻城的西突厥使者,何曾见过这种场面,被惊的目瞪口呆。奉命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同样畏惧唐军威势。在唐军逼近可汗浮图城后,立即投降。
走投无路的麴智盛,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作为俘虏被押回了长安。唐太宗封其为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高昌国成为了唐王朝的西州,管理西域的安西都护府,设置在了交河城。
立志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唐太宗,目的已达到。见识了大唐国威的西域各国,纷纷归附唐朝。大唐的敌人西突厥,也在唐高宗时归降,投入到了大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造中。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安西都护府下辖2.4万官兵没错,但这并非唐朝在西域的全部兵力,实际上前者所占比例连50%都不到。
史载,安西都护府有驻军2.4万人,北庭都护府有兵2万人,此外还可调动部落仆从军约1万人。也就是说,鼎盛时期唐军在西域驻有一支5万余人的强大常备武装。如果再算上各附属小国战时提供的兵力、民夫,单靠2大都护府自己的力量迅速集结起10万大军也不算啥难题。
此外,距离西域较近的陇右、朔方、河西等几个大战区必要时也可派兵驰援,史载仅这3个战区就下辖重兵20余万(其中精锐骑兵超过5万),在不影响本身防区安全的前提下抽调出数万人马赶赴西域还是绰绰有余的。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为啥唐朝不在辽阔西域多驻扎些部队呢?实际上,这恰恰是唐朝统治集团的精明之处他们用这种梯次排布、前轻后重的方式部署边境防卫力量,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后勤运输压力,还让己方在军力运用时更加灵活自如。
众所周知,西域版图虽然辽阔,但水文气候、地理条件都无法承载大量人口繁衍生息这从该地区居民点普遍逐水草而生、多袖珍城邦政权即可看出。因此,唐朝为了让当地保持长治久安(唐朝驻军后勤供应主要靠西域各国),也不可能采取涸泽而渔的方式。
可以说,这种特殊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唐朝和对手的用兵规模与强度。我们不能空泛地吹嘘盛唐辉煌,而刻意忽略前者也是?构建于落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这一实质问题。
换言之,唐朝之所以无法继续向更遥远的地方扩张,乃至后来兵败怛罗斯,都与唐帝国农耕经济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极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我们不能苛责古人。
至于说唐朝西域驻军装备精良、兵强马壮、英勇善战倒是不假,但这里面的真正原因却应该感谢唐朝自贞观之治以来所奉行的民族团结/融合政策,因为在4.4万西域唐军中汉人占比最高时也不过40%,其余都是来自突厥各部和各西域小国的官兵,而这才是盛唐最了不起的地方。
主要是由于唐朝末期局势动荡,胡人乘机内迁甘肃,使得汉人受到了大量胡文化的影响,从而胡化。唐朝末期,经过了安史之乱的动乱,朝廷已经没有办法阻止唐朝逐渐地走向衰弱。各地的藩镇政权割据,个人的武装力量已经比朝廷更加强大,朝廷也无暇顾及甘肃被胡人渗透,这就为甘肃的汉人被胡化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机会。
其次,甘肃在唐朝初年就被胡人占据过。唐武德二年,在甘肃的李轨被李渊带兵讨伐。唐代将甘肃改郡为道,甘肃分成了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一共占据了22个州。广德二年,包括甘肃在内的河西、陇右都被吐蕃所占据。大中三年,唐朝重新占领了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大中五年,张议潮起兵征伐了包括甘肃在内的河西、陇右,唐朝这才重新占据甘肃。
也就是说,在唐朝末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甘肃都被吐蕃所占据,作为一个胡人政权,自然会采用胡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 生产模式、风俗文化等诸多方面来治理甘肃,这就为之后唐朝末期的甘肃汉人胡化创造了坚实基础。
再者,甘肃与古时候的西域是相邻的,有很多胡人会来甘肃与汉人通商,并且有一些胡人还会扎根在这里,与汉族人联姻,创造后代,繁衍生息。胡人将自己的文化教给自己与汉人结合的后代,使得一些汉人在耳濡目染下,不自觉地胡化。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交融的象征,在古代很有代表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