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会怕刘福通刘福通有什么本事

以史为鉴 2023-06-25 11:39:07

朱元璋为什么会怕刘福通刘福通有什么本事

刘福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无不是具有宏才大略之人,而且绝大多数在当上皇帝之前,都是权倾一时的大军阀或大臣。

不过,有两位开国皇帝是个例外,一个是开创了大汉王朝的皇帝刘邦,一个是开创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其中,朱元璋最开始的乞丐身份比地痞刘邦还要低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在一路高歌猛进的路上,也形成了疑心多虑、心胸狭窄的毛病,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甚至能将曾伴随自己创业的功臣们尽数斩杀。

不过抛开这些不说,朱元璋在军事才能、用兵之道等方面,却是一位实打实的高手,历代君主很少能跟他相提并论。自古以来,对于历代帝王的评价,有一句就是说论军事才能,李世民是第一,朱元璋则排第二。可见,历史公认的观点中,朱元璋的军事地位的确非常高。

不过,就是这么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能从乞丐一路打到皇帝的天才,却曾畏惧一个人畏惧到连消息都不敢回复,终日陷入惶恐之中。

在整个天下还忙着反抗元朝的暴虐统治,朱元璋还没有当上皇帝,势力刚刚开始有起色的时候,整个抗元势力以长江为界,划分为江北和江南两部分。与江南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等各大势力割据分立的局面不同的是,江北的局势一片统一,整片区域全部由刘福通一人统治。

严格来说,南方所有势力能够发展壮大起来,全都是刘福通的功劳。当然,并不是说刘福通暗中资助他们,想要拉拢这些势力一起抗击元朝军队,而是因为元朝大军在南下平定这些叛乱势力的时候,必须首先要面对刘福通,刘福通的势力成为了两边的天然屏障。

这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元朝大军南下平定叛乱,与刘福通大军打得昏天黑地,但其他南方反叛势力坐岸观火,不但拍手叫好,还乘势抓紧在南方继续扩大地盘,发展自己的势力。

刘福通不愧是反元大军里实力最强的一支,面对元朝铁骑的疯狂攻击,不但丝毫没有退缩,还屡屡得胜。然而,这一切都在元朝政府派出一位大将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名大将,即是让之后各处的反元势力都闻风丧胆的察罕帖木儿,其更出名的名字,即汉人姓名,名为李廷瑞。

李廷瑞在满朝猛汉的元朝是一位鹤立鸡群的存在。他出生于贵族世家,不但从小学习武艺,还拜读四书五经,曾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是元朝统治阶级中少有的既勇猛无双,又精通兵法的绝世奇才。

李廷瑞还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将领。在他当上大将之时,正值元朝战火四起,遍地都是农民起义。李廷瑞作为统治阶级一方,自然想平定天下大乱的局势,拯救国家。

不过李廷瑞也不傻,他明白元朝之所以会混成如今这副模样,与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有莫大的关系。所以李廷瑞没有接手元朝军队,而是自发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并且由自己亲自历练这些士兵。严加管教之下,其军队已经发展成为了元朝政府中实力最强的一支。

元朝皇帝对其也是极为赞赏,主动帮助李廷瑞扩充队伍,让他的军队更加发展壮大。而李廷瑞,也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屡屡重创红巾军。

根据史书记载,李廷瑞在加入战场后的十一年里,数次与刘福通势力交战,并把刘福通打得落花流水。在这十一年里,刘福通的势力被消耗的急剧下降,甚至连都城都被李廷瑞攻入——原北方的反元势力已经被逐步平定,重新沦为元朝的统治区域。

