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李显的一生没有什么政绩可言,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显率领的唐朝球队与吐蕃举行马球比赛,唐朝的球队取得了胜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吐蕃赞普派往前来迎娶金城公主的使者,在长安逗留了一段时间,中宗邀请他们前往梨园亭子观看击球比赛,有一位使者说:“我的部落也有马球的爱好者,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与汉人进行比赛呢?”李显同样热爱马球,心想:既然吐蕃使者有意比试,那还等什么呢。于是,李显爽快地答应了。对吐蕃的使臣说道:“朕准许你们在梨园的亭子里观看比赛。”很显然,李显在口头上占据了主动权,赢得了面子。
唐代的梨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完备的国立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里面建有马球场,时常在这里举行马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梨园的马球场,或许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球场了。在唐朝,尤其是长安城内,马球场的设计是十分讲究的。在每一个马球场的旁边,都建造有亭子之类的建筑物,这是各级领导的座位席,在栏杆外面的则是普通的观众。
球场虽然没有塑胶的地面,但大多都是经过精心处理的,十分光滑。唐人阎宽在《温汤御球赋》中这样写道:“广场惟新,扫除克净,平望若砥,下看犹镜。”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中也说:“亲扫球场如砥平。”不仅比赛的场地好,就连赛球的过程中都有专门的音乐伴奏。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中这样描写道:“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仅从击鼓的声音中就可以听出是在举行马球比赛,由此可见,在当时马球比赛已经相当普遍。
这场唐朝与吐鲁蕃的马球比赛同样是击鼓伴奏。听到鼓声之后,双方开始拍马向前。开始时,双方各有十个人,每人拿着一个顶端弯曲的球棍,追着一个犹如拳头一般大小的红色球奔跑,前后冲驰,场面十分热闹。开始时,吐蕃球手占据了上风,多次将球打进了大唐的网中。
此时,中宗的脸色阴沉下来,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的哥哥们还在,一定不会输给吐蕃人?”或许大家有所不知,李显哥哥李贤的马球打得非常好,只可惜年纪轻轻就被自己的生母杀害。那时,中宗的侄子李隆基还是临淄王。临淄王始终在一旁摩拳擦掌,看样子十分着急。于是中宗就命他与杨慎交、武延秀、王邕四人临时组建了一支贵族马球队,与吐蕃十人入场开战。
当时似乎并不讲求什么对等规则,四个人站在场上面对吐蕃十位球手的时候也丝毫不畏惧。只见临淄王一个箭步冲了出去,东奔西突,犹如闪电一般,在场上疾驰。吐蕃的气势很快被临淄王压垮了,根本无法施展技能,最终吐蕃战败。这便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四对十唐蕃马球赛”。中宗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立刻赏赐侄子李隆基。
唐中宗李显,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唐中宗前后曾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驾崩,终年55岁。
李显是一个怎样的人?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年号为嗣圣。中宗比较软弱无能,虽为九五之尊,朝政却为皇太后武则天把持。后来中宗重用韦皇后的父亲韦元贞为宰相,被辅助朝政的裴炎告知了武则天,武则天认为这是中宗对她的挑战,大怒之下将中宗废为庐陵王,赶出了长安城。这时候,唐中宗李显只不过才在位了36天而已。
李显在被贬的14年岁月中,每次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都吓得腿软发抖。妃子韦氏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即是赐死,何必如此惶恐。”
软弱无能怕死的唐中宗,反而需要妃子韦氏的安慰才有活下去的信心,长年累月这样下去,也无形中形成了妃子韦氏日后不将李显放在眼里的性格特征。
公元705年,由于武则天年老病重。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率领羽林军闯入玄武门,杀了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并迫武则天传位于李显。李显得以重新继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封韦氏为皇后,并破格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同时允诺让韦皇后介入朝政。
唐中宗复位5年之后,于公元710年驾崩,终年55岁。唐中宗死时正在批阅奏折,而且之前完全没有一点儿征兆,那么,唐中宗是怎么死的呢?
