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文正为什么会成为囚徒,而李文忠能封国公

众妙之门 2023-06-25 19:20:09

朱文正为什么会成为囚徒,而李文忠能封国公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李文忠能封国公?而朱文正却只能为囚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太祖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和亲外甥李文忠在军事上都很出色,用军事天才形容这两位表兄弟也不足为过。他俩相差三岁,都被朱元璋按照 “骨肉重臣”来培养,可见朱元璋对他们的期望之高。他俩成年后,也都没让朱元璋失望,成为朱元璋身边的得力助手,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道路上立下赫赫战功。但因为性格原因,一个被囚禁后英年早逝,另一个却战功显赫,被封国公。

朱文正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朱文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在朱元璋成为红巾军将领后,朱兴隆的老婆带着朱文正来投奔朱元璋。因为大哥朱兴隆死得早,朱元璋格外疼爱这个侄子,把朱文正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养。朱文正也没有让叔父朱元璋失望,成年后,他英勇善战,多次立下战功,成为朱元璋身边的得力战将。因为战功,朱文正被朱元璋任命为枢密院同佥(按照元朝的官吏等级制度,属于正四品),这是他的叔父朱元璋给他封的第一个官职。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明代初年设置的全军最高指挥机关),年仅26岁的朱文正被任命为大都督,而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的朱文正也没有让叔父朱元璋失望。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亲自率军救援红巾军刘福通部,老邻居陈友谅乘机率领六十万水路大军进攻朱元璋,首当其冲的便是朱文正镇守的洪都(今南昌)。朱文正通过他天才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惊人的意志力,硬生生地率领洪都守军坚守85天,等来了朱元璋率领的援军,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

朱文正欲投靠敌对势力,被朱元璋囚禁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的军队占领武昌,至此,朱元璋完全吞并了陈友谅的地盘。在打败陈友谅的过程中,朱文正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因为他是朱元璋亲侄子的缘故,回到南京后,朱元璋并没有对他进行封赏,而是先封赏了常遇春、廖永忠等其他将领。朱文正对此非常生气,经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甚至纵容属下违法犯纪。他觉得自己的这些所为还不能解心头之气,竟然在部下的怂恿下,去联系朱元璋的老对手张士诚,准备投靠张士诚。

朱文正准备投靠张士诚的事被朱元璋知道后,朱元璋非常生气,自己视如己出的亲侄子竟然会反叛自己。于是,朱元璋亲自带人将朱文正押回南京,准备将他处死。最后在马皇后的极力阻挠下,朱元璋将囚禁在桐城,没多久就去世了,年仅30岁。朱文正这个军事天才因为自己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人生。朱文正心胸狭窄,品行不佳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其实按照朱文正的性格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朱文正也不可能真的去投靠张士诚,按照常理推测,应该只是对没有封赏怀恨在心,在部下的怂恿下派人联系张士诚以解心头之气,不会真的去投靠张士诚。

外甥李文忠也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拥有同样身份的李文忠却和朱文正的结局不一样。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姐姐的儿子,李文忠母亲早亡,李文忠自幼跟着父亲李贞颠沛流离,多次面临生命危险。在朱元璋成为红巾军将领后,李贞便带着14岁的李文忠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就像见到了自己姐姐一样,所以也格外疼爱这个外甥,把李文忠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养。李文忠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成年后,他英勇善战、多次立下战功,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后来因为战功,被朱元璋任命为亲军都指挥,被朱元璋派去镇守建德。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李文忠被朱元璋任命为浙东行省左丞(按照元朝的官吏等级制度,属于正二品)。在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时,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明代初年设置的全军最高指挥机关),任命年仅二十六岁的朱文正为大都督,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这两个孩子给予了很大的期望。朱文忠跟朱文正不一样,他心胸宽阔,器量沉宏,在平定江南和征讨北元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但他并没有骄傲,也不争功。朱元璋对这个外甥信任有加,总是把他安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上。

李文忠战功显赫,被封国公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因功被封为曹国公。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朱元璋让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和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的日常工作,可见多疑的朱元璋对李文忠的信任程度。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朱元璋追封他为岐阳王,将他的肖像挂在了功臣庙里,位列第三,仅次于名将徐达和常遇春。

朱元璋至亲骨肉、股肱之臣李文忠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他爹叫朱五四,是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娶陈氏为妻。朱五四有个大哥叫朱五一,因此大家就管朱五四老婆叫陈二娘。朱五四夫妇自家没有田地,靠租种地主老财的田地为生,夫妇靠着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竟养下了四男二女。确实让今天的我们感到汗颜,如今生活好了,可很多人养个孩子就叫苦连天,连呼压力山大!

