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韩世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在两宋之交的抗金名将中,岳飞和韩世忠是最为著名的。岳飞因个人命运的际遇,博得后人无限同情,称誉和敬仰,而那位在杭州西湖的醉人风光中得以善终的韩大将军便黯然隐没在了历史长河的深处。
任何人的一生总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出生于北宋末年的时代,给他的一生打下了绝好的时耶之机。而出生于普通农家,又自幼习武,生的更是高大魁梧,这似乎就是一个为了军伍而生的人儿。宋哲宗元祐四年(1090),韩世忠出生在位于今陕西省绥德县的一个普通农家。
其实,和岳飞一样,韩世忠也有着傲骨锋棱、刚正亢直的个性。但与岳飞不同的是,在被罢去兵权之后,韩世忠走了一条看似明哲保身的退避之路,也因此得以善终。他一生特别是晚年的行事所为,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
据《宋史》记载,他"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从小,韩世忠的力气就比别人家的孩子要大,身材也长得高大魁梧。于是有人就对韩世忠建议说,长得像你这么壮实的孩子,就应该去军营,杀金人,报效朝廷,所以,韩世忠18岁就应募从军了。
刚入军营的韩世忠只是一个小兵,驻在西北地区,经常和军队打仗。韩世忠一个刚入营的小伙子,分分钟就让他上战场杀敌去。正所谓,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韩世忠打仗杀敌的时候特别勇猛,又有谋略,所以很快就被升为小队长,管理十几个人的队伍。官职虽小,却挡不住韩世忠的心。
崇宁四年时,宋朝的西北邻居西夏发生骚乱,"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可见其作战勇猛、毫无畏惧。
1120年,方腊起义。童贯受命平叛,比起《水浒传》里的宋江领导的水浒众人,童贯的战斗力明显要更高一筹,不出半年便将方腊打的丢盔弃甲,而韩世忠则受命清缴余部。这本是一个肥差,拿了方腊余部,只等封赏。但是也就在此时此刻他的上司辛兴宗却夺了他的功绩。不过正所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韩世忠也因祸得福。郁闷的他,在庆功宴上却碰到了那个对的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梁红玉就这样与他结为伉俪。
1121年,滹沱河上他以50余骑用疑兵之计将金兵2000人的骑兵主力打的大败。但这对于早已是病入膏肓的北宋王朝而言,毫无意义。1126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还在讨论着瘦金体好不好看,这幅作品是否上流,便被金人以"牵羊礼"带走,攻破汴京,掳掠无算,皇后、公主尽皆被凌弱,好在还留下了独苗——康王赵构。
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当了皇帝,是为宋高宗。这是南宋朝廷的第一任皇帝。赵构只图苟且偷安,在南京即位之后,一路被金兵追击,从南京逃到扬州,又从扬州逃到杭州,最后跑到海上去躲避金兵。在岳飞等将的抵抗下,金兵退出江南,赵构又从海上返回杭州。
帝位刚坐稳,宋高宗眼皮子底下又发生了苗刘兵变。在从各地涌来的勤王部队中,韩世忠率军冲在最前面。激战中,叛军因占据地理优势,打得韩世忠的部队被迫后撤。韩世忠弃马操戈向前,并对将士下了死命令:"今日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皆斩。"最后,叛军被打得夺路而逃。韩世忠救出宋高宗赵构,宋高宗告诉他,宫中的中军统制吴湛和苗、刘是一伙的,此贼不除,宫中不安。恰在此时,吴湛率兵前来迎接韩世忠。甫见面,吴湛伸手与韩世忠相握,韩世忠力大,顺势捏断了吴湛的手指,喝令拿下。随后与其他叛将一并斩于市曹,苗、刘之乱遂平。
宋高宗见到韩世忠,拉着他的手边哭边诉说满心委屈:"中军吴湛之前在逆贼面前表现最积极了,但他现在还留在我身边,你能先把他杀了吗?"韩世忠马上去见吴湛,握着他的手同他讲话的时候,硬生生将其中指掰断,之后斩首示众。高宗下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之后,韩世忠追击逆贼,擒获苗刘二人,高宗亲手书写"忠勇"二字,镶在旗上,赐给韩世忠,从此对他更加信赖倚重。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南下渡过长江,临安被破,高宗慌忙逃往浙东。韩世忠向高宗自请留在长江边上截击回撤的金兵,决心拼死一战。当时,各地屯守之军皆大败。韩世忠的留下,不仅把自己放置在金军进攻的危险之中,也让宋高宗的跑路安心了许多。
金兀术一路杀到赶到明州(即今浙江宁波)海边,一路上不断遭受到百姓组织的起义军的攻击。金兀术想到长江沿岸还留着宋军的大批人马,便不敢再有停留,带领金兵烧杀抢掠了几次以后,就开始向北方撤兵了。三月后到达了镇江附近,韩世忠决定趁机对金兵进行阻击。
金兵行至江边之后,明白韩世忠不肯轻易放他过江,就派使者到宋营下了战书,要求跟宋军决战。当时金兵有十万余人,而韩世忠手下的宋军总共才八千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此时就发生了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梁红玉伉俪联手,以8000之众,顽强阻击10万金军48天,歼敌一万多人,活捉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打出了南宋军民的威风和士气。黄天荡大战,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在抗金作战的大部分时间里,韩世忠手下不足千人。交付兵权盘点军队的时候,韩世忠在同级别的将军里最少,连岳飞都感叹:就这么点人,还打了这么多胜仗!
