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字伯符,是孙坚的长子、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兄。他的一生骁勇善战,为东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堪称小霸王。
孙策在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来。后来,舒县的周瑜慕名而来,两人一见如故。公元194年,袁术配备一千多士兵以及几十匹战马给孙策,让他前去丹杨协助孙策的舅父吴景征伐横江。行军路上,不断有人前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他的兵力发展到了六千人。后来,孙策渡江转战,势如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他军令严整,士兵都愿效忠于他。袁术病逝后,杨弘、张勋欲投奔孙策,却被庐江太守刘勋俘虏。孙策知道后,便趁刘勋攻打上缭之际,率军突袭了刘勋的大本营皖城,并缴获大量的财物。孙策越战越勇,仅用了八年时间便一统江东,连曹操和袁绍都非常忌惮他。但是孙策平定江东时,结怨甚广,在外出打猎时,中箭身亡。
孙策有着旷世之才却过于自信,他的死实在令人惋惜。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孙策怎么死的
建安五年4月,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175年出生,200年5月5日去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准备东渡长江,横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孙策来到曲阿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曲阿之战,大
孙策(175-200),字伯符,东汉末年割据诸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三国时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策怎么死的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孙策的死因,希望大家喜欢。
孙策简介 孙策(175-200),字伯符,东汉末年割据诸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三国时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割据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怎么死的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公侯为争夺权位,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屡不绝书。人所称道的宋太宗赵光义,也有?烛影斧声?之嫌;清代的雍正也有?改诏夺嫡?之疑。我们纵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旁及其它资料,觉得孙策之死,颇有溪跷;参照孙策、孙权的为人与性格,结合当时的权力态势,提出孙策之死,也可能有?烛影斧声?之嫌。在这场变故中,孙权得利最大;在变故之后,他的所做所为,不能不使人怀疑:他是置孙策于死地的幕后导演。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杀孙策。
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有?小霸王?式的刚猛之气;又指出了他性情浮躁、不会用人等特点。《三国演义》对孙策这点的描写更突出,在第七回一开始,孙策就挺身而出,随父跨江击刘表。冲锋在前,?扯弓搭箭?射死陈生,大败黄祖。后孙坚中箭身亡。他只好用黄祖换回父亲尸体,?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整个家族的重负。全部压在仅有十六岁的孙策身上。
孙策葬父过后,没有消沉下去,他率军驻扎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英雄渐渐来投奔他。?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在袁术处,策更是英雄无比,攻泾县,取陆康,所向披靡。连袁术也不得不叹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后孙策借兵征江东,击刘繇,驱王朗,大战严白虎,收降太史慈,挟死于靡,喝死樊能。曹操也不得不赞叹道:?狮儿难与争锋!?
孙策虽力能扛鼎,却不会用人。大小战役,都要亲自冲锋陷阵,像神亭岭大战太史慈时,真是只身拼命,哪有主帅风度?诸将像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也反对他这种轻率之举,孙策却坚持己见,诸将也只好慢慢的跟在后面,结果使得诸将十二骑被刘繇的一千多人围攻,要不是?周瑜领军来到?,后果是不难想象的。孙策还多次只带数名大将,轻易出击,深入险境。这样,大将们怎么想?后来,张紘劝道:?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孙策却无可奈何地说:?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由此就可看出问题有多么严重,军中诸将对他的态度持有异议。后来,孙策在丹徒西山猎鹿时,众将和从人迟迟在后,策遇到许贡三客行刺,只身徒手力敌,以致?被伤至重?。
孙权却不像这样。陈寿在《三国志?孙权传》中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三国演义》中孙权怎样屈己待人的情节不多,众将们怎样死命救他的事迹,却很详细、具体。最开始就是周泰宣城救孙权。孙策打败刘繇后,?领兵南取吴郡?去攻打严白虎,命孙权与周泰共守宣城,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周泰此时?抱权上马?,自己?赤体步行,提刀杀贼。?最后?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周泰本人?身被十二枪?、?命在须臾?。后来,东吴与曹军血战合肥时,孙权轻举冒进,在逍遥津小师桥被围,全靠?凌统翻身死战?才能跳过小师桥,凌统却是?身中数枪?而回。不久在濡须大战中,又是周泰?三番冲杀?、?身被数枪,箭透重铠?,才使孙权脱离重围。《三国演义》中有关东吴的故事,基本取材于《三国志?吴书》的史实,孙权如不会笼络人心,周泰等人怎会那样死命救他呢?