朱五四原本指望着人多力量大,让生活有所改观。没曾想老天不遂人愿,朱元璋十七岁那年,朱五四所在的淮西地区先是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继而是蝗灾,把人们赖以生存的野菜、嫩树叶吃个精光;接下来又发生了令人生畏的瘟役,朱五四一家先是大儿子朱重四卧床不起,接着是大孙子朱文直(重四儿子)死去,随后是朱重四、朱五四、陈二娘相继在不到半个月先后死于瘟役,已做倒插门女婿的二儿子朱重六全家只剩他一个人,三儿子朱重七和大女儿一家则死了个精光。二女儿一家还好,二女儿死了,还剩下女婿李贞带着外甥保儿逃荒去了。

朱家原先诺大一个家,转眼只剩下朱重六、朱重八(朱元璋)的大嫂王氏和二侄子朱文正。后来朱元璋入寺做了和尚,大嫂带侄儿回了娘家,朱重六外出逃荒不知所踪(估计是饿死于乱世之中)。

元朝末年,中原大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终于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多年没有音讯的二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找了过来。此时,保儿才14岁,见到舅舅的那一刻,他就扑在舅舅的怀里大哭。让朱元璋悲喜交集,毕竟是血肉相连呀!朱元璋抚摸着外甥的小脸蛋安慰说:?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亲。你既然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算是有了依靠了,你就随我改姓朱吧,今后咱们以爷俩相称,你做我的义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并起名文忠。

后来朱文忠这个名字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朱元璋专门为李文忠与同时期找过来的侄子朱文正聘请了范祖乾、胡翰做他们的老师,李文忠好像天生就是读书的料,领悟特别快,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很快就通晓经义、能诗善歌。

至正十七年(1357年),19岁的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的亲军赴援池州,初次作战就立了战功,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又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之后又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取建德,随之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后改名严州),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在朱元璋统一江南的过程中,李文忠主要转战在南线,这条战线的情况相当复杂,呈犬牙交错状,东与张士诚接壤,西与陈友谅接境,东南与方国珍比邻,同时还要面对苗军、元军以及亲元的青巾军,各种势力在此交汇。

朱元璋惯用的手法是让大将攻城掠地,打下城池派自己的亲戚或者养子去驻守,尽管当时南线有胡大海、邓愈等名将,可朱元璋还是有意培养初出茅庐的李文忠成为南线的最高军事统帅,因此,镇守严州的重任,自然就落到自己最信得过的李文忠肩上。

李文忠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尽管后来明军与汉军在西线打得你死我活时,张士诚想收点鱼利,曾派二十万大军在南线发起进攻,但被李文忠打得全军覆没,吴军主将李伯升仅以身免,缴获辎重粮草无算。

朱元璋闻报大喜,特地将李文忠召回,整日设宴慰劳,大加犒赏,赏赐御衣名马,再让他返回军中。朱元璋此举有借机炒作,为李文忠造势之嫌,目的是要提高他的人气,确立其在南线的地位。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这种偏心眼的做法,却让李文忠产生了骄气,一下得意忘形起来,以至犯下了差点不可挽回的错误,令李文忠纠结了一辈子。

由于李文忠与朱元璋的特殊关系,巴结讨好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李文忠年纪轻轻,正是热衷于喝酒泡妞的年龄段,有心巴结他的人就投其所好,给他送来一个美貌异常的三陪小姐,李文忠经不起诱惑,天天沉溺其中不可自拨。

这是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的,喝酒泡妞是人之常情,可如果因此坏了大事,那可是要命的。严州是军事要地,万一那三陪小姐是敌方,比如说张士诚派来的女间谍,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元璋听派去监视的佥校报告此事后,迅速派人将那三陪女杀死的同时,也把李文忠押回应天问罪。朱文正已经令朱元璋失望透顶,没想到他一向看好并寄厚望的李文忠居然也做出这种糊涂事,怎不令他急怒万分?

