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后周柴氏族人的结局是怎样的

众妙之门 2023-06-25 08:45:19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后周柴氏族人的结局是怎样的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柴家地位很尴尬,差不多被宋朝君臣选择性遗忘了。这个结局既不像传言的那样好,也总算不上坏。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柴宗训被降为郑王。三年后又被迁往房州,又作房陵。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放之地,也是一个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曾把他的弟弟赵廷美流放房州,不久就病死了。而柴宗训也的遭遇也和赵廷美差不多,不到二十岁便死在了房州。

而柴荣其他的儿子要么是不知所踪,要么就是被杀了。

《新五代史》记载柴荣总共七个儿子:“长曰宜哥,次二阶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被后汉杀了三个,熙谨卒,熙让、熙诲则不知所终。有野史记载,是被潘美所救。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到皇宫见到熙谨,熙诲便问部下:“此复何待?”,后经潘美营救,改名换姓。总之就是柴荣的直系后代要么被杀,要么不知所踪。柴家的待遇还不如后来投降后蜀和南唐。

直到宋仁宗的时候,才忽然想到柴家。但是柴家直系后裔已经绝后了,只有从柴氏族人中挑选一位继柴家香火,被封为崇义公。

至于什么丹书铁券也只有《避暑漫抄》里面有提到一句,而且还没有证据。

说是在靖康之变后在宋太庙见过一次:“靖康之变,犬戎入庙,悉取礼乐祭祀诸法物而去。门皆洞开,人得纵观。”根本也就是死无对证。何况柴家直系早死光了。这还是一个被掳到金国的大臣曹勋随口提到。更何况即便是有,柴家人不还是被赵家人给搞死完了。

总之,柴家在宋朝被君臣集体选择性遗忘了,但是只是被灭家没有灭族,后来还能承继香火,遗忘也未必不是好事。

后周柴荣怎么死的?赵匡胤为什么陈桥兵变?

一、死因: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
二、发动兵变的原因:
1、天时。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托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给予赵匡胤最高的军权,可以自由调动全国的兵马。
2、地利。当时,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都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陈桥驿这个地方距离后周首都汴不远,赵匡胤在这里发动军事政变,十分有利。一是自己掌管了全国的兵权,而且都调动了出来,二是这个地方能随时知道京城内的一切情况,三是政变以后可以很快返回京城,掌握大局,控制小皇帝。
3、人和。赵匡胤带领大军刚离开不久,都城内就传起了一阵谣言,说赵匡胤将做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谁也不敢相信,却已慌成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都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技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人心归顺,皇位自然唾手可得。
三、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善待柴荣的后人了吗?

对于宋太祖对待周世宗柴荣后人的问题,宋太祖没有像以往改朝换代那样大肆屠杀,算是难得的,但我们也没有必要特意美化他。

宋太祖继位后对拥有兵权的武将极尽所能抑制防范,就更不用说在帝位正统上对他更有杀伤力的周世宗的后人了。

只不过宋太祖没有用钢刀直接杀人,他用的是软刀子。

周世宗柴荣前三子越王柴宗谊、吴王柴宗诚、韩王柴宗諴都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被杀的时候他们都还小,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周太祖郭威称帝后才给他们赐名,封王。

后来柴荣又有了四个儿子:恭帝柴宗训、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和蕲王柴熙诲。

下面我们来一一看看他们结局如何。

一、恭帝柴宗训

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柴宗训不过八岁。通过一番假模假样的“禅让”仪式,柴宗训的皇位被迫传给赵匡胤。尔后柴宗训被降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

三年之后(963年),柴宗训又被迁到房州。

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去世,年仅二十一岁。

《宋史》上对于柴宗训退位后的记载极少,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他虽没有当场被杀,但也是处于变相的软禁之中。

关于柴宗训之死,《宋史》只说“皇朝开宝六年春,崩于房陵”,《续通鉴长编》说“开宝六年三月乙卯,房州上言,周郑王殂”。

史书没有说柴宗训的具体死因,但是二十一岁就去世还是留给人很多疑惑。即便他不是被像南唐后主李煜那样被毒死,但也可以看出在房州柴宗训的生活是多么的郁闷凄凉,实在看不出怎样的“善待”。

而在皇权的斗争中,赵宋皇帝日后清算,斩草除根彻底消除隐患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柴宗训被暗下毒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至于赵匡胤留下一条遗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的说法,并不见于正史,这不过是“与士大夫治天下”中得到尊崇的文人有些的美化罢了,真实性值得商榷。

二、柴熙让、柴熙谨和柴熙诲下落

关于这三人的下落,史书上只有“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我相信,这就是史家的春秋笔法吧,个中缘由大家可以尽情想象。

宋人的笔记中倒是有这三人的描述。

如柴熙让,说他被宋朝开国功臣潘美认做侄子抚养,改名潘惟吉,他的后世子孙也比较旺盛。

笔记中关于潘美收养的记载说的活灵活现,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赵匡胤防范武将,防范柴氏血脉,又怎么让他们两者走到一起?潘美本就是一把枪,赵匡胤怎么会亲自给他宋一个子弹?所以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还有一个是蕲王柴熙诲,说他被大臣卢琰收养为义子,改名卢璇,后来为了躲避赵匡胤的抓捕,卢琰辞官卢璇带着离开京师隐居。逃遁以后的卢璇成为赫赫有名的九支卢中第三支卢开基祖。

关于柴熙诲(卢璇)的结局因为有卢氏家谱验证,比柴熙让(潘惟吉)的记载多了几分可信度。若真是如此,那也能佐证赵匡胤并没有怎么善待柴荣儿子,不然又为何要抓捕?

