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皇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军成功平定了准噶尔汗国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清准战争”画下了圆满的句号,而这也是继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势力又一次触及到中亚地区。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中亚与清朝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之后,哈萨克中玉兹的阿布赉汗就积极地派遣使臣来到中原觐见天子,当时不仅进献了精良的马匹,还表示其愿意归顺清朝。随后,哈萨克的大玉兹和小玉兹的汗王、布鲁特(柯尔克孜)的首领们也都争先恐后地主动请求归顺中原王朝。
有意思的是,面对哈萨克的归顺请求乾隆却婉言谢绝了。要知道,开疆拓土从来都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重要证明,也是后世对其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哈萨克的归顺给清廷统一中亚提供了极大的机会,对于乾隆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乾隆为什么要拒绝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的是乾隆皇帝高瞻远瞩的大智慧。
事实上,哈萨克愿意主动并入中原王朝,和准噶尔蒙古有着很大的关系。准噶尔部是瓦剌首领的驻地,瓦剌就是卫拉特蒙古在明朝时的名称。在明朝时,卫拉特蒙古首领被杀后,又被黄金家族和察哈台诸汗不断打压,生存境遇不容乐观。最后卫拉特蒙古不得不选择放弃漠北牧场,逐步转向哈萨克草原。
而这时的哈萨克人和乌兹别克人为了争夺贸易通道,正进行激烈的争斗,根本顾不上卫拉特人,因此哈萨克和卫拉特这两股势力在草原上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因而草原才得以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但在16世纪末,哈萨克汗国的实力逐渐强大,西迁的卫拉特人渐渐的也成了哈萨克汗国的一部分。
事实上,哈萨克愿意主动并入中原王朝,和准噶尔蒙古有着很大的关系。准噶尔部是瓦剌首领的驻地,瓦剌就是卫拉特蒙古在明朝时的名称。在明朝时,卫拉特蒙古首领被杀后,又被黄金家族和察哈台诸汗不断打压,生存境遇不容乐观。最后卫拉特蒙古不得不选择放弃漠北牧场,逐步转向哈萨克草原。
而这时的哈萨克人和乌兹别克人为了争夺贸易通道,正进行激烈的争斗,根本顾不上卫拉特人,因此哈萨克和卫拉特这两股势力在草原上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因而草原才得以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但在16世纪末,哈萨克汗国的实力逐渐强大,西迁的卫拉特人渐渐的也成了哈萨克汗国的一部分。
据资料显示,准噶尔部在国力最为鼎盛的时候,有二十余万户人家,总人口大约有六十余万,已然成为了当时我国西部最为强大的地方政权。清政府为了消除危险,便效仿汉武帝遣使西域,想要联合中亚的哈萨克人,从东西两路夹击准噶尔部,让它在战争中无法做到首尾相顾。
常言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和清军打仗的准噶尔汗国不仅内部起了内讧,国内还有天花的肆虐,这给了乾隆平叛乱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其实若是没有这场天花的帮助,乾隆根本没有完全平定准噶尔的把握,因为战线太远对于清朝的国力来说本身是一场巨大的消耗。
当时,清廷的国库也已经无法再支撑一场时间绵长的战斗了,战事若是变得胶着起来,那么国家财政就随时有崩溃的可能。因此,乾隆不断地催促前方统帅加快进军的步伐,务必要迅速打入准噶尔的老巢——伊犁。
后来哈萨克人在和清军联合作战时,见识到了大清帝国的雄厚实力,从而产生了想要归顺清廷的念头,可那时乾隆皇帝只想要保证边疆的安定,却并无意教化哈萨克人,再加上哈萨克源自金帐汗国,和中国并没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不仅和中国相隔甚远,而且土地贫瘠,治理起来难度太大,所以乾隆皇帝并没有接受哈萨克想要归降清廷的请求。
除了这些原因外,乾隆不接受哈萨克的归降还有另一层考虑。长期处在大清和沙俄这两个强势大国之间的哈萨克,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对两面进行讨好,毕竟这两个实力强劲的大哥,谁都得罪不起。如果清军答应了进驻哈萨克草原,沙俄必然不会坐视不理,中俄双方很容易就此产生正面冲突,而这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出于这一层考量,乾隆最终拒绝了哈萨克的归降。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最终哈萨克没能如愿以偿的归顺清廷,但是清朝统治者和哈萨克却始终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甚至中亚每遭战乱,哈萨克的牧民都会选择跑到新疆避难,渐地哈萨克族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成为了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
乾隆如何将一块领地永久纳入中国版图
人们如今在谈起清朝之时,总会想到晚清时期的没落和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事实上,清朝却并非是一个衰微的朝代,清朝不仅曾出现过睥睨世界的康乾盛世,更拥有着超强的战斗力,清朝的巅峰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甚至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比如今的国土面积要大出300多万平方公里。
清朝超大的国土面积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努力脱不开干系,乾隆王朝之时,清朝的国土面积达到了顶峰,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且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在康熙和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他在位之时,力排众议,执意派遣五万大军北上,用了极短的时间,将一块最大的领地永久的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
对中国国土面积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乾隆当年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被纳入清朝的地区又是哪里呢?
