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周朝分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氏族时期、部落邦联制时期、封建时期和帝制时期四个阶段。周朝实行的就是分封制,我们称之为封建期,秦汉以后以郡县制为主体,虽然大多时候分封并存,但基本不是实封。一旦实行实封,必然导致藩王之乱。
为什么周朝分封可以兴旺近三百年,而帝制文化时期,如同被诅咒一般,只要实封就出问题?比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
西周分封时,除了姬姓,还有子姓、姒姓、姜姓、妫姓等异姓诸侯,帝制时期基本都是皇帝一姓家族血亲,为何亲缘关系竟然比不过异姓,这是为什么呢?
01封建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差异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很大。分封制是授权管理的模式,由一方诸侯代行天子之权,其政权架构,相当于缩微版的中央。郡县制是垂直管理模式,由中央对地方直接行使治权,以职能对口的方式,直接对中央负责。
1.封建制的主要特征
①土地所有权归周天子,治理权在诸侯。名义上周天子可以随时收回“土地证”,实际从来没有执行过;
②诸侯国国君世袭,报由周天子确认。名义上周天子可以指定诸侯国国君接班人,实际上从来干涉不了;
③诸侯按比例向周天子缴纳租税和贡品。一开始诸侯还能尽义务,后来周天子成了要饭的,最后要饭都要不到;
④诸侯国有自己的军队,规模受控,周天子随叫随到。实际上后来哪一家诸侯都比周天子阔绰,甚至反过来胖揍周天子。
2.郡县制的主要特征
①天下所有财产归中央、归皇帝,地方官按照法律行使职权,随时可能被调动或免职;
②地方财政由中央直管,除少量地方留存,用于相关支出外,要全数上缴中央。地方财政支出,也要接受中央审核;
③地方军队归中央统一指挥调配,行政长官无权干涉军事。
由此可见,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那么,西周早期为何能用,到帝制时代,一用就出问题了呢?
02分封制在帝制文化时期,必然形成自戕
分封制其实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是对环境适应的自然萌芽,而不是人为规定。同样它的消逝,也是因为与环境的冲突所导致。
1.地理条件塑造的“多极社会”,与帝制文化冲突
西周从夏商时期的部落邦联制演化而来,那时候陷于人类生存条件和技术水平,相互之间独立生存,虽然部落众多,但是依然保持有原始社会的“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特色。
因此,各方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利益交集少,各自独立发展,冲突少。到了帝制时代,中国已经形成统一的政治圈、经济圈和利益场,由此局部与中央,局部与局部之间矛盾重重。
在这种状况下,中央集权很重要,分封式的“多极社会”,必然导致核心的丧失,必然导致矛盾的复杂化,和冲突的协调难度。比如吴楚七国之乱,放在西周,吴楚偏远,想打也打不起来。
看看今天的社会,就更容易理解,如今人类是同一个“地球村”,相互交集频繁,地理障碍没了,冲突就加剧了。
2.分封的政治环境,不合适大一统社会
西周的分封,本质上是周天子开了一张空白支票,由各部落联盟“自主创业”的模式。商朝之所以灭亡,其实是执政联盟内部的分裂,是各大部落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土地、人口资源冲突加剧的结果。
西周取代殷商,如果不解决资源问题,依然不能化解商朝遗留的问题,同样会走向分裂。于是,西周的分封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给各大部落授权,向四周开疆拓土,哪个部落打下来的土地上,就分封给谁,只需要向中央交“保护费”就行。
这就是西周分封制的由来,本质上这是一次内部矛盾向外转化的方式。
这就是西周早期,能爆发强大战斗力的原因,各大联盟在利好政策的影响下,积极开拓,迅速把疆域向四周拓展。
可是帝制时期的分封完全不同,它不是诸侯替天子打江山,而是割天子的肉。从这个角度讲,帝制时代的分封,从一开始就对皇权和中央集权,形成利益伤害。
3.分封制模式下的庄园经济,不适应农耕文化
西周初期的经济模式,以奴隶主庄园经济为主体,是典型的经济落后状态下封闭的结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分封制的奴隶主,对人口和土地资源形成垄断和禁锢,必然会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成阻碍。而帝制时期,农耕经济已经很发达,新兴地主阶级成为主导力量,两者必然会发生矛盾。
严格意义上讲,帝制社会的诸侯王,其实就是地方最大的奴隶主。他们一方面盘剥地方经济,一方面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4.分封制下的军事外向型特性,必然戕害中央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军事力量独立于中央,那是因为周天子需要他们替自己开疆拓土,刀锋冲外。帝制时期诸侯王拥有军事力量,表面上可以拱卫中央,其实往往是刀锋对内的自戕。
虽说这个模式有两面性,但总的来说,地方武装的独立性,几乎不了避免地发展成军阀势力,从而危害中央政权。
