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何同时要杀了刘弗陵的母亲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汉武帝刘彻一生共计册立过两次太子,其中戾太子刘据的结局非常悲惨,他因是汉武帝的皇长子而被寄予厚望,而刘据本人也在朝野中有很高的威望,可惜后来在“巫蛊之祸”中被迫自杀,具体经过在此不再赘述。刘据死后多年汉武帝都没有再立太子,燕王刘旦乘此机会想“归国入宿卫”,这让汉武帝非常生气,直接把燕王刘旦的使者斩杀。而此时的汉武帝也自知行将就木了,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不得不马上解决。而他最后做出的选择却出乎人的意料——他将自己的幼子——年仅八岁(《史记》记载为五岁)的刘弗陵册立为皇太子,与此同时,他残忍地赐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即赵婕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经过记载在《史记·外戚世家》中,晚年的汉武帝在甘泉宫中休养,有一天他召宫廷画师画了一张周公负成王的画像,大臣们就明白了,皇帝是要把江山托付给他最小的儿子了。几天之后,汉武帝突然没有理由地责备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叩头谢罪,而汉武帝则冷血地对侍卫说:“引持去,送掖庭狱!”可怜的钩弋夫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里犯错了,她伤心地扭头回看皇帝,汉武帝又一次冷血地说:“趣行,女不得活!”钩弋夫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冤死了。
汉武帝自然清楚,他的这种行为会让天下人疑惑,于是他问身边的侍卫,现在宫外都是怎么评论这件事的。侍卫回答说,大家都认为,即便是要册立幼子为太子,也没有必要除掉他的母亲。汉武帝回答:“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这就是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的根本原因——他担心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会像吕后一样专权,事情如果严重的话,大汉江山就可能非刘氏所有了!就算是有再多的忠臣,也未必能够像几十年前的周勃、陈平一样力挽狂澜于既倒。
随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又写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也就是说,凡是给汉武帝生过孩子的嫔妃,最终都不免被赐死的命运。
按照这个思路来继续分析的话,我们就能够得出以下结论:我们说皇后卫子夫的自杀是因为“巫蛊之祸”的牵连,而并非出自汉武帝的本意,其实也是不恰当的——卫子夫当时已经贵为皇后,她的儿子是太子,姐夫公孙贺是丞相,弟弟卫青是大将军,外甥霍去病又给汉朝立下不世之功,她的势力网实在是太庞大了,作为政治家的汉武帝能不对她产生顾虑吗?所以,不论“巫蛊之祸”有没有爆发,卫子夫也都避免不了悲惨的结局。
综上所述,汉武帝之所以临终册立刘弗陵为太子并赐死他的生母钩弋夫人,主要还是为了避免主少国疑以及外戚干政的情况。在汉武帝心中,只有除掉年轻的皇太后,才能避免诸吕之乱的再次发生。
史书里面对于汉武帝杀死太子的母亲的说法记载的是,汉武帝认为太子的年龄太小,如果放任太子的母亲不管,那么她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吕雉,所以为了让继承者杜绝后面被太后专权的隐患,所以杀死了太子的母亲。
对于汉武帝所立太子的母亲,她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奇女子。她与汉武帝的相遇是由于刘彻当时在狩猎,这时候遇到了一位大师,告诉他此处有一位奇女子。关于这位女子的说法也特很特别,据说她自从生下来,就握着双拳一直未曾松开,因此汉武帝就十分感兴趣,然后他用手轻轻一掰这位女子的手就打开了,并且里面有一只小小的玉钩,因此汉武帝就将这位女子带回到皇宫,并且给予她封号。
再之后,汉武帝的后宫因为巫蛊的事情而逼死了太子,而太子的家人也被汉武帝所杀。而此时汉武帝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只有四位。而对于年龄较长的三个儿子,汉武帝都不太满意,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因此汉武帝就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做了太子。
然而小儿子立为太子之后没过多久,太子的母亲就被传言去世。尽管在汉书里的记载说是这位夫人,因为犯了错误而被汉武帝所训斥,最终郁郁寡欢而死,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显然没有史记里面记载的高。因为毕竟儿子已被立为太子,她也不至于因为汉武帝几句训斥的话而害怕得生病而死。
其一,先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政,差点江山易色改成了吕,要不是周勃、陈平等大臣力挽狂澜,汉朝四百年江山可能几十年就完了。
其二,汉武帝继位后,因为年纪小,太皇太后窦太后严重干政,窦太后是祖母级别的,尊奉黄老之术治国,而汉武帝的思想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人治国理念不同。汉武帝拗不过窦太后,重用的两位儒臣赵绾、王臧接连被窦太后所杀,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阴影。
其三,汉武帝先前立的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事件”被冤杀,再立刘弗陵为太子时,自己已经年老了,而太子之母赵钩弋才二十多岁,汉武帝唯恐自己驾崩后,汉朝再现吕后、窦太后故事,故痛下杀手,寻机赐死了赵钩弋。
历史发展:
“汉武帝刘彻杀母”这件事并不是说汉武帝杀了他的亲生母亲王太后,而是杀了他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
公元前92年,汉武帝迎来了执政生涯上最严重的执政危机—巫蛊之祸,这也是汉武帝这一生中所犯下的最大错误,而巫蛊之祸也为后来钩弋夫人的死埋下了伏笔。
巫蛊之祸实为以江充为首的奸人诬陷太子刘据谋反所造成的,而年老的汉武帝在没有查明原由的情况下信以为真,最终太子刘据不得已而起兵想要诛杀奸臣,最终兵败被杀。
虽然没多久汉武帝便查明事情的真相,并夷灭江充三族为太子刘据昭雪,但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却永远无法复生。儿子的死去固然令他悲痛,但更令他悲痛与不安的是随着刘据而去的是大汉王朝最理想的接班人,汉武帝深知自己行将就木,命不久矣,剩下的儿子当中除了年幼的刘弗陵外,其余三个儿子论其品性都不足以担起皇帝之重责。
儿子要是被皇帝立为太子,他的生母往往意味着“母以子贵”,会成为太后。可是汉武帝刘彻,却在晚年的时候,为了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竟杀掉了他的生母钩弋夫人,他为什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还有,如果某个妃子深得皇帝喜爱,皇帝一定会把她好好保护起来。而钩弋夫人让汉武帝最满意,汉武帝却把她给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汉武帝在立刘弗陵之前,还立过一个太子刘据。刘据是卫子夫所生。卫子夫本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后来被平阳公主献给汉武帝,得到临幸后,生下了刘据。由于汉武帝继位十余年无子,因此刘据的出生,让汉武帝欣喜异常。
不仅修建婚育之祠感谢上天,还命朝中文采斐然的东方朔为此作赋歌颂。当然,卫子夫“母凭子贵”,被汉武帝封为皇后。而刘据也由庶长子成为嫡长子,在他7岁时便被封为太子。可以说,汉武帝对刘据的培养极为费心,小到替他甄别名师,大到甚至专门为他建博望苑,让他结交宾客和臣子所用。在汉武帝的精心栽培下,刘据成年后,很有处理政务的能力。这让汉武帝非常欣慰,每次在外巡游时,都放心地把国事交给刘据处理,而后宫事务则交给卫子夫负责。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对刘据却越来越不满意了,为什么呢?