韩世忠最有名的是黄天荡之战和大仪镇之战,大仪镇之战,韩世忠亲自带队,冒险诱敌深入,全歼金军,俘虏金将挞孛也等200余人,此战被有些人列为南宋"十三处战功"之首。而大仪镇的战役,更加奠定了韩世忠的历史地位。
《宋史列传》中提到:......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忧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论者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
韩世忠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除平定方腊外,还为宋庭平定了建安范汝、广西曹成、淮南李横、淮阳刘豫等反叛,为偏安一隅、摇摇欲坠的南宋支撑了几十年。这些赫赫战功,使得他从一名士兵,一步步地被提拔为副尉、承节郎、军统制、团练使、节度使,并历任为江南东、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等要职,进太保,封英国公、潭国公。建炎十三年,封咸安郡王。
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保护是晚年的元勋宿将们保全性命的不二法门。但韩世忠并不是只知道一味顺从上意的懦夫,他的凛然正气和耿耿傲骨依然时有体现。面对气焰熏灼、权倾朝野的秦桧,南宋群臣大多仰其鼻息,不敢违抗,就连贵为天子的高宗也有"靴中置刀"之忧。而个性憨直的韩世忠却于一揖之外,从不与之交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抗战英雄,却触犯了南宋小朝廷求和媚外的投降政策。由于韩世忠反对议和,多次上疏弹劾奸相误国,为投降派所不容。岳飞身陷冤狱后,满朝文武官员无一人敢言,而他却敢于当面质问秦桧。当秦桧以"莫须有"三字回答时,他气愤地说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有人替他担心,劝他不要与秦桧作对,他却回答说:如果畏惧祸患,苟且偷安,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后来,他终于因得罪权臣而被解除了兵权。
自此,这位抗敌多年的名将杜门谢客,不言朝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八月逝世。韩世忠一生清廉,仗义疏财,死前将历年所得赏赐都分给了部下,田产也都分给了他封邑的百姓。
《宋史》评价韩世忠道:"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此外,他还"知人善奖用",提拔了许多的优秀将领。后来,他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但他"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到了晚年,韩世忠喜好佛教,性情淡泊,自号为"清凉居士"。
一首《临江仙》,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道出的却是英雄如梦的残酷现实。英雄在权利面前是什么?是工具,是拗不过的。于是辞职之后的他,饮酒作赋,好不快乐。1151年,61岁的韩世忠去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是一个大忠臣,在南宋初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抵抗金兵的入侵,当时金国骑兵的战斗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都被俘虏了,新登基的皇帝赵构根本无力抵挡金兵,这个危机关头岳飞独挑大梁,在战场上接连几次都将金兵打得溃不成军,可惜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召集岳飞回到京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了。 在岳飞死后,金兵背信弃义,继续攻打南宋,但当时朝廷中还有几个能打的将军,比如韩世忠,张俊,刘锜,他们和岳飞被称为中兴四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刘锜和岳飞一样,曾经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同样以12道金牌照他回到京城,可惜他没有听从命令,最后死战不退,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他的传奇,刘锜出生于将门,是泸州节度时刘仲武的儿子。 他从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踏上战场,还展露出非常高的天赋,公元1130年,当时金兵南上,完颜宗辅亲自率军出征,刘锜率领宋军对抗金军的主力,并且将他们包围,可是宋朝几路人马未能按时合围,导致军队全线溃败,但是刘锜的军队给金朝骑兵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到了公元1140年,当时岳飞北伐,为了能够联合北方的八字军抗战,刘锜驻守的顺昌城和八字军一起抵抗金兵。 当时的朝廷里面不想和八字军有所牵连,原因是这支军队是北方沦陷区的,也就是说原本是北宋土地上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主要是为了反抗金国统治,可惜朝廷认为如果和他们走的太近,会让金国有口实进行大规模战争,可是不管怎么求饶,金国想打就打,他们撕毁合约的次数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另外顺昌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岳飞北伐这里是一个关键地点,可惜在北伐节节顺利的时候,赵构发出了12道金牌,让岳飞班师回朝,就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当时朝廷除了给岳飞送出金牌之外,给刘锜也送出了十几块金牌,刘锜拒不退兵,宁愿死守接应岳飞回城。 如此忠肝义胆让后人佩服,可惜绍兴十年,金国和宋朝签订合议,秦桧又将岳飞害死了,而刘锜因为重病在身,到了地方任文职干部,可惜一代名将落得如此凄凉下场,让人唏嘘,难怪南宋江山只维系了百十年,最后就被蒙古吞并,如此对待有功之臣,宋朝不灭亡才怪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在国破家亡、风云激荡的北宋末年,也诞生了一批豪杰人物,激荡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这其中最为后世知晓的大概要数岳飞和韩世忠了,此二人加上刘光世、张俊被人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岳飞因与投降派不妥协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在风波亭下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了,为何同为抗金名将的韩世忠不但安然无恙而且位极人臣甚至爵封郡王呢?
