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赵匡胤兵变前差点被杀是怎么回事,杀他的人又是谁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5 18:58:19

赵匡胤兵变前差点被杀是怎么回事,杀他的人又是谁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他的高祖是赵朓,祖父赵敬,为赵弘殷次子。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乾祐元年(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征讨李守贞,屡立战功。

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柴荣为开封府尹时,转开封府马直军使。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执掌禁军。随后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接着赵匡胤又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在赵匡胤掌军期间,他屡立战功,为后周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他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后周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后周军行至陈桥驿时,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说到陈桥兵变前赵匡胤差点被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要杀他?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要杀赵匡胤的不是别人,而是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在行军路上,柴荣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

在当时,最能威胁皇位的是军队的前二号人物,殿前司张永德,侍卫司李重进。二人一个是郭威的女婿,一个是郭威的外甥,与郭威的关系比柴荣更近,这难免让柴荣在传位之事上心存忌惮,于是柴荣收拾了这两人。

除此之外,赵匡胤等高级将领也在柴荣的怀疑之列,柴荣甚至还对赵匡胤起了杀心。可惜柴荣英年早逝,并没有处理好这些后事,赵匡胤才得以捡回一条命,还得到了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赵匡胤领军行至陈桥驿时,发动了兵变,回师京城逼迫周恭帝禅位,建立了北宋王朝。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柴荣死前,赵匡胤是没有反叛之心的,这个反叛之心更多的是在柴荣死后才形成的,或者说赵匡胤压根就是在弟弟和属下的逼迫下才无奈反叛的。

宋太祖赵匡胤结拜兄弟 最后却被残忍杀害 他是谁

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韩重赟(?—974),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北宋重要将领,开国功臣之一。
后汉末,隶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与后汉的“高平之战”,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后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韩重赟参与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五月,从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张光翰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今重庆奉节)节度使。同年九月,从征淮南,任淮南行营马步军都虞侯。建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已废罢,韩重赟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扩建皇城东北部,并按洛阳宫殿图修建宫殿,由韩重赟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黄河决口于滑州,韩重赟督军士民夫修河堤。韩重赟屡负重任,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赵匡胤大怒,也不查证就要杀韩重赟,因为赵匡胤正是这样而发展势力,终于夺取后周政权的。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赵匡胤虽然不杀韩重赟,但随即于同年二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七年(974)死,子韩崇训、韩崇业。

赵匡胤之死和“金匮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如果要说起北宋第一历史疑案,莫过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公元976年,阴历十月二十日晚,年仅五十岁的赵匡胤毫无征兆地死在了皇宫的万岁殿里。他死得太过于突然,也太具有传奇色彩,就连宋朝的官方史书上,也只留下了短短12个字:“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所以,直到千年以后,仍然有执不同观点的人为此争论不休,成为了至今都无法揭晓的历史谜题。

金匮之盟初现公元981年的阴历九月,原宋太宗赵光义的幕僚柴禹锡突然告发开封府尹、秦王赵廷美,罪名是“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宋史》)。赵廷美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的弟弟,若要审理赵廷美是否有不臣之心,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就是赵普。

赵普出身官宦之家,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历任枢密院直学士、枢密使等职,后连任十年宰相一职。赵普他志存高远,深谋远虑,在任何时刻都和赵匡胤配合的天衣无缝。赵匡胤对于这个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谋臣也十分信任。

后唐李煜灭国后,为了让赵普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就给他送来了五万两白银。赵普没敢接受李煜的贿赂,直接上交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又还给了赵普,并嘱咐赵普,别忘了写信向李煜表示感谢。过了一段时间,李煜前来朝见赵匡胤的时候,赵匡胤非常高兴,就赏了李煜一些金子,这些金子的数目,不多不少,正好是五万两。李煜这下才明白,他送赵普银子的事被皇帝知道了。

赵匡胤有一次去赵普家,看见墙角放着十个瓶子。赵普说,这是吴越王钱俶送给他的海鲜。打开一看,全是金子,吓得赵普慌忙跪倒请罪。赵匡胤哈哈大笑:“收就收下吧,他估计天下之事都是你拟定的吧!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赵匡胤在这个时候还是相当信任赵普的。然而随着赵普的权势越来越大,也让赵匡胤开始忌惮他。赵普收下吴越王钱俶的金子后,就在京城开始修建自己的府邸。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皇帝也不会过问。当时官府禁止私人贩卖陕西、甘肃的木料,赵普就派府中的小吏去采购,然后运到京城。这个小吏就趁机偷窃木材,打着赵普的旗号在京城贩卖。赵匡胤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想下旨意将赵普赶出京城。

