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大宋的真实生活揭秘,外卖、娱乐应有尽有

以史为鉴 2023-06-25 16:04:20

大宋的真实生活揭秘,外卖、娱乐应有尽有

当我们说起宋朝来,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大约就是连年的割地赔款、靖康之耻、偏居一隅、风波亭、崖山之后无中国......看上去一无是处,活该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然而,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真的是老百姓的悲哀吗?

明代的藏书家郎瑛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国家统一,也没有向外邦赔款,为什么有钱人这么少呢?"一邑之间,千金之家,不过一二",比宋朝差远啦!

在军事成就上,宋朝和明朝相比就是个弟弟,但为什么明朝的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实际上,许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历史上,国家军力强盛、见谁灭谁和百姓生活幸福往往不是一回事。

论能打,历史上的各位皇帝恐怕很少有人是隋炀帝杨广的对手。荡平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攻取交趾、林邑、琉球、伊吾等国......短短数年就将隋朝疆域扩展至前所未有的地步,国威不可谓不盛。

但百姓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

《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开皇年间,全国"户八百七十万",而到隋朝末年却只余下二百余万户。人口锐减到这种程度,估计老百姓很难有幸福感。

被后人所羡慕的宋朝百姓,他们所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吃货"遍地的大宋朝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在宋朝,这种需求更进一步,如何吃得花样百出,成为了延续宋朝始终的流行风尚。

历史上,凡是社会风尚的形成,基本都是从上而下、层层效仿而来。宋朝人爱吃,与朝堂中充斥着众多"吃货"自然是分不开的。

根据《邵氏闻见后录》、《西台集》等宋朝当时的资料记载,在宋朝的皇宫中,随随便便的一顿饭,规格也大的吓人:皇帝每天吃饭,"传膳百品"算是毛毛雨,有时晚上来个加餐,各种菜肴、点心、瓜果加起来,甚至不下千数。

平时就这么铺张,皇宫搞起宴会来更是浪费。

宋仁宗算是北宋皇帝中比较收敛的一位,然而举办一次"内宴",仅一份螃蟹就花去了两万八千文钱。等到宋徽宗即位后,在宴会花销上更加登峰造极:政和二年(1112年),宋徽宗宴请蔡京等9位大臣,居然整出一顿"海鲜宴","出螺蛤虾鳜白,南海琼枝、东陵玉蕊与海物惟错"。

在没有生鲜快递的宋朝,能够摆出这样的宴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肯定是天文数字了。

皇帝带头,百官自然也不能落后。宋真宗时期的名相吕蒙正热爱鸡舌头,天天都得来上一顿鸡舌汤,鸡毛在家里堆成山。

他的侄子吕夷简更牛,当时淮水中所产的白鱼是个稀罕物,皇宫里也是难得一见,而他夫人在一次走亲戚时,居然送出十筐白鱼当礼物,令人瞠目;至于蔡京、秦桧等"奸相",那就更是奢靡无度、难以形容了。

在上层社会的带动下,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开始在市井中流行开来。在首都东京(河南开封),诸如川饭店、南食店、分茶店等经营各地风味菜品的饭店四处可见,就算你懒得出门,也可以差人到饭店去叫"外卖",用不了多长时间,饭店就会派伙计送餐上门,相当方便。

到了南宋时期,许多出名的饭店、小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例如李婆婆杂菜羹、戈家甜食、贺四酪面等等,不仅面对普罗大众,还成功逆袭,打入了宫廷市场。

宋高宗就相当喜欢市井小吃,常常在宫里叫外卖,"喧唤市食",可能在他看来,吃吃这些民间食物,就算是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与民同乐了吧。

宋朝城里人真会玩

光有美食还算不得什么,宋朝人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在"玩"上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我们都知道,想要玩的好,酒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旦喝晕了,玩起来才能更加放松和自如。