李文忠一到,朱元璋是吹胡子,拍桌子,声嘶力竭地扬言要将他与朱文正等同处理。李文忠除了瑟瑟发抖地跪地认错以外,连句囫囵话也说不出来。多亏了舅妈马皇后出面求情:?男孩嘛,那能不犯一两次这种浑事?文忠这孩子本性不坏,只是经不起诱惑,好在这次犯错没有酿成恶果,就饶他一次吧,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让他吸取教训,下不为例!?

虽然有舅妈的袒护,但一番严厉的训斥是免不了的,最后朱元璋警告说,下次再犯错误,两罪并罚!

李文忠返回严后还惊魂未定,心想我全心全意为舅舅打拼,就因为这点小事,他就不依不饶,要治自己的大罪;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一时大意还会犯下什么样的过错,到时候岂不是要真的要像文正表哥那样死无葬身之地?

替主帅分忧是那些谋士们的职责,李文忠身边的两位谋士就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提出了恰当的建议:?大都督,这次去应天您还能侥幸回来,要是下次再叫您去的话,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希望大都督还是早做打算为好啊!?

这俩是李文忠帐下的参谋,分别叫赵伯宗和宋汝章,要是在此之前有人敢说出这样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斩下他们的头脑,可现在他想到舅舅那张拉得比驴还长的脸,和冰冷得让人浑身发抖的态度,他沉默了。

再想到不久前,在处置谢氏兄弟的问题上,朱元璋更是令他难堪到无地自容。原来诸全守将谢再兴因不满朱元璋的刻薄寡恩,毅然反叛投靠了张士诚,原因有二:谢再兴对赚钱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而张士诚那边的苏杭地区是富得流油的地方,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相当于六、七十年代广东与香港的情形。

谢再兴看准了这个商机,就暗中派军士私下挟带银两到敌占区的抗州买些紧俏商品,带回来低买高卖,从中赚差价。这事被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在他看来这与里通外国毫无二致,当时念在谢再兴是淮西旧将,又是侄子朱文正岳父的分上,朱元璋没有直接对谢再兴下手,而是拿他的两个心腹部将左总管、縻万户开刀,把人杀就杀了,他还偏要将左、縻二人的头颅挂到谢再兴的办公室里,这事搁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接下来的一件事,更是让谢再兴无法容忍,朱元璋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将他的二女儿作为奖品,赏给了心腹爱将徐达做小老婆,之前他硬将大女儿许配给自己的侄子,那毕竟是正室夫人,谢再兴不说什么,这次实在是太过份了。

张士诚对属下宽容是有目共睹的,他手下的将领就算是丧师失地都不会受责罚,对经商赚钱,喝酒泡妞这种小事更是连问都不问。谢再兴决定反他娘的,换个主子过几天舒心日子,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厉害,就连兄弟都不通知,秘密与东吴方面取得联系后,杀死知州栾凤,改弦更张,挂上了东吴的旗号。

李文忠前来平叛,驻守余杭的谢再兴弟弟谢三、谢五事前并不知道哥哥投敌叛国,到李文忠大军压境才在城上大喊:?大都督,我们并不知情,如果大都督能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愿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李文忠拍着胸脯,又指天指地的打保票:?我以老人家的名誉发誓,保你们不死!?

朱元璋令谢三等人回应天,李文忠派人随同带上报告,将事情的经过说明清楚,并着重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失信于人,免得将来无人再肯投降。朱元璋还是振振有词:?谢再兴是我的亲家,却反背叛我去投降张士诚,绝对不可宽恕。?依然将谢三等人凌迟处死

这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令李文忠一时转不过弯来,竟然鬼迷心窍地指使赵、宋二人秘密与杭州方面联络。赵宗伯回来后,李文忠又与部下郎中侯原善等人拟定了一份给对方的议降书。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朱元璋的一封言辞亲切的亲笔信送到了李文忠手上,李文忠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看过之后才安下心来:原来舅舅的全气消了,说他很后悔那次对外甥如此刻薄,自己在世的至亲骨肉本来就没几个了,而你保儿又是出众的人才,应该是倍加爱惜的股肱之臣才对啊!信中还说要再回了一趟应天,爷俩再聚一聚。

