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国郑庄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春秋初期的风云人物,最值得一提的其实是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
郑庄公在中原呼风唤雨的时候,春秋首霸齐桓公大概率还未出生,其他几位霸主那就更不用提了。
说起齐国的“庄僖小霸”很多人或许不清楚,但说起郑国的“庄公小霸”,略微了解一些春秋历史知识的人肯定都听说过。
而郑庄公这个人的传奇色彩非常浓,发生在他身上的有趣故事也非常多。
公元前744年,郑国的第二位国君郑武公病逝,留下了他的夫人武姜(申国国君之女)、庶长子原繁、嫡长子寤生和嫡次子段(共叔)四人相依为命。
从年龄结构上看,郑武公去世的时候,他的长子寤生只有十三岁,次子段更是只有十岁,加上武姜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帮不上大忙的庶长子,可谓是标准的“孤儿寡母”配置。
看过我写两晋南北朝的朋友应该对此印象深刻:孤儿寡母的下场几乎都是被权臣欺负,然后凄凄惨惨戚戚地丢掉江山,家人一个个全部沦为刀下鬼,小皇帝也被污名化。
可在当时的郑国,这种情况却并未发生,年幼的寤生成功继承君位,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郑庄公。
难道说,真是老天爷开眼,注定要让郑庄公成就一番传奇霸业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
究其原因,在于郑庄公的母亲武姜拥有强大的背景。
申侯是什么人?看过我写“烽火戏诸侯”的朋友应该有点印象:周幽王为集权,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的父亲申侯勃然大怒,联合周边蛮族(犬戎)攻克了西周首都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看到了吧?因为女儿受到了委屈,女婿居然想着集权对付周边国家,于是立刻联合蛮族以下犯上,你说这申侯会是什么良善之辈吗?
而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就是这位申侯的女儿,谁要是敢把她当软柿子捏,真以为申侯和申国是好欺负的?
当然了,郑武公去世的时候,这位申侯是否还在世我们不敢确定,但有一个人肯定还在世,虽然实力不算很强,但肯定能给武姜母子帮上大忙。
这个人,就是东周第一位天子周平王。
我在上文写过,郑武公是郑国的第二位国君,第一位国君是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而这位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也就是周平王的爷爷辈。
大家或许会觉得有点绕,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
周宣王(姬静,西周第十一位天子)和郑桓公(姬友,郑国开国君主)是同父异母兄弟,这是第一代;
周幽王(姬宫湦,周宣王之子、西周末代天子)和郑武公(姬掘突,郑桓公之子)是堂兄弟外加连襟(两人都娶了申侯之女),这是第二代;
周平王(姬宜臼,周幽王之子、东周第一位天子)和郑庄公(姬寤生,郑武公之子)是堂兄弟,他们的母亲(申后和武姜)是姐妹。
郑武公虽然去世了,但武姜或许还能借着申国的名头吓唬人;申侯或许也去世了,但武姜还有姐姐申后这个强援。他们孤儿寡母四人真要是被郑国朝臣欺负了,周平王肯定也没法坐视不理。
这才是郑庄公得以顺利继位的主要原因:他有一个身份显赫的母亲,他母亲的母族背景显赫。
在贵族政治中,父亲的身份非常重要,母亲的身份同样重要。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武姜虽然关系过硬,但郑国朝臣如果真不想立郑庄公,也有的是办法绕过武姜的那些人脉,因为谁当郑国国君这件事,说到底也只是郑国内政,哪怕是周平王想插手,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我在前文分析过周天子的困局,东周之所以只能继续摆烂,就是因为河南一地形势复杂,历代周天子都无法破局,这并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
如果郑国朝臣铁了心不立郑庄公,还摆出一副“周天子仗势欺人”的可怜相,周平王肯定也会受到不小的压力。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他想不罢手恐怕也不行了。
