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武承嗣是谁

说历史 2023-06-09 06:28:22

武承嗣是谁

武承嗣,字奉先,是唐朝的外戚大臣,也是武则天侄子。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武承嗣从岭南被召回京授职尚书奉御,不久便承袭祖父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武则天称帝后,武承嗣被封为魏王,食实封千户,监修国史。随后,武承嗣极力向武则天建议除去唐家子孙和不附和的大臣,从而稳固武氏的地位。后来,武承嗣看上了太子之位,唆使数百人向女皇请立他为太子。但最终,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等人的劝说,决定立子不立侄。公元692年,武承嗣被罢为特进不久后,便忧郁而死。

武承嗣一生靠着女皇的关系,嚣张跋扈,残害忠良,甚至窥视帝位,最终太子梦碎,忧郁而终。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武承嗣是谁

武则天在当皇帝的时候,大周的太子是谁呢?

太子的选择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困扰她多年的事。在称帝之初,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在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以死泣请。武则天给印纸一张作出人证,让他走,以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武则天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劝武则天立亲子为太子,无人再敢为武承嗣等求乞。
圣历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怕自己死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令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铭之铁卷,藏人史馆。

武则天立嗣之谜:最想让谁继承皇位

武则天最想让侄子武承嗣来继承皇位,又觉得另一个侄子武三思也不错,可是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武则天只好立儿子李显为太子。因为只有让儿子李显继承皇位,日后武则天才能进入太庙,享受子孙后代的祭拜。

698年,武则天已经74岁了,想到再过几年,有可能自己就要退位了,应该开始考虑该立谁为太子这件事情了。当时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想当太子,武则天在这两个侄子之间犹豫不决。但是朝中大部分大臣还是忠心于李唐宗室,是不顾一切坚持把皇位给武家人,还是归还给李家人,这让武则天很是纠结。宰相狄仁杰给出建议说道:?自古在庙堂都是供奉母亲或者是父亲,哪有人供奉姑姑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武则天,只有把皇位让给儿子李显,日后你才能作为祖先在太庙里享受子孙的祭拜。武则天一听此话有理,就放弃了立武家人为太子的打算,又秘密派人把李显接回洛阳,准备打算立李显为太子。

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因为病重,一直卧床不起,只有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服侍在身旁。这两兄弟仗着武则天宠爱,干预国家政事,这引起大臣们的不满,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一心所向李唐王室的,怎能允许张氏两兄弟抢夺政权。于是宰相张柬之联合大臣敬晖等人,再加上禁军统领李多祚一起发动兵变,诛杀张氏两兄弟,并要求武则天禅位给李显,史称?神龙之变?。

武则天早已经听从狄仁杰的建议,立李显为太子了,这也是?神龙之变?能成功的因素所在。于是武则天立即答应退位,让儿子李显继承皇位,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