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能得到较多认可的人才,譬如成为一位博士,那他从小到大的阅读量积累起来将非常可观。
而和如今的博士相比,古代的博士,尤其是先秦的博士,其阅读量好像就完全不够看。
只是,千万别被这些表面"数据"骗啦!
先秦书本的内容并不是我们乍以为的那么少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你应该不陌生。那你可知,在这个成语出现的那个时代,装满五车的书如果用今天的纸张和排版来印刷,那就只是我们手边常见的一本薄薄的小说?
因为工具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先秦书籍篇幅确实都非常有限。不过这种不便并没有太多地限制人们的创造力。人们依旧创作了大量短小精悍的珍品。
譬如《诗经》和《道德经》,虽字数一个比一个少,但其内涵之丰富我们今天依旧可以感受到。因此古代的书籍,其内容并不能简单地按照字数去揣测。那些只有先秦古籍可学却能够运筹帷幄的谋士,他们的书读的"不多",仅仅是字数上的不多!
"读书"读的不仅是"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代求学箴言的前半段虽然于先秦谋士们而言很难实现,但后者是他们能做到,且做得很好的。无论是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典型,还是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家典型,亦或是李悝、商鞅这样的法家典型,都有游历四方的经历。
于这些聪明人而言,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是只有书本。对大多数人来说,实践更是他们的首选。毕竟实践可以证明自己有实干,而阅读只能证明自己读得多。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批评,正反映了古人重视实践和实干的观念。
同时,人们在求学之路上还能遇到老师这个大型"资源库"。苏秦和张仪跟随鬼谷子学习,颜渊、曾子等人跟随孔子学习……我们肯定私学对于先秦文化发展的作用,正是在肯定私学能够将大量经验和知识传承下来。
所以千万别误会古人不读书就能成才,他们不过是读的"书"不仅仅是书罢了。
相比理论,先秦更重实干
当然,有勤学苦练之人,自然也有真的天资聪慧之人。这种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军事天才,一类是用自己的头脑将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的人。又梦蝶又鼓盆而歌的庄子显然是后者。
而我们熟悉的白起和王翦都是前者,以平民之躯从军中一步步往上爬,最终凭借战绩留名青史。
虽然将帅们是因为军功爵制等新制度走上人生巅峰的,和一般的读书人没什么关系,但这也给当时的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相比于精通理论之人,朝廷更看好有真才实干的人。毕竟稷下学宫的位置只有那么多,与其相比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就多如牛毛。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文官制度尚未建立的先秦,许多官员都是通过先凭借才学成为某人的门人,再在其推荐之下入朝为官的。这其中有的曾经更只是屠夫、农人一类,并没有进入官学或私学的经历。所以于无数普通人而言,所谓的求学之路更像是"实习"之路。只要经验积累得够多,"简历"足够优秀,他们的选择的这条路就能有一个好的收尾。
"学以致用"也是后人的重要追求
自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在各地建立官学以后,人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因为要"学而优则仕",朝廷要求官员们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人们不得不从重实干转变为重理论。再加上书写工具的改进,书本至少远比先秦时更常见,所以社会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就不断加深。
至封建社会中后期,读书人已经到了"走火入魔"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而这种过激的状态显然也是脱离实际的,不然"书呆子"也不会被叫做"书呆子"。
所以明末,王夫之、顾炎武等已经把理论知识钻研得非常透彻的大儒,反倒在很努力地推行"经世致用",即求学因立足于实践需要,并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是故说到底,求学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先秦谋士们之所以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所见所历里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实践出真知",先秦谋士们践行的真理至今也还是真理。
人猿进化推理,劳动让猿猴进化站立,走向土地。
一、从猿到人的过渡:
如果从拉玛古猿算起,大约经过了1000多万年;如果从南方古猿算起,则有200~300万年。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过渡时期的生物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二、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
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
1、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现代智人。这一划分法的缺点是把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和能制造工具的能人及1470号人归入同一范畴。
2、是分为最早的人类(或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智人 3个阶段。中国学者也提出4个阶段的划分法,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扩展资料: 猿类的出现可追溯到地质学上的渐新世。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发现于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为3500~3000万年前。比原上猿稍晚的有1966~1967年在法雍发现的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约为2800~2600万年前。
更晚的则有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的圣戈当,后来欧、亚、非洲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同类型的化石,其生存年代约在2300~1000万年之前。这些古猿很可能是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
参考资料:人类的起源-百度百科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是由无数的贤士创造的。人才不仅是现代的稀缺资源,在古代同样是凤毛麟角,那么古代是如何招贤纳士?帝王通过什么吸引人才呢?
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官员选用采用?世卿世禄?制度,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秦朝以后,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汉朝,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提拔选用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征辟制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是一种由上而下推选人才的制度。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从唐朝(也有说从隋文帝开皇七年即公元587年)开始科举制,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成为影响中国深远的一种招贤纳士方式。
科举制,士子参加考试,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虽然科举制有很多弊端,但它能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相较其他方式,确又是显得最公平的方法,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学生寒窗苦读十余载,就是为了高考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这些依稀还能看到科举制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还在讨论高考如何如何不公平,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目前为止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确实是现在最公平的一种考试了!高考成绩不看你的家庭出身,不看你家庭的经济条件,就以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9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惇妃为什么会被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