一、刘据仁厚温和,在政事上和他相左。汉武帝以严法治国,刘据却认为应该以德治国,因此他常把一些认为汉武帝处罚太重的事给平反。这样一来,刘据很得民心。
二、卫氏显贵。卫子夫成了皇后以后,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也得到了宠爱。两人数次击败匈奴,并以战养战,为大汉王朝扬威立名,获得累累战功,成了汉武帝最为器重的大将。另外,卫氏家族也因卫子夫得宠的原因,身居高位者众,因此权势显赫,堪称最强外戚。
三、结交宾客。虽说结交宾客是得到汉武帝允许的,可是,刘据的门下多是与主流政见相左的异端。说得不好听点,都叫“反革命”,这样的人全有政治问题,搞不好,颠覆他汉武帝的政权都不稀奇。另外,汉朝开国,从吕后开始,就一直有外戚干政的情况。汉武帝深为外戚干政所厌,所以他一定要想办法不让外戚干政的事情发生。所以,在卫青和霍去病去世后,正好江充诬陷刘据,汉武帝立刻利用江充去对付刘据,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不仅死了刘据和卫子夫,还有几万人因此陪葬,数十万人受牵连革职流放。“巫蛊之祸”后,汉武帝还有四个儿子可以做太子候选人,他们是:燕王刘旦,厉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年幼的刘弗陵。按说,除了刘弗陵,其他都是成年皇子,可以从中挑一个出来做太子。但年事已高的汉武帝,却迟迟不立太子。刘旦沉不住气了,主动向汉武帝表示,愿意带着军队去保卫他的安全。
结果,汉武帝勃然大怒,不仅杀了刘旦派来的使者,还削了刘旦三个县做惩罚。刘胥是个混世魔王,做事一向没有法度,成天只会斗鸡走狗。所以不在考虑之列。刘髆倒是没太大缺点,可是他的叔叔李广利,却暗中和大臣勾结,准备谋立刘髆为太子。结果事情被告发后,李广利奔逃匈奴,涉事大臣亦被腰斩,刘髆也惊惧而死。最后,就剩下才6岁的刘弗陵了。在汉武帝看来,立刘弗陵也好。为什么呢?刘弗陵年幼,不可能继位后便推翻他的政令,也不可能说他律法严苛。
不过,汉武帝也有顾虑,因为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才20多岁。子幼母壮,历史上因此乱国的事例可不老少。而且,钩弋夫人有些心机深沉。当年,一直传说钩弋夫人拳头打不开,汉武帝一碰她,她的拳头就打开了。这事虽然让汉武帝很兴奋,不过他似乎也有些怀疑,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同时,钩弋夫人非常迎合他,很讨他的欢心,让他对钩弋夫人非常喜爱。一个有心机又善于迎合的女人,那就是一个不得了的女人,如果让她留在世上,那不仅仅是个吕后,肯定比吕后做的事还惊心动魄。可以说,汉武帝越想越担心,最后索性把她给杀了,以绝后患。(参考史料:《汉书》)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立子杀母”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做法,不过对于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对于维护皇位继承、内部的稳定起大了很大的作用。
“立子杀母”为汉武帝刘彻首创,汉武帝晚年立太子,担心日后登基,其母钩夫人会夺取权位,让外戚独揽权政,所以汉武帝做出了“立子杀母”的可怕事情。
在当时的情况下,汉武帝晚年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在立刘弗陵为太子的时候,太子才五六岁,因此汉武帝担心太子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从这个方面来看,那时候的汉武帝确实考虑的太多了。
在以后的一些朝代中,“立子杀母”同样得到了沿用,北魏就比较典型的沿用了这个制度。以至于当时的后妃都不愿意生太子,因为母以子贵可能会母因子死。
清朝的咸丰皇帝也差一点“立子杀母”,那时候的大臣萧顺等人担心拉氏宠妃为了太后后就会独揽政权,就开始劝说咸丰皇帝效仿汉武帝的“立子杀母”做法,而此时的咸丰皇帝却犹豫不定,把这样的问题给搁置了。
“立子杀母”现象的发生都有着很特殊的历史背景,虽然都有沿用,不过在所有的朝代中也可以说是个别情况,这样的制度并没有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主流,所以就当是一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现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