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操收编黄巾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曹操的第一块根据地是兖州,第一支精锐部队是青州军。但是大家知道么?最初曹操并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他是当地人推选出来的,与现在小学生选领导班子差不多。而青州军呢?他们之前是黄巾军,这可是著名的乱军,并且很有战斗经验。曹操为什么能把黄巾军变成自己的军队,并且得到他们的真心拥护?又为什么能得到朝廷的认可,成为名正言顺的兖州刺史?可以说,因为卫玠的一句话。
1:当时的情况
当时原来的兖州刺史被黄巾军杀了,兖州处于无政府状态。曹操是兖州境内的一个小太守,但是因为作战勇猛素有威名,就被众人推选成为新的兖州刺史。但是他只是民主选出来的,没有朝廷的认可。当选为兖州最高长官后,曹操自然要为兖州百姓办事。而第一件事,自然是收拾黄巾军。但是曹操打不过,便采取“避其锋芒、日夜骚扰”的模式。最终,睡不好觉、吃不好饭的黄巾军决定撤退。这时曹操派兵跟在后面继续玩阴的,当时恰好是寒冬,黄巾军的家属没有御寒的衣服,很多人都被严寒的天气冻病了。看着亲人在眼前受苦,这些热血男儿承受不住打击,只能投降曹操。也可以说,黄巾军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曹操的,这时的黄巾军,对曹操没有任何忠心,或许有些人还在心里怨恨他。若不是曹操赶尽杀绝,他们不止于此。
2:毛玠
此人是曹操的第一批人才之一,也是兖州人才中的核心人物。看到曹操把黄巾军收入麾下,刺史也当得有声有色,毛玠就出来献计了。他说“如今天下早已乱了,朝廷没有能力统领全国,粮仓中也没有隔年的粮食。在这种时候,主公应该鼓励耕种,让自己的兵马吃饱饭,让自己的百姓安居。若是能做到这一点,四方有识之士定会前来投奔。还要想办法得到朝廷的认可,只有挟天子的命令才能约束不听话的下属。”这些话,史书上写的是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这句话是很正确的,但是当时的曹操只认可后半句,对于前半句,他有些嗤之以鼻。
3:曹操的想法
当时朝廷也只剩下朝廷这两个字了,皇帝是董卓扶持上台的,完全没有话语权。而朝中大臣,除了仅有的几个正直之士,其余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这样的朝廷,还能有什么用?尽管曹操是官二代,朝廷对他们曹家也是不错的,但是曹操真的没有把如今的朝廷看在眼里。一群小人而已,有什么值得顾忌的。当年我曹操在京城的时候都敢刺杀董卓,现在天高皇帝远,还有自己的军队人马,难道反而要收朝廷的节制。于是曹操完全没有考虑过朝廷对自己的看法,直到朝廷派来了新的刺史。
4:金尚
此人是朝廷派到兖州的刺史。这时曹操已经平定了黄巾军,对于金尚来说,迎接自己的是一个海晏河清的兖州。于是他特别高兴,一路哼着小曲就过来了。金尚很开心,曹操很郁闷。自己把所有的障碍都扫平了,这个人是来享福的么?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曹操派人把金尚打了,地点就选在兖州地界之外。因此,金尚还没有入兖州就遭到痛击,直接跑到袁术哪里去了。金尚只是一个小人物,曹操没有放在眼里。可是这时的曹操却知道朝廷的作用了,即便朝廷已经摇摇欲坠,也有官员任免权。没有朝廷的承认,只怕会有无穷的麻烦。曹操不怕战争不怕其他势力,但是解决麻烦是需要时间的。为什么不要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壮大实力这件事上呢?于是,曹操派了使者前往京城,最终得到朝廷的认可。
5:黄巾军的家属
黄巾军之所以投降曹操,直接原因是心疼自己的家属。甚至最初他们落草为寇,也是想给家人一条活路。入侵兖州的黄巾军号称百万,但是有战斗能力的只有三十万,其余七十万人都是他们的家人。如何能让这些人效忠自己?曹操马上就想到问题的关键。只要安置好他们的家属,这些士兵自然会对自己忠诚。家属要怎么安置呢?很简单,并且对于曹操来说,这是双赢的事情。黄巾军的家属不能打仗,但是他们会种地啊。只要给他们土地、种子、耕牛,这些人就能种出粮食。而这些粮食,除了他们自己吃的,还能剩下一大部分给曹操。
或许有人会问土地、种子和耕牛要从哪里找?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完全不是问题。当时已经混战好多年了,各地即便什么都缺,也绝对不缺少空闲的土地。曹操只要把无主的土地分一分,就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至于农作物的种子和耕牛,他们自己就有。黄巾军是由没有生活出路的农民组成的,他们即便打仗也要带上农具,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耕田犁地。
因此,这些上不了战争的人不用跟着大部队各处跑了。他们可以安稳的在兖州春种秋收,每年还能有剩余的粮食呢。这就是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曹操让他们在现实中看到了。家人安全了,甚至还能吃饱饭,黄巾军自然要感谢曹操。因此这些人在战场上一场拼命,对曹操也绝对忠诚。而曹操呢?他利用手中整编过的黄巾军打下一场场胜仗,还利用他们的家属得到粮草,最后成为一方霸主。
这就是毛玠的计划,重视农业生产,储备军需物资,利用天子的权利威慑不听话的属下,曹操都做到了,也成功了。若是其中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好,曹操也不会有最终的成果。这件事充分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毛玠这种目光长远的人才。若是没有他,只怕曹操还要走很多弯路。
曹操和刘备,一直是三国历史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曹操一生东征西讨,打败了七路军阀统一了北方,他建立的功业远超刘备,成为三国时期成就最高的人物。但奇怪的是曹操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却远远低于刘备,刘备被奉为“贤君”,曹操则被评为“奸雄”,为什么后人会如此评价功成名就的曹操呢?
