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的那些名字奇怪的官职权利有多大真相令人震惊

众妙之门 2023-06-25 07:37:33

古代的那些名字奇怪的官职权利有多大真相令人震惊

当我们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古代官职名,一些官职乍一看好像也就一般,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太子洗马"这样的官职,我们的第一感受可能会觉得这个官职怕不是负责给皇帝管理马匹的,但实际上它却是辅佐太子,教授太子政务等重要知识的官员,著名的谏臣魏征就曾经做过太子李建成(李世民长兄)的太子洗马。

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个官职也有这种感觉,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布政使"这个官职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认为它是干什么的?我想很多人都和笔者一样,认为它怕不是一个负责管理一个地方的布匹贩卖的官职,但实际上,这个官职,可不只是单单只管理布匹这么简单。那么这个职务到底是做什么的呢?而它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官职呢?

布政使,虽然看似是管理布匹贩卖的,但其实此"布政"非彼"布政",这里的布政的布不是布匹的意思,而是施行的意思。所以,"布政"不是在说布匹相关的政务,而是施行政务。而布政使的全名,其实是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要了解布政使这个官职,我们首先要了解承宣布政使司这个行政机关。

承宣布政使司,最早设立于明朝,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省级行政机关。明朝时承宣布政使司取代了元朝时的行中书省,成为了明朝时期的省级地方行政机关,并作为国家一级行政区。承宣布政使司负责行政区内的民事事务。而布政使就是这个承宣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长官。

在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的权力其实是比较分散的,行政的事务由承宣布政使管辖,但承宣布政使分为左右两员,以便分散权力并互相牵制;而辖区内的司法权则是由提醒按察使管辖;军事则是由都指挥使司管辖。三个部门合称为"都布按三司",构成了类似元朝行中书省的配置,保留了一定的地方自主权。

不过,虽说三司都是省级行政区的最高机构,但三司的品阶还是有差别的,三司中品阶最高的是都指挥使司,首长都指挥使是正二品官员;之后是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品阶一致,都是从二品;而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提刑按察使则是三司中最低,为正三品。

如果我们拿明朝的承宣布政使司与现在相比的话,掌握军事权力的都指挥使类似于现在的一个省的武警部队的总指挥(当然,我国现在的武警部队由党指挥,军权并不是从属个人,这里只是方便对比。)而负责行政事务却被分权了的布政使或许更像现在的好几个副省长的结合(现在的副省长就是分为多个,每个人主管一个具体的领域);提刑按察使司则是类似于现在的主管政法工作的省政法委书记(政法委书记虽然是党内职位,因为党领导一切的原因,所以政法书记其实领导着同级的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等掌握着执法权的部门)。

不过,清朝时期的情况则有所改变。清朝虽然沿袭了明朝的制度,保留了地方的承宣布政使司,但是清朝精简了承宣布政使司的机构构成。清王朝裁撤了之前的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只留下了布政使司,并且只保留一位布政使,不再分左右两员。

虽然布政使由两位变成了一位,但布政使并不是就彻底大权独揽了,因为在布政使之上,还有军政法一把抓的巡抚,而巡抚之上还有可以管辖多省的行政、经济以及军事和司法的总督。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的话,总督和巡抚这种,就像今天的省党委书记加省长加武警部队总指挥加省政法委书记结合。

而我们本文中说到的布政使虽然没有这上面两个的职位高,也没有他们的管辖范围广,但经过清朝的改革后,成为了省级行政单位唯一主管行政事务的机关,所以其首长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长官,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的话,布政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一职。

总之,布政使这个官职是古代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作为巡抚的下属,专门负责省内的行政事务,最开始在明朝分为左右两位承宣布政使,相当于如今多位副省长的结合,在明朝的三司中品阶低于都指挥使,但高于提刑按察使司。到了清朝改制之后,虽然头上多了总督和巡抚两个职位,但成为了省级行政机构唯一的行政长官,也就是说,相当于如今的省长一职。

在古代,号称”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权利到底有多大?

较真的话,宰辅称为丞相的时候还真不多。
秦朝、汉初的丞相权力很大,相当于总理,总领百官,但受到太尉和御史大夫牵制。三国早期丞相职务复活过一次,由于战乱,权力较大。此后南宋、元朝、明初都有丞相。南宋的丞相权力极大,但左右分置,又有其他不属丞相管辖的机构;金、元的丞相权力极大,但地位相当于副总理;明朝自胡惟庸死后不设丞相。最后一次设丞相是太平天国,但那是六部的长官,而且每部设正、又正、副、又副四个,这就24个了,再加上恩赏丞相,不知多少,真正的相权归军师(王)。
如果是笼统的说宰相,那就是大致而言,乱世权重,太平势微。集权权重,分权势弱。皇帝势强,宰相低调;皇帝懦弱,宰相牛逼。但总体趋势是相权削弱。
具体名称大致如下:
西汉自武帝起大司马某将军为相,东汉大将军为相。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是花样繁多,不一一列举。隋朝、唐初是三省长官:尚书省的尚书令(不常设)、左右仆射,中书省(隋朝称为内史省)的中书令(隋朝称内史令),门下省门下侍中(隋朝称为纳言)。后来武则天时期又是乱改多次,不赘述。
唐朝后以其他官员加衔的形式参与相权,常见的有同中书门下三品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三省长官逐渐淡出,中书令最终成为节度使的加衔。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往往也挂三省长官的头衔)为正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后又改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前者位高,后者权重);中书、门下的专职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可同时还有太师平章军国事之类的特设宰相。此后相职一直在三省长官和同平章事中间变来变去,宋孝宗设左右丞相,三省长官的头衔才最终废止。
宋朝又设三司管理财政、枢密院(前身是唐朝同名的宦官机构)管理军务,枢密使地位也相当于宰相。
辽国官制复杂,除韩德让为大丞相,基本都是分权于宗室、贵戚,有北南宰相府,辽国北南院枢密院相当于宋的兵部、吏部,不同于宋国。要注意这里的北南都是宗室、贵戚,真正由汉人担任的南面官不在此列,且无与闻国政的权利。
金国设三省,尚书令是虚衔,之下是左右丞相,兼领中书、门下事务,故实际上只尚书省有实权。同时也有类似宋朝的尚书左右丞、平章、参知政事之类的副宰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国务院,中书令由太子兼领,下有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四人、左右丞两人为副宰相,下面还有参议中书省事四人也有权与闻朝政,同时设枢密院,亦由太子兼领。
明初仿元朝,但没有太子兼领中书省事务,以大将军都督府(后分为五军都督府)代枢密院。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此后六部等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实际上结束。而后起的内阁实际上掌握相权,但缺乏法理依据,在本质上已经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了。
清朝初期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同议国政,宗室们实际掌控朝局。太宗仿明朝设内阁,但无实权,只掌管一般日常杂务。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成为后来相当于明朝内阁的部门,内阁保留,还是掌管一般日常杂务。出现了大学士值军机为真宰相的说法,但没改变皇帝的秘书班子的事实。
清末慈禧晚年至宣统年间又有改革,先是军机处由兼职改为专任(只有外务部尚书必入军机),后又废军机,设责任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最后的真宰相。