然而,酒在中国古代的地位相当特殊,由于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在农业不发达的时代或是遇到天灾时,朝廷经常会颁布禁酒令,达到节省粮食的目的。

从周朝起,历代都曾经实施禁酒,例如北魏文成帝时,曾经下令对酿酒、卖酒、饮酒的人一律砍头,严格程度算得上历朝之最,如果李白生在这个时代,估计得活活憋死。

但在宋朝,禁酒是不存在的,不但不禁酒,还积极推广私人造酒,从北宋起,许多大饭店,例如东京的仁和楼、遇仙楼等,就从官府购买酒曲自己酿酒,多余的酒还能够批发给小店,是真正的产、销一条龙。

现代人喝酒喝多了,爱去洗浴中心泡个澡,宋朝人也有这习惯。当时,宋朝的公共浴室随处可见,许多大酒店还干脆自建浴池,服务相当周到。

吃喝玩乐之余,宋朝的坊间就有了为数众多的"奢侈品商店",供当时的达官贵人进行消费。朝鲜的文具、日本的扇子、越南的香料、以及宋朝自产的陶瓷和丝绸,在这些商店里都能见到,虽然价格不菲,依然受人追捧。

在城市里呆腻了,自然想要出去游山玩水。

根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时期,"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除了临安人之外,四川人也是当时旅游团的主力之一,《宋史》中记载,四川人"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焉,动至连月"——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旅游上,看来四川人爱玩的基因,从宋朝时就有了。

既然出门旅游,交通工具自然就成为了必需品。当时,许多达官贵人家都备有"私家车",其中最牛X的名为"细车",每辆车配15头驴,由5、6个车夫同时驾驶,速度飞快,"其震荡如逆风、上下波涛间",基本等于古代版的兰博基尼。

有吃有玩,没事还能买买买、旅旅游,宋朝百姓的生活受人羡慕也就不奇怪了。

宋朝人的底气从哪来?

虽然宋朝的城市生活看上去很美,但有人肯定要问,这样一个"消费"社会,老百姓的底气到底从哪来?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之所以消费能力强,是因为具有相当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而在宋朝时期,也存在数量众多的中产阶级——富民。

所谓"富民",不仅包括乡村中的大小地主,也包括城市中从事手工业、商业的普通人。由于宋朝不限制土地兼并,大大小小的地主相当普遍,失去土地的普通百姓一部分成为佃户,另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涌入城市,从"农民工"做起,逐步在城市扎根,成为了真正的"市民",给宋朝城市的繁荣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宋真宗年间,宰相王旦曾经上书:"兼并之民,徭役不及,坐取厚利,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有如此多的富户,自然有消费的本钱,而许多为他们服务的"打工仔","每日所得亦有百钱",养家糊口、维持温饱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宋朝还非常重视社会福利。

宋哲宗元符年间,朝廷颁布"居养法",对鳏寡孤独以及生活贫乏的穷人,"知州、通判、县令,佐验实,官为居养之,疾病者仍给医药";"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如小学听读......遗弃小儿雇人乳,仍听宫观寺院养为童行"——从小到老,全方位覆盖,不仅管吃管住,还管治病和教育,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福利社会的典范。

在朝廷的带动下,许多达官贵人也乐于开展慈善事业,不仅向朝廷设立的"居养院"捐钱捐物,还资助家庭贫困的学子读书,形成了乐善好施的社会风气。

可见,在宋朝当一名乞丐,不见得比其他朝代的普通百姓活的差。

有这样的社会保障,使得宋朝的社会空前稳定。据记载,在两宋三百一十九年的历史中,虽然前后发生了四百余起农民起义,但绝大多数是小打小闹,从未出现像唐末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这种动摇帝国基础的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方腊起义,也不过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不得不说,这是与宋朝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分不开的。

由此看来,虽然宋朝"外战外行",但在国家治理水平上,还是要比后来的元、明两朝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看梦华录了解大宋经济

