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个朝代的统治者的自称为何不同?小编为您讲解!
现在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清宫电视剧中,我们听到的皇帝最多的一个自称就是“朕”了,也就是我、本人的意思。第一个使用这个称呼的人还是秦始皇,他听了大臣们的意见,让原本一个可以为各种身份人用的字,只能为他一个人用。但是这个称呼也是延续了最久的,到后来的许多朝代都没有废除。
一个国家身份最高的人是皇帝,而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人就是秦始皇。他认为自己统一了天下,自己的功德没有人能比较,作为一位特殊的人才,肯定要有配得上自己的名号。他看了许多史书,最后给自己总结出了“皇帝”这个称呼,象征着绝一无二的功勋和权力。秦朝的法律特别的严格,除了嬴政,其他人都不能随便提皇帝半个字,如果被人听到了,他们就会被砍头。
在远古时代,许多部落的首领也可以被称为“后”,这个字代表了许多意思。其中最能够震慑人的就是君主了,如果他能够为国家做出许多贡献,而且在道德上也有过人之处,就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拥护。不过发展到后来,后一般指的是皇帝的正妻,后位不仅对许多人有着吸引力,也承担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从古代的许多书籍中都可以找到“君”也是代表了皇帝,而人们经常赞颂的君子,也代表了拥有像皇帝那样高尚的品格,正是因为这个字充满了许多褒义,才会被人选上。而到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开始了混战,许多人都想在自己的领地称霸,所以也就自称为王。可是,一块地域不会有那么多王存在,所以他们都想除掉对手,壮大自己的力量。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先例,后来的皇帝们认为王只能管理一个地区,而不是全国,所以就不用这个字了。
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周天子了。所谓天子,也就是是天选的人,是能够掌握一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人说这种现象也跟当时的封建思想有关,认为如果皇帝做出了什么有违伦理的事,天就会给他带来不好的事情。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让皇帝发怒,那就说明天下也要发生巨变。而且他那个时期等级观念也是特别的盛行,天子作为等级顶端,彻底的压制了朝廷大臣跟奴隶,所以他的所有做法在别人看来都是正确的。
每一代帝王有自己独特的称呼,那么在他的后宫、对于他的妃子肯定也有别称。最高的级别就是皇后,其次是贵妃,最低级的就是答应了。其实女性的称呼比男性的要复杂得多,但是君主只有一个,所以每个人都要对帝王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尊崇。即使是跟他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忘了身份。
有的人也了解到了,历史上的朝代的皇帝最喜欢用九跟五这些数字。也有学者研究到就是因为统治者认为它们能够给自己带来幸运,所以在自己的奏折上都很常见。因为九是代表长久的意思,象征着国家能够永远的流传;而且九也是最大的个位数,用它也是皇帝为了突出自己权利。而且老百姓都不能随便用这些字,包括皇宫里用的奴才,如果他们的名字有冒犯到这些字,都会按照要求改名,否则就会被看作不尊重君主。
还有一种臣子或者是伺候君主的人对皇帝的称呼就是“陛下”。本来这个词的意思是台阶下,代表了只有皇帝一个人坐在殿内,其他人只能在宫殿外面的台阶下听从命令。这个词也认可了,皇帝的地位而且没有任何人敢超越。不过也有人说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在封建时代,许多人都想取代皇帝的位置。所以就有人收买宫中的太监。让他们选择时机把皇帝杀了,为了避免这种意外的发生,皇帝身边除了大太监之外,把另外的人都隔离开了。
还有几个我们听到最多的皇帝的自称就是孤王或者寡人了。这两个词都带有稀少的意思,表示统治一个国家的人只有一个。而他们的权力也是至高无上的,很长时间坐在这个位置上没有人能够匹敌,所以也会感到孤独。不过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因为皇帝拥有了所有人都不能追求到的东西,所以他也必须承受压力和孤单。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才让有些统治者们形成了残暴的性格,他们就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感受,不过大部分都是有仁心的。
清朝比较特殊,它是由满族入侵中原而建立的政权,而在清军入关之前,满族人实行的是奴隶制制度。所以,在他们看来,君臣关系就是主奴关系,清朝的大臣自称?奴才?,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有资格称?奴?,像汉人做了大臣的话,要自称微臣或者臣,不能逾礼称自己为奴才。
一、为何清代的大臣自称奴才清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在它统治中原之前,它们的管理模式是主奴制,也就是奴隶制模式,所以,在他们夺得了天下之后,朝廷大臣会自称?奴才?,这不仅仅是谄媚讨好,更是身份的象征。因为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满族大臣有权利自称?奴才?,如果汉朝大臣自称?奴才?的话,是不符合礼制的,这种现象在雍正时期比较明显。据说,在雍正当政期间,他将大臣的称谓统一为?臣?,可是满族大臣们有时候还是会自称?奴才?,雍正没有因此而不高兴。但是有些汉族大臣自称?奴才?的话,就会被雍正训诫和教导。足见在清朝统治者心里满汉有别,只有满族大臣才有资格自称?奴才?。
二、臣和奴才有什么区别?臣?在甲骨文中形似被困住的人,所以,在最初,臣的意思等同于?奴隶?。到了秦朝的时候,形容贫贱的男人会说?臣?,而把贫贱的女人叫做妾。后来国家政权几经变革,?臣?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用来形容贫贱之人,发展为专指辅助国君处理国事的人,所以在清朝之前的许多朝代,都用大臣、微臣、臣来代指官员。和?臣?相似的是,?奴才?是满语?阿哈?的音译,而?阿哈?的意思就是?奴隶?。满族在入关之前实行的是奴隶制,所以清朝统治者称自己的大臣为?奴才?,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今人看来,?奴才?一词是带有贬义的,一方面有自轻自贱之嫌,另一方面地位低下。其实,在清朝的时候,大臣们想用?奴才?来自称,还要看血统和身份。一不小心用错了还有可能被训诫。所以,这个词虽然看起来卑微,其实是特殊身份的象征。
区别: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前,君王都自称寡人;秦始皇统一六国称皇帝后,开始使用朕作为自称。