宋太祖赵匡胤在兵变时没有举起屠刀屠杀柴荣的儿子是真的,那也是出于政治的需要。等形势稳定后,他有没有用软刀子就不得而知了

宋太祖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

要先明白赵匡胤在后周的时候能够做到权臣,可以说完全都是柴荣的提拔,因此可以说内心对柴荣也是有着一定的感激之情的,因为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话也就没有他后来能够开创宋王朝的一日,所以在他黄袍加身后,对他柴荣的儿子和老婆也是比较善待的,在当时可以说下了圣旨,赐予他们免罪金牌,并且许诺柴氏子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且对此还专门下了份遗训,内容主要就是即使柴家的人犯罪了也不能动刑,让他们自己自尽就好,可以说不管他是为了拉拢人心也好还是真情实意也罢,可以说表现得也是比较仁厚的。

赵匡胤的宋王朝可以说是谋夺柴氏家族的后周所得来的,在显德七年的时候,当时赵匡胤奉命抵挡敌军,因而当时就让手底下的人在军中散播言论,说皇帝年纪太小不懂事,他们这些军人在战场打仗的话,朝廷就不会知道了,所以也就没有给赏赐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如就让赵匡胤做皇帝算了,可以说当时这些言论把士兵们的情绪给煽动了起来,因而就拥护赵匡胤做了皇帝,还把黄袍披在他身上,因而史称?黄袍加身?。

可以说后来回朝的赵匡胤因为有内部人员的接应,在当时可以说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国都,不过在黄袍加身的时候也有下了规定,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去骚扰小皇帝还有太后,也不能骚扰百姓,不然就杀,因此在被手底下拥护登上皇位后,当时朝廷上的大臣们看到事已至此也不能反抗,因而也就承认了他的位置,而且他在篡夺位置后把柴家的小皇帝封为了郑王,可以说也是允诺了其荣华富贵,因此小皇帝和太后在退位后基本生活过得也是不错,而且当时赵匡胤还颁布了遗训刻在石碑上,让老赵家的皇帝都要记住就是,如果柴氏子弟犯错的话,就不能用刑,而是要让其自己自尽就行了。

可以说虽然篡夺了柴家的江山,但赵匡胤可以说对其也是蛮善待的,最主要的则是因为柴荣还活着的时候可以说对赵匡胤也是非常的看重,可以说他能够篡位成功柴荣也是出了很大的?力?,因而不管是为了报答柴荣的恩德还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好的名声,可以说赵匡胤善待柴家人也算是一种仁厚了。

被潘美收养的柴氏子孙后来如何了呢?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后周世宗柴荣病逝之后,趁着朝中皇帝年幼,皇权不稳的时候,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的江山,建立了北宋王朝。

赵匡胤在兵变之初,曾经想过杀掉甚至杀尽后周皇室,以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但是他也明白地意识到自己所有的亲信,都曾经是周世宗柴荣重用、信赖的将领,对周世宗都怀有刻骨铭心的感恩之心,如果进行屠杀,势必会危及自己的皇位。

赵匡胤兵变时,柴荣的七个儿子中,当时有四个在世;柴荣的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后来郭威、柴荣起兵造反推翻了刘承佑,夺取了皇位,刘承佑杀了郭威和柴荣的家小,导致郭威绝后,郭威在临终前只好将皇位传给了柴荣。

柴荣的第四子是后周恭帝柴宗训,七岁的小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就将皇位禅让给了赵匡胤,赵匡胤也学当年的曹丕对待刘协,善待这个小皇帝,封他为郑王,迁往房州居住,做个快乐的王爷,赵匡胤和柴荣是结拜的兄弟,没有当年柴荣的提携便没有赵匡胤的今天,因此赵匡胤还赐给柴氏?丹书铁券?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

柴荣的第五子叫柴宗让,被封为曹王,兵变时柴宗让的娘家人宁氏见势不妙,将他偷偷的带出宫外,,为了逃避赵匡胤的迫害,将柴宗让改姓宁,改名熙让,隐姓埋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直活到宋真宗时才去世,时年53岁。

柴荣的第六子叫祡熙瑾,被封为纪王,兵变时也只是个幼童,有人提议将他杀掉,大将潘美看在柴荣对他不薄,不忍心加害,赵匡胤就将祡熙瑾交由潘美抚养,潘美将他改名为潘惟吉,收为养子,后来潘惟吉进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于公元1010年去世。

柴荣的第七子叫柴熙诲,被封为蕲王,兵变时还是吃奶的婴儿,在赵匡胤的授意下,将柴熙诲交由大将卢琰收养,卢琰将柴熙诲改名卢璇,待其成年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卢锦嫁给了他,卢璇一直陪同卢琰在浙江隐居,因此浙江一带的卢氏子孙好多为其后人。

后周虽然丢失了天下,却换来永世的富贵,以足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