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大唐王朝为什么不削藩呢,为什么会允许藩镇那么猖狂

以史为鉴 2023-06-25 05:05:25

大唐王朝为什么不削藩呢,为什么会允许藩镇那么猖狂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907年,节度使朱全忠逼迫唐哀帝李祝退位,大唐灭亡。大唐末期的时候,节度使们的势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非常庞大,为什么如此强盛的大唐王朝要允许这些藩镇日益猖狂下去,而不和汉朝时候一样削藩呢?其实,唐朝不是不削藩,而是当时的外患太严重,而且藩镇的势力又太强大,唐朝的皇帝光靠自己的政府军很难和这些藩镇匹敌。

唐肃宗开始,唐朝的中央就已经开始和藩镇抗争,但是因为安史之乱才平定,国力大损,根基不稳,所以对藩镇的态度也就比较和缓,没有这么急功近利。其实,只要是一个将领手里有士兵万人,那么他就足以成为皇权的天然威胁,这些节度使就是如此,所以针对他们,皇帝自然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例如秦汉时期,必须有皇帝的另一半虎符,军队才会乖乖的听将领的命令。而军中还会有一些各朝各代都有的措施,例如将将领的家人当做人质留在京城,京城乃天子脚下,是皇帝的直接辖区,这些人质的生杀大权自然也就是皇帝说了算,为此他们也会有所忌惮。其次,就是军中不得乱杀人,因为如果能够乱杀人的话,那么培植忠于他自己的势力就太方便了。

但是,唐朝的藩镇基本上这些禁制都不存在,他们就好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手里握有受封土地的赋税权、人民所有权、军士们的调用权,可谓是军政财务一手抓,这样的地方势力,和割据势力其实相差不多。不过,藩镇之中也分几种类型,根据近代史学家张国刚的研究《唐代藩镇研究》可以发现,这些藩镇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

真正需要处理的藩镇其实是河朔割据类型的,割据地方,其实就相当于和中央对着干,就是大逆不道。唐朝的藩镇因为节度使的权力非常的大,所以他们也想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有争权的能力,想要互相兼并扩大自己的势力,最终图谋天下。

但是藩镇之间的势力其实相差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藩镇之间谁都不服谁,但是又谁都打不服谁,于是就平衡了。因为这些节度使的权力很大,政府自然不想让他们长久的存在,但是又无奈政府的势力不足以毁灭他们,所以只好放着不管。

这就是藩镇存在的问题,唐德宗的时候,曾经爆发过和藩镇的战争,因为唐德宗如果击败一个藩镇,那么就会逐个击破,直到将藩镇完全铲除,所以这些节度使们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中央政府,唐德宗很愤怒,但是无济于事,中央和藩镇的战线连绵数千里,几乎把整个大唐帝国赔进去了,这场战争差点导致大唐早几年灭亡,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中央保留武装,有可以和藩镇节度使谈判的权力,节度使们假意说皇帝还是九五之尊,两全其美。

为什么大唐因藩镇而生,因藩镇而弱,也因藩镇而死?

什么是单纯问题?攻灭东突厥就是单纯问题,敌人是可见的、目标是清晰的、方法是已经明确的。虽然成本很高昂,但是问题不复杂。

什么不是单纯问题?买房子就不是单纯问题,而是两难问题。手中的钱就这么多,买市区的房子总是老旧、买新建的房子却在郊区。而比两难更复杂的,则是棘手问题,你找不到敌人、也拿不出方案,甚至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连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唐的藩镇问题,就是一个棘手问题。大唐皇帝以为敌人是节度使,于是把节度使打成了乖乖猫,但乖乖猫却制不服藩镇骄兵。大唐朝廷以为敌人是藩镇骄兵,于是把藩镇骄兵解散了,但农民起义却无人平定了。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得以生存,是因为藩镇。节度使和藩镇大兵把叛军制服了。大唐羸弱不堪,是因为藩镇。藩镇难制、藩镇造反使得大唐朝廷疲于内政,而无力成就帝国雄风。但是,大唐灭亡,还是因为藩镇。藩镇羸弱、大唐羸弱;藩镇无力、大唐无力。于是,还没等藩镇被消灭,大唐便寿终正寝。

01.敌人到底是谁

安禄山范阳起兵,此时的敌人是谁?敌人就是安禄山。于是,宰相杨国忠认为旬日可平。

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

于是,封常清洛阳募兵、高仙芝长安整兵,郭子仪和李光弼扫河东而入河北。待到哥舒翰举兵二十万固守潼关之时,大唐已经对安禄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