李文忠从应天返回严州后,自然非常后悔自己的鲁莽,这次应天之行朱元璋不仅好言好语的跟他拉起了家常,回忆起他的二姐夫与二姐,即李文忠的爹妈很多往事,临返回严州时还赐予好马钱财,拍着他的肩膀鼓励他用心镇守城池,那殷切的目光令李文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我几乎被你们给害了,此事该如何处理??李文忠找来侯原善等人,不无怨恨地对他们说:?这事要是泄露出去,让我有何面目见人??

侯原善一脸怪异的说道:?好在书信还没有送过去,悬崖勒马还来得及,大都督要迅速决断啊!?

为了保密,更是为了自保,一向厚道的李文忠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指派心腹将赵伯宗、宋汝章等知情人全部秘密诛杀。后来又是李文忠攻克了杭州,将东吴方面接触过和不接触过此事的人员全部灭口。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可事关重大,牵涉到的人太多,又是通过口头的方式秘密进行的,要想完全灭迹是不可能的。此事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李文忠的心头几十年,令他从此不敢再马虎行事。

不久,朱元璋就恢复了李文忠的本姓。在他登基的时候,武将们都在前线拼杀,唯独李文忠被召回应天参加开国大典。之后甥舅俩开始了相当长的蜜月期,之后,李文忠开赴北方,开始了他传奇般的军事生涯。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史载李文忠器量深沉而宏大,人莫能测。平定天下闲居家中时,为人恭敬谨慎,颇有文人儒士之风。由于爱好文学,就在府上养了一些文人墨客,这些浑身书卷气的文人对政治一窍不通,只是凭自己的一厢情愿让李文忠向皇帝上书进谏。朱元璋历来是严禁统兵的武将蓄养幕僚和收养义子的,早在浙江时,杨宪就向朱元璋反映李文忠收用幕僚过多,朱元璋将那些幕僚一杀了之,并严厉警告过李文忠。也许是性格使然,李文忠过后依然故我,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沿途收养了不少孤儿。

李文忠本着对国家负责,对舅舅负责的赤子之心曾上书劝说朱皇帝减少诛戮,说人才难得,人命关天,你把那些功臣都杀光了,一旦边境有事,谁来保卫国家?一旦内部有事,谁又来稳定局面啊?在此之前,朱元璋对李文忠的进言还是乐于听取的。可现在他对这位亲外甥,曾经的养子,自己先前视为股肱之臣的任何言语都反感起来了。

原来严州之事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但在铲除胡惟庸余党的过程中,还是无意中被扯了出来,这令朱元璋大为震惊,想到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是自己一手精心培育的至亲骨肉,自己待他们恩同父子,不料两人都是一有风吹动就背叛自己,真令他又伤心,又痛恨。

而还浑不知的李文忠过了些日子,又趁朱元璋要裁减宦官之机,再次上言表示完全支持裁减宦官,但他觉得力度还不够大,宫里宦官数量还是过于庞大,应该增加裁减数量。

这本来是顺着朱元璋的思路上书的,没想到却被找来当面狠狠斥责了一番。李文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好狠狠的扇自己的耳光。连续几天,李文忠一直都异常郁闷,不知皇帝舅舅何以对自己判若两人?这时却突然来了一群武士,将他府上的幕僚和文士全部带走,后来听说连审都不审就全被处死了。

几十年的磨练,李文忠无论是政治、军事素质都相当过硬,马上意识到十几年前的案子东窗事发了!经此折磨,李文忠一下病倒了。

挨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春,李文忠的病情愈发严重,朱元璋先派太子朱标前来探视,仁心宅厚的朱标不知道表哥何如至此,只是一个劲地安慰。朱元璋听太子介绍了情况后,责成淮安侯华中负责组织医疗小组,全力诊治曹国公李文忠的病情。无奈李文忠是因惊惧忧虑而引起的,这种心理疾病,就是扁鹊再世、华佗翻身也束手无策了。

正月二十七日,朱皇帝驾临李府探视,李文忠见皇帝舅舅到来,枯槁的脸上掠过一丝光彩。强打精神示意家人扶他起来,朱元璋连忙制止,随后坐在床边,向医护人员询问起病情来。

李文忠费力地示意其他人出去后,继继续续说道:?舅舅孩儿不孝不能再为舅舅尽孝了!?