双方关系多紧张
清朝是满洲贵族所建立起来的朝代,它继承了明朝的疆土与各项政策,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较为友好,可是清朝与准噶尔汗国却一直多有矛盾。准噶尔位于伊犁河谷地区,准噶尔人军事能力极强,擅长骑射,他们在最强盛的时候甚至能能够做到与清朝分庭抗礼,毫不夸张的说,在清朝统治的数百年时间里,准噶尔是他们最令头疼的少数民族政权。自康熙时期开始,朝廷产生了平定准噶尔的想法,但是历经七十年,一直到乾隆之时,准噶尔的土地才彻底归入中国。准噶尔地理位置特殊,属于中原大陆的边缘地带。自古以来,各中原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管理都非常松懈,没有持续派出相关人员和机构对这里进行管理。
1678年,准噶尔主动向外扩张,攻入哈萨克汗国,并一路南下,预备攻入大清境内。彼时正值康熙皇帝当政,他刚刚将台湾收复还没来得及歇息,就投入到了北方战场上。噶尔丹向清朝宣战之后,接连侵入蒙古、青海等地,逼迫蒙古一带的部落向清朝入侵公元1690年,噶尔丹的势力已经威胁到紫禁城了。康熙皇帝为解决这一问题,再次亲征,从北京出发,奔袭噶尔丹,遏制了他们扩张的脚步。但是由于噶尔丹的实力太过于强大了,因此准噶尔一直没有对清朝俯首称臣,双方一直存在着局部战争。一直到乾隆皇帝登基之后,才再次将平定准噶尔之事推上了日程,并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平定了准噶尔全境,将其纳入了中国领土。
一击制胜快人心
噶尔丹膝下共有三个孩子,他去世之后,这三个儿子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掀起了内乱,多年之后,那木扎尔凭借自己母亲的力量,打败了庶出的哥哥,坐上了皇位。由于他登基之时,年纪过小,所以当时的朝政基本由他的母亲和姐姐管理。那木扎尔性格非常叛逆,他常常因不服管教和姐姐起争执,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他的哥哥达尔扎后来联合大臣谋筹篡位,起兵废掉了他的皇位,成为新一任的掌权者。达尔扎的手段铁血,雷厉风行,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上位之后排除异己,接连处死了多位权臣,使得准噶尔陷入了内乱之中,后来准噶尔朝中大臣为了躲避兵戈,纷纷逃往清朝投诚。
乾隆皇帝自登基开始,便一直密切的关注着西北地区的发展,当他得知准噶尔多位将领投诚之事后,便决定利用准噶尔内乱,进攻西北,解决这个心腹大患,他为此特地下达预旨表示:“宜趁机大举,雪两朝之愤”。朝中当时有很多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当下并不是进攻的最佳时机,但是乾隆依旧坚持己见,力排众议,在乾隆二十年派五万大兵,十七万匹马和两万头骆驼北上。由于当时的准噶尔部队已经在战乱中分崩离析、四分五裂,无法与朝廷对抗了,因此清军这一仗打得尤为顺利。伊犁地区的百姓早就因为贵族挑起战乱,而对统治阶级产生过强烈的不满心理了,所以他们对于清朝人的进攻并没有表现出团结的一面。
清朝官员看到这一局面之后,大力贯彻先前制定的优待百姓的政策,得到了准噶尔百姓的认可,清政府在统一西北的过程也中受到了周边牧民和各族人的拥护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当清军征伐达瓦齐的时候,沿街的百姓居然还主动出来拿着奶酪和羊马迎接清军,以此来表示支持。达瓦齐军队作为准噶尔的主力军队之一,一直备受清军的忌惮,但是他们却在这次战争中错判了局势,不战而降,在战乱爆发前便各自奔逃了。乾隆在消灭了达瓦齐的势力之后,乘胜追击,持续向准噶尔进攻,他为了收揽民心,感谢那些在此战中做出过贡献的准噶尔将领,还许给他们高官厚禄,封车凌为杜尔伯特汗,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等。
按理来说,早就归降于清朝的阿睦尔撒纳应当唯清军马首是瞻,但是他在归降后不服清朝管制,拥兵自重,产生了反意,他不仅在准噶尔以总汗自居,扶植自己在准噶尔的势力。而且还不穿官服,不接受清王朝赐予他的黄带孔雀翎,更过分的是,他在工作之时居然不使用清朝赐予他的官印,仍旧以准噶尔的官运批文,并调兵在哈萨克边境一带巡回,其心可诛,不言而喻。乾隆对于这些行为早就有所察觉,他亲自下诏,让阿睦尔撒纳早日入朝觐见,准备将他和他的羽翼铲除。但是还没有等乾隆皇帝实施计划,阿睦尔撒纳便公开叛变,带领部下脱离了清军的控制,跑到伊犁一带主动将屠刀伸向了附近的清军,造成了班第和鄂容安等人的死亡。
乾隆皇帝面对这样风云突变的局势,心中惊愕不已,立即派出了一支新的军队第二次远征伊犁,乾隆皇帝这一次行军,有着必胜的把握,他对准噶尔各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迅速拿下了多座城池。由于当时准噶尔内部叛乱仍旧没有停止,加上瘟疫横行,大量人畜死亡。所以清军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兵不血刃地抵达了伊犁,并直指阿睦尔撒纳的驻扎地。乾隆二十二年九月,阿睦尔撒纳因为染上了天花,离开了人世,他去世之时只有35岁,他去世之后,准噶尔的局势便得到了稳定。后来清军抵达喀什噶尔,平叛了在那里作乱的政权,正式将天山南麓完全平定,结束了西北地区长达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造福后世纳领土