潼关不能进、范阳不能还,安禄山和范阳兵被困在汴、郑数州之地。果真如杨国忠所言:今反者独禄山耳,那么叛军就当自行瓦解,安禄山也只能传首长安了。

然而,叛军竟在穷困之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潼关一战,干死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叛军入长安、玄宗逃四川,李光弼退守太原、河北得而复失。

不用大唐细琢磨、巧谋划什么擒贼擒王之策,安禄山竟被自己的儿子给谋杀了。但是,失去安禄山的叛军,竟然立即发动了睢阳之战,直取大唐的江淮财源。接着,叛军首领安庆绪再被谋杀。但是,史思明却再率叛军横扫中原。叛军首领史思明又被谋杀。但是,史朝义仍在战场上彪悍无前。史朝义众叛亲离,叛军一分为四。但是,叛军四部仍在呼喊:我还能战,而大唐却只能说:打不动了。

所以,大唐的敌人根本就不是安禄山,也不是史思明,而是整个叛军集团。安史之乱结束后,安史叛军成了大唐的藩镇军队,霸占了河朔三镇。而为了看住这伙人,大唐不得不在河北周边布置大批藩镇;而为了拱卫京师,又不得不在关中地区布置大批藩镇;而为了确保运河通道,又不得不在运河沿线布置大批藩镇。

02.总要给问题找个坏人

自此之后,大唐进入到了藩镇时代。

藩镇时代的大唐,真是乱世割据的样貌吗?真正不听话的节度使,总共就三伙人。一伙人是河朔三镇,就是河北之地;一伙人是有钱藩镇,位于财源通道;一伙是流氓将领,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

但是,这些人也不是一直不听话,更不是一起不听话,个别时候、个别地区矛盾激化了,才会形成局部叛乱。吐蕃入侵、大唐防秋,河朔三镇也会派兵助战。朱滔称帝、皇帝出逃,江淮的粮食、藩镇的士兵都会群起勤王。

这个局面很乱,但大唐却一直死不了。因为藩镇节度使和藩镇大兵们并不希望朝廷被消灭,他们还是在发挥捍卫国家的作用。但是,问题毕竟已经摆了上来。所以,就要给问题找到一个坏人。

于是,彪悍的节度使,就成了这个坏人。

如同华节度使周智光,不仅把朝廷监军剁了喂狗,而且截留淮南送给皇帝的贡品,后来甚至发展到把鄜坊节度使杜冕一家灭门。

坏人找到了,敌人清晰了,那么目标也就明确了。大唐就是要消灭掉所有不听话的节度使。

这个大工程从唐德宗继位之初就开始干,一直干到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时期。

到宪宗驾崩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被干死、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被生擒、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被传首,凡是不听话的节度使全部消灭。甚至,割据已经半个世纪的河朔三镇的节度使们也听话了。幽州节度使刘总请封入朝;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举镇内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病亡自败。

坏人就是彪悍的节度使,问题就是因为节度使不听话。坏人干掉了、问题解决了,大唐中兴了吗?唐宪宗一死,立即尘归尘、土归土,原来啥样还啥样,甚至还不如原来。

03.间接方法比直接方法更管用

打仗要迂回、问题要化解,单刀直入很洒脱,但往往都是以卵击石、肉投馁虎。大唐皇帝不是傻子、大唐朝廷也不是肉食者鄙,古人一点儿也不比现代人的智商低。皇帝和朝廷把问题看的很清楚:

节度使是敌人,而节度使的权力和军队,才是节度使之所以成为敌人的要害所在。而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大唐的手段简直可以用高明来形容。

公元780年,唐德宗之时,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但也是在解决政治问题。

因为朝廷拿到了规划天下财政之权,明确了州、镇和朝廷的财政分配:州刺史收取财税后,留州自用一部分、送使镇用一部分、上供朝廷一部分。

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公元809年,唐宪宗之时,大唐朝廷实施财政改革。这次财政改革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在直接削弱藩镇财权。藩镇治下数州或十数州,但是藩镇节度使只能收取藩镇治所州的一州财税,其余各州的财税在留州后便不再送使(即节度使),而是直接上缴朝廷。

公元819年,宪宗末期,大唐朝廷实施军事改革。唐宪宗采纳乌重胤的横海经验,直接解决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节度使只掌握藩镇治所州的牙兵和藩镇部队,藩镇治所州以外的军队由州刺史统领。