资治通鉴:“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奸淫,干与国政,宗族富强;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这是燕钦融状告韦皇后奸淫,干预朝政,公主、驸马等人危害江山社稷。李显没有第一时间拿韦皇后问罪,但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淫乱之事连宫中大臣也知道了,就算李显再想睁只眼闭只眼,面子上也拉不下来,毕竟这是涉及帝皇家的颜面问题,所以一时之间李显也是大为光火。
不曾想,这竟也成了李显身亡的导火索。韦皇后和安乐公虽然没有受到问责,也没有丝毫悔改之心,反而觉得李显成了她们纵情享乐的伴脚石。于是密谋着想致李显于死地,再登上帝位,做哪武则天第二。
韦后素知中宗喜饼,便令人置毒药于饼中,饼送迷龙殿,中宗阅奏章,饿了顺手吃之,忽然腹中绞痛,倒地哀号不已,不一会中宗已是口中嗫嚅不语,随后便一命呜呼了。
按照这样的说法,唐中宗很明显就是被毒死的。大唐盛世,好好的大好河山。身为帝皇,本应该大展宏图,成就不世基业的,偏偏李显不能,因为他的母亲是武则天,这个帝皇史上的唯一女皇,李显就是在她的阴影中,养成如此阴柔懦弱的性格,两次立为储君,最后还死在了自己的老婆女儿手中,一生离不开女人的掌控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之一,生于公元656年,母亲武则天生他时刚升任皇后。父亲高宗李治给他起名为"显",后又赐名"哲",对他将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也对中兴李唐做出了一定贡献,可惜最后却被妻子和女儿合谋毒死。 没有权力的皇帝 李显虽然名字体现了长辈的希望,但他的个人品行和能力都比不上他的哥哥李弘和李贤,根本不是治国所需的干才。 在公元680年,李贤被废为庶人,在他之前,李弘已经被杀。这样,皇太子的位置便落到了李显的身上。由于高宗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第二年的七月,高宗让裴炎任侍中(相当于宰相),辅佐太子李显监国,也就是主持朝廷政务。在公元683年,高宗病逝,留下遗诏让李显在自己的灵柩前继承帝位(这是皇位继承的惯例,以示正统、合法),同时由皇后武则天掌握朝政大权,临朝听政。中宗这时二十八岁,本该一展抱负,但没想到母亲的权利欲望超过了他很多倍,他这个皇帝从即位起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 年轻气盛被母废 第一次做皇帝,李显没什么经验,也没想到摄政的母亲的能力比他要大很多。所以,他要自己做主,体现皇帝的威严,结果皇位刚坐了不足两个月,便败在了母亲的手下,被赶了下来。 做了皇帝,中宗想让自己的岳父,即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做侍中,还想给自己乳母的儿子一个五品的官职。但是岳父的官职刚刚提升,再提升就显得太快了。所以,遭到了中书令(也相当于宰相)的反对。中宗气愤得脱口说了一句导致他被废黜的话:"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有什么不可!别说一个侍中了。" 裴炎见中宗如此刚愎自用,便向武则天寻求支持,武则天马上将众大臣召集到了乾元殿,还有羽林将军程务挺等人也带兵入宫,宣布了太后废黜中宗的命令。中宗不服气地问母亲:"我犯了什么罪?"武则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这难道是小罪吗?" 就这样,中宗的第一次即位不满两个月就草草收场了。他被废后,做了庐陵王,搬到了均州,就是现在湖北的十堰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所在地。后来,又移到了房州,即现在的湖北房县。 韦皇后的功劳 中宗被废后,逐渐想明白了,原来母亲是如此厉害,如此残忍,他害怕自己和前边的哥哥一样也会命丧黄泉,最后,还是意志力比他强的韦皇后及时劝解,这才静下心来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这一等就是十八年之久,如果没有一点意志力,很难在不如意的情况下坚持下来。这中间中宗常会叹息不 止,韦皇后便在旁边毫不客气地大声斥责他没有出息。训斥完了,再慢慢劝解,鼓励他坚持下去,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的。从这方面来看,他以后再次即位后,被韦皇后管制着也是很自然的事,这和他的父亲高宗李治有些相似。 等来了希望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公元698年的三月,中宗李显被武则天派人暗中接回了京城洛阳(洛阳本来是个陪都,即京城之一,高宗时便一直在洛阳住,武则天的名字"则天"原是洛阳宫中一个楼的名字),又被立为太子。 这次接回来,是武则天在大臣们的劝说下,采取的一项策略性行动。当时,武则天的侄子们,包括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非常想做太子,准备以后接替武则天做皇帝。在他们的鼓动下,还有人联合数百人请求立武氏后裔为太子,废掉当时的太子李旦,结果被宰相假托圣命将领头的人处死。斗争的日趋激烈使武则天也很焦急,最后在宰相狄仁杰等人的极力劝说下,武则天终于决定将中宗招回来。 武则天知道,假如以后让侄子即位称帝,她这个姑姑因为是嫁出去的人,所以不可能被放进宗庙里祭祀,享受死后的荣耀。但如果让儿子即位,即使他们对自己再有怨恨,也不会把她这个母亲怎么样的。在当时,封建法制中的"十恶"罪名已经有了,对父亲和母亲必须孝顺,否则就上犯了"十恶"之一的"不孝"罪。封建的伦理道德、武则天的封建意识决定了她的这个决定。 同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常借口这个皇太子的问题发兵骚扰,这时很重要的外部因素。 重新即位恢复唐朝 到了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的病情加重,而这时在身边常陪侍她的是男宠张易之兄弟俩。就是宰相们和太子也很难见到武则天。宰相们害怕武则天一旦病逝,张易之兄弟借机作乱。于是,宰相张柬之联合其他大臣和京城的将军,领兵五百前去请太子、即原来的中宗李显即位。李显害怕得要命,不敢去,最后是属下将他抱到了马鞍上。 政变因为谋划得好,又有军队支持,取得了全胜。张易之兄弟被杀,然后,张柬之对武则天说张易之兄弟要谋反,已经被诛杀,请求她让位给中宗李显。年迈的武则天只好同意了。她让出了皇宫,自己搬到皇城西南的上阳宫养病。李显再次即位后,给母亲上了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二月初四日,中宗正式恢复了大唐的国号,武则天建立达十五年的"周"王朝到此结束。旗的颜色也从大红色改回到唐朝原来的黄色。将长安重新定为首都,洛阳去掉了"神都"的名号,还是陪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