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霍光,西汉时著名权臣,历汉武帝,汉昭帝,海昏侯,汉宣帝四朝。昭帝即位时,霍光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霍光作为辅政大臣开始执柄国家,权宠加身几十年,可谓是显赫一时。那拥有如此权力的他,到底有没有想过篡位呢?
其实作为后人,我们纵观霍光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权臣,但他依旧不失为一个忠臣,霍光是对得起汉武帝的托孤的。武帝驾崩后的三次帝位更迭都是主少国疑的危险时期,霍光都站了出来,庇佑昭帝,宣帝成长起来,为昭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武帝晚年选择霍光来辅佐少主弗陵,并且赐给霍光一幅‘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并对霍光说‘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用此像霍光表达自己对其辅政的信任和希冀。昭帝即位的时候才八岁,一切政务都由霍光决定。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霍去病的原因,霍光十几岁就入宫当了郎官,史书记载:“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锦中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况且霍家累受皇恩,霍光从小就跟在武帝身边侍奉,对武帝可谓是忠心耿耿。霍光执政期间,因循守职,对武帝颁布的轮胎诏继续加以贯彻,昭宣中兴是离不开霍光打下的基础的。
昭帝的辅政大臣不只有霍光,还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桑弘羊,上官桀等人为了夺权,勾结燕王刘旦等人,诬陷霍光谋反,即燕王上书事件,却被才十四岁的昭帝识破,昭帝说,‘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知道大将军的事,谁再敢搬弄大将军的是非,决不轻饶’。霍光权宠加身是离不开昭帝的信任的,霍光也更加兢兢业业来回报皇帝的信任。
之所以有人觉得霍光有谋逆之心的原因在于海昏侯。元平元年,昭帝驾崩后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当时大臣们选择了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可刘贺烂泥扶不上墙,在位才27天。
正事没做几个,荒唐事干了一大堆,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着想,霍光只能废刘贺为海昏侯,另立武帝曾孙,也就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新君。废立皇帝,确实不是人臣所为,可如果放任刘贺瞎搞,霍光怎么对得起武帝的托孤,霍光真心想篡位的话,大可废了刘贺,自己登上皇位的。
同样面对幼主,王莽之所以篡位,主要是西汉末年的皇帝自成帝以来,大都昏庸无能,甚至还有爱男色不爱江山的同性恋皇帝,皇权失信而武帝,昭帝都是一代明君,皇权还是有很大威信力的。他们对霍光也即位信任,霍光是不会辜负武、昭的信任的。
霍光历任四朝,权倾朝野,霍家也因此鸡犬升天,甚至嚣张跋扈起来。然而盛极必衰。自从霍光迎立宣帝后,为霍家的倒台埋下伏笔。霍光毕竟执掌朝政几十年,宣帝登基时也已经长大成人,二人必不可少的会发生冲突,但宣帝还算克制,仍然把朝政交给霍光全权处理。待霍光死后,霍家人自己作死,宣帝也开始算霍光老婆害死自己原配许皇后的帐,霍家几倍族灭,只有少数人幸免。
霍光或许不过是想效仿伊尹,周公之流而已。霍光是否有篡位的野心?我们无从得知,但即使他有,他也不会去干。那时候皇权威信力极大,人心皆向于刘氏,霍光根本没有滋生篡位野心的土壤。
霍光(?~公元前68年) 霍光的资料 本 名: 霍光
字 号: 子孟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 河东平阳
去世时间:前68年
主要成就: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
官 职: 大将军
霍光?西汉权臣、政治家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将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7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和伊尹并提,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霍光作为昭宣中兴时期秉政时间最长的执政者,对于这一治世的出现有着不可抹煞的功劳,他废昌邑王而改立的汉宣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统治者。西汉末年,王莽同样权倾天下,废立君主。但王莽最终篡夺汉家天下,而霍光辅佐帝室,安邦定国,故史书往往将两人并提,以儆后人,分清真假。但亦有史家认为,两人所处的环境仅表面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霍光怎么死的,为什么霍家满门抄斩 霍光是病死的 他死后儿子等人谋反被灭族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名将霍去病异母弟[1] ,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霍光死后,汉宣帝同霍光子侄关系逐步恶化。显毒杀许皇后的消息也开始流传[12] 。宣帝听到后并未开始调查,而是先采取措施提拔自己的外戚与霍氏的政敌担任要职,架空霍家子弟的兵权,汉宣帝先改霍光女婿大将军范明友为光禄勋,羽林监任胜为安定郡太守,又把霍光的姐夫张朔由给事中光禄大夫改为蜀郡太守,孙婿王汉为武威郡太守,长乐宫卫尉邓广汉为少府,这样夺取了他们的在首都的军权,扫清了霍家的外围势力。
