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国消灭韩国后,为什么没有出现五国伐齐的现象

以史为鉴 2023-06-25 00:50:33

秦国消灭韩国后,为什么没有出现五国伐齐的现象

你真的了解秦国灭韩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秦灭韩为什么其它诸侯国没有去帮忙,笔者认为其因有三。

其一,从韩国灭亡的时间可以看出,在前230前,靠近韩国的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已经元气大伤,同时也深知秦军的勇猛,所以想要出兵救韩基本不可能的了。魏国,在信陵君魏无忌和魏安釐王去世后,疆域遭到了秦国的蚕食,实力大减,没有带头人也是不会主动出兵救韩的。齐国,五国伐齐后已经是一蹶不振了,加上齐王建这位君主主张亲秦的政策。公元前230年,其他五国因为实力上的严重削弱,秦国可谓是一家独大。公元前230年这个时间点完全有利于秦国。

其次,秦国想要东出必须经过韩国,而在公元前231年,韩国又向秦国献出了南阳地。对于秦国来说,得到南阳之地后,便可直取首都新郑。燕国虽然有出兵救韩的想法,但燕国和韩国之间存在着比较远的距离,加上秦国消灭韩国没有用了很长的时间,促使燕国想要发兵救援韩国,也是鞭长莫及了。

最后,秦国自身的发展壮大和雄心壮志,早在公元前230年韩王就向秦国纳地效玺,请为藩臣。韩国的“朝秦暮楚”,在战国末期甚至导向了秦国。比如在华阳之战前,韩国就经常借道给秦国。对于韩国的立场偏向秦国,这也是诸侯国不愿出兵的原因吧。自己都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所以笔者认为秦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就算其它诸侯国有出兵救韩的想法但实力不允许呀,出兵只有被暴打的可能。所以秦国灭韩,没有一个诸侯愿意出兵也是在意料之中。

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采取行动呢?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几乎可以说是秦国与赵国之间一次灭国的战争,虽然秦国最后没有灭掉赵国,但赵国已然是苟延残喘之势,不可能再与秦国去争斗了,那么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之战当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秦国的实力也可以说是被大大的削减了,为什么其他的那五国没有趁机来消灭秦国呢?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的了解一些历史,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虽说秦国的实力已经受损,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秦国依然可以说是战国七雄当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剩下的五国之中魏国与韩国在常平之战以前就已经遭受到了秦国的进攻,并且两国实力大减就算是看到了秦国,现在内部虚弱也根本没有能力再去攻打秦国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战国时期,秦国一直采用着远交近攻的战略,在这5个国家当中有两个国家可以说是与秦国有结盟的关系,那么这两个国家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这种结盟,去攻打秦国这也就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

5个国家当中唯一剩下的燕国还可以说是与其有着一战之力,但是燕国在这个时候却不会攻打秦国,因为燕国与赵国可以说是世仇并且要攻打秦国,势必要经过赵国的属地,赵国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也就让秦国捡了一个大便宜,其实历史上的事说来就是一种巧合,加上另一种巧合,造成了当时史实的发生,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使得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后没有遭到任何的灭顶之灾,也许秦国就真的不会统一六国但是历史永远不可能假设。

秦灭六国时,为何第一个消灭韩国,最后一个攻打齐国呢?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秦庄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岁。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秦王嬴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秦国朝政皆由吕不韦把持。始皇帝十年(前237年),秦王嬴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由此,在除掉吕不韦之后,秦始皇嬴政得以执掌秦国大权。而这,自然为他发动消灭山东六国的战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也即自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灭六国之战正式开始。在秦灭六国时,秦始皇第一个消灭的就是韩国。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一统六国时,为何最先攻打韩国,最后才消灭齐国呢?

为何第一个消灭韩国

首先,秦国之所以第一个消灭韩国,原因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就韩国来说,最后一位君主为韩王安。韩王安是公元前238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他在位共九年,是韩国的末代国君。韩王安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公元前233年,秦国大将桓齮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两邑(今河北石家庄),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在肥(今河北晋州)以“围魏救赵”之计奇袭秦军营地,后又设伏围歼回师秦军,尽歼秦军十余万。