难道韩世忠是个假的主战派,暗地里与秦桧沆瀣一气?当然不是。实际上韩世忠在南宋初期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丝毫动摇的念头,论与金人作战的决心可以说不下于岳飞。秦桧当权,力主和议的时候,韩世忠与其同在一朝,史载''一揖外未尝与谈'',又''力陈和议之非'',''触桧尤多''。不但公开反对和议而且丝毫不妥协,即便见面也不和秦桧说话,足见他主战之心强烈。后金南来攻打南宋之时,韩世忠曾四次上书,慷慨激昂的对高宗赵构说:''和议不可取,我愿率领军队抗击敌人入侵,哪里最危险,我就去哪里!''。他不仅言辞锋利,在战场上也是悍不畏死。他有时甚至''被矢如棘'',几至不免。韩世忠大半生都在疆场血战,这使他浑身是伤,他的双手十指,仅余四个,且不能活动 ;体无完肤,''刀痕箭瘢如刻画''。其人其行,壮烈无匹。
难道韩世忠是注水的名将,实际上无半点才能所以不被秦桧放在眼里?也不是。韩世忠一生可谓战功赫赫。他家庭贫困,少年就入募乡勇,随军征战西夏时勇冠三军,阵斩西夏驸马,又先登献城,一路从小卒升至进武副尉。后来又以偏将身份征讨方腊,不减其勇生擒方腊,被先锋将王渊称赞为''万人敌''。早年的征战经验为后来成为抗金名将打下坚实基础。
在南宋抗金的战场上韩世忠担任淮东战线的主将,打了几场非常漂亮的仗,黄天荡一战中韩世忠料敌于先,大败金军,包围金人主将金兀术足足40天。这一战让韩世忠名声大噪,史载''知国有人,天下诵之。后来又在大仪镇因势利导,以朝廷派出的求和使者误导金军,再次大破敌军,使得后金暂时放弃攻打南宋,班师回朝。其时韩家军兵马过万,附近的各支起义军也都听从他的指挥。韩世忠镇守淮东十年之久,寸步不让屡立战功,无愧名将的称呼。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主战派的名将免遭秦桧的迫害呢?答案很简单,八个字概括:简在帝心、见机而隐。先说前四个字,南宋初年的将领中,没有人比韩世忠和皇帝的关系更亲近。韩世忠对赵高宗赵构有两大功劳,一是劝进,靖康之变后,金人已立好傀儡皇帝张邦昌,并且封赵构为康王,打算以此控制他。没想到韩世忠却星夜率军赶赴赵构身边,与一众大臣一起拥立赵构为皇帝,并且一路保着他南逃,到了杭州后,也是他率部剿灭盗匪、收拢百姓,使杭州迅速恢复秩序,让赵构体面的当这个皇帝。
二是救驾,建炎三年,杭州爆发叛乱,将官苗傅、刘正彦逼赵构退位,立他的三岁儿子为傀儡皇帝。此时韩世忠在盐城,闻得消息,当即起兵勤王,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而且生擒敌首。赵构对韩世忠感激涕零,手书''忠勇''二字赐给韩世忠,并升官检校少保。这两件事就奠定了韩世忠在朝中的地位。因此,虽然早在岳飞之前,韩世忠就屡遭秦桧诬陷,但却从来没有被下狱查办。
简在帝心保证了韩世忠不会如岳飞一样被硬生生冤死,而见机而隐的高情商才是他安度晚年的关键。岳飞被害后,韩世忠心中激愤难平,先上疏直言秦桧误国,又公开为岳飞鸣冤。秦桧恼怒,试图再次打倒韩世忠,赵构则再次拦下秦桧的诬告,但也没有回应韩世忠的上疏。韩世忠见朝廷败坏至此,已不是他能改变的了,不再有所动作,干脆急流勇退。他把自己以前的积蓄尽数献给国家,然后多次请求辞去枢密使一职,回家养老。最终,高宗同意他的请求,赠爵福国公让他退休了。
回乡后的韩世忠韬光养晦,全然没有天下名将的威风,他自号清凉居士,崇佛问道,终日在山水之间游乐,闭口不谈军事,甚至避免与旧时的同袍碰面。这也使得赵高宗对他更加亲近,时常召见不说,还屡屡加官进爵,绍兴十三年,爵封咸安郡王;绍兴十七年,领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绍兴二十一年,官拜太师,位极人臣。韩世忠逝后,也是哀荣不断,被追封为蕲王,又被追谥''忠武'',宋理宗时入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门派非常神秘,那就是明教!其实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明教。明教起源于波斯,名为摩尼教,后经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在我国西北、东南地区一度非常盛行。北宋末年,明教在东南地区发动了一场起义,引起了宋徽宗的恐慌。