既然有办法不立郑庄公,最终却还是立了郑庄公,那么答案也很显然:迎立郑庄公,符合大多数朝臣的利益。
郑庄公当时多大?十三岁,还未成年。无论郑庄公有多早熟,他都不太可能在十三岁之前就开始参政理政。
郑武公或许为郑庄公配备了强大的政治资源,但此时的郑庄公应该没有能力完全掌握这股力量,而是由他的母亲武姜代为掌管。
此时的郑庄公不但年幼,还没有多少理政经验,更没有多少个人势力,完全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弱势君主。
对于朝臣而言,弱势君主上位通常都是最好的选择。
立一个弱势君主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他无力干涉朝臣,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根本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说,当汉献帝混得凄惨落魄,差点连饭都吃不起的时候,各地军阀却争相迎奉天子,表现出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
当袁术那个混不吝决定称帝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站在他这一边,所以袁术很快众叛亲离了。
用大道理来说,这说明汉末各军阀都是爱国人士,所以他们一心尊奉汉献帝,却对袁术这种反贼咬牙切齿。
可如果用权力博弈来说,那就是迎奉汉献帝对大家都有好处。此时的汉献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傀儡,但他显然缺乏管理各地军阀的实力。
袁术则不一样,当时的袁术已经是全天下实力最强的军阀,曹操和袁绍都处于事业低谷期。如果袁术成功称帝,就等于给各地军阀头上供了一尊真身。
大家都想着改天换地成佛作祖,谁愿意接受这种事实呢?这才是袁术很快就众叛亲离的主要原因。
或许有人会问:就算国君因各种原因而显得弱势,那么权力总有人暂时接手,这个人一旦心存不良,岂不是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郑国之所以不动乱,只因为他们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郑桓公是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武公第二代,郑庄公第三代。三代积累虽然可能造就一定数量的宗室,但宗室成员身份较为简单,人数也不会太多。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朝臣想找一个够分量的人出来和郑庄公打擂台都不容易,毕竟郑庄公根正苗红:他的爷爷是开国君主,他的父亲是嫡长子继位的第二代君主,他本人是第三代嫡长子。
要说分量,谁能比他更有分量?
再者,大凡开国之初,君主一系的权力通常是有保证的。此时的郑庄公虽然年幼,但国内并没有独步朝堂的权臣。
更重要的是:君位不是一盘菜,不是权臣想夹就能夹的。
怎样使社会和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稳”。只要“维稳”做到位,一切牛鬼蛇神都会失去生根发芽的土壤,政府想要打击这类人自然会简单很多。
只有社会和谐稳定,利益集团的坛坛罐罐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存。怎样才算是“维稳”呢?自然是不折腾或者少折腾。
可如果一个权臣横空出世,非要朝着弱势国君喊打喊杀,你说这社会怎么可能和谐稳定呢?利益集团怎么可能不担心自己的坛坛罐罐被打碎呢?
如此一来,这位头铁的权臣自然会成为朝堂上下的公敌。
曹操基本上是独力打下整个北方,但等他想着更进一步的时候,朝臣们会纷纷站出来保卫汉献帝,所以即使强如曹操,也只能缓缓图之。
后来,还是曹丕签字同意使用“九品中正制”,这篡位的大难题才算解决。
在郑庄公时代的朝堂上,有曹操这样的狠角色吗?恐怕是没有的。有人能通过签字画押让渡利益的方式让大家支持他篡位或独揽朝政吗?恐怕也是没有的。
权臣祸乱超纲意味着利益集团大洗牌,如果不是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这种人走到哪都是不受欢迎的,这也是郑庄公得以顺利继位的原因之一。
说来说去,我就是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这篇文章明白一个道理:老君主去世之后,如果他的老婆孩子被别人欺负,通常是由于他所设计的权力格局已经倒塌。
如果没有老君主设计的权力格局做约束,谁是可信的呢?
