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昭成辅政大将军之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诏曰:卫将军司马昭清忠高亮、聪哲明允,素有雄才伟略、丰功硕绩,足为大魏栋梁之臣。朕特拜其为辅政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以侍中兼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奏事不名。天下四方宜共知之。”
诸葛诞将朝廷使者送来的这道露布诏书焚香拜接之后,托在掌上细细看了几遍,脸上表情显得阴阴晴晴变幻不定。沉吟良久,才把它递给了李辅,轻咳一声,问道:“李长史,你怎么看?”
“将军是否应该及时向子上大将军呈进庆贺函以表拥戴之意?”李辅目光闪闪地捻须言道,“李某下去便让记室那边拟稿交来。”
“庆贺函肯定是要呈进的嘛!”诸葛诞的脸色愈发沉郁起来,“本将军忧虑的是:子上大将军如今秉权执政,会不会改变先前子元大将军在世时优礼宿臣长老的一些制度呢?俗谚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个新上任的‘无冕之王’,会不会陡然来个推陈出新、改弦易辙呢?”
“诸葛将军何出此言?”李辅被他问得一愣,“子上大将军素来中正仁和,此乃人所共知。他而今又是初秉大政,应该不会与子元将军在世时的所作所为刻意区别而标新立异、改弦易辙吧?诸葛将军,您过虑了。”
诸葛诞“唔”了一声,锁着眉头若有所思。
瞧着他这副神不守舍的情形,李辅也觉得有些奇怪:自从十日前诸葛诞那次奔去许昌探望了故大将军司马师的病情回来后,他的心情似乎就一直不太好。即使朝廷后来加封他为镇东将军、高平侯,他也没露出多少喜色。今天接到了司马昭正式继承司马师之位的诏书后,诸葛诞更是显得沉郁莫名、疑神疑鬼的。但李辅不知道他究竟是何“心病”,也就不知道该向他如何劝起。
诸葛诞背着手在厅堂上踱了两三圈后,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的举止有些失态了,急忙暗一咬牙,稳住了心神,朝李辅嘻嘻笑道:“是啊!本将军真是过虑了——子上大将军怎么会不优待宿臣元老呢?这样吧,等这份庆贺函写好后,李长史您就代本将军亲自送往洛阳大将军府。您和子上大将军也是熟识多年的宿交了,您可以从侧面帮本将军探一探子上大将军对我淮南一域将来的方略部署。本将军也好未雨绸缪、提早准备。”
“诺。李某自当遵命而为。”李辅应了一声。
诸葛诞蓦地一抬头,双眸精光逼人地看着他:“您一定要记得把他针对我淮南上下情形所讲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原原本本地带回来!”
李辅见他交代得如此郑重,便连忙敛起神色肃然点头:“请诸葛将军放心——李某一定会妥为应对的。”
待李辅退下之后,诸葛诞才坐回席位之上,眼底深埋着的忧色这时才掩不住地溢了出来——那日他和司马伷赶去向身患沉疴的司马师“逼宫”,要求司马师尽快给司马伷加官晋爵以明确他身为“司马府第三把手”的名分和地位。不料,司马师当时却将自己的病重情形巧妙地掩饰起来,硬装成大病渐愈、一切安好的模样,毫不妥协地把自己和司马伷硬挡了回来!自己和司马伷那时实在摸不清司马师病情的虚实底细,不好和他当场强行“摊牌”,迫于无奈,只得悻悻而退。然而,在第二天晚上司马师把大将军之位当众传给赶来的司马昭后就病发身亡了。那么,自己和司马伷先前在许昌“逼宫”之事迟早都会传进司马昭的耳朵里。司马昭得知这一切后会对自己有何看法呢?他会不会疑忌自己?他会不会提防自己?他会不会暗算自己?……越想下去,诸葛诞就越是忧心忡忡。
“父亲大人还是在为那日和子将前去许昌之事而担忧吗?”诸葛诞的长子、合肥校尉诸葛铭挥退了屋内所有闲杂人等,走近向诸葛诞深切问道。他的堂弟诸葛川也一起过来神色紧张地盯着诸葛诞,因为那天就是他带人护送诸葛诞去的许昌。
诸葛诞把身子往榻背上一靠,沉沉一叹,无声地点了点头。
“孩儿这几天也想了许多——但事已至此,我诸葛府只得挺然直面!依孩儿多日来之所料,日后司马昭向父亲大人您所采取的对策,不过有三:一是抛下昔日彼此之间的嫌隙,切实顾及父亲大人您的感受和反应,妥善优待我诸葛一族,此乃双方共赢之上策;二是默认父亲大人您在淮南经营日久而卓荦自立的特权,放予您便宜从事之节钺,这是中策;三是司马昭妄图独揽大权、独掌内外,起意夺取父亲大人您在淮南的势力根基而为他所独有,这便是下策。我诸葛府应当‘力争其上、确保其中、避免其下’,随机应变而多方备之,以免届时周章失措!”