乾隆皇帝在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统一准噶尔之后,将西域改名为新疆,并将其纳入中国领土。乾隆皇帝汲取前朝不重视北部地区,放任自流的教训,专门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伊犁都护府,用来管理新疆的事务,并将其他民族的人口迁移到新疆,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不仅如此,乾隆还往北部地区派去了大量士兵进行驻扎,在边缘一带设置了军用哨所,禁止周边国家侵犯新疆。这次胜利不仅得益于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得益于乾隆皇帝的手段,乾隆在这次统一准噶尔之战中采用了软硬皆施的方法。
1.乾隆步步紧逼,派强兵驻扎,瓦解准噶尔内部力量,产生极强的威慑力,严惩了作乱的头领。
2.用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接济外蒙古的诸多百姓,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收拢人心。
3.虽说后来准噶尔已经平定,但是乾隆依旧给予了当地百姓一定的政策优惠,他下令废除了准噶尔游牧封建贵族之前所实行的农奴制,解放了大量困苦的农民,促进了西部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
在他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的诸多荒地都得到了开垦,生产力稳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766年,仅新疆绿营军的屯田数就已经达到了179290亩,到了1775年,新疆牧民屯垦的数目达到了280253亩,新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清朝朝廷后来为了方便管理,还特地在新疆一带开设了铸钱局,大批量铸造乾隆通宝,从经济层面加深中原王朝对于西部地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除了统一准噶尔战争之外,乾隆皇帝在位之时,还频频向西南地区用兵,用铁血手腕逼迫缅甸国王向清朝称臣纳贡。乾隆36年之时,他为加强统治,惩治大、小金川土司,多次出兵,保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乾隆皇帝在军事方面的去功劳不可忽视,就连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都曾夸赞过乾隆,说他是世间少有的地缘政治天才。
都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乾隆皇帝在收获了西域,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将这块庞大的土地纳入清朝领土之后,宣扬了国威,使得周边的诸多中亚地区纷纷向中国示好,成为了中国的附属国,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好。
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国土面积极其庞大,大清王朝突破了传统的“中原与周边”、“天子与外藩”的观念。
彼时,一个多民族、多地理板块大一统中国出现在了地球上,展示着它强大的资本,但只可惜清朝的荣耀并没有得以延续百年之后,西边一个个更强大的敌人,站在了清朝的对立面上,一步步推翻了这个强大的王朝。
1、奠定了当今的西域版图
早在汉朝时期,专门用于管理地域辽阔的新疆地区的西域都护府就已经成立了,但是各大王朝不断更迭,这就使得每个王朝对这片地区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乱之后,随着实力大大的降落,而新疆在内的一些西域地区也被吐蕃给趁机掠夺了,因此,成吉思汗为了夺回这片地区,重新率领蒙古铁骑占据了这片广袤的领土,但随着王朝的允诺,以及四大汗国的脱离独立,这就使得西域地区,再一次被其他国给瓜分了,直到清朝乾隆时期,这才平定的准噶尔汗国,从新疆已经失去已久的国土,面积重新划入了我华夏领土,所以当时清朝评定准噶尔韩国奠定了如今的西域版图面积也对我国领土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2、树立了皇权不容挑战的强硬姿态
虽然说在整个封建王朝时期,当初清朝的存在令很多人都感到质疑,尤其是清朝末期的时候,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在早期的时候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当时清朝最为强盛的康乾时代,虽然只有130多年,但是在这130多年的时间里面有近一半多都是在征讨准噶尔汗国,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准噶尔汗国势力在不断地壮大,已经开始逐渐威胁到了清朝当时的统治基础,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不得不下此杀手,要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准噶尔汗国都将他的触手嚣张地伸到了清朝的领土。这一野蛮的行为彻底惹怒了当时的康熙帝,所以当时的清朝帝王必须要将其彻底征服,以此来树立正面的典型,以此来震慑其他胆敢侵犯我国领土的国家,所以直到后来乾隆继位后,一场长达 70年的青春战争终于打服了准噶尔汗国,同时也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也向他国树立了皇权不容挑战的强硬姿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3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明朝最牛军队是什么是神机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