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蜀汉最后一次的机会是怎么被诸葛瞻浪费掉的

以史为鉴 2023-06-25 07:53:04

蜀汉最后一次的机会是怎么被诸葛瞻浪费掉的

诸葛瞻是如何葬送蜀汉最后一次力挽狂澜的机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邓艾成功偷渡阴平,并且兵不血刃的占领江油,但这个时候对于蜀汉来说,钟会带领的曹魏主力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门之外,蜀汉成都的军队全师在,完全可以与邓艾一战,可惜姜维为蜀汉争取到最后的机会,全部断送在蜀汉最“坑爹”的将领之上,最终蜀汉灭国。

这位坑爹的将领就是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每日都是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在第五次北伐中原时候,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临终前将平生所学的绝技全部授予大将姜维,希望他能秉承自己的遗志,继续担当起兴复汉室的重任。至于长子诸葛瞻,这时候不过八岁、诸葛亮不可能把他带到军中言传身教,面对这个自小聪慧的儿子,

诸葛亮担心他过于自负,将来成不了大器”,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希望他修身立志、但是可惜,诸葛瞻虽然聪慧,但未必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虽然诸葛亮担心儿子成不了大器,但蜀汉国内上下却因为诸葛亮的缘故,对诸葛瞻充满过高的期望。刘禅对于相父诸葛亮这个儿子也十分看好,先后叫诸葛瞻担任射声校尉、侍中、等诸葛瞻十七岁便把他召为驸马,可以说诸葛瞻几乎是“一路绿灯”般地踏入仕途,跻身高官之列、并且最关键的一点,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瞻所提倡的”,因而诸葛瞻并没有做多少事情就声名显赫。

蒋琬、董允、费祎三大贤相全部去世后,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一起执掌朝政。此时的诸葛瞻只有34岁,真可谓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然而从诸葛瞻的实际表现来看,却难称“廊庙之才”,跟其父的能力相比差得实在太远。

蜀汉景耀六年(263),魏国司马昭调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统帅三路大军,进军蜀汉。蜀汉朝廷因为黄皓压下了姜维的奏疏,没能及时调遣援军固守各处险要,导致姜维疲于同时应对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总共十五万以上的军队。

但姜维力挽狂澜,摆脱邓艾,诱退诸葛绪,阻住钟会,将魏国大军挡在剑阁,令其不能再进一步。同时汉中仍然有驻守汉城的蒋琬之子蒋斌、乐城王含、黄金柳隐等诸多围戍未能被钟会攻下,成为钟会的后顾之忧。

邓艾见剑阁难以攻下,于是率军从阴平道绕过剑阁,袭击姜维的后方,阻挡在邓艾前面的江油太守邈不战而降,邓艾进一步攻打涪城,直逼成都。蜀汉朝廷闻知后,让诸葛瞻统兵前去阻挡邓艾。

面对如此危急情形,诸葛瞻急忙带领张遵、黄崇等人出兵,将大军驻扎在涪县,准备在此阻击魏军。尚书郎黄崇多次向他建议,应该提前占据险要地势,这样一来就可将邓艾大军阻击在平原之外,蜀军也能凭借有利地形对来犯敌军造成有效打击。奈何诸葛瞻并未听从黄崇建议,最终致使蜀军错过歼敌的最好时机。

于是,邓艾顺利带领魏国大军进入蜀地平原,并向诸葛瞻发起猛烈进攻。蜀军不敌之下,诸葛瞻被迫退于绵阳据守。在邓艾的出色指挥之下,诸葛瞻没能坚持太久,绵阳也因此失守,诸葛瞻父子当场战死,邓艾则率军直取成都,蜀汉后主刘禅献城出降。

从诸葛瞻的军事表现来看,难免会令人失望。倘若诸葛瞻能够听从黄崇建议,及时据险而守,这样必定会使邓艾大军因为缺少后续补给而主动撤退。如果诸葛瞻能够坚持到姜维回归,蜀国未必没有自保之力。

但政治角度来看或许来就能说明白一些原因,首先当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拿下江油。实际上此时蜀汉已经基本被邓艾这好似“剜心一刀”的计划“刺死”了。诸葛瞻要想守,必须要有一场胜仗,起码是一场不胜不败的战斗来稳定军队的士气,然后固守。

如果诸葛瞻面一般将领或许能取得一些胜利,但他面对的邓艾可以算是当时最杰出的将领,此时邓艾也明白,自己是没有退路的,两军在绵竹之间展开决战,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其子邓忠与司马师纂两个攻其诸葛瞻两翼。邓忠、师纂失利,退回,对邓艾说:“贼兵坚守牢固,很难击破。”

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之际,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声叱责二将,并要将其斩首。二将这才策马奔回,挥军再战,邓艾也亲临督战,终大破蜀军,遂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

总体而言,诸葛瞻失败当然一部分原因在内部政治所在,不过诸葛瞻的仕途太过顺利,性格过于自傲也是一方面原因所在,一是他不吸取他人意见,导致战机延误,失去有利地形,他想依靠一场胜利获取激起蜀汉的军心,但此时蜀汉的军队的战斗力,早已不是当年诸葛亮北伐时候可以使曹魏畏惧,相反蜀汉的军队对于曹魏反而十分畏惧,想依靠这样的军队在平原之上与邓艾带领的曹魏精英部队作战,结果可想而知,不过诸葛瞻拒不投降的气节,以及最终战死沙场的结局,倒也成就了诸葛一门的忠义之名。

绵竹之战诸葛瞻为何会失败?

绵竹之战诸葛瞻为何会失败?

