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司马德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众所周知,晋朝第二位皇帝-惠帝司马衷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白痴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庸碌无能,而且还因为一系列愚蠢言论,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其实,就智力水平而论,晋朝还有一位比司马衷更傻的皇帝,此君不仅庸碌无能,甚至连冷暖饥饱都不懂,实在是白痴透顶。此人,便是晋安帝司马德宗。
司马德宗是晋朝第15位皇帝(东晋第十位皇帝),晋宣帝司马懿第六世孙,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的长子,生母为淑仪陈归女(安德太后),在太元十二年(387年)八月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只有6岁。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孝武帝醉酒后被张贵人弑杀,年仅15岁的司马德宗继位为帝,是为晋安帝。
据正史记载,安帝是个白痴皇帝,竟然能蠢到连冬夏、冷暖、饥饱的区别都分不出来,衣食起居若没有人照顾,根本就不能自理,简直比晋惠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见《晋书·卷十》)。这样一位白痴透顶的皇帝,自然无法治国理政,而晋朝在他统治期间,便一步步走向亡国的“不归路”。
晋安帝即位之初,朝政大权由叔父司马道子执掌,但司马道子嗜酒如命,经常因此荒废政事,所以其子司马元显便窃取军政大权,成为实际上的“当家人”。司马道子父子执政期间,信任奸臣王国宝(谢安的女婿,司马道子的妻弟),进拜他为尚书仆射。王国宝依仗司马道子父子的信任,在朝廷内外肆意排除异己,由此激起很多人的不满。
隆安元年(397年),兖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起兵讨伐王国宝,一直打到建康附近的京口。司马道子连战连败,无奈只好将王国宝捕杀,来换取王恭等人的撤兵。然而,王恭从叛乱中尝到“甜头”,在第二年便又伙同庾楷、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桓温之子)举兵造反,再次打到建康附近。不过,这一次,叛军却遭遇惨败,王恭被捕杀,桓玄等人逃亡。
王恭等人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威胁帝国安危的隐患依然存在,尤其是桓玄不久后袭据荆州、控制长江中游,更是让司马道子父子寝食难安。元兴元年(402年)正月,司马元显率军讨伐桓玄,然而前锋大将刘牢之却在阵前倒戈,导致朝廷的军队大败,建康也很快失守。桓玄进入京师后,捕杀司马道子父子及其党羽,随后逼迫晋安帝进拜他为丞相,就此控制朝政。
桓玄掌权才1年多时间,便自认为改朝换代的时机已成熟,遂在大亨元年(403年)十二月逼迫晋安帝“禅位”,自建国号为楚。桓玄篡位后,并没有杀死晋安帝,而是将他迁往浔阳幽禁。令世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桓玄篡位称帝后不久,将军刘裕便在京口举兵“讨逆”,通过一系列以少胜多的战役,最终竟能击杀桓玄、光复晋朝,实在是个奇迹。
晋安帝虽然在刘裕的帮助下复位,但真实的角色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旧只是个傀儡而已。此后十余年间,刘裕在完成清洗政敌的工作后,又相继击灭谯蜀、南燕、后秦、仇池等政权,由此取得辉煌的军事成就,赢得军民们的拥护。随着名望的日渐增长,刘裕滋生出篡位之心,为此他不断地蚕食皇室仅存的威权,并威逼晋安帝为他加官进爵,最终当上相国、宋公,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按照权臣篡位的固有“套路”,刘裕应该逼迫晋安帝“禅位”,然后建国称帝。然而刘裕却鉴于民间盛传着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所以为应和它,便派人毒杀安帝,然后立其弟司马德文为皇帝(晋恭帝),时在义熙十五年(418年)十二月。晋恭帝在位仅1年多时间(420年),便被刘裕逼迫“禅位”,立国155年晋朝就此灭亡。
回顾晋安帝的一生,由于他的智力缺陷,导致朝政相继被司马道子父子、桓玄、刘裕等人窃据,而这些权臣之间的争斗,也直接造成晋朝内部的大动荡,并加速其灭亡。晋朝短短155年时间里,竟然出现过两位白痴皇帝,并因为这两人而遭遇两次亡国的命运,且连累着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沦为“炮灰”,不能不让后世扼腕叹息。
晋安帝司马德宗,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
晋安帝司马德宗简介早年经历司马德宗,生于太元七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司马德宗被立为新水浒q传yy熊卡太子。
登基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晋孝武帝驾崩,同年九月辛酉日,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隆安,立妃王神爱为皇后。
安帝愚笨,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连冬夏的区别都认不出来。因此安帝继位后东晋皇帝的权威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安帝初期朝廷政策主要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元显主持。
397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叛乱。次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次谋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平定,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众多。公元400年,孙恩攻会稽,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402年,孙恩的叛军甚至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围困,城内爆发饥荒。后孙恩战败身亡。同年,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废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封为丞相、太尉。从此成为东晋的统治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403年12月31日,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降安帝为平固王。404年1月19日,安帝被迁至浔阳。3月24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6月19日,桓玄被杀,安帝复位。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直到405年3月2日安帝才脱离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09年刘裕开始北伐,攻南燕,屡战屡胜,到410年俘虏南燕皇帝慕容超,灭南燕,占领山东等地,但同时广州刺史卢循又反,乘刘裕北伐之机向建康进发。到410年夏建康再次戒严。刘裕班师南下后才解决了建康的危机。411年,卢循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杀。
从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415年,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之以逃犯刘裕为名举兵,但被刘裕战败。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
去世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晋安帝驾崩于东堂,时年三十七岁。死后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改元元熙。元熙元年正月庚申日,葬晋安帝于休平陵,陵址位于今江苏省江宁县的蒋山。