最近,被电视剧《梦华录》刷屏了,营销文案铺天盖地,什么“天仙姐姐刘亦菲”、“带薪追星徐海乔”“欢乐源泉池衙内”“顾盼生辉CP”……

老实说,天仙就是天仙,那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当然,幸亏对戏的是陈晓,演技基本接得住,演绎得当真是“东京梦华”,“顾盼生辉”。下面,我想来跟大家聊聊这部剧背后的故事——大宋的经济,真正的东京华梦。

大家对大宋的概念,除了《梦华录》还有一部《清平乐》,在2020年也是刷过屏的,还记得让人上头又下头的徽柔和怀吉吗?还记得当年被吹爆的“服化道”“良心制作”吗?跟这部《梦华录》相比如何?

为了彰显一下爸爸的文化内涵,这里我要不郑重声明一下:其实最能体现大宋风采的,是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广为人知的《清明上河图》,它才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繁荣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部能够最为完整、全面反映北宋京城生活的著作,就是“梦华录”名字的由来,即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东京最为发达的餐饮业,如酒楼、茶铺、肉店、饼店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还有各色饮品,豆儿水、鹿梨江、姜蜜水、沉香水、紫苏饮……夏天还有冷饮,冰雪凉水荔枝膏,惬意无比。写到这里,作为一个吃货的爸爸(好像有语病?)不禁流下了感动的口水……

宋朝在历史上有想当长的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积贫积弱”,但在仔细梳理之后就会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积贫积弱”一次最早来源于钱穆《国史大纲》的一篇《贫弱的中央》,但这种说法却在近年来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有学者通过对大宋土地、人口增长和财政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现实中的大宋实际上是一个丰饶富庶的的王朝,经济发展非常可观。

农业基础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宋的农业情况。农业是百业的根基,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庞大的农业人口,经历了唐朝盛世的大宋有着非常扎实的农业基础。宋比唐的疆域小很多,其耕地面积却是远超于唐(唐485万多顷,宋511万多顷),可见,宋朝粮食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盛唐之时,每年运往首都的粮食有三百万石,而宋代两淮、江南、两浙六路每年运往东京的粮食多达六百万石。其富庶之情,可见一斑。

制度有保证 , 商业要起飞

宋代商业的繁荣有目共睹。开封、杭州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杭州在马可波罗笔下宛如天堂。宋代的经济制度有了很大转变,商业贸易变得十分频繁,朝廷的律法也在不断变革,为商业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宋代的官印田宅契书不是买卖双方的标准文本,而是政府管理的法律文书,足够表明政府对私有产权的充分尊重。

宋代打破了市坊限制,在经营时间上也相对宽松,既有早市、大市、晚市,还有晓市与夜市,几乎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营业了。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娱乐活动也日益增加,如剧中宋引章的琵琶色,张好好的双喜楼,都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北宋时期,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它本质上是一种“存折”,可以作为“存款”和“取款”的证据。电视剧《梦华录》里,赵盼儿到了东京拜托陈廉将自己继续兑换成的“飞钱”,实际上是一种兑换业务,它本身并不介入流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此外,宋朝还大力倡导民营手工业,肉行、果子行、鱼行、马行、纸行、茶行、米行……应有尽有。显然赵盼儿的“半遮面”就是茶行中的一员。而且宋代的各行各业,都有本行的行会,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商会,行会本身有着约定俗成的行规,随意抬高或者降低价格都会受到同行的反对。茶汤巷去“半遮面”踢馆,凭的就是抱团行会的权力。

财政调节用得好 , 金融职能少不了

我感觉宋政府很懂经济。首先“看得见的手”即政府的宏观调控运用得炉火纯青,北宋太祖、太宗、真宗时期,财政数据一直是收大于支,仁宗初期和中期仍然如此。除政府之外,还有皇帝的内藏库,其库存数量相当可观:如神宗的封椿库,可用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当国库出现缺口时,往往以内库(求别打~)来填补。

另外,“看不见得手”即市场经济也在发挥着作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在百度简介中的身份介绍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经济学家。他提倡的“青苗法”:是衙门将谷子借贷给农民,农民收获粮食之后再还本付息,这样一贷一还,官方存粮以旧换新,同时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这就是咱们当今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借贷和期货呀!

