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崇祯帝为什么没能守住宋朝是他还不够努力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5 11:43:34

崇祯帝为什么没能守住宋朝是他还不够努力吗

崇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崇祯小哥哥本来当小王爷当地好好的,结果天下掉下来一个皇位,半路出家,干起了治理天下的营生。崇祯皇帝自己也算是勤勤恳恳,凡事亲力亲为,大明江山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是崇祯小哥哥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大明的江山传承下去。

于是崇祯继位之后,少年的崇祯踏上复兴之路。他用铁血的手段将魏忠贤等宦官集团悉数剿灭,也算是整治了朝纲。明朝后期的特色就是朝堂之上,党派林立,他把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整治了,结果文官集团为首的东林党缺失去了制衡,发展的尾大不掉。

崇祯小哥哥开始带着这一群“白银”选手踏上了晋级之路。话说崇祯是个王者的话,好歹也能秀一秀,但是崇祯错就错在,他本身就是个“黄铜”选手,但是有一颗王者的心。不管局势如何,仍旧要话语权,仍旧想“掌控雷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原本一些好的建议被崇祯否决,稍纵即逝的时机也没有被把握住,最终导致崇祯吊死在那棵大槐树上。

崇祯天子守国门,拒绝迁都南京

个人觉得崇祯小哥哥就是有点轴,老祖宗的话记得清楚,“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这份骨气咱是无可挑剔。但是做事讲究方式方法,得灵活变通。明朝从南到北打下来天下,南京北京两座都城,多么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从陕西一路杀过来,此时崇祯完全可以将统治班子搬到南京去办公,南京都是现成的,要啥有啥,何乐不为呢?历史上迁都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东周、西周,东汉、西汉,南宋、北宋,就这个机会,活生生的耽误掉了。他想迁都,但是又碍于面子,想让手下的大臣提出这个建议,结果手底下的大臣就没有一个愿意给崇祯小哥哥背锅的,气的崇祯说了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这是崇祯失去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迁都成功,明朝再活几百年也犹未可知。

拒绝“归化”葡萄牙大兵,最终清兵入关

说到底这件事也是个面子问题,还有就是分不清轻重缓急。当时明朝大臣徐光启建议雇佣葡萄牙火铳手来,携带火器来替大明打仗,抵抗后金,镇压农民起义军。

当时葡萄牙派来的火铳师与红衣大炮实力强悍,被明朝的保守派以水土不服为理由遣送回国。但是洋人遗留下来的火器,培训的队员依旧在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让八旗子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徐光启不甘心这回更有底气去推行雇佣洋人的战略思想。于是再次奏请崇祯,再次向葡萄牙请求支援,葡萄牙也挺厚道,再次派兵前来支援,并且这群军人在对战八旗子弟的战斗中表现得相当出色。

这样,让这群葡萄牙人当老师,组建火铳队的战略思想就被提了出来,也得到和崇祯帝的认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支火铳队的战斗力堪称顶级,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直接是吊打满清的皇太极与李自成。试想如果这样的军队训练出来,试问天下谁能敌?恰恰就是这样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还是没有干成。公元1632年,孙有德发动“吴桥兵变”,葡萄牙大兵被自己训练的这支特种部队打的死的死伤的伤,带着人和装备直接投奔清军去了,你说倒不倒霉?

徐光启计划照方抓药,接着去葡萄牙搞一波大兵回来接着练就行呗,而且葡萄牙那边也答应了,但就在这时,却出现了变数。崇祯小哥哥耳根子软,听信大臣的建议,怀疑葡萄牙这样鼎立相助是有利可图,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担心洋人入侵造成更大的影响,于是崇祯小哥哥拒绝了这次的提议。他乐观地估计了眼前的形势,于是放弃这样一个靠着“归化”大兵,抵抗满清与农民军的机会。这可能是众多机会中的一个,但是崇祯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

时也命也,大明灭亡是各方面的原因,也是历史车轮发展的结果。仅仅将大明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崇祯帝是有失偏颇的,但不可否认,崇祯帝在处理与大臣关系上,以及和处理国内外矛盾上,还有在重大的决策上面与一个优秀的帝王是存在差距的,因而专家声称,崇祯葬送良机也是有道理的。

不可否认的是,崇祯可能是一个努力的帝王,但是他毕竟接手的是一个贫困破败的大明。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可能已经足够努力,但是仍然不具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这种中庸勤勉的帝王是一个典型的守业之君,如果让他来挽救即将倾覆的大明,未免有些难为他了

崇祯做了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可怜的皇帝?

崇祯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先是除掉了大宦官魏忠贤,然后又让袁崇焕、孙传庭北上抗金,本想延续大明的国祚,但没想到东林党人排除异己,打压功臣,最后成功的拖垮大明,导致了大明灭亡,崇祯帝自己落得个煤山自缢的结局。

崇祯即位的时候整个国内就已经乱成一片了,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努尔哈赤,关键是自己内部还不和谐,朝臣之间勾心斗角,空耗国力,这让有心中兴大明的崇祯帝也无能为力,只能在临死前大喊“我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

崇祯帝即位之初,在对金作战上是处于优势的,大明边军强悍的实力让金人不得寸进,但是东林党人拼命拖边军的后退,导致边军将领无心抗战,诸多优秀的将领冤死在自己人之手,最终山海关被破,清军入关。

另外这些大臣都是忠君爱国口上喊得起劲,在实际行动上却是为零,金军入关时,大明由于年年作战,国库空虚,已经没有足够的钱粮来支持继续作战了,于是崇祯皇帝就呼吁大臣么捐献钱粮,但是这些大臣各个都喊穷,最后捐献的白银不足百万。

然而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后,却从这些官员的家中搜出了几千万的黄金白银,假使当初他们能拿出一半来资助国库,大明也不会落得个如此结局,崇祯若早生几十年,或许还能实现中兴大明的理想,然而历史没能重来,最后在北京城破之时却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随他赴死,所以说他是一个可怜人。

大明的最后一百多天里,崇祯和他的大臣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应该说只剩下崇祯帝自己了,这最后一百天,非常深刻的体现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大臣们大难临头各自飞。



崇祯帝非常的勤奋,即使这样,也没有挽救明朝被亡国的命运。作为帝王他不够狠辣,完全没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样有的魄力,所以在最后的危急关头,国库空虚,身为帝王宁愿去哀求大臣和皇亲国戚,也没有去抄他们的家,可想而知当时的崇祯帝非常的绝望。可是身为帝王,崇祯帝完全有理由去抄大臣的家,但他并没有如此选择。

首先就是整个朝廷都被东林党人占据,无法派出抄家的人选,即使抄家后,那么所得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崇祯帝就采取怀柔政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自降身份去哀求他们,打动这些大臣以及皇亲国戚的内心,让他们明白,只要国在,他们的家在。但是在一群贪财之人面前,毫无同情心可言,同时崇祯帝所面对的也是一群愚蠢之人,所以这些大臣面对这样的崇祯帝也无动于衷。


其次就是崇祯帝因为儿子的死而忌惮。本来崇祯帝见哀求大臣捐钱无望后,就准备和大臣撕破脸,采取强硬措施,进行抄家的。可是此时他的第五皇子却突然死去,纵观整个明朝的历史,可以发现明朝的储君等死的都比较蹊跷。所以这次儿子的死给了他警醒,如果再不停手,那么下次死亡的人说不定就是他自己,所以崇祯帝害怕了,最后停止了对大臣的抄家。

所以对崇祯帝而言,身为帝王真的是很悲哀,看着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对这样的臣子,做什么努力都白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2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