朱元璋安慰他说:?不,保儿,你会好起来的,舅舅要让他们寻访天下名医!?

李文忠凹陷的眼窝滚下了两行热泪,费劲地说道:?有件事压在孩儿心里十几年了,当年在严州孩儿做过一件愧对舅舅的事情?李文忠嘴角抽搐,艰难地说着。

?保儿,别说了,舅舅知道,舅舅什么都明白,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舅舅不怪你了,你安心养病尽快好起来!?朱元璋不让他说下去,最后留下几颗据说是御医调制的保春回阳丹,叮嘱了几句话就走了。

站起来时看到李文忠在还说话:?孩儿,感谢舅舅再造之恩?

朱元璋摆摆手又制止说:?保儿别说了,你想说什么舅舅都知道,等你好了咱爷俩慢慢聊,你静心养病吧,舅舅走了!?转身匆匆离去,很多人都看到皇帝神情忧戚,眼含泪珠。

李文忠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压在心在底多年的大石头一朝搬掉,他已经了无牵挂。家里人更是倍感荣幸,隆恩浩荡,皇帝驾临,还送来了灵丹妙药,医护人员不敢耽搁,赶紧服侍李文忠把?仙丹?给服了下去。

1384年(洪武十七年)农历三月,曾经金戈铁马,叱咤风云二十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大都督李文忠,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46岁。

噩耗传出,举国哀痛。更加令人哀痛的是那些给李文忠看病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100多口人,全部被抓起来判了死刑,淮安侯华中被降低爵位,与其家属一道被逐至建昌卫(今四川西昌)。

朱元亲自为李文忠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明朝那些事儿

真正的洪武六大帅: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冯胜,傅友德。
邓愈,朱文正,胡大海属于下一等级的。
朱文正擅长防守,没怎么打过攻城战,他最经典的战役是洪都保卫战。
洪武年间名将如云,可惜差不多都被朱元璋杀了,否则朱棣没那么容易叛乱成功。

朱元璋为何不念旧情,执意逼死侄子朱文正呢?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的过程中,除了得到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等一众名臣将相的帮助外,朱家的亲戚子弟中也表现得出类拔萃。

其中朱文正和李文忠的表现便是最为抢眼的,年纪轻轻便拥有一省之军政大权,成为朱元璋军队的统帅级人物。

他们是朱家年轻人中的后起之秀,也是朱元璋控制军队军权的关键。

然而这两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李文忠被朱元璋封为明朝开国"六王"中的第三王,位列徐达和常遇春之下。而朱文正不但在与陈友谅大战中的功勋得不到赏赐,反而被朱元璋圈禁逼死,人生何其悲哀。

关于朱文正的死,在《明史》和《明太祖实录》上都没有详细记载,各种说法都是模棱两可。很多史料中对朱文正的记载都有被人强行删减抹去的痕迹,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朱文正是朱元璋哥哥朱重五的儿子,朱元璋起兵时朱重五已经去世,朱文正便随母亲王氏投靠了朱元璋。

朱元璋把朱文正当着亲身儿子培养,亲手教其领兵打仗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朱文正逐渐成为军中的后起之秀,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在攻占金陵后,对亲戚大肆赏赐,朱文正被授予了枢密院同佥的高官。

枢密院是朱元璋手下主管军队调动和作战的部门,枢密院同佥是副职,位置仅次于枢密使。朱元璋军队中枢密使这个职位长期悬空,枢密院同佥也是就事实上的军方第一人。

后来朱元璋改组枢密院,将其改为大都督府,朱文正出任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军方第一人。从这个记载来看,朱文正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信任程度也极高。在出任枢密院同佥和大都督的官职上,朱文正也曾有推辞的表现,在朱元璋的强烈要求下才上任。这与他驻扎江西南昌时骄横跋扈,拥兵自重的历史记载,截然不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2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