领导这场起义的首领名叫方腊!别看方腊出身不高,但他却是明教在东南地区的“教主”。宣和二年,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并且打败北宋的军队,先后占领睦州、杭州等六州五十二县之地,统治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地区。
消息传到东京汴梁,宋徽宗非常恐慌,连忙将准备北伐的童贯派到江南地区,任命他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率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官兵十五万南下。此时形势急转直下,方腊连吃败仗,将占领的城池丢失殆尽,最终被迫逃入清溪峒中。
此时宋军的一位低级军官“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一个人“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活捉了这位“明教教主”!按照宋朝开出的赏格,活捉方腊者授予节度使,但是当这位低级军官押着方腊出洞时,“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
这位活捉方腊的低级军官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韩世忠是延安人,家境贫寒,在十八岁那年参军。因韩世忠“挽强驰射,勇冠三军”,他很快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当时北宋与西夏作战,“夏人婴城自固,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
后来方腊起义,韩世忠所部出征江南,他又获得首功,可惜被人抢去。但历史不会埋没英雄的,北宋末年与金朝交战,韩世忠虽然官职不高,但他率领的军队屡次击败金军,连宋钦宗都知道他的名字,甚至亲自召见。北宋灭亡后,韩世忠又成为南宋的柱石。
韩世忠一面为南宋平定内地的叛乱、起义,一方面抵御金朝的入侵。比如在建炎三年,爆发了“苗刘兵变”,韩世忠率领勤王,一举平定叛乱。建炎四年,韩世忠在黄天荡之战中,击败金军,甚至差点活捉金军统帅兀术。此后韩世忠与张俊、岳飞分守一方,维护着南宋王朝。
同为主战派韩世忠善终岳飞惨死,岳飞主要输在了不会妥协,太过正直硬气了。韩世忠忠君爱国,英勇无敌,此外他还很会做人,情商特别的高。韩世忠知道秦侩要对付他自己的时候,马上丢下手边的所有工作,丢下大军跑回南宋朝廷向帝王赵构哭诉,告诉帝王他有多么的不容易还要遭人陷害,也因此韩世忠得到了帝王的信任。
韩世忠和岳飞都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两人在战场上同生共死一块抵御金军的攻击,两人一致坚持跟金军作战绝不妥协求和,因此两人都是秦侩的眼中钉,秦侩都想把他们俩个给杀掉。秦侩自从被金国俘虏去了金国大本营在回到南宋之后,一心主张向金国求和以此苟活。而当时得帝王宋高宗其实也倾向于投降金国,因为宋高宗害怕把金国惹恼了之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释放回来,那帝位也就跟宋高宗无缘了。
岳飞和韩世忠都是忠贞爱国,不愿向金军低头,因此也不会为了迎合宋高宗而放弃对金军的抵抗,在他们看来为了迎合帝王而不顾国家的人死存亡那是大逆不道的,那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因此岳飞和韩世忠多秦侩特别的不耻,在国难面前,只顾自己个人的利益,岳飞和韩世忠也特别痛恨秦侩,但是他们作为武将没办法。
秦侩为了尽快解决韩世忠和岳飞,诬陷了他们,对此岳飞并没有当一回事,反而更加激动地跟宋高宗说要攻打金军,宋钦宗也同意的,他们两一直有书信往来,这简直是犯了宋高宗的禁忌了,宋高宗怎么会允许岳飞活着呢?而韩世忠知道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知道自己被诬陷了之后,马上丢下军队回去向宋高宗哭诉委屈,面对这样的臣子宋高宗当然不会为难,毕竟是他能够掌控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9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