政局稳定 , 外贸发达

有一种主流看法,说宋代给辽、夏、金的岁币沉重,于是朝廷不得不搜刮民脂民膏,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才最终导致宋政权的垮台。实际上,岁币数量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份额,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就像现在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借钱给东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然后免除他们债务。按综合国力来说,宋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远远超过辽、金。一位外国学者统计,宋代铁的产量之多超过了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总和!北宋时还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至今亚非洲的许多国家经常出土宋钱,就是明证。所以,拿“岁币”换和平,只是一种选择,并不是真的打不过。就是不跟你打,我要腾出手来发展经济,战争游戏咱不跟你玩。

宋元时期,国际贸易中有个关键的市场叫做榷场,由国家控制,普通商人想通过榷场贸易,必须通过“官牙人”,也就是政府指定的官方经纪人。这个榷场,像不像今天的交易所和外汇管理局?这样做非常巧妙,首先官方能够严格控制商品进出口,尤其是能对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黄等军用物资进行有效管控;其次通过榷场,可以获得可观的财政收入;此外,官牙人抽取商人的牙税,也能够增加税收。这个经济手段玩儿得6不6?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及蒙古人打打杀杀分分合合,和平年间双方在边境上都通过榷场互通有无。

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全面开花

宋代科技发达,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都出自于宋朝,印刷术虽发明已久,却也是在北宋民科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才开始大量用于图书和教育。宋代不仅官学发达,私办或官私合办的书院大量兴起,唐、辽、金加起来也不到宋的10%,读书人的比例非常多。科举制度迎来了大发展,进士的分布也愈趋合理。就像剧中赵盼儿想要做进士娘子,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性经过自身足够的努力和积累之后,踮起脚尖就够得着的现实。

在宽松的知识分子政策下,文化艺术也空前活跃,文学上唐宋八大家中大宋占了其中六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词作家有柳永、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科技专家有沈括、毕升、曾公亮。宋朝还涌现出很多哲学学派,理学祖师程颐兄弟、朱熹,心学祖师陆九渊,关学祖师张载……还有很多新的学术领域诞生,如金石学、古文字学等。当真是盛世繁华,人才辈出。

女性地位有提升 , 女儿也是传后人

最后,我想来谈谈女性的地位。在宋朝,女子能抛头露面吗?可以经商吗?拜托!你的思想还被大清的裹脚布紧紧缠着吗?来来来,爸爸给你做一下科普……宋朝的经济这么发达,生活水平这么优渥,文化再度百家争鸣,思想境界当然也非常开放。虽然基本还是“男耕女织”的社会,但是女性的地位也是可以靠着自己打拼出来的。赵盼儿不是在钱塘过得很好嘛?在东京“京漂”不是也立足了嘛?可比你这个“社畜”混得好多了~

大宋的女性地位,主要看她对家庭的贡献。未出嫁的女子在闺阁中就要做些女工劳动,也有人送家里的女孩去修习艺业,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为人婢妾,都能为家庭带来一定收入。在正常的家庭中,女子和男子一样都要承担税收,在非正常的家庭中,比如孀居寡居的女子,也可以独立支撑家计,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宋五嫂鱼羹”作为招牌,跟现在的“好嫂子饺子馆”又有什么区别?已婚的女子,还有自己的奁(lian,二声)产陪嫁,是女子可以自主支配的“小金库”,同时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来争取管家权和继承权。如遇性格不合或者家暴渣男,女子还可以主动提出和离,电视剧《梦华录》里面宋引章不就在赵盼儿的帮助下,顺利摆脱了周舍吗?还是最狠的那种,流放千里。

最后,爸爸想用柳永的一首词来总结大宋的无限风光: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户均产值100贯的宋朝,真是“有钱任性”,都在玩什么?

