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国和楚国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蛮夷之国

众妙之门 2023-06-25 04:09:32

秦国和楚国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蛮夷之国

对秦国和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周幽王博褒姒一笑,然后断送了周王朝800年的统治,此时的周王朝名存实亡,周平王迁都后依旧保有王位,名义上是所有诸侯国老大,但实际上,真正依旧听从周平王调令的人已经没有。一般旧朝衰落后,整个天下会陷入一片战火,在一片混战之中,新王朝往往会很快建立,但周朝名义上还是存在的,所以当时的局势维持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好似无事发生

虽然大伙都知道周王朝已经覆灭了,但是各诸侯国的表情非常的奇妙与诡异,都表现得好像无事发生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任何人敢公开说周朝已经灭了。这个漫长的时期持续了数百年,包括了从春秋到战国全部的历史。

春秋时期的国家极多,不知有几百个,而战国时期只剩下了最后7个主要的国家,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值得一提的是,秦楚虽然在这个排行榜单最前,但实际上,秦楚在七国中备受排挤,被其它五国都看不起,外交十分受挫,它们能够顽强的活到最后,完全是倚仗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

被歧视的缘由

原来周朝刚刚建立最强大的那段时期,周王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其中有大有小,而这些诸侯国则被认为是名正言顺的。这些诸侯国都属于周朝的领土,大伙没有利益纷争,互相之间来往很频繁,自然就建立起了不错的交情,而随着时间流逝,后来周朝又开始册封一些其他的国家为诸侯,这些后来者的出现很突兀,不被之前的老牌诸侯认可,所以彼此之间就有间隙。

(注:周王朝建立之后,没有被册封诸侯的土著国有好几百个。)

而秦楚都是后来被册封的诸侯国,秦国更是帮周平王东迁才得到的正式封号,在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又多出来一个分蛋糕的,其他的老牌诸侯国自然就更不愿意。秦国被排斥的程度也一度达到了巅峰,要不是秦穆公、楚庄王这些人有几把刷子,他们早就亡国了。

以战养国

其实周朝建立后,70%以上的诸侯国都是姬姓自家人,大家自然可以得到最肥沃的土地与最好的待遇,而最恶劣的土地都是交给异姓王。异姓王一方面被分配的土地不好,同时位于周朝最偏远的边疆之地,还要负责与土著国交手,不管周天子衰落不衰落,他们当然得护卫好周朝土地,因为要守住的是自己的地,准确的来说,他们更像是为周天子看家护院的保安。

秦国、楚国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他们常年与土著国交战,因此占领了很多土著国领土,自己国土有一大半是来自蛮夷,其它老牌强国一方面眼红,另一方面就更是大肆诽谤,说他们其实是蛮夷之国。

尽管局面内外交困,看上去秦楚非常艰难,但他们自己却觉得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以战养国有利有弊,因为通过不断的战争,他们的军事实力达到了巅峰,里面那些养尊处优的老牌诸侯国如果不联合,完全不是秦楚的对手。

晋国

晋国是周家人血脉最浓厚的国家之一,他们不仅出身高贵,而且实力强大,春秋战国几百年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晋国说了算。而晋国跟秦楚有利益纠纷,经常发生战争,最权威的晋国一直都带着自家人诋毁秦楚是蛮夷国家,所以秦楚几乎被定性了。

至于晋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背后也是颇有原因,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攻打那些没有被封成诸侯的土著国是名正言顺的,如果秦楚在大家的心目当中也成为了土著,我晋国师出有名得到国际援助,去攻打它们岂不是如虎添翼?

历史上的哪国人为什么一直被视为野蛮人

楚国人
以下摘自:/po/feed/share?wfr=spider&for=pc&context=%7B%22sourceFrom%22%3A%22bjh%22%2C%22nid%22%3A%22news_3306017324130609928%22%7D
春秋时期,周成王封楚人首领(国君)熊绎为子爵,楚国始建。当时的诸侯国众多,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在河南孟津大阅兵,去参加周天子阅兵大会的诸侯就有八百人。《史记》记载:“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果再加上没有参加会盟的诸侯,估计周朝早期的大大小小诸侯总数应当在一千以上,楚国就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个。但是后人一提到楚国,就想到“春秋五霸 ”里的楚庄王,“战国七雄”之一的庞然大物,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楚国一开始爵位低等、封地偏狭,也不怎么受周天子待见。甚至历史上楚国人也一直被视为另类的野蛮人,是怎么回事情呢?

