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后,魏征向李世民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件事,都被接纳。其中有两件是比较典型的。
第一件是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长乐公主很疼爱,想为她出嫁时多添置嫁妆。后来,李世民身边许多大臣拍马屁奏请为长乐公主加嫁妆,李世民听后顺势同意了。但魏征以永嘉是长乐的姑姑,却增添长乐的嫁妆不符合礼制为由,表示反对。长孙皇后知道这件事后,赏赐了魏征,并对他直言进谏的行为给予支持。
第二件是魏征全面地、系统的总结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后,上奏《十渐不克终疏》。奏折中对李世民建立行宫、频繁猎游、常常带兵打仗,以致劳民伤财等事,批评李世民的骄满情绪,并提醒他慎终如始。李世民看完奏疏,欣然接纳,并赏赐了魏征黄金和马匹。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魏征进谏的故事有哪些
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材之心,才使魏征有了发挥才干的平台。他不仅帮唐太宗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也时时刻刻修正着唐太宗的谬误。他为唐太宗讲解了“民可载舟,又可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道理,也常常犯颜直谏。从贞观初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为止,17年间魏征谏奏的事,有史藉可考的达200多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当然,皇帝也是人,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声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他又不愧一代贤明君主,火气过后又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就一次次原谅魏征的犯颜直谏。
以致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详细的:
86 86 长乐公主将要出嫁长孙仲,太宗以公主是皇后亲生,特别疼爱,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徵劝谏说:“过去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均令分给楚王、淮阳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太远吗?”
魏征曾请假上坟,回来对皇上说:“人们说您打算到南山,出外的行装都已准备完毕,竟没有出发,是什么缘故呢?”皇上笑着说:“当初实有这个意思,就是怕你嗔怪,所以中止了。”皇上得一只好鹞鹰,亲自架在手臂上,老远看见魏征来了,赶紧藏在怀里,魏征奏禀公事,故意没完没了,结果鹞鹰死在皇上的怀中。
成功:
1、李斯进谏秦始皇,李斯成功保住官职,并从此得到始皇的重视重用,也保住了其他门客的地位,为秦国留下了大量人才,为后来秦朝统一打下了基础。
2、魏征
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失败:
1、扶苏
始皇三士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苏犹虑,及时进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贬谪扶苏于上郡监蒙恬军。
2、司马迁
司马迁为李斯求情,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的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解,是在故意贬低当时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顺利的李广利,于是命令把司马迁判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
五个纳谏成功事例和五个纳谏失败事例。
一、纳谏成功的:
1、唐太宗纳魏征谏言,开创了贞观之治。
2、吴王阖闾采纳了孙武军事上弱楚疲楚的建议,使楚军疲于奔命,为日后阖闾破楚入郢奠定了基础。
3、越王勾践在走投无路之时采纳范蠡文种之建议,卧薪尝胆二十年,最终灭亡吴国。
4、秦穆公采纳戎人由余的建议,拓地千里,攻灭了西戎十二个小国,在西戎之中称霸。
5、燕昭王在初即位时采纳了他老师郭缓的建议,礼贤下士,重金招纳四方贤士,结果使燕国强盛起来,最后在乐毅带领下几乎灭亡齐国,使燕国国势达到顶峰。
二、纳谏失败的:
1、秦穆公不听蹇叔百里奚之言,坚持出兵偷袭郑国,结果惨败于崤山。
2、吴王夫差不停伍子胥忠言,坚持赦免了越王勾践,结果最后身死国灭。
3、楚怀王不听屈原忠谏,去了秦国,结果被秦昭王扣留,三年后客死在异国他乡。
4、长平之战刚结束后秦昭王不听白起一鼓作气灭赵的建议强令白起罢兵,结果使赵国有了喘息之机,酿成了日后邯郸之战的惨败。
5、赵孝成王不听赵括母亲的建议,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酿成了长平之战的惨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鸿门宴的故事
下一篇: 李渊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