举个“栗子”,北宋庆历五年时,政府的税收已经达到了近一亿贯,一亿贯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普通人的家产大概100贯,可见宋朝之富有。

人嘛,一有了钱就想要追求点精神上的快乐,于是勾栏瓦肆这种集合了青楼、茶馆、剧场等等娱乐项目的场所,在两宋异常火爆。

人们玩的看的也杂,有看杂耍的,有看皮影的,有玩斗茶的,还有玩虫子的,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人家都爱玩。

大宋“仁宗皇帝”

宋朝人都爱玩啥

1、“国球蹴鞠”

蹴鞠这种运动起源于战国,一般来说,历史这么悠久的项目,中国怎么的也得有点优势吧?

然而事情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

蹴鞠在两宋的地位很高,不信的可以去问问高俅老哥,这位大哥就是靠蹴鞠发迹的。

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东京城内的民间蹴鞠俱乐部齐云社,到了南宋竟然还存在!不仅仅是民间蹴鞠运动得到了普及,北宋官员也喜欢蹴鞠,《宋太祖蹴鞠图》就描绘了皇帝和他的弟弟,大臣们玩球的场景。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蹴鞠在官员中得到普及也就不奇怪了。

《宋太祖蹴鞠图》

蹴鞠不仅仅有“男足”,还有“女足”。在唐代的时候,女性蹴鞠还有时间限制,比如说到了节日才能玩,但是宋朝多开放啊!宋朝女性当然不同意这种限制,她们要自由,于是两宋时期蹴鞠也成了女子日常的娱乐活动。

除了基本的蹴鞠,宋朝女子还喜欢打马球这种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宋徽宗时期,皇帝还组织了一支宫廷女子足球队,用最好的装备,最好看的姑娘,自然是屡战屡胜。

2、相扑运动

相扑这种运动起源于中国,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相扑就是日本的。

这项运动真正地发扬光大是在两宋时期,每每当宴会要结束的时候,主人神秘一笑,问左右宾客:“想要点刺激的吗?”于是此时相扑队员隆重登场。

这在《宋史》中有明确记载:“第十九用角抵,宴毕”。

女子相扑运动

除了官方的相扑队伍,民间相扑运动也十分盛行,水浒传中的燕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于民间专门为了相扑运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角力记》。

宋朝还出现了女子相扑。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古代女子应该是那种笑不露齿,行动时如弱柳扶风的那种,但是你错了。

宋朝人已经不满足于男子相扑的刺激感,女子相扑应运而生,女子相扑手往往身形矫捷,属于速度型选手,她们一上场,观者如云!宋仁宗在观看百戏表演时,还专门赏赐给这些女相扑手们银两。

《梦梁录》中记载:“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手之资。先以女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力者争交。”

3、围棋是中国的

围棋这种运动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地。

经过历朝历代的改良,两宋时期的围棋已经和现在十分接近。

围棋是君子六艺之一,在古代,如果说你作为一个读书人不会下棋,那是要受到鄙视的,两宋时期的许多名士都是围棋运动的爱好者,比如说苏轼、黄庭坚等人,其中苏轼最为有趣,东坡先生在文坛上无往不利,但是在围棋方面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臭棋篓子,越输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输。

于是他自己安慰自己说:“胜固似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围棋运动怎么能少了宋朝女子的身影?在宋朝皇,帝专门设置了一个女棋待诏的职位,这个职位是干嘛的呢,就是陪皇帝下棋的,至于是不是下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忘忧清乐在秤棋,仙子精工岁未,窗下每将图局按,恐防宣召较高低。”