在这种态势下,孙权的实力已经超过孙策;孙权周围的亲信,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希望孙权取孙策之位而代之,很可能怂恿孙权谋杀孙策。
孙策、孙权二人对曹操、袁绍两大集团的态度不同,《三国演义》中,各个集团合纵连横不断变化,因时而定,也就不会固定长久(后来的孙、刘二家联盟敌曹,比其它诸侯要长久一点,仍有许多波折)。孙策刚占据江东,曹操、袁绍正要决战,这时,东吴只能有一个决定。可孙策与孙权的看法完全相反。孙策是想同袁绍联盟,袭取许都,甚至要带伤出兵,决心很大,结果是遭到张昭和众将的反对。理由是?玉体违和,未可轻动?。孙权的态度开始一直没明写,待孙策亡故,他坐领江东之后,先听取了鲁肃建议,?竞长江所极而拒守之?、?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后又拜诸葛瑾为大臣,?乃遣陈震回,以书绝袁绍。?和?且顺曹操?。由此可见,人们可能会问:孙策与孙权在这个战略问题上,会不会发生争论呢?而这种矛盾和争论往往与两个集团的利益直接相关,很可能成为孙权谋杀孙策的导火线。
孙策是如何成就事业的 孙策少有英才、雄才大略,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事业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孙策是如何成就事业的。
孙坚战死的时候,孙策才十七岁。孙策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父亲死了想着等待时机替自己的父亲报仇。他在这期间结识了不少深谋远虑的智士,张纮便是其中一个。孙策多次拜访张的住处,并说出了自己对当前天下局势的看法。
他说:目前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汉迟早是要亡的。目前天下纷争不断,各路英雄豪杰都各自佣兵自重,都在各自为自己的将来谋出路,希望创立一番大的事业。然而遗憾的是,至今都没有出现有大公无私的人救济天下、治理战乱。我的父亲与袁术一起攻打过董卓,但是大业没有建立之前就被黄祖杀害了。我虽然年轻,但是我有志于创立一番事业。我现在想去袁术那里要回一些兵马,可好?
张听了孙策的话后,觉得他年纪虽轻,但是非常有想法,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他赞同孙策的观点,并支持他去袁术那里要回一些兵马,同时还负责照顾孙权的家人,使他没有后顾之忧。袁术虽然心里认同孙策有勇有谋,但是觊觎孙权不会忠于他。即使孙策立下再大的功,袁术都不会重用孙权。然而孙策并不沮丧,他不断地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后来孙策找机会对袁绍说要带兵帮助舅父攻打横江,袁术考虑再三之后就放孙策回江东。孙策一边走一边有不少人自愿加入他的队伍,后来周瑜送来粮草支持他。孙策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为江东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三国演义中说是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据《江表传》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杀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在一次打猎中被暗算中毒箭。后毒迸发而死。不是在演讲的时候。另外我说的是三国演义中这样描写的,是三个门客所杀,但真实的历史也许不是这样,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曹操派出的刺客,冒充许贡的门客,这样不至于激怒江东。
陆逊是孙策的女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号称小周瑜。火烧连营八百里,白衣渡江,可以说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都直接或间接的死在陆逊手中。
?
被刺客所杀。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昌,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
同年四月四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骑的是一匹快马,扈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
说完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来。孙策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
孙策伤势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
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时年二十六岁。
扩展资料:
孙策占据江东的历程:
父亲孙坚死后,孙策无奈之下投靠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的袁术,孙坚北上讨伐董卓的时候,攻下了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主动把南阳让给袁术,袁术自己在南阳过奢华的生活,坐吃山空。
然后又被曹操打败,才逃到了寿春。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是要感激孙坚的,等孙坚死后,袁术却是把他的部队全部据为己有。
孙策几次恳求袁术把孙坚以前的全部人马借给他,袁术没有答应。他已看出孙策这个人野心不小,很难控制。
袁术心中一直有做皇帝的梦,但能控制的地方太少,就想扩大地盘。孙策无可奈何,只好先帮着袁术跑腿。但他辛辛苦苦总是得不到回报。
袁术曾答应孙策做九江郡太守,等到正式任命的时候,却让给了自己的亲信陈纪。过了不久,他又信誓旦旦地对孙策说:上次是我错用了陈纪,现在你去攻打庐江(今安徽西南部),打下来太守就是你的了。
庐江的太守叫陆康,孙策也恨他,因为孙策以前拜访他的时候,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手下人接待。
孙策怀着无限希望进攻庐江,打了两年才打了下来,但袁术又让亲信刘勋去做太守。孙策一次又一次被耍,一次比一次失望。
但袁术心里也喜欢他流露出的英雄气。他看到孙策,常叹息说:如果我生的儿子像孙策一样,我就算死了也没有怨恨了。
在孙策苦闷难以倾诉,找不到出路时,一个谋士劝他,北方的能人太多,想找个地盘不容易,不如到江东去创业。江东就是现在的皖南、皖东、苏南、浙江、江西东北部等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称的江南。孙策走投无路之下,听取了他的建议。
孙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开空头支票,对袁术说:我帮你先去攻打江东,回头帮助你平定天下。
条件是袁术归还以前孙坚的军队。令孙策吃惊讶的是,袁术这次同意了。一共给了孙策1000多人,马10多匹,包括孙坚的旧部名将程普、黄盖、韩当、吕范等人。自愿跟着孙策走的又有几百人。孙策就这样带着这一小批人马向袁术告别。
孙策从寿春出发,由于他为人爽朗,武艺高强,名声远播,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前来投军。
到历阳(安徽和县)时,部队已经壮大到五六千人。他就从这里渡江,因为这里江面较窄。江东面是采石矶,历来是军事要塞,征讨江东的必经之路。
当时江东地区名义上都是东汉天子的地盘,但实际上整个天下已被黄巾军冲得七零八落,都是地方军阀割据一方,能站稳脚跟的大多狡猾强悍、杀气腾腾,根本看不起孙策。
然而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孙策顺利攻下采石矶后,转战江东,整个过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风卷残云般打下了包括现在苏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广大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孙策曾从袁术手中借兵征战江东一路势如破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步步为营的故事
下一篇: 元朝怎么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