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生卒年不详),齐郡(今山东临淄)人。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水利学家。
徐伯的主要功绩,在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为发展农业生产,是离不开水利的。西汉的农业,经过战乱后,大体上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前期在于恢复,中期在于发达,后期因豪强地主的夺田霸产,兼并土地,使农业生产在发达的基础上反而呈现出衰败的景象。汉代中期的农业,之所以发达兴旺,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汉武帝刘彻,充分认识到水利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大兴水利,积极推广较为先进的农具,推广和扩大技术成果。其中,兴修水利,重视农田的灌溉,又是使农业生产发达兴旺的重要原因。徐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推上了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了他的水利才能,为汉代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时,汉武帝采用了大臣郑当时的建议,命工程水利专家徐伯测量地形,发兵卒数万人开掘了漕渠,灌溉农田。徐伯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他不负汉武帝所望,饱经风雨,任劳任怨,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亲自主持了漕运的开凿工程。从测量、制图到动工,他都躬身实践,身体力行。为了工程早日竣工,他不分昼夜巡行于穿渠之处,躬身劳作,竖立表记,确立地点、践线,选定了渠线和渠坝高程。费时整整三年,动用了民工数万人,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徐伯为中国的水利科学发展,为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实践基础。当时,这条漕渠起自长安的昆明湖,中经山区,沿终南山一带一直延续到黄河,全长300余里。这在当时,是一项浩大工程。由于这一巨大工程,使自关东(函谷关以东)至长安的农田得到了灌溉,保证了农业的丰收。同时,也方便了漕运。从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较之过去,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自此之后,汉武帝又发卒万人开掘渠道,自徵县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当时因洛水堤岸常常崩坏,渠开不成,水工们在徐伯等人的鼓舞下,发明了开井渠法。办法就是在地下开水渠,凿井深数丈,使井与井之间互相串连,成为一个连环水系,使水势互相贯通。这项工程,自商颜山西麓引水到商颜山东麓,长10余里,被命名为“龙首渠”。“龙首渠”的创造,主要也是徐伯的功绩。
徐伯作为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专家,能够躬身实践,亲临现场指导、操作,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5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