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低微,早年的时候帮地主家放过牛,当过和尚、乞丐。可就是这样一个身份如此“卑微”的人,竟然能在元朝末年社会大动荡和群雄竞争激烈的角逐中,出类拔萃,一举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明朝。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呢?结合前人的研究,笔者得出以下四个原因;
一、依附龙凤政权
朱元璋起兵之后以应天为中心,这一地理位置严格来说并没有那么好,因为西面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北面有韩林儿,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朱元璋很好的避开了元朝的主力。要知道,当时承担起与元朝主力部队作战的是韩林儿,也就是所谓的“龙凤政权”。虽然韩林儿最终兵败,不过他却耗尽了元朝的元气,这也才使得朱元璋在北伐的时候能够做到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就像査继佐就曾说道:
“嗟乎!当日孤壁太平,以宋呼吸故坚,人知之矣。乃宋之疲元力,而预为明地者,人未之知也。不然,以毛贵、田丰、关先生、李武等大小数百战,一一而明身试之,即太祖自饶胜略,顾宁不百难且后时哉!”
通过査继佐所言我们不难得出,朱元璋在自己弱小之时依附龙凤政权实乃明智之举,此外,依附韩林儿的龙凤政权还有利于自己壮大自身实力的作用。因为在朱元璋攻打徽州的时候,徽州大儒朱升就给他提出了九字方针,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正是奉行这一九字方针,才使得朱元璋缩小了自己的目标,在群雄在称王最晚,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二、注重军队建设
朱元璋从南略定远开始,就不断收编地方武装力量,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朱元璋军队成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过朱元璋和其他军阀不同的是,朱元璋每收编一支队伍之后,就会对其严加整顿,加强训练。朱元璋治军对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其言道:
“尔众初非不多,一且为我所有,何也?盖将无纪律,士不素练故尔。今练习尔等,欲令知纪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的军队并非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支真正有纪律,有战斗力的正规军。这与元朝军队和各地割据武装力量相比,的确算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正牌军队。当然了,朱元璋的部下也同样有很多人不识字,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对军队纪律却是了然于心的,就像胡大海就曾说过:“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所以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其军队的建设是非常之严格的。当然,这也是朱元璋的军队得到民众支持的原因所在。
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
首先来说,所谓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善于运用战争动员之手段。在每次开展战争之前,朱元璋都会对领兵的将领进行动员工作,其主要的事项就是要其明确目标、交代任务、说明步骤、鼓舞士气和声明纪律。当然,他也会解答将领们所提出的问题,统一认识。而这其中,发布檄文是朱元璋战争动员的另外一种方式。例如我们熟悉的讨伐张士诚所发布的《平周榜》,进攻元大都的时候发布的《谕中原檄》,用王天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这些檄文都是“大手笔”。
檄文的发布往往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这不仅可以壮大自己队伍的士气,还可以促使敌军士气下沉。例如在《三国演义》里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命陈琳撰写《讨贼檄文》,所想达到的也正是这样的效果。而檄文本身就是要宣示战争的动因,以此表明自己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从而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其次便是战略思想上的独特之处。传统的兵法中所强调的是所谓的“远交近攻,攻弱避强”。但是朱元璋在对待劲敌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时候,则是从两人的实际出发,先战远处之敌,后攻弱小之师,结果就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后来又战胜了张士诚。
此外,朱元璋还善于利用矛盾,各个击破。比如朱元璋在征讨张士诚的时候,最担心的一点便是元朝军队南下,致使自己腹背受敌。为此,朱元璋不断利用元朝内部矛盾与扩廓帖木儿通好,从而致使张士诚处于孤立无援之境地,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些都是军事才能的表现,对于朱元璋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他的个人领导魅力的体现。
历史上依靠马上打天下的君主,其身边往往都会聚集一大批的能人异士,例如汉高祖刘邦就是如此。而朱元璋的成功自然也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助。但问题是,在元朝末年众多割据势力中,这些能人异士为何偏偏就会选择朱元璋呢?出身农民的朱元璋到底有什么过人的素质,能够吸引众多人才前来投靠呢?
