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忠贤和皇太极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以说,魏忠贤执政期间,明朝军队在辽东抵抗了后金的进攻,其中的效果还是非常给力的。在早期,魏忠贤深知辽东在京师中的关键性,拒绝了躲在山海关的建议。他完全认可孙承宗在辽东展开的谋略。周,魏忠贤扶持袁崇焕督管辽东。从两人的通信来看,关系甚是密切。而袁崇焕压制后金的几次军事功绩,都发生在魏忠贤自称为九千岁时期。例如,他炮击努尔哈赤,宁远大获全胜,多次让皇太极遭受重创,使其只能退守盛京。
关外如此好的情形,如果说完全是魏忠贤的功,未免太过于牵强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而这一点中就可以看出魏忠贤是聪明的,因为他自称为九千岁期间,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收税,扩充国库。而他的收税,不是简单地跟百姓收,倘若如此,他就是愚蠢的,因为百姓身上是没有多余的税收可以上缴的,因此魏忠贤就跟工商业收税,尤其是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而税种也是丰富多样,有工商税,海税等。
但是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收税,魏忠贤收税还是讲究人道主义,比如遭遇天灾,他还是可以免去赋税,并将收上来的其他税收拿出来赈灾。正因为如此,魏忠贤称九千岁时没有多少民乱,这也是那时明朝能在辽东战场压着皇太极打的另外原因之一。
相较于之后,魏忠贤得势的三年应该是比较好的三年。与魏忠贤不对付的是东林党。这群人大都出自于南京的江南贡院,彼此都互称为校友,并因此盘根错节在庙宇中,以党派势力存在。魏忠贤去世后,这一帮人把控了朝堂,手握权力之后,就马上废除了之前所设立的工商税、海税等,同时在对外战术上极力主和,面对皇太极的后金趋炎附势,对自己的百姓是极力打压,更无视受到天灾影响的百姓。
这一切都是在魏忠贤失去势力后发生的,而之后崇祯皇帝在辽东战场上的态度与看法也是不明确的,先是舍去了孙承宗,之后又千刀万剐了对辽东战场极大贡献的袁崇焕,导致辽东局势恶化严重。其实因为东林党的存在,致使明朝的根基受到了影响,严格说,崇祯即位时,其实明朝就已经"病入膏肓"了。不管是不是因为魏忠贤,也不管是不是魏忠贤称九千岁,明朝都快不行了。而魏忠贤称九千岁期间,对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大贡献的。倘若把明朝所有烂根的原因都归在魏忠贤的头上,其实还是有许多不公平的。
魏忠贤虽说有抢权的嫌疑,至少也是有出过为百姓好的政策,比如收税是收工商税、海税,比如在辽东战场上是用了袁崇焕这些将才,虽说有一己之心,但是在面对外敌上也是毫不含糊的,倘若完全将明朝的腐败,财政的落魄全部归咎到一个魏姓太监身上,其实也是有失偏颇的。
鉴于很多人口诛笔伐舆论压力过大,很多人承认了魏忠贤的反面性质,但是对魏忠贤的“作用”不容置喙。比如魏忠贤在,大明不会亡;魏忠贤若主政,明朝压着皇太极打。
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静夜史认为只需要明白以下几点,基本就能确定魏忠贤的“巨大作用”:
1、明朝辽东局势不取决于魏忠贤
魏忠贤得势的三年是哪三年?答案是天启年间,这就是1624到1627年。而此时距离萨尔浒之战已经过去了6年;距离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已经过去了8年;距离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已经过去了9年;距离努尔哈赤创立四旗已经过去了23年。
“18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一个轮回尚且漫长,23年就更是如此了?
