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玄宗为什么会选择李亨为不是寿王李瑁他是什么用意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5 12:05:21

唐玄宗为什么会选择李亨为不是寿王李瑁他是什么用意

寿王李瑁本是皇子中最热的太子人选,为什么唐玄宗最后选了李亨,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非嫡非长,他怎么会成为太子的热门?而最后胜出的李亨,同样也是非嫡非长,他又凭什么成为一匹黑马?

李瑁能成为太子热门人选,第一个理由是生得好。他的母亲武惠妃,深得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攸止之女。她自幼长在宫中,因为容貌出众,天性乖巧,善于奉迎,所以很快独宠六宫。

武惠妃伺候唐玄宗二十四年,生四子三女,在所有嫔妃中独占鳌头。开元二十五年,三十八岁的武惠妃病逝,唐玄宗郁郁寡欢,后宫佳丽竟无一人能入他的法眼。

李瑁是武惠妃的第三子,子以母贵,李瑁兄弟当然被唐玄宗高看一眼。李瑁的两个哥哥早夭,这个意外让李瑁在太子之争中凸显出来。

唐玄宗的皇后王氏,一生未育,也就是说所有的皇子都不是嫡子。王皇后去世后,唐玄宗曾经准备立武惠妃为后,无奈遭遇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未果。即便如此,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下旨追谥其为“贞顺皇后”,只是在服丧礼仪上,依然用嫔妃之礼。

既然所有的皇子都不是嫡子,李瑁在竞争中就不落下风。

李瑁大热的第三个理由,就是宰相李林甫的鼎力支持。

武惠妃在世时,李林甫通过宦官的引荐,投靠在武惠妃门下。从此他与武惠妃互为引援,武惠妃动用自己的力量,将李林甫一步步提拔为宰相,李林甫则一心一意,要把李瑁推上太子之位。

谁料到,外有大臣鼎力支持,内有母亲的恩泽护佑的李瑁,居然败给了李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亨半个嫡子,及长子身份占了优势

李亨生母杨氏,是弘农杨氏之后,与武则天的母亲杨姥姥同祖。李亨出生后,小心谨慎的杨氏,将他送给皇后王氏为子。所以从法理上讲,李亨是唐玄宗唯一的嫡子。

不过李亨不是长子,他有两个哥哥,大哥李琮,生母刘华妃,二哥李瑛,生母赵丽妃。既然如此,何来李亨“长子”身份之说?

首先老大李琮很倒霉,他从小在一次游猎中,被猴子抓伤,严重毁容。将来龙椅上坐一位,大臣们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皇帝,实在有损国格。所以,李琮跟空气一样存在。

老二李瑛九岁被立为太子,却遭遇武惠妃陷害。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中了武惠妃布下的陷阱,以谋反罪被同时处死。就这样,李亨成了事实上的“长子”,比李瑁占有顺位上的优势。

不要小看这点不起眼的优势,它是古代继承法统的规则之一。假如立李瑁为太子,在他身前的哥哥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

李亨的支持力量与李瑁的反对势力

李瑁有李林甫的支持,李亨的支持力量也不弱,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李亨的,是唐玄宗的大红人高力士。有高力士站在李亨的背后,李林甫也只有缩手感叹的份。

李瑁除了李林甫的支持,其反对势力更强大,理由竟然也是身份所导致。

武惠妃是武氏族人,这个甩不掉的标签,让她被朝外所不容。从武则天秉政开始,围绕武李两大家族的政治斗争,持续了几十年,数次重大的政治事件,都离不开“挺李派”和“挺武派”的明争暗斗。

由于武则天晚年,促进武李联姻,导致武氏势力,在李唐恢复后,一直没有被清洗,甚至在个别阶段依然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中央。这种状况当然会遭到“挺李派”大臣的反对,也是大臣们拼命反对立武惠妃为后的原因。

李瑁身上有武氏血统,他必然被外朝所不容,这种情况,很像当年的吴王李恪。唐玄宗想册立武惠妃都做不到,想立李瑁做太子就能做得到吗?估计唐玄宗想想就挠头,算了吧!

唐玄宗杀三子的后遗症,李瑁背不起

武惠妃为了干掉太子李瑛,采取了卑劣的手段,唐玄宗因为不能明辨是非,留下“一日杀三子”的骂名。武惠妃作恶,唐玄宗背锅,这个代价对唐玄宗来说有点大。

不过,碍于唐玄宗的皇帝身份,舆论也不敢太过张扬。可是,假如“一日杀三子”的结果是李瑁摘桃子,毋庸置疑,他将成为政治的靶子!唐玄宗能背得起锅,李瑁行吗?这个巨大的政治隐忧,唐玄宗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去触碰。