名头大却没有用处,古时候有哪些官职很唬人?

"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队负重轮"。这句流行于军迷之间,继而流行整个网络的话语,意思是有些东西表面看着威猛,其实内里的东西压根就是不名一文的。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我们如今才独有的,古代的人们就已经把这种事情玩得炉火纯青了。比如古代的某些官职,别看看上去十分吓人,不知道的以为多有来头,但事实上这些大名头的官职压根就没有任何职权,多半是朝廷作为一种荣耀表彰给官员的,就好比我们玩游戏,比如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这类的,看着电脑人物挂着响亮名头,但却屁用处没有一个道理。而且这种官职在不同的朝代里面也有不同的叫法。



先说太尉,秦汉两朝就开始设定"太尉"这个官职。名义上该官职的职能是相当高的,担任该职位的人有权掌控全国兵力。但是,到了现实中情况却变了。由于军权这个东西一向很敏感,所以皇帝一般都捉的很牢,也不想别人插手其中,因此太尉这个职位在存在的很多时候都没有太多实权。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常有权臣篡位的事情发生,因此这个职位总算是名副其实了一回。不过也正是这一段历史的原因,导致了之后的太尉这个职位越来越边缘化。到了宋朝直接就是一种荣誉尊称了。



第二个,太师。秦朝建立之前,太师可是一个了不得的职位,和太傅,太保合称三公。有这个职位的人,那就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甚至比宰相更有权利。太师的职能是辅助国王,君主治理天下,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任免皇帝。说太师是最有权势的大臣,这话是一点都不虚的。不过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政体后,太师就没有必要再存在了,毕竟哪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身边多出一个事无巨细都要对自己指手画脚的人。不过由于太师这个职称名头大,所以秦朝之后的王朝都把太师当做一种荣誉称号来给封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臣。跟现代奖状,奖杯一个道理。



第三个,大汉将军。如果说太尉,太师虽然没有实权但起码还算个了不得的荣誉尊称的话,那么大汉将军就是一个既没有实权也没有尊称的职位了。按说古代打仗,能封个杂牌将军那就是无上荣誉了,起码也比什么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的霸气。而大汉将军虽然也挂了个将军的名头,但事实他们和将军屁关系没有。这个职位既没有人供自己调遣,而且自己还得干日常保安队该干的活。没办法,谁叫自己实际上就是个皇帝护卫队成员呢。大汉将军是朱棣时候设立的一个职位,这帮人主要的工作是需要在皇帝边上值班巡逻,充当仪仗队的作用罢了。当然了,既然在皇帝身边工作,自然不能是长得歪瓜裂枣的那种。这帮人是从锦衣卫中挑选出来的,要求很简单,高大帅气,仅此而已。?

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官,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呢?

古代的员外,初出现的时候指的是朝廷正员之外的官员,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魏国,当时朝政内部设置置员外散骑常侍,即是在正员官职的前面加上员外两字。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员外逐步演化为一个隔离于朝廷大员外的闲职,政治属性淡化,渐渐的只和财富挂钩了,地主、富豪可以通过捐赠获得员外称呼,员外也特指从官员含义转化为地主、豪绅的代名词

员外,总的来说,在明代以前,具有和正员类似的职权,文官可以参政议政,武官在战事较多的年代要参与打仗。

我国官职的变化是随着历史推进的,就像宰相一词在不同的年代就有不同的称呼,并且性质、职权是不同的,都是随着政治沿革而一点点变化的。

古代“员外”一词,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轨迹。刚才提到了它是区别于正员之外,其中正员,指的是朝廷中登记造册、位列花名册正式的官员,而员外是此类官员的补充。

参考史料,我认为当时的员外和正员有相近的权利,比如可以免除徭役、赋税,还可以有自己的封地,当出任相应官职时,还可以从国家获得相应补助。

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特指地主、富人。这时候他们在朝廷中已失去了依法行政的权力,在地位上与官员平齐,在行政权力上与平民靠近,淡出了朝廷的视野,流离于之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7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