藩镇做大、朝廷羸弱,藩镇越强、朝廷越弱。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力量对比,两税法就是在增强朝廷力量,两次改革就是在削弱藩镇的力量。于是,削弱藩镇力量、增强朝廷力量,在力量这个回路上施力,藩镇就会越来越弱而朝廷就会越来越强。

在唐宪宗之后,大唐朝廷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仍旧一以贯之地在削弱藩镇、增强朝廷,或者说是在削弱地方、增强中央,以彻底解决藩镇威胁朝廷的问题。在弱藩的基础上,开始实施遣散藩镇军队的工作,即在帝国内部实施去军事化。

但是,藩镇问题,只是简单的藩镇尾大不掉、朝廷虚弱无力吗?如果乱世真的就这么好治理,那么藩镇问题就不是一个棘手问题,而是一个单纯问题。但现实世界从来都没有单纯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看着单纯,但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单纯。即便起初很单纯,但问题在发展了之后,也就会变得不单纯。

04.问题恰恰没出在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以上这些改革,除了两税法在河北有过推动外,至于公元809年的财政改革和公元819年的军事改革,在河朔三镇全都没有落地。原因就是谁也管不了河朔三镇。

到了公元831年,大唐朝廷基本上就明确了对河朔三镇的态度,即彻底放弃。即便当时的幽州镇出现了朝廷可以染指的机会,但大唐朝廷也不想花钱费力去收复幽州。

所谓:因而抚之,使捍北狄,不必计其逆顺。简单说,就是幽州节度使和藩镇军队,拿着幽州的税赋,为大唐守着东北国门就可以了。然后,你们幽州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朝廷懒得理你们。幽州是如此,成德也是如此、魏博也是如此。

河朔三镇坐拥大唐最强精兵、河北大地坐拥大唐最厚财源。但是,这个地方却一直非国所有。这不是在等着出问题吗?

然而,出问题的恰恰不是河朔三镇,而是三镇以外的其他地区。

大唐前期,河北是财源之地。大唐后期,江淮是财源之地。如杜牧所言:江淮赋税,国用根本。江淮成为财源的先决条件,不是江淮很有钱而是江淮最听话。河北也很有钱,但是河北不听话,所以河北不仅不是大唐财源,反而是大唐永远的痛。

但问题就出在了很听话上。大唐对江淮实现了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中央朝廷是满意了,但是地方势力却一点儿也不开心。所以,朝廷官员与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公元855年,浙东观察使李讷被当地吏民赶出浙东。公元858年,接连发生岭南兵乱、长沙兵乱和江西兵乱,朝廷委派的节度使、观察使,或被驱逐或被囚禁。同时期,南方还出现了土匪横行、暴动不断的局面。但是,因为藩镇被削弱,朝廷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能力完全无力应付治安问题。

两税法确实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但是却掠夺了民间财富。掠夺最严重的自然不是土豪大家,而是平民百姓。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也就日益严重,大唐境内开始出现流民逃地、逃税问题。于是,盗贼横向、农民暴动,也就随处可见了。在王仙芝和黄巢起义之后,大唐才真正遭遇到了统治危机。

但是,为了解决藩镇问题,朝廷先是削弱藩镇后是解散军队。此时的藩镇已经不再彪悍,藩镇没有力量造朝廷的反,但也没有力量捍卫朝廷。大唐朝廷和地方官吏们,只能看着农民起义军四处杀掠。连年农民起义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大唐朝廷和治下藩镇全都被战争清洗了一番。到这个时候,大唐已经奄奄一息,只能伴着晚霞、看着落日了。

05.如何处理棘手问题

藩镇问题是个棘手问题。

这个棘手问题,到底谁才是敌人?

要么看到了节度使、要么看到了藩镇,但是看到的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全貌。因为这个问题本就是非常难以定义清晰的。

在解决的过程中,甚至已经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了。

是消灭节度使还是消灭藩镇军队。但是,就如赵本山的小品所言:先杀驴还是先杀猪,这个问题你先杀谁都不好使。

解决问题的手段,可能都对但也可能都错。

是军事征伐、是和平谈判,还是各种财政改革和军事改革,手段穷尽但手段全无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唐帝国已经不再了。当时精英也不会像我们这样能够平心静气地、以一种上帝是视角来观察当时处境。但是,即便是我们拥有后视之明,全作事后诸葛亮,但我们能给当时的大唐帝国开出药方来吗?