后赵石勒设计的权力格局倒塌,结果是石虎杀了石勒指定的接班人;
后周宇文赟设计的权力格局倒塌,结果是杨坚篡夺了宇文家的皇位;
宋明帝刘彧设计的权力格局倒塌,结果是萧道成篡夺了刘宋的皇位。
石虎是宗室,杨坚是外戚,萧道成是权臣,你说他们谁可信?在没有权力格局做约束的时候,分明是谁都不可信!
如果权力格局不倒塌,或者说帝国处于发展期,那么谁做君主其实都无关痛痒。
比如说,六岁的顺治可以当皇帝,八岁的康熙也可以当皇帝,而满清在两位小皇帝的带领下,依然是顺利入关,像模像样地发展壮大。
这跟人有关系吗?几乎是没有的,只能说满清老君主设计的权力格局足够好,官僚集团也不具备贵族集团的强势,这才使得场面未失控而已。
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轻率什么联军讨伐郑国如下:
繻葛之战。
繻葛之战的战争背景如下: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灭亡西周后,东迁洛邑的周天子名义上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地位已一落千丈。其直辖统治地日趋狭小,无法号令其他诸侯。在社会制度混乱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的形势下,诸侯趁机脱颖而出,争夺霸主地位。
郑国虽然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才被分封立国,但由于其开国君主郑桓公姬友为周厉王的幼子,与周王室关系亲近,因此被委任为王室卿士,主持周室中枢大政。
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由关中地区迁移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号称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使郑国得到发展。
郑庄公姬寤生继位后,凭借国力强盛,身为周室权臣的条件,竭力扩充领地,侵伐诸侯:拉拢齐、鲁两国,打击和削弱卫、宋、陈、蔡四国,并灭亡了许国,成就了“春秋小霸”的局面。 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变得倨傲不羁,无视天子权威。
周平王在位时,就对郑庄公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想要把他的权利给虢公忌父,郑庄公得知后怨恨周平王。为了缓和双方矛盾,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即周平王的儿子姬狐与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互换作为人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轻率什么联军讨伐郑国
晋国得了土地走了,郑国也得了好处。周平王因郑武公护送东迁有功,于是任命郑武公继承其父郑桓公的职务,担任周王室的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还把虎牢关以东的土地都送给了郑国。
郑武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寤生即位,就是后来掘地见母的郑庄公。到郑庄公时,郑国已经是中原第一强国了。
犬戎之乱的影响很大,它破除了人们对周朝的迷信,向社会公开展现了礼仪制度的虚弱和强力的重要。在当时,要想号召列国,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依靠周室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有自己的实力。
郑庄公把自己事业的立足点坚决地放置于郑国,坚决不去洛阳上班。虽然他是周朝的丞相,但是他只是借助这个身份东征西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周天子认为郑庄公做事不厚道,就把他的丞相职权分给了另一个人。郑庄公气势汹汹地过去责问周天子,周天子最后与郑庄公互派质子。
郑庄公此后连败宋国、曹国等国,在中原地区屡次出兵,成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可是,郑国虽然地处膏腴之地,但是郑庄公要发展自己的国家,首先遇到的是地理条件的制约。不过,郑国地处四战之地,虽然郑国常备军有10万众,但是北有晋国,南有楚国。在晋楚争霸期间,郑国不得不沦为两个大国的缓冲区,国内数次成为战区,郑国也成了朝秦暮楚的代名词。
