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方汉人为什么不和南明联合将满清赶出中原,崇祯做的一件事导致民心尽失

以史为鉴 2023-06-25 03:39:35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南明和满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吊死煤山,大明王朝灭亡,进入北京后,李自成干的第一件事,便是让手下大将刘敏宗筹集饷银,于是,北京城明朝旧臣遭殃,就连刚刚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也未能幸免,老爹吴襄被下狱,爱妾陈圆圆也被霸占,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听闻这个消息,怒发冲冠,二话不说,便投降了满清。

公元1644年4月,李自成亲率10万大军攻打吴三桂,吴三桂放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惨败,短短6个月,清军便攻占北京城,入主中原。

明朝灭亡后,大明后裔在南方迅速建立起小朝廷,清军入关时,南明小朝廷还掌握这半壁江山,为何北方的汉人,不与南明王朝里应外合,将满清赶出中原呢?原因有三,根本原因还是崇祯所做一事,导致民心尽失。

原因一:农民饭都吃不饱,无暇顾及其他

自从崇祯当上皇帝,严寒、干旱、饥荒、蝗灾、地震,该出现的自然灾害,是一样不少,百姓水深火热,这才人李自成那套“闯王不纳粮”理论在民间那么受欢迎。

但自1644年,崇祯死后,蝗灾也没了,旱灾也没了,虽然北方被满清占领,但却结束了多年的兵灾,被天灾人祸折磨的疲惫不堪的百姓,好不容易有了好年景,都一门心思生产,先想办法填饱肚子,至于谁当皇帝,是汉人还是满人,根本不在乎。

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便北方有志在反清复明的人物,但缺了群众基础,也只能扼腕叹息。

原因二: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崇祯年间,连年天灾,无论是国家,还是百姓,都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李自成在南方闹腾,崇祯便需要集中北方的力量,来对付李自成,对北方百姓的压榨,可想而知。

再加上当时明末乱世,国库穷的叮当响,崇祯一没钱发军饷,二没能力养活百姓,三没能力控制军队,为了饱腹,明朝军队没少祸害北方百姓,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总被明朝军队欺凌,北方百姓哪里还有归属感?

在这种前提下,北方百姓哪里还会支持所谓的南明王朝,毕竟,朱元璋的子孙,已经让他们失望过一次了不是?

原因三:坚壁清野,民心尽失

崇祯12年,李自成10万大军围攻汝州,陕西总督孙传庭坚壁清野,将周边百姓粮草房屋,全部烧光;崇祯十二年,明朝大臣陈良谟为抵御张献忠,再次坚壁清野......

只要打不过,或者守不住,明朝便会坚壁清野,虽然可以降低敌军战斗力,但对百姓,伤害更大,老这样干,百姓怎么能不寒心?

饿肚子,那是天灾,军队抢劫,也勉强可以算是君王视察,可这纵容将领坚壁清野,只能说,皇帝没把百姓放在眼里,皇帝如此做,哪里还有民心可言?这也是北方没人愿意与南明里应外合的根本原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1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