李廷瑞士气正盛,继续带领大军东进,把自负的以为可以与李廷瑞一战的田丰一战击溃。田丰势力周围的其他区域都被李廷瑞攻破,眼见着大势已去,田丰也只得投降。

至此,北方的抗元势力全部被消灭,南方正式进入了元朝军队的攻击范围。

眼看着李廷瑞在北方大杀特杀,所向披靡,南方的各大反元势力都陷入了人人自危的恐慌之中。就连大半辈子都在打仗的朱元璋都开始恐慌起来,生怕李廷瑞找麻烦。

不出意外,李廷瑞果然来了,他差人送信给朱元璋,让他识抬举,直接投降。朱元璋回都不不知道怎么回——拒绝怕直接被打,不拒绝一生颜面扫地。

不过,在朱元璋陷入两难之际,却传来了李廷瑞被杀的消息。原来是投降的田丰伺机而动,把没有防备的李廷瑞偷袭致死。

李廷瑞身死的结果,朱元璋是收益最大的。从此开始,朱元璋没有后顾之忧,正式踏上了称帝之路。

朱元璋到底有多害怕察罕帖木儿 他若不死朱元璋就休想称帝

在古代的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算的上真正穷苦百姓翻身的一位,所以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天下百姓都过得非常不错,但是朱元璋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样,虽说朱元璋在古代的明君中能排前四,但是他的残暴、多疑也是他一生中的污点。其实朱元璋能够得到天下也是不容易的,要不是手下有众多忠心他的大将和刘伯温,哪怕少几个,朱元璋就难以得到天下,不过朱元璋能让那些人臣服他的魅力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在元末的时候,天下混乱,由于元朝的残暴,虚弱,各地起义军接踵而来,在北方有刘福通,在南方有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几大势力,这看起来能够获得天下的应该是独占北方的刘福通啊,但是由于刘福通太强大了,所以元朝基本上将能打的将领和军队去镇压刘福通,所以说南方那些势力能够发展壮大还得感谢刘福通,要不是他拖着元朝的主力,南方几大势力元朝很快就能够平定。 在元朝和刘福通杀得昏天黑地时候,南方的几大势力都在扩充自己地盘,练兵壮大自己的势力,当时刘福通也不是吃干饭的,数次将元朝大军击败,可以说伤了元朝根基,于是元朝知道不能拖了,于是派出一员大将察罕帖木儿,也叫李廷瑞,在十一年中,察罕帖木儿多次击败刘福通,连红巾军都城汴梁都被察罕帖木儿占领了,后来击败了山东红巾军田丰,于是北方基本上算平定了。 在北方被平定之后,南方起义军都觉得压力甚大,而这个时候江南的朱元璋势力不算大,对于横扫中原的察罕帖木儿是很畏惧了,在史料中也有说:明太祖畏之。在朱元璋一生征战中,也就察罕帖木儿让他忌惮,毕竟能够平定北方红巾军的大将可不是当时的朱元璋能惹的。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当时的察罕帖木儿也是知道朱元璋的势力,所以派人和朱元璋联系,让他归降元朝,当时的朱元璋很为难,如果朱元璋真的归顺元朝,不仅让天下笑话,而对于朱元璋的威信也是巨大的打击。但是如果朱元璋拒绝,那么必然会让察罕帖木儿攻来,此时朱元璋的势力根本无法和察罕帖木儿交手,这可谓为囚徒困境,不管怎么做朱元璋都都会失败。那么如果解决这位囚徒困境呢? 就在朱元璋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明朝名将察罕帖木儿被杀,这个囚徒困境也不存在了,当时的北方红巾军田丰突然造反,让察罕帖木儿措手不及,于是被杀,没有察罕帖木儿的震慑,朱元璋也是庆幸,还感叹:天下无人矣。要是当时察罕帖木儿还活着,那么历史将被重写,朱元璋的势力很有可能被察罕帖木儿所灭,就算朱元璋侥幸逃了,当时的张士诚、陈友谅可不会放过他,所以说察罕帖木儿害怕的武将,要不是他死了,朱元璋休想当皇帝。

韩林儿一点能力都没有,为何刘福通要立他为王,朱元璋也要拼死救他呢?

这一切的原因都因为韩林儿有个厉害的父亲,他的父亲韩山童是当时红巾起义军的领袖之一,他成功地让百姓投靠于他,一起起义。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韩山童被杀,他的儿子就成为了其他将领想扶持上位号召民众的工具,于是被多方救助扶持。

刘福通是当时白莲教起义教徒之一,在当时占据了几座城池,有了小小的实力,但是对于他想要争霸天下的野心来说这点微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就想到了韩林儿,并给他命名为“天神转世”拥护他为统领,借他父亲的名声来号召民众。此后随着各地侠义之士纷纷来投奔,刘福通的势力越来越大,但名义上的帝王韩林儿权力被架空,此后多年也一直处在刘福通的控制之下,直到元军讨伐,将刘福通的红巾军彻底打败。

当时刘福通被元军杀死,朱元璋冒死救走了韩林儿,此举不仅让朱元璋的部下认为朱元璋冒死救助起义军后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更加加大了朱元璋的声望。在此之后朱元璋借韩林儿皇帝的名号,大肆召集天下反元人士,渐渐地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势力,在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之后,成为了真正的反元第一领导者。

作为傀儡的韩林儿因为他独特的身份总是被多方重视,但是当权者都是利益至上,在朱元璋成为不容置疑的领导者之后韩林儿就莫名淹死了,当然真正的原因早已不容考证了。

小明王为何不及早禅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小明王韩林儿其实是一个比较悲剧的人物,作为元末起义军的名义领袖,许多人把他比作秦末的楚怀王熊心、或者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傀儡。

但相比于楚怀王和汉献帝,韩林儿的处境其实更加悲惨,毕竟他可没有所谓的血统,其影响力并不大。

当年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作为安徽地区白莲教的首脑人物,带着刘福通一行人在颍州密谋造反,结果却因事情败露而被官府捕杀。韩林儿和母亲杨氏,这对孤儿寡母,不得不亡命天涯,生活好不艰苦。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虽然韩山童被捕杀,但刘福通却逃了出来,并且继承了韩山童遗志,在朱皋举事成功。在此后的数年间,刘福通和他的义军不断壮大,一度成长为北方最大的起义军势力,拥兵十几万。