因此,分封制能促进西周发展,是因为这种制度适应环境需要,为中央集权服务。帝制时期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分封变成割肉式的自戕。
汉武帝之后,将分封演变成“虚封”,诸侯国名义上还存在,其管理模式已经与郡县制并轨,诸侯国君只是地方的“食客”,这才彻底瓦解了分封制对中央带来的威胁。
03为什么分封制始终死而不僵
奇怪的是,尽管历史一次次证明了,分封制必然会戕害中央政权,即便连分封制的鼻祖周王朝,最终也亡于分封。可是两千年来,分封制为何一直没有灭亡?甚至局部时间,又回到实封的阶段?
因为中国从原始部落,到夏商的部落邦联制,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汉之后的帝制时期,有一样东西始终不变——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思想。
中国人“家国天下”,其实就是宗法思想的体现,我们把天下这个庞大的概念,通过血缘关系逐步分解到个体。每个人以血缘关系构成家族,家族就是个人实现治国政治抱负的基础,天下就是国家的总和。
儒家思想谈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伦关系,人伦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形态。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家国不分,皇帝更是如此。既然是这样,所以他们就很难摆脱,以亲缘关系维护政权稳定的窠臼。这个思想基因,直到今天依然有效。
我们可以看到,西周都灭亡了两千年,但是嫡长子继承制,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却一直保留到清王朝灭亡。这就是分封制一次次带来戕害效应,却始终不灭的原因。
我们中国封建社会是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末代皇帝宣告退位为止,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 而在秦朝以前的夏商周时代,我们华夏则是奴隶社会。
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如果将封建社会提前到周朝,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封建社会不仅仅只是个名词,也不是说只是个单纯的社会现象。封建社会是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在这里,有人就会问,为什么周朝如果实行封建制度必定会乱做一团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朝的发展。周朝第一任君主姬发在商朝末年,以看似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灭掉商朝,万民拥戴,实则暗潮涌动。直到周武王姬发离世后,这种现象便愈发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姬发的两个弟弟联合纣王的儿子一起发兵谋反。
在周朝,周武王姬发实行的还是分封制,还给了那些开国功臣,姬姓子孙都给予了土地,让他们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小宗主。但他们还不是不满足吗,还是想要更多的东西。
如果当时周武王姬发实行不是分封制而是郡县制,那么情况可能就是连那几年的安稳都没有了。那么为什么那些诸侯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
首先,在周武王姬发还没有举起反商大旗的时候,他们其实都是一样地位,都是商朝的附属国,而在之后武王伐纣时,姬发其实也就是一个带头人而已,那些诸侯带来的人都是那些诸侯自己的兵力。并且就算没有武王伐纣这件事,他们依旧是自己国家的主人,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为了图谋更大的利益罢了。像秦朝的先祖的发源就是由跟随武王伐纣这件事而成功发源的。
所以说,如果周武王姬发当时如果说要那些诸侯的土地收归己有,并且要他们交出兵权,那么这可能当时就能起兵造反了。
1.建立藩屏,卫护王室;2.稳定政局,镇抚名族;3.抵御外侮,巩固边防。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此我们看出,分封制目的一之所在。
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
从《西周形势图》,我们可以得知: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一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
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春秋战国时期混战的局面因此而产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3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武则天的母亲是谁荣国夫人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