接着开始对霍家动手,改霍禹为大司马,无印绶,架空兵权,霍光的另一女婿赵平的兵权也被夺,霍氏人马,再也无法掌握长乐宫和未央宫的禁军。
霍氏家族惶恐之余决定反击,霍禹打算杀了丞相魏相与宣帝的丈人昌成君许广汉,废黜皇帝,前66年七月,事情败露,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
至此,霍光妻子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
电视剧《汉武帝》中的霍光
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女儿霍成君也被废处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
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朝廷情况,都不允许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西汉一直都推崇董仲舒思想,讲究的是忠君爱国,霍光在此时夺位无疑是安上了不忠不仁的罪名。况且霍光虽然权倾朝野,但朝廷中依旧存在与其抗衡的势力,所以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下,霍光不敢轻易迈出夺位这一步,一招失足便万劫不复。
1.董仲舒思想的影响忠君爱国
霍光与霍去病是兄弟存在,所以汉武帝在临终前将霍光定为自己的托孤大臣,为以重任。前前后后霍光总共辅佐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个帝王,可谓是一步步走向了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地步。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设立了三位托孤大臣,分别是霍光、上官桀、桑弘羊,起初他们能够在权利上相互制约,不至于一方偏失过重。当汉昭帝在位期间,上官桀与桑弘羊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欲望,被霍光除掉。
之后整个朝廷就成了霍光的主场,甚至说霍光有绝对的君主任免权。在汉昭帝死后,他就先后拥立了邑王刘贺和刘病已为帝王。但这种绝对的权力也让霍光渐渐迷失了自我,沉浸在权势的欲望中一发不可自拔。但是他终究无法踏出谋反的那一步,汉朝的治国理念是根据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评定的,而这思想中就明确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关系,臣子理应忠君爱国。倘若霍光谋反篡位,必然会安上不仁不忠的罪名。
2.汉宣帝的隐忍以及朝廷局势
霍光之所以废除了刘贺的皇位,就是因为他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所以后来选择了无权无势的刘病已,好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此时朝中虽然说是霍光一人独揽大权,但其他人都盼着他能够落马失足,所以霍光走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保证没有后患的。而汉宣帝刘病已擅长隐忍,通过精湛的演技让霍光沾沾自喜地认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
个人认为,他就只是一个权臣,谈不上逆或者忠。
说忠逆,忠于国家和忠于皇帝,哪个才是真正的忠呢?霍光的作为,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肯定算不得忠,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就像很多后世的评价一样,毕竟独揽朝政废立皇帝,都不是正常的忠臣该做的。可是对于国家来说,昭宣中兴,霍光是有大功劳的。班固虽然批评了他,但也同样肯定了他“匡国家,安社稷”的举动。
至于他死后霍家谋反……这种事我是不怎么信的,他那个儿子连兵权都没有,反个毛啊。分明就是皇室秋后算账来了。周亚夫死因还是谋反呢,谁信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6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呼延钰实力怎么样与岳飞韩世忠并肩作战
下一篇: 田文镜为什么会被雍正器重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