杨贵妃让李瑁赔了夫人又折兵

太子李瑛被杀的当年,武惠妃在恐惧中病逝,也让两年的太子之争,出现了转折点。

首先,李瑁失去了母亲的支持,从此势单力孤。其次,自己的妻子不幸被老爸看中,他被迫卷入一场注定很受伤的情感纠葛。

一般情况下,为父亲排忧解难,儿子应该受到奖赏,可是李瑁献妻,这份功劳不光得不到奖赏,还在政治上被判处了死刑。

理由很简单,未来李瑁做了太子或皇帝,他该如何与杨贵妃相处?即便唐玄宗本人,每天看着在自己眼前晃悠的李瑁,能心安理得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李瑁少出现,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别掺和政治。因此,李瑁莫名其妙地做了一笔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也让太子之争,以捂脸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老奸巨猾的李林甫,为何非要与太子李亨过不去?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奸相之一,把持朝政十九年,一时间权倾朝野。但他在祸乱朝纲、结党营私的同时竟然还和当时的太子李亨处处作对。

太子是一国之储君,下一任的皇帝,作为宰相应该小心奉承不敢得罪才对,不说要搞好关系,至少也不能交恶,那么李林甫为什么非要与太子李亨过不去?

李林甫崛起的时候,还没有杨贵妃什么事,当时受到宠爱的是武惠妃,最受唐玄宗信任的宦官则是高力士。

李林甫为了取得这两位的信任可谓是煞费苦心。

爱屋及乌,唐玄宗非常喜欢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对太子李瑛则有所疏远。所以武惠妃和李林甫处处煽风点火,李林甫的地位越来越高,可太子就要倒霉了。昏庸的唐玄宗竟然在被人蛊惑之下,将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自己三个亲生儿子杀了。

可能是亏心事做多了,武惠妃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就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不过李林甫却始终在坚持当初的承诺,数次劝说唐玄宗想让他立寿王李瑁为太子。可是,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并没有这么做,反而选择了李亨为太子。

很多人绝得奇怪,那么既然唐玄宗已经选定了太子,自己这样做岂不是出力不讨好,一旦太子登基,那么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他自己不是不清楚。

所以从根儿上看,李林甫和李亨就不是一个阵营的,李亨也知道李林甫在朝中为非作歹,干预皇家大事。

再说,就算李林甫想着改换门庭,但他在李亨立太子这件事上不仅没有任何功劳,反而一直在起反作用。

李亨也不傻,李林甫同样如此。所以李林甫担心日后会遭到李亨的清算,便有了让唐玄宗继续废太子的想法。

在李林甫看来,太子李亨距离继位还太久远了,况且太子之位其实是不稳固的,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李林甫认为他有机会把太子李亨赶下去,再选择一个自己中意的太子。

所以李林甫便开始陷害李亨,企图离间两人的关系,但李亨仁孝谨慎,没有过错,常常能化险为夷。

当然了,更让李林甫想不到的是李亨太子之位非常稳固,反而自己位置开始摇摇欲坠了。

我们知道唐玄宗后来又有了一位愿意为之倾其所有的美人杨贵妃。而和杨贵妃是亲戚的杨国忠也越来越得到唐玄宗的宠信。

杨国忠也不是一般人,说起讨好权臣他可是一点不比李林甫差多少,久而久之,两人竟然还有过一段亲密时光,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罢了。

最终,李林甫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夙愿就死了,而杨国忠取代了李林甫,成为了另一位祸乱朝纲的奸相。

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瑁

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775年(大历十年)薨。其妃为杨玉环,后被玄宗所夺。后又封韦氏为正妃。

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恩爱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后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抢走。失去爱妃的李瑁在极度委屈和万般无奈之中,鸾孤凤单地默默等待了4年半。

天宝四载(745)年七月下旬,他才在他的父亲作主下,重新娶了一位姓韦的王妃.仅仅10天后,他的父皇就把自曾祖爷唐太宗时代就已废置不用的"贵妃"名号,赐给了那楚楚动人的杨玉环.正史记录,寿王李瑁在王妃杨玉环离开后的第二年,就替刚刚死去的伯父宁王李宪守孝三年,以后虽被父皇疏远冷淡,但他还是与另娶的韦妃相依为命,生有5个儿子,其中3人封王.李瑁本人到大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才溘然长眠.。

本来与杨玉环成亲,也算是奉了御旨。日子过的还算美满。武惠妃死后,寂寞的唐玄宗开始寻觅新的爱人。可宫中佳丽三千,他偏偏看中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于是就有了进梨园、入道观、纳为妃的故事桥段。但是,对于寿王而言,这是何其的痛苦与难言。父亲是一国之君,却抢了自己的妻子,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寿王的衣服,当街巡游一般。寿王却不敢反抗,更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离自己越来越远。

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唐玄宗在位时即皇帝位,是玄宗让位还是篡位?