这四句诗所描绘的就是一位少女棋待诏日常打谱的场景,我估计她每日研究的不是怎么赢,而是怎么输,或者是怎么赢的吃力一些。

围棋还是夫妻之间营造良好家庭关系的一种手段,夜深人静之时,与红妆妻子手谈一局,无论赢输,都有益于身心健康。

4、宋朝人也爱追星

经济繁荣的大环境让宋朝百戏极受欢迎。所谓百戏,有说话、影戏、马戏、弹筝、魔术、水秋千、杂剧等等,说实话,宋朝人玩的花样还真不少。在古代,大部分潮流都是由宫廷引领,百戏也不例外。

《水浒传》中的李师师,不仅仅容貌出众,而且还是小唱的高手,连皇帝都是她的忠实粉丝。

据《宋史》记载:“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台南设灯山,灯山前陈百戏,山棚上用散乐、女弟子舞。余曲宴会、赏花、习射、观稼,凡游幸但奏乐行酒,惟庆节上寿及将相入辞赐酒,则止奏乐。”

李师师剧照

可想而知由皇室出资搞得百戏表演,该是多么的精彩。

宫廷引领的潮流在民间得到了极大发展。百戏在民间花样就更多了,其实这很好理解,皇室嘛,代表着国家颜面,自然看的都是“正经”百戏,而更多的百戏种类在民间得以发展。

比如说,商家在门前常常敲着东西招揽顾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叫果子的百戏类别,再比如说,为了增强声光效果,宋朝人将火药用在了表演之中,特别是那些吞云吐雾的神鬼杂剧,有了火药更能增加神秘效果。

5、宋朝酒宴中的那些事

酒是在宴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人多了光喝酒就没意思了,总要玩出点花样,于是行酒令出现了。

宋朝的行酒令名目很多,文人们玩的就雅了些,多是猜东西,猜不中的自然就要罚酒,所以如果没点文化底蕴的同学,文人的酒宴是不能随便参加的。

趣味行酒游戏“流觞曲水”

唱歌是很多酒宴的保留项目,宋朝酒宴也不例外,但是宋朝的歌曲叫词,很多有名的宋词都是在酒宴中创作出来的,甚至于后世耳熟能详的天仙子、南乡子等词牌也是在酒宴之中出现的。

民间没有文人们那么高的文化素养,玩的就野了些。宋朝人玩的行酒令我们今天也在玩,就是猜拳,什么六六六啊,五魁首啊,这都能够在今天的酒桌上听得到,猜拳的词语都是一些喜庆的词,这更够烘托酒宴的气氛,使得宾主尽欢。

酒宴的另一项有意思的活动就是投壶,投壶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规则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将箭投入一个细口瓶子中。

北宋司马光十分喜爱投壶,但是玩的不好,经常输,对于一般人来讲可能会归咎于自己的状态不好,技艺不精,但是砸过缸的司马光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宋代的投壶太依赖于运气。

《投壶图》

这位仁兄干了件什么事呢,就是改了规则,“壶口径三寸,耳径一寸,高一尺,实以小豆。壶去席二箭半。箭有十有二枚,长二尺有四寸。以全壶不失者为贤。苟不能全,则积算先满百二十者为胜,后者负,俱满则余算多者胜,少者负。”

这就是司马光的规则,也不知道奏没奏效。

宋朝娱乐业发达的原因分析

1、大一统的环境是前提

举凡盛世,都是出于大一统的大环境之中。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这句话放在娱乐圈同样适用,如果处于乱世,人活下来都成问题,哪有心思去追星,所以宋朝娱乐业的发达与这种和平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大宋民间百姓也还算是富足

其次,两宋都注重养士,科举录取的人数都很多,这些读书人比平民百姓更懂得如何去玩,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娱乐业的繁荣与此不无关系,说句题外话,正是因为两宋养士几百年,才有崖山两万名读书人跳海殉国,无他,尽忠而已。

2、发达的经济是保障

经济是一切事物兴旺的前提。人们口袋里没有钱,哪有心思去看各种“演唱会”,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保障,两宋的娱乐业也不能如此发达。