不能。单纯问题,我们能够马后炮、做事后诸葛亮。而棘手问题,你就是穿越过去,也无济于事。但是,总会得到一些启示的,大体有这样三个吧。

一个是要有系统的视角。系统视角下的解决问题:

下策是找到一个敌人然后把它消灭掉,因为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敌人,而消灭掉的可能都是盟友。中策是找到反馈回路、间接施力,公元809年和公元819年的两次改革可能比宪宗的武力削藩更有效果。上策是寻找系统中的共识,朝廷与藩镇之间不是只有对立而无共识,找到这种共识并强化这种共识,可能更有效果。但是,大唐朝廷没有在这个方向上施力。

一个是你要去行动。尽管行动可能是错的但不能不去做:

对于河北问题,大唐后期就是彻底放弃了。宰相牛僧孺认为幽州藩镇拿着幽州的财税去捍卫北境,这就可以了。但是,幽州以及成德、魏博,又岂止拿去了解决北部边防的财税。河北才是大唐的经济中心。大唐的财政问题在制度上说是不彻底,但在地域上说就是失去了河北财源。

一个是不要奢望彻底解决,更不要奢望整齐划一和如臂使指:

为了彻底解决藩镇问题,大唐朝廷就得不断挖掘财源、增强力量,然后再把力量转化成暴力和秩序,既要向藩镇输出暴力、占领藩镇,又要向藩镇输出秩序、统治藩镇。这个难度系数不是不一般的大。唐德宗和唐宪宗都是这么干的。但是,问题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朝廷上纠结于整齐划一的政令畅通。但是,这样的目标真的好吗?待到节度使被打成了的乖乖猫、藩镇也被打成了乖乖猫,那么乖乖猫又怎么能捍卫朝廷。农民起义、盗贼流寇,到底还能仰仗谁去平定呢?

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为何100多年都毫无作为?你怎么看呢?

应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镇也只是表面上认上面这个大唐皇帝。实际上却是自行其事。藩镇割据的出现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而唐朝之所以无法结束藩镇割据是不能也没有办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唐朝之所以又延续一百多年,还多亏了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以后,皇帝彻底不信任朝臣,宦官主政时代来临。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的减弱,军事权力实际控制在宦官手里,而财政还是人事也不是皇帝完全控制,这样就造成没有能力消灭各个藩镇。而地方藩镇不缴纳赋税。大唐的租庸调制已经破产。两税制又不足以充实国库收入。也就是说,在财神政和经济上唐朝政府也无能力征缴了。

没钱如何消灭藩镇,国家禁军战斗力下降。迫不得已用以藩制藩的策略,调一个藩镇去打另一个藩镇。但是唐代规定,藩兵出藩打仗要多付一倍的工资,这些钱都是朝廷出,本来就没有钱,这下就更加财政紧张。而且打下来的地方还不一定就归复朝廷。德宗朝还发生了泾原兵变,调去平叛的藩兵就是因为钱没有给足,自己造了反。 各地藩镇连成利益共同体,彼此照应,而且对朝廷里主张削藩的大臣进行恐怖暗杀(武元衡被杀)协调策略共同对付朝廷。使得朝廷也不敢削藩了。河北三镇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了。

但藩镇割据却也延续了大唐的国祚。其最大的益处就是,藩镇为唐朝基本抵御了地方民间起义,少数部族叛与入侵。因为依靠唐朝中央政府自己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来了。说不好早就亡了。虽然藩镇主观是为了自己想,但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寿命。藩镇对朝廷的要求无非是三点:不缴纳赋税,自给自足。保持军队的独立。

藩镇权力的内部消化解决。再从双方冲突来说。都是朝廷削藩持?进攻?态势,而藩镇则是防守反击型的,维持现状就行。冲突原因基本上就是藩镇的上一任节度使去世了,要立自己儿子接班,或者嫡系将领。要求朝廷?加封?(承认),一开始朝廷不认,那就打,谁赢了听谁的,后来朝廷衰弱,也就成立了橡皮图章了。但地方藩镇又必须需要朝廷的认可。双方算是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而朱温灭唐以后,各个藩镇立即各自称帝。也就是五代十国。

唐朝中央禁军的衰弱。太监乱政,中枢机构混乱。财政破产,以及必须依靠藩镇抵御外来入侵都使得唐朝无法彻底消灭藩镇。

唐朝中晚期的藩镇为什么可以和朝廷共存?