唐朝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太上皇第二多的朝代,仅次于宋朝,唐朝从开国皇帝李渊做太上皇开始,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都先后做过太上皇,既然是太上皇,这就说明下一任在上任皇帝尚健在的情况下,就继承了皇位。

这种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皇位继承制,因为皇帝是天下之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没有人甘愿放弃皇位,唐朝三位太上皇都是被迫成为太上皇的,都有相当的原因在其中,其中唐玄宗作为开元之治的开创者,也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但是,为何唐玄宗会在自己还健在的情况下,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唐肃宗李亨呢?

事实上,唐肃宗李亨的皇帝之位,并不是唐玄宗李隆基让的,而是李亨自作主张的行为,这种行为,相当于篡位

唐肃宗李亨即位事件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起兵诛杀杨国忠的理由,发动安史之乱,一个月后就攻占了洛阳,随后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之后安史叛军攻破了潼关,潼关是洛阳进入长安的最后屏障,潼关被攻破,长安就失去了屏障,所以唐玄宗就率领3000禁军及杨贵妃、宰相杨国忠等部分皇族和大臣向蜀地逃亡,而太子李亨则率领2000禁军及部分皇族和大臣殿后,同时太子李亨被唐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

唐玄宗等人逃到马嵬驿时,跟随唐玄宗三十多年的禁军首领陈玄礼发动兵变,禁军士兵先是杀死了杨国忠,后又逼迫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之后唐玄宗一行继续前往蜀地,但是,太子李亨却没有按照计划前往蜀地,而是来到了灵州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驻地灵武,在这里即皇帝位,根本没有通知唐玄宗。

太子李亨的行为因为没有提前通知唐玄宗,所以这就是一次标准和篡位行为,跟李世民逼李渊让位的性质是一样的,那么太子李亨为什么这么做?

李亨虽然是太子,但是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话,李亨是没有任何权力的,而且太子之位也是朝不保夕,因为唐玄宗与李亨的关系很紧张,唐玄宗的第一个太子并不是李亨,而是李瑛,但是李瑛在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诬陷下,被唐玄宗废除并逼死,与李瑛一起被废杀的还有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

唐玄宗一次就废除并赐死了三个儿子,可见在唐玄宗身上,根本就没有父子感情可言,随后唐玄宗要寿王李瑁和李亨之间选择了李亨为太子,估计原因是唐玄宗抢了儿子李瑁的妻子杨玉环为自己的妃子,不好意思让李瑁当太子吧,李亨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太子之位非常不稳定,不仅有唐玄宗的不信任,还有宰相李林甫的威胁,只因为李林甫原本是支持李瑁当太子的。

同时,太子在朝中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唐朝非常忌讳太子结党,与朝廷中的大臣有亲密联系,一旦被得知,太子之位肯定会被废除,反正唐玄宗的儿子非常多,光儿子就有30个,废除一个再选一个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不是太史之乱,很有可能太子李亨永远当不上皇帝。

李亨的机会就在安史之乱,当叛军将在攻破潼关时,宫中就开始乱了起来,唐玄宗准备逃到蜀地去,随后任命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太子李亨第一次有了权力,而且还是兵权,可以调动军队,也就是在这个时代,李亨与禁军首领陈玄礼、宦官李辅国等一起策划兵变,诛杀唐玄宗宠信的宰相杨国忠和贵妃杨玉环。

否则陈玄礼一个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跟随了三十多年负责玄宗贴身安全的禁军统领怎么会背叛唐玄宗呢?因为他们把杨国忠和杨贵妃视为共同的敌人,陈玄礼认为是杨贵妃迷惑了唐玄宗,同时杨国忠搅乱了朝廷,要知道安史叛军的旗号就是诛杀杨国忠,如果杀了杨国忠,能让叛军退兵的话最好,如果不能,也是为朝廷除害,所以才有了马嵬驿兵变。

马嵬驿兵变之后,太子李亨一行没有跟随唐玄武进入蜀地,而是来到了灵武,这里是灵州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驻地,李亨以天下兵马元帅之召集忠于朝廷的唐军,并以此建立攻打安史叛军的基地,因为这是太子李亨摆脱唐玄宗控制的唯一机会,也是太子李亨掌权的唯一机会,如果李亨如果不趁此机会自立为帝的话,他可能终生没有机会当上皇帝,因为谁也不知道后面的事态会如何发展。

而且这个时候唐玄宗的个人威望也降到了最低点,包括陈玄礼在内的唐朝很多大臣认为引发安史之乱的原因就在于杨国忠和杨贵妃,而这两人又是唐玄宗最信任的人,因此唐玄宗的威望降到冰点,李亨以掌控兵权的名义自立为帝,是最好的时机。

当太子李亨在灵帝即皇帝位的消息传来,立即得到了很多唐朝重臣的支持,比如唐朝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就在听说李亨即位后赶到灵武,并且拥立李亨,所以李亨的即位在当时,应该是一种众望所归,这也归结于唐玄宗晚年的昏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