郑国“小霸”事业一代而衰,是因为郑庄公后事托付不当。嫡长子姬忽(就是那个齐大非偶的主人公)即位后被次子赶走,后来又被接回来,却在狩猎时被权臣杀了。此后,郑国多次陷入内乱。即使到了三家分晋后,郑国的内乱也时常发生,甚至最终郑国被韩国灭掉,都是因为郑国国内激烈的政治内斗。这样一来,郑国自然保不住霸主位置了。
郑桓公, 姬姓,郑氏,名友, 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异母弟弟,宣王时期,带兵和猃狁 xiǎn yǔn 打仗 ,分封到郑国。
幽王时期,担任周王室司徒,负责 全国土地和户籍。郑桓公看幽王统治不力,也有些想法,把自己的子民迁到洛阳以东,虢郐二君各自献出五座城池(或许是靠手中的军事力量威逼利诱得来的),郑桓公便有立国的基础。
后来郑桓公跟随幽王与犬戎作战,一块死在骊山,儿子 郑武公继位。
郑武公与秦晋卫三国联合,打败犬戎,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获得封赏,或许成为了董卓的人物。
郑武公 逐步攻灭 东虢国 和 郐国 ,吞并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解放世袭的商人奴隶,郑国逐渐强大。
郑武公去世后,大儿子 郑庄公 继位,但是母亲——申国国君女儿武姜喜欢小儿子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下,叔段作乱,郑武公平定叛乱 远交齐国、鲁国,近攻宋国、卫国、陈国、蔡国 ,积极扩充军队,搞军事联盟。
周平王去世后,孙子周桓王继位 。 周桓王用其他人取代郑武公在周朝廷的位置,不让郑武公 参与周朝政事,郑庄公便不再朝觐周桓王。
后来,周桓王联合 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结果战败,周桓王身中箭,周天子威信扫地。
郑庄公去世后,权臣祭足辅佐郑昭公继位,宋国诱骗绑架祭足,让他立宋庄公女儿的儿子——也是郑昭公的弟弟 公子突,回到宋郑国后,郑庄公逃跑,弟弟郑厉公继位。
后来郑厉公和祭足闹矛盾,实力不敌,自己出逃,祭足迎回郑昭公。
后来 高渠弥杀死郑昭公,祭足和高渠弥又立郑昭公弟郑子亹(伟)为君,郑子亹后参加与齐襄公会盟被杀。祭足再拥立郑子亹的弟弟郑子婴为国君。
十五年后,郑厉公得到祖父宋国的帮助,杀回郑国,郑子婴被大臣杀害,郑厉公再次继位。
郑厉公死后,儿子郑文公继位,在位45年,综合国力失去了郑庄公时代小霸王的威风,见风使舵,数次摇摆依附晋楚,躲过被灭国的危机。
郑文公死后儿子郑穆公继位,郑穆公也是多次摇摆于晋楚,免于被灭国。
郑穆公死后,儿子郑灵公继位,有个成语染指于鼎,郑灵公被大臣杀死, 庶长子公子坚被拥立为郑襄公。
楚国围困首都,郑襄公投降楚国,后派人挑起晋楚战争,楚胜晋败,郑国依附楚国。
郑襄公死后,儿子郑悼公继位,两年后死掉,弟弟郑成公继位。
郑成公在位十四年,期间秦晋楚轮番征战,去晋国外交,被扣留,大臣立 公子繻xū为国君,后来郑成公回来,公子xū被杀死。
郑成公死后 郑僖公继位,此后还有郑简公,郑定公, 郑献公, 郑声公,郑哀公,郑共公, 郑幽公, 郑繻公依次继位,郑国国力弱,存在感不强。
郑繻公时期,三家分晋,郑繻公杀其相子阳,两年后被子阳之党所弑,郑幽公之子郑康公继位,20年后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氏子孙播迁于陈宋之间,以郑为姓。
在豪门士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年迈君主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在自己去世后,遗留的孤儿寡母不被人欺负。
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在临终前,肯定也为自己的正妻和两个嫡子遗留了大量的军政资源,只不过由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年幼,所以他们暂时没法使用这些资源。
郑武公的这种做法没有太大问题,可最终的问题却出在他的正妻武姜身上。
郑庄公(寤生)是长子,公子段是次子,一般家庭的父母总是偏爱小儿子,这属于人类天性,再加上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出现难产,受了惊吓,所以更不喜欢自己的长子。
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
据说,由于武姜偏爱次子公子段,所以还曾向丈夫郑武公提出过请求,希望能改立公子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答应。
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
从感情上讲,武姜偏爱次子段是合理的。但从权力制衡上讲,武姜显然希望两个儿子之间的权力不要相差太多,这样自己就可以居中做裁判,成为郑国最有权力的人。