“你说得不错。”诸葛诞听得眼中一亮,甚为嘉许地向诸葛铭瞥了一下,沉吟道,“不过,为父虽是忧虑,却并不周章。司马昭真要起意出手,他应该也不会只是针对为父一人而已。前面不是还有伏太夫人和子将在替我诸葛府挡着吗?要看他先如何向子将出手,我等才能‘顺势而应之’!”
诸葛铭眉角笑意一展,不禁暗暗佩服父亲大人的老谋深算:“父亲大人布局周密、进退有据,孩儿拜服。”
诸葛诞舒缓了神情,瞧了瞧侍立在旁的诸葛川,便唤他上前听令:“川儿,从今天起,你就开始接管李长史所辖的一部分对内细作事务。”
诸葛铭一听,脸色顿变:“父亲大人——您不用对李长史他如此……”
“铭儿,你应该知道,李长史他虽然对为父十分忠心,但他对司马府却更为忠心!”诸葛诞阴阴说道,“我们要提防万一之变,先行一步,把司马府渗透到我淮南一域的所有势力都要及时监控起来!”
诸葛铭心头一震,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诺。侄儿遵命就是。”诸葛川躬身而答。
“还有,你下去调拨几个你最亲信最得力的细作,立即潜入洛阳,打探一下朝廷内外的风声。最好能够把耳目伸进大将军府里……”
“什么?窥探大将军府?伯父大人,您……您……”
“噤声!噤声!”诸葛铭慌忙上来捂住了诸葛川的嘴巴,“你想找死啊!”
诸葛川“呜呜呜”地乱叫着,把眼睛直盯着诸葛诞。
诸葛诞的脸色冷得像一块铁板:“知己知彼,方能有备无患嘛!不摸清大将军府的底细,我诸葛府怎能做到‘随机应变而万无一失’呢?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你都要把这件事做好……”
诸葛川额角的冷汗一颗颗滴将下来:“也罢!侄儿为伯父大人您就豁出去啦!但私窥大将军府之动静,一旦被查获,后果不堪设想啊!”
“所以你们才要尽量做得更高明更周密一些嘛!”诸葛诞的声音忽然低沉得如同崖穴石隙里吹出来的飒飒阴风,“永远不要让他们察觉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尽人皆知的名句:?既生瑜,何生亮?,这自然是小说家言。揆之真实历史,这句话应当改成?既生亮,何生懿?,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诸葛亮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怀抱复兴汉室的满腔热望,六出祁山费尽移山心力。
谁知诸葛亮时乖命蹇,偏偏又碰到一个强劲对手:司马懿。诸葛亮号称?卧龙?,司马懿则有?潜龙?之称,两人的才干半斤八两,只在伯仲之间。任凭诸葛亮攻如猛虎,怎奈司马懿守如泰山,最终让诸葛亮北伐大业无结果而终。
然而这只是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第一次碰撞,而非最后一次。三国时代是诸葛家族发展的鼎盛时期,诸葛家的子弟遍及三国,手握兵权,占据要津。而司马氏则逐渐窃夺魏国大权,成为魏国的无冕之王。因此诸葛亮死后,两大家族之间依然免不了再度交手。
01
公元249年,魏国少帝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从此掌握了魏国大权,少帝曹芳沦为傀儡。当时魏国朝臣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忠于曹魏,他们对司马懿的犯上作乱之举极为不满,但忌惮于司马懿的威名,隐忍未发。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接盘魏国,继续独揽大权。魏国忠于曹魏的势力由此开始进入活跃期,在各地频频掀起反对司马家族的武装反叛。寿春之战就在此背景下爆发了。
02
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出身琅琊诸葛氏,是诸葛亮的同族兄弟,历任魏国荥阳令、尚书郎、御史中丞、扬州刺史、昭武将军等职,长期镇守淮南一带。
在司马家族篡夺魏国大权的整个过程中,诸葛诞的态度最初不甚明朗,摇摆不定。公元255年,魏国大将毋丘俭、文钦占据寿春,发动叛乱,司马师司马昭出兵讨伐,诸葛诞还曾出兵协助司马氏平定叛乱,并因功被封为山阳亭侯,继续镇守寿春。
但他并非司马氏的核心圈子中的人物,却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司马昭对他并不太放心。加之司马昭大肆排除异己势力,诸葛诞的很多军中好友都被清洗,因此很不自安。