然而在这期间,刘福通似乎却是忘了韩林儿这个?太子爷?的存在,对其不闻不问。然而四年之后,刘福通突然又想起来了这个大侄子,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将其迎回亳州,韩林儿的人生迎来了巨大转机。刘福通拥立韩林儿登基称帝,国号为宋。就这样,?小明王?诞生了。

从山野村夫到义军领袖,韩林儿的身份转变显然有些过于突然。而刘福通的态度变化更是令人不解,为何之前不闻不问,如今却奉其为主,难道是突然的良心发现。

其实不然,刘福通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最初起义军规模不大,刘福通一门心思搞起义,占地盘,没有必要去找个?太子爷?回来添麻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大潮席卷各地,许多地方纷纷举事。比如徐寿辉、芝麻李、郭子兴等等等等。他们都是各自为政,没有谁服从谁这一说。

原本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大家不在同一地区,各打各的。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起义军大部分都是打着白莲教的旗帜,就算不是白莲教,那也都是头裹红巾,总之在天下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伙的。

基于这个前提,正统地位之争的必要性就出来了,就算无法号令其他人,但至少能够取得名义上的优势,得到天下白莲教众的拥护和追随。哪怕是称个王,也比将军来得有优势。

所以,一时间,天下各地的红巾军纷纷冒出一些大人物,称帝的称帝,称王的称王。刘福通一看,这明显对自己不利啊。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他必须要有所行动。而由于反应较晚,此时自己无论称帝还是称王,都不足以形成优势,顶多大家平起平坐。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在南方,和尚彭莹玉与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已经是基本成型,在南方具有绝对的统治力。而在北方却是大王满地走,刘福通丝毫体会不到当老大的感觉。

想要扳回这一局,那就得弯道超车,而韩林儿则是关键人物。

当时白莲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南方彭莹玉领导的净土一脉,信奉弥勒佛。而另一类则是韩山童引导的明王系,整天就叫着明王出世。韩山童死后,群龙无首,最终导致了北方白莲教的一盘散沙,刘福通虽然势大,但也不好号令他们。

但是,韩林儿来了之后就不同了,作为韩山童的儿子,他完全有资格继承明王之位。而刘福通将其捧上小明王的位置,则意味着韩林儿成了北方白莲教的首领。然后刘福通在通过控制韩林儿,来达到控制北方白莲教以及红巾军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事后也确实如此,刘福通利用韩林儿的身份,打着小明王的旗号,逐渐统一了北方起义军,声势一度压倒彭莹玉和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成为白莲教红巾军的正统。像朱元璋这些人,名义上都是韩宋政权下的臣子。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元朝的反攻开启,北方起义军被各个击破,最终刘福通与韩林儿被张士诚围在安丰,大势已去。好在朱元璋及时出手相救,将韩林儿迎回应天府,继续做他的小明王。

当然,韩林儿的处境并没有任何改变,他还是一个傀儡。或者说连傀儡都不如,之前在刘福通手里,毕竟还有父亲韩山童的名头摆在那里,大家对其还会高看几分。但朱元璋这里,根本就不认韩山童。韩林儿也清楚,自己如今是完全的寄人篱下,所以对朱元璋一直都是言听计从。

此时的韩林儿,其实与曹操手中的汉献帝没有什么分别,所以禅让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当时朱元璋天下未定,需要韩林儿小明王这个招牌。等到朱元璋一切事情搞定之后,自然会让韩林儿让位给他。即使韩林儿不想让,但他也无法反抗,因为在朱元璋这里,他没有任何自己的势力,连汉献帝都不如,底下连一个为他说话人都不会有,他只能认命。

但韩林儿运气不好,还没等到让位给朱元璋,自己就因为乘船遇险,被淹死了。

所以,不是韩林儿不让位朱元璋,以至于招来杀生之祸,而是还没有等到让位的时候,就遇到了意外。

有观点认为,韩林儿之死,其实是朱元璋故意为之。因为韩林儿遇难时,朱元璋基本上已经搞定了张士诚,一统南方。接下来就是北伐中原,赶走蒙古人了,所以此时韩林儿对于朱元璋已经没什么用处了,朱元璋自然也就没有留他的必要。

但是,话说回来,韩林儿在失去利用价值的同时,对于朱元璋也没有威胁,朱元璋没有必要将他杀掉。因为不管是不是他所为,韩林儿之死,都会被算在他的头上,反而会引来天下人的议论,说他以下犯上。当初项羽杀了义帝熊心,不就给了刘邦攻击他的借口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2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