朕,读作zhèn,汉字字义为:我,我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
此外东亚汉字文化圈中日本及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越南古代君主也自称朕。另一含义为征兆,迹象:~兆。
详细解释
1.缝隙
舟之缝理曰朕。——戴震《考工记图·函人注》
视其朕,欲其直也。——《周礼·考工记》
2.征兆;先兆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庄子·应帝王》
变化之朕焉。——《鬼谷子》。
3.又如:朕兆(征兆;预兆);朕垠(征兆,迹象);朕迹(征兆;痕迹)
1.我。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 [I,my]
朕,我也。——《说文》
朕,我也。——《尔雅》
汝能庸命巽朕位。——《书·尧典》
无废朕命。——《诗·大雅·韩奕》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古者尊卑共称朕。——蔡邕《独断》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楚辞·离骚》。
《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2.又如:朕皇考(我的已故父亲的名字)
3.皇帝的自称。秦灭六国以后,天子始自称朕
朕宽东顾,尔无西归。――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朕非约耳。——《明史》
4.又
朕今病久。
朕不自谨惜。
使朕能出御便殿。
5.又如:朕躬(我,我身。多用于天子自称);朕违(帝王称自己的过错)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遂专为帝王自称。
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两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尚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掺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补充解释
朕在先秦时期是第一人称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例如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秦朝以后专作皇帝自称,商、周天子却多自称予一人。
根据汉许慎说文解字,朕小篆“月”字旁原作“舟”字旁,指木造船的两块木板间隙。以其极为细小譬喻寡德以自谦,类似寡人之义。
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
「朕」一般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例如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割据局面出现,曹操虽然也是魏的君主(魏王),但汉献帝仍然在位(汉朝名存实亡),掌握朝廷大权的魏王曹操也只自称“孤”或“本王”,没有自称“朕”,因为他没有称帝;而毫无实权的汉献帝却可自称“朕”,因为汉献帝是皇帝。
《史记·李斯列传》: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也有传闻说:“朕”通“政”。“政”乃秦王自称。后改为朕。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词语
读音
“维舟试望故国”指出,上古汉语中君侯的名词含有*ko-/*kw-的头音。他认为,上古帝王诸侯的自称孤(*kua)、寡(*koa)人、不谷(*kok),或许也是因为其音与“君(上古音kwun)”近似。
释义
1、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
2、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从汉至五代,也有此称。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炀帝为晋王时,后汉刘赟被迎立时,均自称寡人,惟汉时尚多见,汉以后较少见。
3、“寡人”还戏指孤单无伴的人。如:“他没结婚也没女朋友,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一个。”
发展
清代学者赵翼考察了历史上“寡人”的使用情况: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不谷”。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
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仍自称“寡人”,而不用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予一人”。
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典故
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掺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1] 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说到中国的古代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古代的朝代还是有很多的,当然了,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事迹,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朝代的叫法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朝代的统治者在不断的变化,明朝是由汉族人建立而清朝则是有满族人建立。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具体是怎样的呢?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建立时都会设立自己的“国号”,即官方认定的合法称号。元代以前的国号,无论是来自爵位封号,还是源于发迹地名,归结到底大多是先秦古国名,因此重名在所难免,比如,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有十五个之多。所以后人谈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国号,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区分,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朝代称谓。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不同朝代的?有什么特别的规律与依据?