公元257年五月,司马昭下令,调诸葛诞回京担任司空。诸葛诞骤然紧张起来,认为这是司马昭准备向他下手的信号,于是当即决定,以寿春城为基地起兵反叛。司马昭早有防备,立即派遣重兵围攻寿春。诸葛家族与司马家族的最后一次对决寿春之战由此拉开帷幕。
03
诸葛诞在寿春经营多年,为此战做好充足准备。他把淮南淮北之地的精兵全都聚拢在城中,同时储备了足够一年所需的粮草,?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
此外,为了确保打赢这一仗,诸葛诞派儿子诸葛靓赶赴东吴接洽投降事宜,表示只要东吴出兵助阵,他愿把寿春献给东吴。吴主孙亮闻讯大喜过望,简直是肥猪拱门,平白能得到十余万精兵和寿春重镇,简直是求之不得,因此对诸葛诞大力支援。从战前态势来看,诸葛诞确实有很大把握打赢这一仗。
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也看出了寿春之战不好打,稍有不慎,轻则导致诸葛诞逃脱,重则导致寿春落入东吴之手,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于是,司马昭调集重兵,?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
但是,26万人马的集结调动需要时间,就在这个空档里,吴国方面的第一批援兵3万人,在文钦、全怿、全端等名将带领下,已经抢先一步进入寿春,协助诸葛诞,使得寿春城防力量大为加强。到此时为止,战局对诸葛诞一方仍然非常有利。
04
司马昭抵达寿春前线后,面对棘手局面,很快做出应对措施。他一方面派遣大将王基和陈骞把寿春四面合围,并在城外挖掘环城壕沟,把寿春包围的滴水不漏,日夜猛攻。同时,派大将石苞等人在外围组成强大的机动兵团,阻击吴国后续援军,彻底切断吴国与寿春之间的交通线。
激烈的寿春攻防战,一直持续了九个多月。攻守双方不分昼夜展开鏖战,寿春城上下,?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虽然城池暂未失守,但局面逐渐对诸葛诞一方越来越不利。
首先城中的将士伤亡严重,存粮也越来越少,却由于内外交通线被切断,一直无法得到补充,士气人心逐渐低落。诸葛诞和文钦等人,也意识到再持续下去,一旦存粮耗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先后组织六次突围,但司马昭一方防范严密,六次突围全部失利。
吴国方面派出的第二批、第三批援军,拼命想杀开一条血路进入城中,但都遭到司马昭的外线兵团的迎头痛击,损兵折将被迫撤回,只得放弃了救援寿春的计划。
05
司马昭的军事才能显然胜过诸葛诞一筹,寿春之战至此大局已定。城中的诸葛诞一方,?城中食转少,外救不至,众无所恃?,眼看大势已去,城中将士开始大批叛变投敌。
诸葛诞的心腹将领蒋班、焦彝,率先领兵出城投降司马昭,连吴国的援军将领全怿等人,也带领本部人马出城投降。诸葛诞与文钦也发生激烈内讧,文钦被杀,文钦之子文鸯也带领本部人马出城投降。诸葛诞手下将士四分五裂,众叛亲离。
当年二月,寿春守军终于全线崩溃,被司马昭攻破。诸葛诞在乱军中仓皇出逃,被司马昭生擒,当即斩杀。寿春之战以司马家族全胜而告终。至此,蜀国丞相诸葛亮已在234年去世,吴国丞相诸葛恪在253年遇害,魏国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258年遇害,辉煌一时的诸葛家族,全部凋零殆尽,就此退出三国历史舞台。了解更多诸葛司马两大家族恩怨,请阅读《三国志》。
北边曹魏的威胁不去除,江东将永无宁日,本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是孙权的长子孙登的玩伴,看着诸葛恪和孙登的海誓山盟,孙权彷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周郎,就暗暗培养了诸葛恪20多年。人生如同白驹过隙,转眼已到暮年,公元245年,陆逊去世,65岁的孙权让43岁的诸葛恪接替陆逊。
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诸葛恪打退曹魏多次进攻,平定南边的山越民族,辅佐孙权处理政务,但是为人也越发膨胀,刚愎自用,虽然孙权发现他越来越不像周瑜对他心甚忌之,但他对孙权还算是忠心的。而曹魏这边,72岁的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而在寿春前线的79岁的抗吴老将王陵拥立楚王曹彪在寿春反叛司马懿。被司马懿拿下,史称淮南一叛。司马懿拿下王陵后想顺淮河进长江直捣江东腹地,一举灭了东吴,但是被诸葛恪一场东兴之战给打跑了,此战之后,诸葛恪威望达到顶点,而司马懿一病不起,司马师开始执掌魏国朝政。