周王室分封的众多诸侯的封土大小和爵位高低基本上是综合考虑周天子本家宗亲、勋高功臣、一般功臣贵族的顺序来赐封诸侯国的,连他们封地离周天子的核心王城的距离的近和远也是遵循这个原则的。这个好理解,打虎要靠亲兄弟,上阵还要父子兵嘛,总得有个远近亲疏。比如鲁国、燕国、郑国都是周天子的宗室近支,姬姓;齐国是大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姜姓;秦国和楚国分别是嬴姓和芈姓(《芈月传》里的芈月就是楚国人)。同样是诸侯国的国君,地位竟然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差别:比如宋国不大,但是诸侯里面不多的公爵之一,因为宋国的始祖是商纣王的庶出兄长的儿子,这个算是尊崇礼乐的周天子对商朝后羿的一种政府特别优待(甚至名义上超过了姬姓宗亲);同样是姬姓,鲁国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姬伯禽,鲁国实际上是周天子对功高盖世的周公旦的赏赐,不过周公本人要留在镐京来辅佐周成王而由他儿子代领封地,所以属于比较高的侯爵,功德巍巍的齐国姜子牙虽是异姓也同领侯爵;曹国国君姬振铎 、霍国国君姬叔处虽然也同样是周武王的弟弟,但是没有显著的功劳,就跟异姓的秦国一样是伯爵;当时楚国是个四等异姓子爵,甚至不如因叛周沦为替周朝养马的奴隶部落后因护送周平王东迁而受封的秦国,楚国的爵位仅仅高于个别最低等的国君,如许国的国君是男爵。
楚国的原始封地面积到底多大现在还有争议,有的考证是20平方公里,有的考证是50平方公里,不管怎么说总体上很小,从楚国是四等的子爵诸侯等级和与周天子的亲疏关系来分析,都不可能很大。要知道那时为周王室建过功,又因为出身低微,不便在周天子附近筑城建国的诸侯、功臣,都被远远“封”到了蛮夷中间。楚国也不例外,周成王感念(yu)鬻熊的功劳便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君,辖区只是楚国封诸侯前已有的领地,并没有给楚国另外划地盘,主要是以长江流域中部荆州地区为中心的一块地方,初始建都丹阳(今湖北姊归县)。这些地方山丘纵横,河汊密布,早在几千年前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农耕文明时期,对楚国先民来说不能不说是自然条件恶劣;更重要的是先期的楚国领地中属于周天子治下的区域十分有限,更多的是蛮夷杂处的南方夷越蛮邦、不服教化的少数民族;说白了根本就不属于周室的地盘,甚至隔三差五的还会骚扰所谓“中国”。这里的“中国”不是指后来秦汉大一统后的普通意义上的中国,而是指黄河流域以镐京、洛阳等为中心的周天子及其驭下诸侯国的那一摊狭义的中国。周天子对楚国的分封目的也很功利,就是拿楚国当周朝镇守南方各民族的重要防线,周惠王曾毫不掩饰地对楚成王说“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所以楚国先人从周天子那里得到的几乎是空头委任状,类似蒋委员长败退台湾后在大陆到处播撒的各种“游击总司令”:有本事,抢来的土地都是你的;没本事,那就自生自灭吧。