添加前缀“冠名”国号
最常冠以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
所谓“冠名”法,就是在国号的前面加上前缀来表示区别。最常见的是按照时间顺序称作“前后”和按照地理位置划为“东西南北”,是最简洁明确的区分方法,也是如今历史学者最常用的方法,如西周东周、北宋南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诗歌或骈文中的“东西南北”其实只是为了对仗所加,如南朝梁刘孝标《自江州还入石头》诗“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一句,“南楚”与“东汉”就不是实指。
有时候,古人会以国号结合五行德运的方式来冠名,虽然比较少见,却是很有特色的起名方法。两汉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这是因为汉代受阴阳学说影响较大。宋代虽然在学术上否定了“五德转移”,但随着国势日衰,仍不得不“竭力依傍五运说”,所以南朝宋(刘裕建立)和宋朝(赵匡胤建立)又分别被称为“水宋”、“火宋”。
国号前最常加的前缀还有“大”、“皇”、“圣”等,一般没有特别的意义。明代朱国桢认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国号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这样,怎么会有“我元”“皇明”这类称呼呢?实际上,自汉朝开始,“大”、“皇”、“圣”就都是常加在国号前面的尊词,没有实际意义。还有人把“有汉”“有明”中的助词“有”解释为“有天下”,实际上“有”本身并无特殊含义。
除了“冠名”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学者喜欢用术语来作为朝代的别称。如“当涂”指曹魏,这也是源于当时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而“典午”对应“司马”,是晋朝的代称。近代则喜欢用“天水一朝”代指赵宋,因为赵氏的郡望在天水。
冠以帝王姓氏也是常见的做法,不过不如前两种方法简洁,如果不是旋起旋灭、影响不大的政权如“冉魏”(公元350-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明夏”(公元1363-137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一般无此必要。
总体而言,按时序命名朝代通常只有“前”和“后”的区分,远不如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划分灵活。在“南朝”、“北朝”普遍使用之前,北方政权中拓跋氏建立的“魏”最初被称为“后魏”,而宇文氏的“周”则被称为“后周”,只有高氏的“齐”为了与萧氏之齐区分而被称为“北齐”。就连萧詧的“梁”,虽然仅有江陵一隅之地,是臣属于宇文氏和隋朝的保护国,都被唐人称为“后梁”。但是这样下去“后”就不够用了,所以北宋以后通常用“后”来冠名五代政权,而另外发明了“北魏”、“北周”和“西梁”的称呼。不过,也有沿用原名的情况,比如直到清朝,“后汉”仍常常指刘秀政权。
两周与两汉为何称“东”“西”
东西周原本指地名 东西汉本称“前后”
代较接近的《战国策》、《史记》中,“西周”、“东周”指的都是这两个小国。不过它们在历史上无足轻重,这一用法也不会造成误解。
按照通常的解释,之所以用“西周”、“东周”来区分二者,是由于东周的都城洛邑在东,西周都城镐京在西。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杜预的说法,“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将这两个词的本义与衍生义结合了起来,更有说服力。
那在此之前学者们是怎么称呼这两个时代的呢?答案很简单,西周直接称周,而东周分成两段,即春秋与战国。由于东周王室的存在感太过薄弱,大家都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以鲁纪年,《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也是晋纪和魏纪,因此其后数百年间都没人想到给这段政权起一个专指代号。
东周只是“苟延残喘”的续命,而东汉则是“浴火重生”的复兴。东周实际统治范围只限于洛邑周边,根本无力控制四方诸侯,反倒时常受到侵辱。而东汉虽说略逊于西汉,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古人一开始更多地是用“(前)汉”和“后汉”来区分两汉。“后汉”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而魏晋以后的诸多断代史也多以“后汉书/纪”为名。
据范晔《后汉书》,东汉名士应劭著有《中汉辑序》以论时事,则“中汉”也可以说是东汉的别称,或许不无“中兴”的寓意。此外,与杜预所谓“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类似,东汉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也常用“西京”、“东京”代指西汉和东汉,顾炎武称“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这里的东京自然指的是东汉时代。而“西汉”、“东汉”的称呼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所编《宋书》,《天文志》中称“浑仪”是“西汉长安已有其器”,《百官志》中则有“强弩将军至东汉为杂号”的记载,但并不是主流说法。
东周与西周的分界线,是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但是将“西周”、“东周”作为这两个时期的代称,则是西晋杜预注《左传》时才开始的用法。在此之前,西周、东周主要是作为地名存在的。《国语》记载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这里的“西周”指的是镐京周围,而“三川”即泾、渭、洛。《春秋》则记载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灾”,《公羊传》附注:“成周者何?东周也”,指的都是洛阳附近的地区。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唐朝,郭子仪曾在奏章中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以此来劝阻唐代宗迁都洛阳。
此外,由于战国时期周王室又先后分封出了西周国和东周国,所以
东晋、南宋与蜀汉
南朝人自称“江左”
三国时称呼方式最多
相比于“天下之中”的东周,东晋、南宋两个朝代都是偏安一方。若只从地理位置来看,似乎称“南晋”、“东宋”也未尝不可。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东”晋和“南”宋呢?
