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议潮,被遗忘的晚唐英雄,驱逐吐蕃收复河西

众妙之门 2023-06-25 11:01:05

张议潮,被遗忘的晚唐英雄,驱逐吐蕃收复河西

张议潮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书籍中不一定是真的 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公元850年。长安城,朱雀街,一个和尚从河西而来。“河西大捷,沙州大捷,瓜州大捷……”

他衣衫褴褛,嘴唇枯裂,身体已是佝偻,说出这句话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随时都可能倒下,“节帅张议潮率领义军已收复沙州,瓜州,希望与王师共复河陇故土。”

那天,长安万人空巷,所有人都疯狂地挤在朱雀大街,欢迎这位从河西远道而来的和尚,他们尖叫欢呼,泪流满面,甚至昏倒在地。昔日的荣光再次焕发在他们的脸上,内心的骄傲让他们记起曾经属于唐人的燃情岁月。

张议潮出身沙州豪族,自少有大志。

大中二年(848年),他散尽家财,乘吐蕃内乱之机,于沙州率众驱逐吐蕃镇将,遣使向唐廷告捷,被唐宣宗任命为沙州防御使。

此后逐步收复沙、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一州之地,派使者携十一州地图户籍入朝。宣宗于沙州置归义军,升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率蕃汉军收复凉州。咸通七年(866年),再收复西州、轮台、清镇等城,吐蕃势力全被逐出河西、陇右之地。

史称“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吐蕃被驱逐后,吐谷浑王又进犯沙州,张议潮出兵讨伐,两军相遇,张议潮首战破敌,吐谷浑王败逃,张议潮率军乘胜追击1000余里,并大获全胜,活捉吐谷浑宰相3人,斩首示众,而后全军高唱《大阵乐》凯旋。

张议潮率领的沙州起义及其战果的不断扩大,使河西地区得以克复,“百年左衽,复为冠裳;十郡遗黎,悉出汤火”。对于他在河西重振大唐声威的业绩,后世评价道:“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四方犷悍,却通好而求和;八表来宾,列阶前而拜舞。北方猃狁,款少骏之蹄,南土蕃浑,献昆岗之白璧。”

唐朝民族英雄张议潮,是如何抗击吐蕃开拓疆土四千余里的?

主要是利用吐蕃的内部混乱,逐渐收复失地。

吐蕃在九世纪年代的时候,国力已经日渐衰落。特别是在达磨赞普去世以后,由于没有子女,所以在后宫也一直缺乏领导人。于是是由王后的侄子立为国王。在那个时候很多丞相也都是纷纷表示反对。

所以在不久也被大臣所杀害,直到后来又被另一派的大臣立俄松为当时的君王。所以在这个时候吐蕃的正常力量就开始薄弱,至少在内部是出现分裂状态的。君王也是相互争夺地位,所以在这个时候,唐朝也是趁这个机会派张议潮先去收复失地,这也可以说占进了天时的因素。


要说到张议潮,这个英雄,在人们的心中也是有一定分量的。也是一位相当有军事才能的一位将军。他在接到攻打吐蕃的命令以后,也是思前想后,采取从河西走廊的西部开始攻打。

在第一阶段张议潮带领将士进攻沙洲城,当时采用里应外合的计谋,吐蕃内部有接应的人员,所以就间接协助张议潮取得此次的胜利,成功收复沙洲。由于将士士气受到鼓舞,这位大将军也是乘胜陆续收复瓜州(也就是现在的东安县)。


收复这两块领地以后,张议潮也是派信使将捷报送到唐宣宗。同时张议潮十分的小心谨慎,派出了十队信使分别向长安出发。随后在不久。张议潮也发动第二次的攻击,此次的目标是伊州、河州、岷州等领地。

此次攻击也受到了唐宣宗的高度评价,并任命张议潮为尚书兼大将军。可见对于这样的名族英雄,是值得百姓所称赞的。同时由于张议潮在当地也顺从名意,在当地采取了一些安抚的措施,赢得百姓的爱戴。很多人对他攻打吐蕃采取的有力措施都纷纷表示钦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1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