唐玄宗时期,好大喜功,边将们都把拓疆开土作为升官发财的重要渠道,于是导致唐朝与周围邻居之间,频繁发生战事。西边是吐蕃,北方、东部主要是突厥、契丹和奚国。

由于在唐高宗时期疆域面积达到整个唐朝的最大值,所以广大的疆域需要唐军在远离中央的地方作战;另一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实行军制改革,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这样就造成了兵随将走,将领拥兵自重的客观条件。

在此情况下,唐玄宗决定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镇,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区,统称“藩镇”。

一开始藩镇的数量不太多,区域仅限于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独立性也仍然有限,中央朝廷对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节制。

但在安史之乱开始后,安禄山的军队很能作战,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打得大唐的中央军是连战连败,没用多长时间,就占领了洛阳、长安两京。

唐玄宗在叛军攻克长安前仓皇出逃,不得已,只好给地方节度使大规模放权,下诏准许各地节镇自募军队,自调兵食,自署官吏。从此以后, 藩镇的数量就增加了许多。他们变成了军政一体,独立性很强的“特别行政区”,并且越来越多,逐渐遍布全国,致使“特区”不特,唐王朝的中央直辖区,只剩下了两京附近的一隅之地。

这些军镇级别高低有很大差别,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可以指挥好几个州的军事;次要的一些州,则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管理本州事务。

除此之外,后来又出现一个叫“留后”的称呼,它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代理节度使或代理防御史的意思,表示自发上台,尚未得到中央承认的非正式首长。

一开始这些军镇的首脑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藩镇开始尾大不掉了,并逐渐演变成事实上的世袭制。

此时的藩镇,不光是首脑不用朝廷“操心”了;就是连税收,他们也替朝廷收了。

既然藩镇侵占了国家的税收以自肥,已足够其军队开支。然而当朝廷调遣藩镇军队离开他们的辖区,去别处平叛时,其所需之粮饷衣物等又全部要中央承担。所以每每有叛乱发生,本来入不敷出的中央财政又会因此而雪上加霜。鉴于藩镇势力发展的势头太猛,所以后来的皇帝也进行了削藩的尝试,可惜都失败了。

唐德宗李适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不惜使用武力。

公元781年(建中二年)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按照以往形成的惯例,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父位。李适早就想革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朝命的弊端,所以就坚决的拒绝了他们的这一要求。

唐德宗的这个做法,引起别的节度使的恐慌,他们也怕自己的位置不能够传于下一代,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唐朝毁于藩镇,李世民为何要立藩镇呢?

众所周知,唐朝由盛转衰,至于之后的灭亡,很大的一个关系就是唐朝的藩镇势力越来越大,藩镇的最高领导者节度使,掌管着一方军政大权,并且没有监督,最终导致这些节度使们拥兵自重,有了能够和朝廷相抗衡的力量,慢慢地弱化了朝廷的影响力,最终颠覆了大唐的政权。

节度使这么一个不好的东西,当朝当初为什么还要设立它呢,这不是自掘坟墓吗?其实唐朝之所以设立节度使这个职位,并不是因为唐玄宗的一时闹热,还有李林甫等人的误国馊主意使然,而是当时的国家形式所致,必须要设立这样一个职位,来维护大唐王朝的统治。

我们知道,唐朝是接了隋朝的接力棒,唐朝和之前的几个朝代一样,都是依附关陇集团建立的军国体制,这种体制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不断的对外扩张,让国家的军政机器不停的运转才行。

所以在唐朝统一天下不久,就开始了对外战争。李世民依靠着手下的精兵强将,都没有来得及像汉朝那样,修养个几十年,就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了对外战争中去了。唐朝在之后的百余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四面同时开战,多战线同时进行

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先后和突厥、薛延陀、吐蕃、吐谷浑、回纥、铁勒、大食、突骑施、契丹、奚、高句丽、百济、日本、南诏等一个个此兴彼伏的对手交锋,也都先后摆在唐朝的剑下。李世民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他的儿子李治更是被称为?天皇大帝?,成为当时称霸亚洲的国君。

帝国的领土不断的扩展,但是国内的生产力却没有跟上,在这期间,湖南地区都没有被开发,被称为?天荒之地?,而且这个地方要是中个进士,能把当地的地方官高兴死,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破天荒?。

在这样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边疆地区有比较强大的动员力,才能和当地的胡人相抗衡。可是后来因为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很多的良将,使得当时军中无人,再加上唐初建立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这个时候开始崩溃,这让边疆的情况很不乐观,土地兼并严重。

而且突厥复国,吐蕃也几次打败当时的唐军,契丹在营州起兵,大片牧马的地方丢失,让唐军中的战马储备量下降,军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所以李隆基即位之后,迅速的除旧布新,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在边疆地区设立节度使,大量的圈养军马,囤积良田,扩充军备,加强对外战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3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