从努尔哈赤13副铠甲骑兵,到席卷辽东无人可挡。除了李成梁的悉心栽培,明朝无人可以压得住后金。甚至在李成梁二次主政辽东时,已经无法压制已成气候的努尔哈赤了。
李成梁尚且如此,其他明军就更是如此。
1618年的萨尔浒之战,明朝12万大军损失几近过半,北方精锐被席卷一空,后金在辽东已成气候,明朝根本无力阻挡。
萨尔浒之战后,辽阳、沈阳、抚顺、铁岭、开原等辽东重镇相继沦陷,努尔哈赤的根据地终于连成一片,明朝在辽东彻底陷入被动。
在之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分析过为何南北对峙中,北方政权占有更大优势,因为南方政权向北进攻需要克服寒冷、后勤等诸多问题,这意味着他们向北取胜的几率更小,能抵抗住北方政权的打击已实属不易。
此时的后金在北,明朝在南,明朝明显处于下风。再加上明朝经历了萨尔浒之败,根本就无力阻止后金在辽东的扩张。此时的总态势是明朝每况愈下,后金蒸蒸日上。而魏忠贤6年后才一手遮天,如何能抵消掉后金6年来的发展?然后把皇太极压着打?
你以为魏公公是200斤的胖子,能把皇太极轻松压死啊?
2、明亡清兴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
后金如何能崛起?就是因为明朝不行了。
从永乐继位开始,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就开始逐渐走向崩解,到明朝中期已经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不得不实行募兵制度,于是出现了李成梁这样割据一方的军阀。
募兵制是封建王朝的必经之路,也预示着封建王朝走向没落。募兵制的出现,意味着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减弱,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崛起,和李成梁的偏袒密不可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努尔哈赤造反不造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成梁而不是明朝,因为明朝在此地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明朝随即和后金开战,于是有了萨尔浒之战的交锋,但是明朝打败,后金更强,明朝则一蹶不振,历史的天平已经开始逐渐倒向后金而不是明朝。
明亡清兴的历史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天启年间,孙承宗主持辽东局势,修建了自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的防线,这就是关锦防线。应该说,这条有极大纵深的防线就如同一个塞子,将后金彻底堵在了辽东地区。
但局势很快就出现反转。
首先,明朝的腐败,导致关锦防线多次弃守,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财力,且每次的弃守都极大地增强了后金的实力;
其次,后金逐渐开始了对漠南蒙古的征服,这导致关锦防线作用尽失,最终明朝不得不在掏心掏肺供养关锦防线的同时,还要面对北部的巨大压力。 最终,明朝就是因为巨大的投入导致透支而走向灭亡的。魏忠贤上台后,任命的辽东主官高第连关锦防线也不守,何谈压着皇太极打?如果没有高第的逃跑,也成就不了袁崇焕宁远之战的胜利。
在先前文章中静夜史就分析过:历史发展基本都是“时势造英雄”,所以魏忠贤不可能改变明亡清兴的时势。况且,魏忠贤也不是什么英雄!
至于说崇祯所谓的那句“忠贤若在,不至于此”基本就是后人的意淫。况且即使是真的,也是崇祯推卸责任的托词。怀念那个死太监,不存在的!
正是因为魏忠贤虽然贵为朝中的九千岁,权倾朝野,虽然他并没有多少才干,但是他却可以让太监去捐款,去资助前线战事。而之所以魏忠贤会这么做,这是因为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也知道,如果努尔哈赤攻破中原,他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于是他凭借自己的权势,千方百计的要求朝廷增加军费,使明朝军队牢牢把住辽宁地区,不管前线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给予非常大的支持。正是这样才使得后金一直没有攻入关内,可以说这也是魏忠贤少有的功劳了。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因为魏忠贤是什么忠君爱国的人,魏忠贤集资资助前线战事是有着他自己的目的的。魏忠贤他是十分清楚的,大明王朝已经是一个朽木将倾的国家了,一旦北方前线失收,那么国家必是灭亡。而届时的他自己也会因为明朝的灭亡而再无权势,魏忠贤他是不甘心重新成为一个平庸的人的。
我想大家都知道打仗是非常烧钱的,如果没有钱,便没法招兵买马,大家也不会为你卖命。而对于魏忠贤来说,筹钱是非常容易的,他自己有个特点就是非常会敛财,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算敢跟皇帝打马虎眼,但绝对不敢不给魏忠贤钱。所以在魏忠贤掌控朝政期间,军队有足够的钱去打仗的。如此一来,军队战斗力也有了保证,这也是为什么在魏忠贤时期,明朝打仗十分厉害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3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抗金儒将虞允文,他为南宋做过哪些贡献
下一篇: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打遍天下他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