首先曹操自我定位很尴尬,他既想做汉臣但又不甘心只做一个臣子,所以他晚年逼迫汉献帝奉他为魏王,想要证明自己的地位。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曹操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权臣行为,他的存在对汉献帝的王权产生很大的挑战。后代的史学家写史必须按照皇帝的心意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喜欢权臣,所以曹操作为权臣的典型代表,一直在正史中被强烈批判,史书为了污名化曹操,还刻意丑化他的形象,硬掰了很多曹操“奸诈”的事例,所以曹操作为“奸雄”的“奸”就应运而生了。
但曹操的“奸”字后面又为什么会加上一个“雄”字呢?因为他的功劳实在是太大,史官怎么黑也黑不动,只好用一个“雄”字一笔带过。众所周知,黄巾军起义之后,东汉在全国已经呈现崩溃的态势,后来董卓入京,更是直接捣烂了东汉的朝廷,东汉岌岌可危,连传国玉玺都流落民间,最后更是被袁术捡到。有了玉玺的袁术公然称帝,东汉这个政权犹如纸一般被他扔在地上践踏。
是谁灭亡了袁术,维护了东汉的皇权?是曹操。曹操一见袁术称帝立马派兵征讨,最后将袁术从帝位上赶了下来,这是曹操的护国之功;后来曹操把颠沛流离连野狗都不如的汉献帝捡回许昌,让他能够重新体面地过着皇帝的生活,这是曹操的救帝之功。
曹操打败北方的军阀,再度让支离破碎的东汉政权集中在汉献帝名下,这叫做统一之功;曹操一辈子供养着汉献帝,从来不敢坐上王位,他作为东汉的丞相将吊着半口气的东汉续了二三十年,这叫做续国之功。曹操将东汉这个烂摊子收拾井井有条,这功劳即便是以后的皇帝想黑,也无从下手。
公元184年,张角凭借宗教力量号召百姓掀起农民起义运动。由于这些起义军皆头戴黄色的头巾,因此也被世人称之为黄巾军。
由于汉廷的腐朽统治已经让全国百姓都深感不满,因此全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响应张角号召的百姓,并在起义运动开始后一直与家乡附近的官军相斗争。公元192年,活跃在青州的黄巾军决定向曹操投降,摇身一变成为了曹操麾下的青州军。
上图——呼吁天下人推翻汉廷的张角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州黄巾军愿意脱离旧主的控制并归降曹操,并成为其麾下的一支主力部队的呢?
一、青州军希望摆脱"叛军"的头衔我们暂且不去考虑黄巾军的身份和发动起义的性质,而是从汉廷的角度来看待黄巾军。在汉廷看来,黄巾军无疑就是"叛军",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推翻汉帝和汉廷对全国的封建统治。也正是因为如此,黄巾军才成为了汉廷的大敌,毕竟这触及到了汉廷的底线。《后汉书·列传·卢植传》中曾有过以下一段记载: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比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上图——被汉廷委任围剿黄巾军的卢植
很明显,汉廷将黄巾军视为"乱国之贼"。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汉将也将其视为"贼"。久而久之,一部分黄巾军对于自己的身份也产生了质疑,并萌生了想要脱离军队重新回归平稳生活的念头。
实际上青州军的这种思想并不难理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教育体系下,即便青州军是打出推翻汉廷腐朽统治的旗号从而进行活动的,但青州军们仍然认为自己的身份并非"正统"。换句话说,青州军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身份是"非法"的。
而此时拥有汉廷授予的官位的曹操,则成为了"正统"的旗帜。被曹操收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同于被朝廷收编,这些青州军就从"叛军"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军"。不仅拥有了"正统"的身份和地位,还可以享受一些只有官军才能够享受的"特权"。如此,青州军自然愿意在合适的时机归顺。
上图——头戴黄巾为标志的黄巾军
二、曹操军事能力出众,更值得"效忠"在讨论和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黄巾军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社会秩序稳定,百姓衣食充足,汉朝百姓为何要抛弃自己平稳安定的生活,从而响应以张角为首的号召举兵反叛汉廷?