不用“南”来称呼东晋的一大原因是,中原地区按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北方,以“南”命名并不妥当。因此,东晋在王朝称谓上尽量避开“南北”,称西晋为“西朝”或“中朝”,根据地理位置称自己为“江左”。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刘倓、王濛、桓伊“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宋齐梁陈亦多用“江左”自称。直到唐宋时,人们仍常常以“江左”为南朝的代称。
而“东晋”这一称呼与“东汉”一样,最早见于《宋书》,其中谈论历代礼乐变迁时提到“爰及东晋,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这恐怕也不只是巧合,而是反映了南朝人的共识。此外,东晋时人有时也会自称“中晋”,如陶渊明《命子》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显然是模仿“中汉”的用法。
“南宋”和“东晋”的根本区别在于“东晋”是其继承者所发明的,而“南宋”则不是。实际上,“南宋”这一称谓反倒比“南宋”这个朝代更早出现,它最初是辽朝对其南方“宋”政权的称呼,其后金、元也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个说法。元代以后,“南宋”这个称呼也就固定了下来。
历朝历代中,三足鼎立的三国可能是称谓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魏室姓曹,名之“曹魏”,汉居蜀地,故称“蜀汉”,吴处东南,则为“东吴”,三个政权就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方式。这还只是同时代的称谓而已,后人对这一时期的称呼就更加多样了。刘备政权以两汉的继承者自居,所以也被称为“季汉”,如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他“建殊功于季汉”,季就是末的意思。但是十六国时期也有两个政权自称“汉”,五代十国还有三个“汉”,那么到底谁是最后一个呢?欧阳修《新五代史》还将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刘崇政权称为“东汉”,这就更加混乱了。因此,“季汉”这个称呼就不如“蜀汉”合适了。
清宫戏中,大臣向皇帝汇报政务时,总是以“奴才”自居。这令人惊讶。历代官员都自称“大臣”。满清皇帝为什么让大臣自称“奴才”?
在清廷叫奴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些满族人是可以“尊重”努力的。汉朝官员不合格。满族人的地位远远高于汉族大臣。他们以自称奴隶为荣,认为这是地位高的表现。
其实,这与清朝的制度有关。在清军入关之前,满人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也就是说,大汗与满人的关系是主仆制,八旗制本质上也是主仆制。
满族人的奴隶被认为是贱民,出身不是很好。涂层被认为是王侯外戚的家臣。他们两人都是奴隶,本质上是世袭的。很难改变他们的面貌。涂料和奴隶在主人面前只能自称勤劳。
那么韩晨所说的“部长”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最早也是一种奴隶。两者只是称谓不同,都是奴隶的意思。
但从战国开始,官僚制度逐渐盛行,“臣”字成为辅佐帝王管理国家的官员。
在儒家思想中,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如孟子说:“君视臣为粪土,臣视其为仇人!”显然,大臣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奴隶,因为皇帝掌握着权力。
嬴政统一六国以来,又一次确立了君臣之上的思想。到了宋代,君臣关系再次回到“与士大夫共天下”的阶段。明清两代,君臣关系恶化,皇帝可以随意打骂官员。清朝时期,统治者对汉族大臣不放心,但又想维持满汉关系。因此,汉人的大臣被称为“大臣”。为了表示与皇帝更亲近,满族人纷纷自称为奴隶。
但此时,称“臣”或“奴”的初衷是一致的。大臣没有尊严可言,成了统治者的私有财产。即使是宰相,他们的生命也随时可以被剥削。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