由此,这场战役的胜利,一度促使韩王安认为可以联合赵国来抗衡秦国,也即此时的韩国,正在逐渐倒向赵国,这是秦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于是,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也即秦国不愿意韩国、赵国走到一起,选择先消灭弱小的韩国,以此孤立赵国,为接下来攻打赵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战国七雄中,韩国不仅弱小,还非常靠近秦国,这也是秦国先对韩国动手的重要原因。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因此,在秦灭六国之战的前一年,秦国就已经在韩国附近调派兵力,拥有内史腾这位名将了。所以,一年后,也即公元前230年,秦国在万事俱备的背景下,直接出手消灭了韩国。



在战国末期,韩国的疆域缩小到今河南省郑州市,从地图上可以发现,韩国北边是赵国,南边是楚国,东边是魏国。对于秦国来说,想要消灭山东六国,韩国必须第一个攻占,不然韩国就会像一颗钉子一样,直接威胁到秦国大军的行军路线和粮草补给。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吞并韩国之后,自然有助于秦始皇嬴政派兵消灭另外五个诸侯国。

为何最后攻打齐国

至于最后攻打齐国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因为齐国距离秦国相对较远。在战国后期,齐国的疆域主要在今山东省一带。在齐国和秦国之间,还隔着三晋等诸侯国。当然,并不是隔着三晋,秦国就不能攻打齐国。不过,在此之前,秦国越过三晋和齐国爆发了桑丘之战,结果遭到了迎头痛击。桑丘之战是发生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左右,齐国于桑丘(今山东兖州市附近)击败秦国入侵的战役。此战役为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首次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战役。结果,秦国得知前线败讯,连忙派遣陈轸作为使者,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去齐国向齐威王谢罪。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即便齐国在战国末期已经衰落下去了,但是,桑丘之战的经验和教训,促使秦国不愿意舍近求远,攻打远在东边的齐国。



最后,另一方面,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亦称齐废王,妫姓,田氏,名建,齐襄王之子,母君王后,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齐王建在位期间,齐国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国、魏国、赵国等国,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对于齐国来说,之所以没有救援韩国、魏国、赵国等诸侯国,是因为秦国承诺不攻打齐国。



在此背景下,如果秦国撕毁承诺,在秦灭六国之战时第一个攻打齐国,那么,后者也可能调整策略,选择支持韩国、魏国、赵国抗衡秦国,这会让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失效。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正是因为齐国一直袖手旁边,秦国得以顺利消灭另外五个诸侯国。当然,在其他五国相继告别历史的大舞台之后,齐王建也明白秦齐不会共存,于是齐王建与后胜发兵守卫齐国西部边界,不和秦国通往来。秦王嬴政派将领王贲率军从燕国南面攻打齐国,秦军攻进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秦国,齐国正式灭亡。秦始皇将齐王建安置在一处荒地,不给他供给食物,就这样,齐国最后一位君主齐王建最终被活活饿死。

战国时,五国先后五次伐秦,为何秦国依然安然无恙?

? ?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除了齐国之外,进行了几次五国伐秦,那么,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 ? 首先说,因为秦国的实力强大,秦国本来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但是呢,到了后来,因为商鞅变法,所以,秦国的实力变得非常的强大,所以,秦国在一直攻打东边的邻国,这个时候秦国对付东方的国家基本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秦国兵力本来就远远胜于东方的国家,而且对于东方五国的进攻根本就是有恃无恐而已。

? ?第二就是五国尽管确实是合力抗秦,但是五个国家却是各怀鬼胎,韩国为了自保,魏国为了夺回秦国吞并的河西之地,而且希望借助五国的兵力,重新恢复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

? ?赵国是希望能够复仇能够解决多年来被秦国欺负的仇恨,而且能够扩张自己的实力,而楚国是希望吞并秦国自大,称霸天下,完成统一,燕国就是为了打酱油,一方面很害怕秦国,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保存实力,毕竟和秦国中间还隔着一个赵国,自己暂时还是安全的,因为五国各怀鬼胎,所以五国联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很强大。

? ?

? ? 而且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拥有许多的名将,比如白起等等,这些人打仗都是非常勇猛,而且善于用兵的,五国对于这些秦国将领都心怀恐惧,担心自己中了埋伏。

? ? 最能看出来五国虚弱的一次战争就是,五国在函谷关下面耀武扬威,但是秦国开门出战,五国军队直接吓得屁滚尿流的逃回了大营,不敢与秦军作战。可见,五国尽管联合,但是士气不高,而且士兵胆怯。另外魏国的信陵君是一员猛将,但是,统帅军队时间不长就去世了。

? ? 总之,五国伐秦只是象征意义的威胁秦国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