在位年号隆安:397年-401年元兴:402年-404年大亨:402年三月402年十二月义熙:405年-419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
历史上没有善终的皇帝如下:
一、建世帝刘盆子
建世帝刘盆子,生于王莽始建国二年庚午(公元10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曾在樊崇组织的赤眉军中混过,主要负责割草喂牛的工作,号称“牛吏”。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首领樊崇采纳方望“拥立汉朝宗室为帝,以号令天下”的建议,于是拥立汉室后裔刘盆子为帝,时年15岁,建年号为建世,史称建世帝,虽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可惜只是个傀儡皇帝,共在位2年。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军队与刘盆子的赤眉军队决战于华阴县,结果赤眉军大败,刘盆子投降,然后被解送到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怜悯刘盆子,对其赏赐丰厚,并让他到赵王刘良(刘秀的叔叔)府中当了一个叫做郎中的官。没多长时间,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又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刘盆子终身。后来刘盆子亡国后投降刘秀,不久便因病双目失明。
据《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
二、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234年),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在位,共在位31年。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从而刘协便成为董卓任意摆布的一颗棋子。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刘协,后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又被曹丕控制,最后刘协被迫禅位于曹丕。
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3岁。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后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为孝献皇帝。
三、蜀汉后主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63年),生于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开国之君刘备的儿子。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在位,统治蜀汉41年,是中国历朝末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并托孤于诸葛亮),后葬于惠陵。同年五月,刘禅继承皇位,改年号建兴,大赦天下,时年十七岁。
刘禅在位初期,遵照其父刘备的遗照,由丞相诸葛亮辅政,大小政事都取决于他。诸葛亮为此鞠躬尽瘁,使得国家稳定,政治清明。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不理朝政,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大将军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屯田避祸。至此,蜀汉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逐渐走向衰弱了。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十一月,魏国大将邓艾兵分三路进攻蜀汉,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刘禅竟采纳降魏的建议,最终投降魏国,蜀汉灭亡。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
四、成汉末帝李势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的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43年―公元347年在位,统治成汉4年。
公元343年,父亲昭文帝李寿去世,李势随即即位,改元太和。其在位四年间,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
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十多人迁往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并封李势为归义侯,成汉自此灭亡。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病世。
五、后晋末帝石重贵
石重贵(公元914年―公元964年),高祖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最后一位皇帝。
石重贵原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子,因为其父石敬儒早逝,所以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养子,深得石敬瑭的喜爱。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石敬瑭去世,石重贵即帝位,天福九年(公元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公元942年-公元946年在位,共统治后晋4年。
石重贵即位之初,契丹对后晋虎视眈眈,一心想灭掉后晋,因而遭到契丹三番四次的进攻。最终在开运三年(公元947年),后晋败于契丹,都城开封被占领,石重贵被俘送往契丹,后晋灭亡。
石重贵在位时间不长,前后不到五年。五年之内,生活的浪涛既把他涌上了顶峰,也把他无情地摔到了谷底,成为亡国之君,最终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病死,享年50岁,葬于今辽宁省开原县。
六、北汉英武帝刘继元
北汉英武帝刘继元(?―公元991年),孝和帝刘钧的养子,五代时北汉末代皇帝,是北汉第三任皇帝刘继恩的弟弟。公元968年—公元979年在位,统治北汉11年。
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汉睿宗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随后刘继恩即位。同年九月,侯霸荣带领数十人杀死了刘继恩,并立刘继元为帝。
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后,继续与赵宋抗衡,一直与其僵持了10余年,直到广运六年(公元979年)五月,刘继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给宋太宗。宋太宗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于是,刘继元乐不思蜀,悠游岁月,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寿终正寝,葬处不明。
七、宣统帝溥仪
宣统帝溥仪(公元1906年2月7日—公元1967年10月17日),姓爱新觉罗,字耀之,号浩然,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溥仪的《退位诏书》,自此清朝统治近300年的封建王朝结束。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7月1日,前清遗臣张勋发动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坐上了龙椅,大封群臣。结果没想到的是,段祺瑞出兵讨伐,张勋匆匆逃跑,溥仪坐了十一天龙椅又下了台。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公元1934年—公元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4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