在《明史》中记载了李善长的一段话说得很明确: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我们将朱元璋与刘邦进行简单的比较后,不难发现,这两位开国皇帝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来说,这两人都出生于社会下层,且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平时也都是和一些三教九流打交道,不过这两人最终都能够招贤纳士,成就一番伟业。如果简单的从表面来看的话,李善长一直以来都标榜所谓山川帝王气之说,但是他也明确了刘邦在性格上的过人之处,并将其和朱元璋相提并论。
刘邦虽然有很多地痞习气,但为人却很大度,任人唯贤,赏罚分明,朱元璋与刘邦具有很多相似的性格特点。并且,朱元璋能够很好的做到知人善任,其手下都是一群有着真才实学之人。而相比之下同为起义军统帅的张士诚则不然,他虽然一直打着“招纳四方贤俊”的旗号,但真正使用的却是一些徒有虚名,贪图富贵之人。那些真正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却只能是望而却步,最后只能投靠在朱元璋麾下。
所以这样说来,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招揽如此多的贤才来为自己效忠,这与其自身的素质和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
第四、重视经济建设
元朝末年的战争使得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缺乏,而这就直接导致了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加上水利失修,破败景象随处可见。而各个割据势力之间的军事较量,实际上到最后也反映在了经济实力的较量之上。在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率领大军出征时,军士概不支配粮饷,而是进入敌境之后从当地进行“捎粮”。这里我们解释一下,所谓“捎粮”,也叫“寨粮”,实际上就是由当地的百姓来缴纳粮草。
但这种筹集粮草的办法就是害民的,最关键的是不能支持长久的战争。在后来攻下集庆之后,朱元璋便推行了朱升的“广积粮”政策。到了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便设立了营田司,除了负责修筑堤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带领各地的戍守将士开荒屯田。同时,朱元璋还鼓励农民回到本乡,进行耕种。这些一系列的措施到后来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至正二十年的时候,朱元璋就下令废除了“寨粮”。
到了吴元年的时候,朱元璋又下令设立了司农司,专门负责屯田事务的各项事宜。而这些也都是朱元璋比其他割据势力的高明之处。
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总结了朱元璋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因。但其实,这不过仅仅只是简单概述而已,朱元璋成功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论述了。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朱元璋除了以上的这些优点之外,其实他的缺点和局限性也是很多的。比如在其晚年对开国元勋的诛杀,制造的一系列惨案等等。但功过相比,朱元璋还能算得上是一代帝王的。
在元末明初时,是天下豪杰并起的年代,因为当时元代作为蒙古人统治中原地区的一个势力已经明显的不足了,朝代很快崩塌的程度马上到来。作为中国汉人,他们肯定是想重新夺回中原的一个政权的,毕竟中原被一个外族人也就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给占领了几百年。但是为何却是朱元璋成功?朱元璋能成功的原因有:首先他有伟大的抱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心机,他还懂得民心等等。
在元末明初时候,当时的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在路边的一个小角色,他的身份卑微。但是,他心中有一个梦想,想当一个中原统治者的梦想,他的这个梦想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也走向着人生巅峰的道路。曾经有人问他为何想成为统治者?他说他想在蒙古人的手中夺回中原,重新夺回中原地区,建立政权,这就是他一个伟大的抱负。
在各路英雄豪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他们开始瓜分自己的领地,但这个时候,朱元璋站了出来,他通过一系列的兵变来达到自己建立自己的政权的一个想法。而他一系列的病变,正是他通过自己的心机勾心斗角的一个想法。对付各路英雄豪杰,也正是他在心中的一个心机。虽然说当时他的一个身份的确是很卑微,但是他特别了解每个人心中想的是什么,他的一个人的想法是特别的多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够收买人心,能够得到很多的人的拥护。就是因为他对人性的了解,而他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政变就是因为他煽动周围的一些将军们,让他们对自己信服。通过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任之后,再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剥夺他们的权利,从而来把权利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因为朱元璋有非常坚定的决心,而且他还亲民,有着个人无与伦比的魅力领导其他人齐心协力起义坚持到成功为止。其他农民无论是在决心上还是在个人实力和领导力上都比不上朱元璋,所以朱元璋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刘备不算农民起义,朱元璋才是。
刘备虽然出身平民,但他是正经记录在案的宗室,而且起兵之前也跟随卢植学习,是正宗的士族出身,起兵后也是参加的朝廷平叛,闯出名声,一直到后来建国登基都是按照军阀路线。可以这么说吧,刘备一直以来就是代表的统治者阶级,与农民起义有着本职区别。
而朱元璋就不同了,别说父祖了,就是再往上倒十辈也没有一个地主。一家人全靠给地主家扛长工生存,最后还饿死好几口。实在混不下去了,正好赶上元末天下大乱,已经要饭(化缘)好久的朱元璋只好参加起义军,否则他也只能步父母后尘,饿死在某个角落,甚至被人吃掉。
刘备与朱元璋成功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之处是:一,二人都是起于微末,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成为开国之主。二,二人都能知人善任,听取正确建议,并都聚拢了不少当世豪杰,但其共同点也仅限于此了。
不同之处:一,刘备走的是高层路线,一直混迹于达官显贵,各大势力之中,起点高。而朱元璋走的纯粹开局一个碗的基层路线,靠自学成才,或许叫天赋,起点已经不能再低了。二,刘备的发迹与盟友有很大关系,没有孙权,刘备可能早被曹操咔嚓了。而朱元璋几乎靠自己一人之力,没有任何外援情况下灭掉强敌。三,刘备战略战术当年远逊朱元璋,朱元璋创业期间,几乎没有过战略上的失误。不过在演戏上朱元璋就差刘备不知道几条街了。当然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也超过了几乎历史上任何一个君主。具体谁更高明,就见仁见智了。
所以两人的性质是不同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0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