这样一来,武姜既可以保证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力,又可以保证长子郑庄公不敢对次子公子段乱来。
基于上述两个考虑,武姜就要求郑庄公把京邑分封给弟弟公子段。
庄公元年,封弟段於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於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
京邑是郑国最重要的城池之一,它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完全可以和郑国首都新郑相提并论。
大家有没有觉得眼熟?没错,这就是晋国曲沃翼城之争的翻版。
公元前745年,晋文侯去世,他的弟弟公子成师占据了晋国的第二大城市曲沃,晋文侯的儿子占据了晋国首都翼城,晋文侯兄弟两系长达六十七年的火拼序幕由此被拉开。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去世,郑庄公占据郑国首都新郑,弟弟公子段占据郑国第二大城市京邑,他们的母亲明显支持次子。
两相对比,你说郑庄公兄弟的未来会怎样呢?如果不出意外,这必将引起兄弟阋墙。
唯一不同的是:晋国的曲沃翼城之争历时六十七年,持续了四代人,最后小宗战胜大宗,也就是公族战胜了国君。
而郑国的新郑京邑之争仅历时二十一年,在郑庄公兄弟这一代就终结了,最后大宗战胜小宗,也就是国君战胜了公族。
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十四岁,公子段十一岁;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三十五岁,公子段三十二岁,兄弟俩明争暗斗二十一年,最后总算做了个了断。
我之所以说郑庄公是春秋初期历史无法略过的人,就是因为这个人的人生经历过于传奇,在对付弟弟公子段这件事上,郑庄公的隐忍令人惊叹。
公子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咄咄紧逼,郑庄公却一再表示退让,很多人劝他反击,但他还是一退再退。
郑庄公的这种做法,就是惯着公子段:你嚣张,我就放大你的嚣张;你得意,我就放大你的得意。等你嚣张得意到了没边的地步,我再考虑反击你。
所以在面对众人的劝说时,郑庄公说出了一句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许多年后,晋国有一位韩氏大佬和一位魏氏大佬,被一位智氏大佬欺负了。
很多人都对韩魏两位大佬说:“我们应该反击,不然以后面对智氏就要矮一头。”
结果呢?两位大佬的意见出奇相似:我们不反击,他打了我们左脸,我们立刻把右脸伸过去给他打。
总而言之,我们就是要这样惯着智氏!他一看欺负人这么容易这么爽,肯定还会去欺负别人的。如果有一个人不甘心忍受他的欺负,决定站出来对抗他的时候,我们再与这人一起灭掉智氏,岂不是省时省力?
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
果然,智氏大佬后来想去欺负一位赵氏大佬,赵氏大佬不甘心,于是暗中联合韩魏两位大佬,一举把智氏火并出局。
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
这就是历史上三家灭智的故事,后面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家分晋。
言归正传,郑庄公隐忍二十一年,最终把自己的弟弟公子段火并出局,但在善后的问题上,却给人留下了一个话柄。
干掉公子段之后,郑庄公开始埋怨自己的母亲:我弟弟原本是多可爱的一个人,要不是你偏心,非要我把京邑封给他,他也不会这么膨胀,我们兄弟也不至于刀兵相见。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兄弟阋墙,都怪你这个当母亲的不称职!
据说,在郑庄公兄弟相争处于胶着阶段的时候,是弟弟公子段率先出手偷袭新郑,而母亲武姜不顾大儿子郑庄公的死活,一心要给小儿子公子段当内应。
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
借着这个由头,郑庄公说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除非到了黄泉,否则我绝不和你(指母亲武姜)再见面。”
於是庄公迁其母武姜於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郑庄公说这话,显然有发泄情绪的意味在其中:大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因为我年长,再加上妈妈生我的时候难产,所以我就活该不受待见吗?凭什么?