而3个月后,孙权即将撒手人寰,而这个时候孙登已经去世,太子是七子孙亮,孙权就想换掉诸葛恪,但是弟弟孙骏坚持为诸葛恪作保,所以宣布孙峻和诸葛恪托孤辅政后去世了。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民众无不高兴。
诸葛恪这些举措其实都是为北伐做准备,但是两年后一场新城(今合肥西)之战的失败,让诸葛恪把江东士族大家得罪光了,不单如此,吴国皇帝孙亮和辅政的孙峻也越来越看不惯诸葛恪,大家一合计,就在宴会上把他砍死了,享年51岁。
但是诸葛恪不是笔者所说的诸葛亮的侄子,笔者要说的是诸葛亮的另外一个侄子,他是谁呢?且听笔者接着往下说,就在诸葛恪被砍死的一年半后,寿春地区毋丘俭和文钦看到司马师擅行废立四处杀人,就惶惶不可终日,联合东吴发动了针对司马师的叛乱,向东吴献出寿春,吴国丞相孙峻派人接应,但是毋丘俭和文钦的士兵家在北方,而司马师又亲自来平叛,毋丘俭和文钦的反叛很快被扑灭,史称淮南二叛。而剿灭淮南二叛的主将就是曹魏方面和东吴战斗了几十年的诸葛诞。
说到这个诸葛诞,史书虽没说他哪一年出生,但可以估算出他是小诸葛亮二十岁以上的堂弟。他的长子叫诸葛亮,不,刚开个玩笑,叫诸葛靓。诸葛靓是司马昭儿子司马炎的玩伴,而诸葛诞也深得司马师信任,不过司马昭不待见诸葛诞。而诸葛诞的好友夏侯玄是司马师大舅哥,却被司马昭以谋反的罪名给杀了,更加加重了司马昭和诸葛诞的嫌隙。
好景不长,淮南二叛后,司马师的眼睛掉出眼眶,在剧痛中去世,诸葛诞惶惶不可终日,把长子诸葛靓送到东吴去当人质,在寿春发动淮南第三叛,司马昭帅26万人马攻诸葛诞,想顺便直捣江东腹地。诸葛诞本来想算准用淮水的洪水淹没司马昭大军,但是洪水没来,寿春城破,寿春城刚破,洪水来了,司马昭灭吴的计划不得已搁置。
淮南三叛结束后,可以说诸葛靓的遭遇和夏侯霸就很是异曲同工了。此后,诸葛靓就在东吴得到重用,多次挡住曹魏,晋朝的试探性进攻。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明主。但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还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但是笔者认为,孙皓不傻。应该是他很多政策尤其是北伐政策招到了江东大族的反对,那好,我不北伐了,放纵自己行不行,也不行,江东大族又说他闲话,也害怕孙皓一放纵,曹魏或者晋朝又杀过来了。真是放纵自己也不行,不放纵也不行,跑到武昌还被你们烦,烦不烦哪,杀。
笔者觉得,诸葛靓应该是明白孙皓的心情和处境才对孙皓这么忠心的。曾经在朝堂上,孙晧问诸葛靓:“你的字为仲思,你思的是什么呢?”诸葛靓答:“家思的是孝敬父母,侍奉君主思的是忠诚,交友思的是诚信,如此而已!可见孙皓对诸葛不是一般的信任,就像刘禅信任曹魏降将姜维一样。”
当晋军从荆州,扬州,淮南,益州四个方向进攻东吴时,诸葛靓在扬州和淮南死命挡住晋军,最终失败。诸葛靓在东吴最要好的朋友是东吴丞相张悌,他阻止晋军尽力了仍旧失败,带几百人撤退时,遇到张悌并邀他一同离去,张悌不肯,说道:“仲思,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了。我还是孩童时,就常常担心自己不能死得其所,现在可以以身殉国,不要再拦住我了。”诸葛靓也流泪不再牵他,才走了一百来步,就见到张悌砍死好几个晋军血洒疆场。
最终孙皓投降,但是诸葛靓因为父仇坚决不做晋朝的官,晋武帝司马炎却是非常想念儿时的玩伴的,诸葛靓在其姐琅琊王妃(司马炎叔叔司马秞的老婆)诸葛氏那里,于是前去相见。诸葛靓知晋武帝来,逃到厕中,但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而诸葛靓始终不面朝洛阳而坐,司马炎也就随他了。时人称诸葛靓为至孝,八王之乱前再没有诸葛靓的记载,应该是早于司马炎去世了,毕竟对父亲的仇,对儿时玩伴的无奈在心间,忧则伤身,忧则伤人,估计活不久,史书虽没说诸葛靓丽的生卒年月,但说了司马炎的,司马炎236年出生,三国结束时44岁,那么以此推测他做人质时应该是20岁左右,去世不超过50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5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