诸葛瞻是著名的三国大臣诸葛亮的儿子,他在景耀六年(263年)率军迎战邓艾军。当时,邓艾率军三路攻打蜀汉,突袭阴平,穿越无人区,攀爬悬崖峭壁,最终进入江由,江由守将马邈投降。邓艾军直逼绵竹,逼近成都,让蜀汉上下皆惊慌失措。

刘禅派遣诸葛瞻率军到绵竹迎战邓艾军,黄权的儿子黄崇建议他,占领有利地形,坚守不战,利用地形优势阻击魏军。然而,年轻气盛的诸葛瞻选择了直接正面作战,放弃了占据有利地形的优势。

他率部奋力拼杀,一度击败了邓忠和司马师篡的军队,但很快魏军重新收拢,再次发动进攻。诸葛瞻带的御林军实力不足,最终被魏军击败。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成为了绵竹的牺牲品。

这场惨败的原因在于诸葛瞻放弃了防守的优势,选择了和魏军正面交战。

但是,他年轻气盛,不够沉稳,缺乏实战经验,忽略了战争中重要的地形因素。相反,魏军克服重重困难,突破绵竹,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良好的作战经验。

诸葛瞻这次的失败教训深刻,也为后来的蜀汉统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上,诸葛瞻因其勇猛和才华而被人称赞,但他的失误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战争中,要充分认识到地形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地形优势,积极制定防守策略,才能更好地战胜敌人,达成胜利。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之后,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绵竹失守,刘禅见邓艾大军压境,迫于强大的心理压力,于是,派人交出皇帝的玺绶,投降了邓艾,至此,蜀汉灭亡。

刘备辛苦一辈子打下来的家底,就这样被刘禅败光了。其实,刘禅投降的时候,成都城内,还有三万多带甲士兵,粮食也足可以支撑一年。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诸葛瞻第一次击败了邓艾军,第二次却战败了呢?

第一次,之所以战胜了邓艾军,因为诸葛瞻军是以逸待劳,所以,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毕竟邓艾军远道而来,翻山越岭,非常疲劳,没有得到喘息,因此作战失利。

第二次,生死关头,迫于邓艾下的死命令,如果不能取胜,就要被杀,因此,军无退路,必须死战,以求生路,所以,邓艾军最后取胜,诸葛瞻战败,父子战死。

诸葛亮祖孙三代,忠义不二,为蜀汉,也为刘备父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可歌可泣。

诸葛瞻在蜀国生死存亡之际,表现有多么的差劲?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父亲能力生的儿子也不会一般般。然而在历史上却有很多虎父犬子的例子。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三国时期一对很有名的父子,他们便是诸葛亮和诸葛瞻。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三国历史人物,他可以说是开创蜀汉帝国的主要功臣,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是导致蜀国走向灭亡的主要人物之一。

诸葛亮功高盖世为蜀汉王朝做出的贡献我们就不在絮叨表述了,下面我们来说说他的儿子是如何将蜀汉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的。蜀汉景耀六年魏国兴兵伐蜀,当时魏军兵分两路:大将钟会率领主力军队和蜀汉的主力姜维部在剑门关对峙,而邓艾则带着一直偏师偷渡阴平深入了蜀国腹地。邓艾的军队出现在蜀国腹地之后,后主刘禅便将留守的大部分军队交给了诸葛瞻统率。刘禅这样做无异于将蜀汉的命运全寄托在诸葛瞻的身上,而后来的诸葛瞻的表现可以说让刘禅大失所望。

诸葛瞻当时带着军队来到了涪县后却停滞不前,当时尚书郎黄崇力劝诸葛瞻在邓艾的军队没到达之前先抢占险要的地形阻止魏军继续深入。诸葛瞻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对黄崇的建议置之若罔,黄崇见蜀军白白丧失了地利无奈地痛哭了起来。诸葛瞻本来就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率蜀军和邓艾正面决战一决胜负。这样的做法显然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尽管蜀国的军队在数量占据优势但是面对身经百战的邓艾军团这无异于是豪赌。果然后来诸葛瞻被邓艾打的大败,这一战使得蜀国丧失了最后的防守力量也是促使后来刘禅主动投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黄)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三国志 蜀书 黄权传》

(诸葛)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那么诸葛亮功高盖世为何他的儿子诸葛瞻却没有什么奇才呢?难道诸葛瞻真的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吗?事实上诸葛瞻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诸葛亮曾写给诸葛瑾写信提到过诸葛瞻。诸葛亮对诸葛瞻的评价是“聪慧可爱”,但是诸葛亮因为诸葛瞻才八岁就表现的过于成熟也担心的表示怕诸葛瞻以后成不了大器。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诸葛瞻后来为何没能成就大器,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诸葛亮中年得子无暇对其培养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建兴十二年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而正是这一年诸葛亮病逝在了北伐的路上。诸葛亮去世时五十四岁,可以算出在诸葛亮四十六岁时才得子。所以在诸葛瞻出生得时候诸葛亮已步入中年,而且当时蜀国的政务事无大小都出自诸葛亮之手。由此可以得知诸葛亮肯定是没有太多时间对诸葛瞻进行培养的,况且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也不过才八岁,这个时候也不过是人勉强能接受教育的阶段。

诸葛亮日理万机又加上他去世过早导致了诸葛瞻没有机会得到诸葛亮的培养,所以尽管诸葛瞻天生聪慧也无法成就大器。

二:活在诸葛亮的光环之下被众人过分追捧

尽管诸葛瞻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是凭借着诸葛亮的影响力他还是步步高升成为了蜀汉重臣。当时蜀地的百姓由于对诸葛亮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每当蜀国有什么好的政令他们都纷纷说这都是诸葛瞻建议的。这样一来诸葛瞻几乎成了蜀国的第二个诸葛亮,而诸葛瞻在这样的环境下自我感觉良好而不再注意提升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7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