从感情上讲,郑庄公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从权利博弈的角度来看,郑庄公的做法显然有失妥当。
公子段能够与郑庄公分庭抗礼二十一年,站在公子段背后的人肯定也不会少。这帮人肯定没有全部被处死,而是战战兢兢地等待着郑庄公的发落。
可郑庄公来了这么一出,这帮人肯定会想:“你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无法容纳,我们这些依附于公子段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呢?”
如果这帮人心生绝望,难保他们不会有什么狗急跳墙的想法,刚安稳没多久的郑国恐怕立刻就要面临第二场动乱。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颍考叔面见郑庄公,用一种较为巧妙地方式劝说郑庄公低头,郑庄公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向现实妥协。
于是乎,郑庄公和武姜这对母子,在挖出水的地下通道里相见,算是全了母子情谊,这就是典故“黄泉认母”的由来。
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於是遂从之,见母。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当他处于底层的时候,总会对顶层恨得咬牙切齿,整天说如果他是顶层的大人物,就会对底层如何如何好。
可等到某一天,这个底层人物真爬到顶层之后,他几乎也会沿用相似的策略:前任是怎么对待底层的,他就怎么对待底层。
面对此情此景,难免会有人大发议论:悲呼!屠龙勇士最终成为了新的恶龙。
比如郑庄公,他本人就是兄弟相争的受害者,还差点因此失去亲生母亲,要说郑庄公在潜意识里不恨自己的母亲,甚至不恨布置出这种局势的父亲,恐怕不太可能。
但轮到郑庄公处理身后事的时候是怎样的呢?他的嫡长子是公子忽,本该是无可争议的接班人,但郑庄公非要认为嫡次子公子突和四子公子亹也很不错,于是在培养长子的时候,也大力培养次子和四子。
时祭仲与俱,劝使取之,曰:“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也。
在郑庄公去世之后,围绕着郑国国君的君位,公子忽和公子突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先是公子忽获胜,公子突逃到宋国;后来公子突在宋国的帮助下杀回郑国,击败公子忽自己当国君;随后公子忽又在国内权臣(祭足)的帮助下杀回郑国,重新当上国君,但随后被另一权臣(高渠弥)所杀,公子忽的两个弟弟(公子亹和公子婴)先后继位又先后被杀,公子突再度上位。
简单来说就是:大哥击败二弟第一次成为国君,二弟借助宋国势力击败大哥第一次成为国君,大哥借助权臣祭足势力击败二弟第二次成为国君,却被另一权臣高渠弥所杀,又有两个年龄小的弟弟被立再被杀,最终二弟第二次成为国君,动乱平息。
PS:这段史料太长,为避免过多地复制粘贴,我就不搬运了,大家可以查看《史记·郑世家》。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其根源就在于郑庄公在两个儿子之间大搞制衡术,而且郑庄公的这个搞法,比他父亲郑武公更过分,郑国在郑庄公去世之后陷入内乱,他本人难辞其咎。
郑武公和武姜活成了儿子郑庄公讨厌的模样,郑庄公同样活成了儿子公子忽和公子突讨厌的模样。
我这样写,并不是站在上帝视角批判郑庄公,而是希望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在贵族政治时代,加强自己兄弟子侄的权力,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选择。
由于郑庄公在位时,郑国的存在感太强,所以大家都把这段历史称为“庄公小霸”,而郑庄公去世之后诸子争位,很多人便认为这是郑国衰落的根结所在。
对此,我们先来看看晋国和齐国的情况。
前文我说过,当郑庄公和弟弟公子段明争暗斗的时候,晋国的曲沃翼城之争就已经开始了,郑庄公去世后二十多年,晋国内乱才算告一段落。
齐桓公去世之后,五个儿子分成五派大乱斗,同样斗了近半个世纪才算分出胜负。
与晋国和齐国的内乱相比,郑国的诸子争位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无论是规模还是持续时间都比不上。
晋国和齐国的内乱如此恐怖,我们也没听过这两个国家从此一蹶不振的论调,那么郑国在经历一场内乱之后,又怎么会由此衰落呢?
郑国之所以衰落,还要从其他地方找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4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