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49年,三国发生了一件改变历史的事情,那就是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到高平陵扫墓的时机,发动兵变控制太后以及京城洛阳。而另一边,曹爽手里有皇帝,有虎符,本可与司马懿一战高下,然而关键时刻,曹爽就掉链子,考虑家人的安危,自愿交出兵权,没想到下场却是被司马懿诛杀三族。从此司马家就掌控了曹魏的权力,为日后司马家篡夺曹魏的政权奠定了根基。
我们知道在曹魏刚刚建立基业的时候,宗亲的力量是非常强大,曹操本人不用说,雄才大略,一路攻城略地,统一北方。除曹操之外,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彰、夏侯尚、曹真、曹休等人也是实力十分强悍的宗室部将,为曹魏的基业立下汗马功劳,而到了高平陵事变的时候,除了不堪大用的曹爽,其他宗室好像都消失了一样,这是为什么?
曹氏宗亲的衰弱,其根源就在魏文帝曹丕的手上。曹丕的上位之路可谓充满艰辛,曾经与兄弟曹植发生过“世子”之争,等曹丕登上皇位,对曹植还是十分忌惮,要不是《七步诗》挽救了一点点兄弟情义,恐怕曹植就要命丧黄泉了。尽管性命保下来了,但是曹魏的权力,曹植就不要想了,不仅是曹植,曹丕对待其他兄弟也是防范得很紧,不仅剥夺各地藩王的兵权和治理权,还是时常变更藩王的封地,行为也受到监视。曹氏藩王只能像普通的富家子弟一般生活,权力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
而能够得到曹魏重用的宗亲,只有那些对皇权没有威胁的曹氏旁支,曹丕时代,曹丕重用的就是远房同族曹休,以及曹操的养子曹真。曹叡即位后,继续延续曹丕的政策,在曹叡病重之际,就想选用选定曹宇(曹操之子)、曹爽(曹真之子)、曹肇(曹休之子)、夏侯献、秦朗(曹操养子)五人为托孤大臣。除了曹宇因为跟曹叡关系密切得到重用,其余四人都是远房宗亲,这样既能保证皇权不受宗室的威胁,又能限制世家大族的势力,可以说是此阶段曹魏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凡事都有变故,在曹叡的这项人事安排中,夏侯献、曹肇与曹叡的近臣刘放、孙资有矛盾,这两个小人,为了自己的仇恨,说了曹宇的坏话,说曹宇才能不足,不能够接手国家的重担,同时又像曹叡推荐了华而不实的曹爽以及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当时曹叡已经病得不清,所有的事情都由这两个人操作,他们不仅罢免了曹宇的职务,同时也罢免其他四人的职务,只留下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而曹爽作为官二代,身上根本没有父亲的才能,有的只有富家子弟的那种纨绔,对政治、军事都是白痴般的存在,同时又继续打压宗族,身边又没有智囊辅佐。反观司马懿,不仅与世家大族连成一体,又聪慧过人,能避开曹爽的锋芒。最终在高平陵战胜曹爽,夺得曹魏的权力。而曹魏宗室的力量随着曹爽的失败,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然而司马炎从曹魏手中夺取江山的时候,鉴于曹魏宗室势力过于薄弱才给了他们司马家机会,就决定大封司马宗亲,以稳固司马家的天下。可是没想到,最终引发的却是“八王之乱”,给司马家带来更大的毁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8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