唐代以后,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内部之间的流通变得容易,由此带来的是商品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达带来的是人口的聚集,而聚集的人口又为娱乐业提供了土壤。

北宋税收的峰值达到了两亿贯,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檀渊之盟中,每年向辽缴纳的岁币四十万贯真的不算什么,甚至有种打发叫花子的感觉。

宋朝经济写照《清明上河图》

总结

两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另一个高峰,经济的发达,政治的稳定,为娱乐业的兴旺打下了基础。

而宋朝娱乐项目之多从另一个方面也代表了人们的幸福水平,虽然两宋在军事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在经济方面却一骑绝尘,由此催发的娱乐业也十分发达,蹴鞠、百戏、斗茶、马球,这些项目都深受宋朝人民的喜爱,抛开其他议题不谈,至少在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方面,两宋君臣做的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北宋都市女性的娱乐生活研究》

2、《宋代游艺活动探析》

3、《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

4、《试论宋朝蹴鞠规则及赛事活动》

宋朝人民生活是怎样的?

  宋朝开创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框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这些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北宋时期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厂里的工人按期领工资。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造会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余人。绫锦院织工达到四百余人。除公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的出现与繁荣。
  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了,宋时中国的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社会那迈进了。宋朝的手工业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比西方资本主义印刷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大学者苏东坡曾给一做油食老妇人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生意大振。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论达到了现代货币理论水平。此外宋朝已出现类似现代报纸的"小报"了。世界的中国的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于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中。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发展。宋代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化。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宋朝发达的交通为人类封建史之最。宋朝每十里设一邮亭,每三十里设一驿站。各地的官道星罗棋布、四通八达。宋政府对邮驿是十分重视的"以法治邮"的做法,保证了邮驿的正常运行。"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宜驿分明。"地经就是地图,宋朝的地图已经相当的精确。宋朝四京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样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在城市所有干道的塔上都挂有一个时针。每个钟都有一个人看守照料。他敲着铜罗报时,即使在很在窄的小巷都会回荡着这种声音,随后他用文字把时刻展示给人们看。北宋富强160多年,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汴梁城不仅旱路畅通发达,水运也十分发达。"舳舻岁岁衔清汴","联翩漕舸入神州"。"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朝的汴梁城已经用煤(西方称之会燃烧的石头)而不是用木材生火做饭取暖了。当时西方都是用木头劈柴生活作饭取暖。中国1949年解放后的各大城市都没有达到这一点。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宋朝的城市不像唐朝的城市一到黑夜就一片黑暗了,宋城在黑夜里是灿烂的光明之城。因为宋朝不像唐朝一样实行宵禁,宋人有夜生活。一到夜里,宋人就自己的房间里、在家门口、庭院门口都点上了灯,因而到处都有灯光。在夜晚赶路游玩的人们都拿这各种各样的灯笼。因此在夜晚整个城市都在闪烁。在夜晚城市里灯火通明,叫卖声到天明。在"瓦子"、"勾栏"等固定娱乐场所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夜间饮食店铺生意兴隆,直到太阳从新升起街上一样挤满了人。"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不止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少数的宋人而是城里的广大的市民、大多数的宋人。宋人生活得是如此富足幸福。宋朝没有"路有冻死骨"的贫穷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观绝望。只有"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的乐观、繁华。