楚国也一直不怎么受周王室的待见,早在春秋时期那个狭义中国的小疆域条件下,所谓正宗华夏“中国”以外的东西南北的部落分别被歧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后来东、西、北边的同化得差不多了,南北的差别却长期存在,一直到近代还有“南蛮北侉”的说法。评书《岳飞传》、《杨家将》都是讲的宋代的事情,北方的金兀术一看见宋朝将官,开口就是“小南蛮”。自春秋时期起,楚国就一直被称呼为“荆楚”、“楚荆”或“蛮荆”,楚也好荆也好原意都是指江汉流域的山林中一种常见的用作柴薪的灌木,最初都不是什么好字眼!据郭沫若考证“蛮荆”就是“南蛮”。《诗经》中有:“蠢尔蛮荆,大邦为雠?”这句话印证了楚国初始算不上大国,是周天子警告蠢蠢欲动的荆州蛮族(楚国),要他们不可与中原大国作对结仇!蔑视和不屑跃然纸上。这种歧视和不待见是影响深远的,直到战国时的孟子虽然秉承孔子包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在内的孔门衣钵,却在其著作《孟子·滕文公上》中堂而皇之地讥讽楚人许行:“今也南蛮鴃(jué) 舌之人”,意思是楚国人许行讲话怪声怪调如鸟语。亚圣人孟子都如此歧视楚国,何况一般人乎?
长期地位卑下,不受重视甚至歧视的楚国先人毫不气馁,愈挫愈奋。建国之初国土偏狭,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于是楚国向南方扩张,居住在南方的南蛮、百越等民族,逐渐成为楚国的庶民,被列入楚国的户籍(楚国后期)。周天子看见楚国日渐强大于是在他的周围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监视他,后来楚日益强盛及向外扩展,引起周王室的不满,认为是潜在威胁。为征服楚国及获取楚国的铜矿,周武王曾孙周昭王曾三次率师攻楚,结果六师尽丧汉水,周昭王姬瑕也把性命丢在那,让周室大失颜面,连史书上也只能以“昭王南征而不复”的曲笔记载。周天子从此对楚国心存忌惮。楚国则乘周室衰落之时兼并许多国家,渐渐地强大起来,从而藐视周王室。楚君熊渠继位后,抓住周王室衰弱和中原动乱之机,开始开疆拓土的进程,西征庸国,东攻扬越、夺取鄂国。将楚国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使楚国逐渐兴盛起来。 熊渠更是离经叛道,僭越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镇守长江中游的三个要地。需知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始皇帝”之前的中国历史,三皇五帝乃至后来的周天子(或称周谋王)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就是天下共主,大致相当于秦汉一统后所谓的“皇帝”。春秋五霸算是最厉害的五个诸侯国国君,除楚国外其他四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最高也仅仅称“公”(其实他们某些国君在上述“五等爵位”的体系里甚至达不到“公”的爵位,只因称霸了周王室也只能半推半就,算是有点当今荣誉称号的意思)。楚君熊渠倒好,一下子让他三个儿子直接称“王”,儿子跟周天子平起平坐了,老子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这简直是对周天子赤裸裸的挑衅和蔑视,僭越之罪,莫此为甚!好在周厉王继位后,因暴虐著称,熊渠感觉楚国羽翼尚未完全丰满,担心受到周朝讨伐,便取消他们的王号。算是周室暂时博回了颜面,不料到了熊渠的后辈子孙楚君熊通即位后,熊通不满自己爵位低,拿他先祖鬻熊做过周文王老师一事说事,通过汉阳几个监视自己的姬姓诸王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遭拒后他就彻底跟周室拉开脸,自称“楚武王”,并子孙一路称王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

早在春秋前期,楚国就大举进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楚文王时期,灭萧国、邓国、绞国、权国、罗国、申国等国,公园前306年,灭越国。 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时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后又经历几百年的经营,征服了濮、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扫江汉,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在位的“宣威盛世”,疆土更是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江苏北部,幅员广阔。在八百年间春秋争霸战国称雄,楚国势力范围遍及半个中国,一跃而为“北至黄河,南至云贵,东及海滨,西接巴秦”“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大国,“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楚人是以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强国之路。
随着楚国的日益扩张,地处中国南方的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本来楚国一向被北方所谓华夏正宗轻视、藐视乃至歧视,在以前被骂“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时还能隐忍,偶尔一发犟牛脾气也让“周昭王南征而没,丧六师于汉水”,现在强大的楚国更加我行我素了:干脆以异端蛮夷自居 !熊渠故意封三个儿子僭越王尊就是还周天子以颜色;“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你不给老子高爵位我熊通就自己称王,而且子子孙孙称王;“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这是楚国攻打周天子的宗亲同姓隋国时赤裸裸的武力威胁,管你有罪无罪,就是要打你!颇有点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这些实际是楚国在向中原诸侯公开挑战:你的地我占了,你们拿我怎样?我蛮夷就是这么吊!礼崩乐坏便始于此,蛮夷“无耻”而得实惠,激起了各国公侯的野心,从春秋的遮遮掩掩到战国的明刀明枪!周天子这时对楚国也无可奈何了,要称王就称王了,只要维持最低程度的君臣之礼就够了:以前楚国刚分封时一穷二白尚且进贡“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现在象征性的进贡几车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可想而知这个对已经地大物博的楚国可以说是随意山脚路边都可以砍几车的茅草,简直不费出灰之力!楚庄王率军攻打晋国时候,带得胜之兵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实际上是在周天子都城洛阳陈兵示威。他甚至询问周王派去的慰劳使节王孙满关于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可见楚人对周天子轻慢到了何种程度?随着楚庄王称霸,原来一直受到歧视没有与周天子会盟资格的楚国,这时因霸主身份也迫使周天子不得不赏赐主盟的祭肉——“赐肘”来确认楚国的权威。
本来一直被“华夏正枝”视为另类的楚国这些向周天子及中原诸侯公开挑战的系列举动,体现了楚人不服不屑不羁的性格气质,着实让当世人膛目结舌,强化了“拙荆”或“蛮荆”蛮横、不讲理、不尊王化、非礼乐教化之民的形象。再加之楚人南下的带去的北方华夏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结合,最终形成一种既与中原文化联系又保持自身特征的楚文化。 楚人说“楚言”,讲“楚语”,著楚书如《楚辞》等,听楚乐(编钟等),形成了独具特设的楚文化体系。在一直存在华夷之辨的古代中国,久而久之把楚国人看成是另类的野蛮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2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