对于汉代农民来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使其无法维持先前的稳定生活水平,是不会去参加黄巾军的。也就是说,只要黄巾军能够寻得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场所,自然愿意放下兵戈重回生产。再或者,如果黄巾军能够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自然愿意与更有能力的人结为上下关系。而曹操,就是黄巾军所期待的那个人。
上图——收编青州黄巾军的曹操
纵览自黄巾军起义以来的战绩,不难发现黄巾军所经历的大多数战役,通常都以失败而告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应当归咎于领导黄巾军的主帅。主帅能力的不足以及没有长远的大局观,是让多处黄巾军走向失败的直接原因。
当一支又一支的黄巾军被击败后,盘踞青州的黄巾军必然会思考自己的未来。如果继续追随旧主,那么大概率会和其他地区的黄巾军一样被官军剿灭。但如果归降了自己亲眼见证、具有卓越军事能力的曹操,则大概率就能够避免这一结局。从这个角度来看,归降曹操也是黄巾军的"自救"行为。
上图——被汉军剿灭的黄巾军统帅张曼成
三、曹操给予了青州军承诺归降归降,何为归降?既然归降,必然是有利可图。既然选择抛弃先前的信念并投奔到曹操麾下,那么曹操必然给予了青州军一定的承诺。或者说,此时的青州军已经丧失了和曹军对垒的客观条件。而曹操所给出的承诺,则是当下黄巾军的直接需求。
曹操给予青州军的承诺,应当是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当时的青州军不仅没有经营一处固定的根据地,甚至处于拖家带口颠沛流离的状态之中。青州军所获得的物资补给,只能够通过掠夺获得。而纵观当时的局势,即便青州军频繁劫掠城池,恐怕掠夺而来的物资也不足以供给大军及其家属。
对于青州军来说,粮食无疑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从曹操后来安置青州军的方式来看,曹操应当是许诺给青州军足够的粮食饱腹,以解除其目前陷入的粮食危机。同时,应当也承诺好生安置青州军的家人,使其不必再随大军颠沛流离。这些青州军在考虑自身的同时,也必然会考虑家人的处境。再加上受大军居无定所、时刻处于充满风险的环境中等客观因素的推动,接受曹操整编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上图——青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四、结语实际上青州军大量归降曹操,和后来宋江归降宋廷的本质是一样的。二者都不希望永远背负着"叛军"的头衔,即便二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其内心仍然是向往朝廷的认可,而不希望被当时的百姓以及后世贬为"乱臣贼子"。
在黄巾军与官军相斗争的同时,黄巾军也逐渐意识到了推翻汉廷腐朽统治的难度。黄巾军败多胜少的战绩,早已经让许多将希望寄托在黄巾军之上的百姓感到绝望。他们期待有一个能力更强的人来为自己指出一条明路,当这个人出现时,自然不会轻易错失这一时机。
总的来说,青州军之所以会选择归降曹操,受客观因素影响的程度要更大一些。与其说他们是被曹操的个人能力所折服,或者说是对未来感到绝望,不如说青州军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除了归降曹操以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曹操所收编的黄巾军,经过挑选改编之后,就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青州兵?。曹操除了嫡系精锐部队?虎豹骑?之外,?青州兵?是跟随曹操打天下的主力。
曹操之所以能大量收编黄巾军,奕天在分析了相关史料之后,认为主要有几个因素。
这个条件非常重要,如果黄巾军还有其他的出路,是不会投降曹操的。
张角率领黄巾军在184年起义的时候,曾经聚集了包括徐州、青州、兖州等等八州在内的农民军力量,人数达数百万之众。但是,随着汉献帝召集汉朝各地诸侯联合讨伐黄巾军,张角兄弟相继被杀,黄巾军在各地的起义力量也陆续被镇压。
在192年前后,黄巾军势力较大的仅剩青州一地,于是各地的黄巾军纷纷向青州集结。他们为了吃饭,聚集了三四十万士兵,加上家属有上百万人,开始进攻兖州。
只要打败这支黄巾军,那么黄巾军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起义力量可用。
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时,济北相鲍信曾劝兖州刺史刘岱,黄巾军初来,势力强大,不易出击,可以用固守的方式,等待黄巾军士气低落,诸部开始离散之时,选择精锐击破。但是刘岱不听劝谏,?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
曹操当时的势力只有一个小小的东郡,数千人马。而陈宫在得知刘岱战死的消息之后,马上找到曹操,说兖州刚刚失去主人,他愿意前往兖州当说客,说服兖州官员,?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曹操做了兖州牧,就可以以此为根基,成就霸王之业。曹操当然很高兴的打赢了,陈宫也不辱使命,成功说服了鲍信等人,迎曹操入兖州。
可见,陈宫其实是曹操的诸葛亮呀,曹操的霸业由此才踏入了正轨。所以,曹操在击败吕布时,不忍杀陈宫,是发自内心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7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刘裕都有哪些经历一生杀了五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