  宋瓷是当时中国的国家标志。宋时的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可以说人类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工业是宋朝的瓷器工业。宋瓷是最精美艺术与精确工艺完美的结合。宋瓷神韵文明与大众文化巧妙的融合与统一。各地名窑瓷器大量地生产,不仅供皇家贵族使用,还为官员学者们、及市民阶级所珍爱、使用。宋瓷的各种窑类造法制造出来的瓷器品种层出不穷。让所有见着的人都赞叹不已。宋瓷许多的工艺都已失传。宋瓷许多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宋朝的瓷器是如此的精美,可以说宋朝遗留下的名窑瓷器几乎都价值连城。宋时中国的大众丝绸工艺从实用化走向细腻化精密化。宋朝的丝绸,超乎寻常的先进。非常尖端的织机,包含1800个活动的构件。各种绣法让中国的丝绸更艺术化、更美学化。外国富人穿的是粗布麻衣,中国平民穿的是柔丝绸缎。有的农民也穿上了丝绸。"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整个社会尊重知识份子,文化人地位空前提高。宋朝历代都特别爱惜人才,优待官员。即使是卢多逊和丁谓图谋皇位,这样的重大犯罪也只是流放了事。宋代并没有形成所谓的官场,下级官员可以告上级官员。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难幸免。其中包拯就把他顶头上司及几位比他职位高的官员弹劾倒了。包拯这样的人物只有在开明的大宋王朝才能产生。宋朝民告官的事也屡见不鲜,各级衙门门口都贴着反腐规训,人民可以上诉、告官,直至胜诉。
  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宋朝闻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嵩阳书院)成为儒家弟子吸取文化乳汁的圣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宋仁宗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赵祯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四书五经为太学规定的必修课程。军事方面的最高学府称武学,相当于军事大学。宋还有科技一类专门学校,如算术、医学等。此外宋还有大量的家塾、舍馆、书会等学习场所。"每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遇大比之岁,间有登第补中舍选者。"南宋设在曾是岳飞府地的太学院最多有太学生一千七百余人。太学有学生宿舍还有体育场。太学考生来自四面八方。录取比例在3%--6%。太学实行五年制的三舍法。初进太学在外舍学习,一年以后学习合格者进入内舍在学习两年,合格者升入上舍学习。在上舍再学习深造两年,考试合格者毕业。太学生伙食费完全由政府包办,每人每年要花费三千贯左右。宋政府只是给太学院太学生的伙食费一项,每年就投入花费五百多万贯。科教兴国不仅促进了科技、商业、文艺的繁荣,也推动了政治的多元化思维,民主开明的政治报复思想的派系建立等。
  宋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等。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宋人小资情节严重,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宋词体现了宋朝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丰富优越的社会生活。娼妓业的兴盛起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宋代的娱乐业则分得更明确,大致分为了“官妓”、“声妓”、“艺妓”、“商妓”四类。宋代的“妓”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妓”。大部分可以买艺不买身。她们大多数相当于现代的文艺工作者。她们一般都是才貌双全的,有的人对琴、棋、歌、诗、书、画、等有很深造诣的,有的可以称上是那个方面的艺术家了。“官妓”是最为人们仰慕。她们不只是相貌出众,还非常有才华的。她们品貌、学识、才智和艺术趣味都非常出众超群。现在的演员明星、或从事文艺工作的女人都难以比上她们,因为以前的红楼女子是从小培养、不断的熏陶出来的,而现在的一些演艺界女士,长得漂亮点只上两年学就有可能成为明星……可以说一个宋代的名妓,要比现代的女明星强不少。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因为什么?因为宋朝是文化艺术的殿堂……
  宋没有倾尽全国之兵、全民之财反动对辽、对西夏的进攻是因为吸取了隋扬帝、汉武帝的教训。战争侵略得到的远远比不过自己创造的。开明的政策使宋朝的人们长期没有战争、兵役、苛税这三大"灾害"之苦。使宋朝人民长期生活富强安逸。如果说秦亡于苛政,汉亡于战乱,隋亡于兵役,唐亡于割据。那么宋就亡于安逸。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以前、以后,中国一直到现在还实行的是强制性征兵政策。募兵制就是国家不强制你当兵,你当不当兵靠自愿。当然你当兵国家是给你钱的。宋朝的士兵都是招募的雇佣兵,而这些雇佣兵都有非常厚重的薪金,国家为此所付的军费是惊人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