而就在这个时候,赵普又与枢密使李崇结成了儿女亲家。李崇手握兵权,而赵普手握相权,如果他们两个人联合起来就等于控制了国家的军政大权,赵匡胤对此当然不能容忍。赵匡胤虽然没有在这件事降罪赵普,却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将李崇降了职。

赵匡胤对赵普的态度,让翰林学士卢多逊看出了端倪,于是,一次又一次告赵普的状,不是说赵普贪赃枉法,就是说赵普纵容手下胡作非为。赵匡胤于是就顺坡下驴,将赵普赶出了京城,挂着宰相的头衔,调任河阳三城节度使。

当柴禹锡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骄奢恣肆,将会发生阴谋的时候,赵光义就召见已经回京闲仕的赵普前来问话。在官场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赵普知道自己升迁的机会到来了。他对赵光义说,愿意替皇帝查明真相,又随意编造了“金匮之盟”,为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提供佐证。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建隆二年(公元961)二月,杜太后自知在世时间已不长,就召赵匡胤、赵普等入宫受遗命。太后问赵匡胤说:“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呜咽:“此皆祖考及太后馀庆也!”杜太后说:“不是!那是因为柴家让一个小孩儿当君主,群臣不服。如果后周有年纪稍长一点的国君,你怎么会有机会?你和光义都是我所生,在你百年之后,应该传位于你的弟弟,这才是社稷之福。”赵匡胤痛哭说道:“我怎么敢不按你的教诲去做!”并转身对赵普说:“你把我们说的话记下来!”于是,赵普就在杜太后的病榻前写下了誓书,并在纸末署上:“臣普记”。赵匡胤亲手将其放到金匮之中,命可靠的宫人掌管。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疑云赵光义听赵普这么一说,就在宫内找到了金匮,打开一看,果然有誓书,不由得大喜,对一直没有重用赵普表示了诚挚的歉意。于是,赵普重新得到了重用,晋升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之位,后来又被封为梁国公。

“金匮之盟”的出现,使赵光义的继位变得合情合理,使人们原先对他即位的怀疑一扫而光。长期以来,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宋史》、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均以此作了记录。尤其是明代的一些历史评论家,都接受了这种说法。

而对“金匮之盟”提出疑问的,则是起源于一个和尚对赵匡胤之死的描述,他在《续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和赵光义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道士。这个道士神通广大,准确的预测出了陈桥兵变,赵匡胤成为皇帝的日期。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多方查找这个道士也没有找到。赵匡胤五十岁的时候,道士又出现了。故人相逢,赵匡胤格外高兴,就询问自己的寿命。

道士说:“今年十月二十日夜,如果天气晴朗,陛下可以再活十二年;如果不是,就请您准备后事吧!”到了这一天,赵匡胤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了太清阁遥望天空,天气晴朗,星星璀璨闪烁,他感到十分高兴。不料,天色骤变,大雪伴随着冰雹从天而降。于是,他就召来了晋王赵光义,屏退了宫女太监,两个在宫中喝酒。守在外面的人隔着窗户看到赵光义不胜酒力离席后退。到了三更的时候,两个人走到了外面,积雪已达数尺,赵匡胤柱斧除雪,喊道:“好为之,好为之。

然后,赵匡胤就回寝宫睡觉,鼾声如雷。到了五更的时候,发现皇帝“玉色莹然如出汤沐”,但已经驾崩。守在宫中的赵光义马上接受了哥哥的遗命,在哥哥的灵柩前即位称帝,是为宋太宗。

所以,有些专家就认为,“烛影斧声”只不过是赵光义弑兄篡位的借口。若赵匡胤真的觉得时日不多,需要安排后事,不可能单独召赵光义一人前来。至于守卫们在室外看到赵光义在喝酒时的几次退让和赵匡胤用玉斧刺雪,正是赵光义和赵匡胤进行殊死搏斗的真实写照。赵匡胤想不到一向温和善良的二弟会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而对他痛下杀手。

还有就是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均已经成年且身体健康,都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他为什么要破坏“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而传位于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嫡子。更为奇怪的是,在赵光义继位后,想通过功绩来证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踌躇满志的发动了著名的高梁河之战,意欲收复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高梁河一战,赵光义一败涂地,差点丧命。赵光义逃回来之后听说,在他与大军失联期间,有人想拥立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为帝。赵光义在没有追查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就痛斥了赵德昭,最终导致赵德昭被迫自杀。赵德昭自杀两年后,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死去,死因仍然指向了赵光义。

正是在这种不利情况下,赵光义找到了郁郁不得志的赵普,炮制了“金匮之盟”的谎言。

无论赵光义是否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了皇位,无论赵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还是死于兄弟之手,谁也不知其详。不过十分清楚的是,赵匡胤的死亡确实给北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此拉开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序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