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高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大明皇朝在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来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开始稳定,皇朝慢慢进入正轨。
到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越发强大,而作为成祖朱棣的儿子们自然成了这个大王朝的直接受益者。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有传统,一旦继承者即位,就要尽早议立太子。而作为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希望能成为王朝的未来接班人。特别是二儿子朱高煦则时时觊觎太子之位。
朱高煦,明成祖的二儿子,其母是明朝著名将领徐达的女儿。也许是有继承其父或其外公的基因,朱高煦从小就是顽皮捣蛋、恃强凌弱。到了年长些,更是喜欢舞枪弄剑、爱出风头,却不爱学习。
在明太祖之时,各路藩王都派儿子到京城接受教育,而朱高煦由于不爱学习传统文化,明太祖很不喜欢他。而同去的哥哥朱高炽,温顺仁厚、问答有礼、谦虚跟随大家学习,深受朱元璋的喜欢,指定燕王的世子就是他。而心高气盛的朱高煦则很不服气,后来他的舅舅徐辉祖也出面劝说他要接受长辈的教导,改过自新。朱高煦不但没有听取舅舅的劝告,还偷走了舅舅一匹好马奔回了燕地。
到了靖难之时,朱高煦有几次都是在朱棣被打得要失败之际,带领着骠悍的军队来救援。这自己引来了朱棣想换太子的想法,而朱高煦本人,却凭借着这一次次的勇猛,救父于危难之中的表现,开始慢慢高傲起来。开始结帮拉派,还使人在背地里造谣中伤太子朱高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朱高煦的一次次的中伤,太子都表现出很大度,还帮他脱险。越是这样,朱高煦越是觉得太子好欺负。有一次,一起去拜祭中,由于朱高炽身体肥硕,脚也有毛病,行动不便,走起来还会跌倒,时不时还要人扶持。而走在旁边的朱高煦见此情景,就取笑说,前面的人跌倒,后面的人要警惕呀。对自己的亲哥哥,不但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还说出这样无礼的话来。
而在后面的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听到后,很识趣的也说了一句,更后面的人更要知道警惕呀。老子不说话,作儿子的帮着顶,在朱瞻基看来,二叔你觊觎皇位,那还有这个大侄子呢。
明成祖最终还是选择了更有爱心,做事更稳重的朱高炽为太子,而对于朱高煦则是越来越反感。特别是知道他做了许多坏事后,更是一怒之下,直接要把他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最后于心不忍又改封在青州,最后再次封在乐安。
到了仁宗即位,越发无法无天的朱高煦,还是想有所作为,最后也让仁宗制服。但是在宣宗即位后,很快又起事,最后逼着朱瞻基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他,对于这样一个有能勇无谋的人,身边又是一些无能之辈的人来策划。而朱高煦本人却还以为自己真是能在这些无能之辈的帮助下,能创造奇迹,实在是令人怡笑。
从明太祖开始批评他要学习,不要老学公子哥,不但不听,还一怒偷了舅舅的好马逃回去。救父于危难之中,自以为功绩过人,而不乐于接受别人意见,改过自新,踏踏实实,低调去做人,最后反而搞得身败名裂,最后一场空。
主要是因为他得到了来自父亲朱棣错误的暗示,觉得父亲可能会册封他为太子,因此一直心存期待。
朱高炽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当上了皇帝,自然要考虑选谁当太子。而一直让他犹豫不决的,一个是朱高炽,另一个就是朱高煦。
朱高煦
朱高炽和朱高煦,都是徐皇后的儿子,虽是亲兄弟,但两人性格却孑然不同。哥哥朱高炽比较安静,又喜好读书,唯独身体不是很好,弟弟朱高煦则比较好动,属于武将,擅长带兵打仗,好几次在朱棣遇到危难时朱高煦都挺身而出救了自己的父亲。正是因为这样,朱棣比较喜欢让朱高煦跟随自己上战场打仗。并在朱高煦的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而朱棣曾向朱高煦暗示,说朱高炽身体不好,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死掉,如果他死掉的话看,将来朱高煦有继位的可能性,希望朱高煦能够再接再厉。因此在朱高煦心目中一直抱有上位的希望。
影视截图
谁料过了两年,朱棣却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又封朱高煦为汉王,想借机调他去云南,被朱高煦果断拒绝,于是此事只好作罢,此后,朱高煦便一直都为皇位有所期待,或者说是想等朱高炽驾崩后,他好上位。当然,直到最后他都没能如愿。也就是这一种执念, 让他一心想要当皇帝。
历史上,在靖难的紧要关头,朱棣的燕军攻打建文帝的盛庸部队态势不太妙,多亏二儿子朱高煦及时带着援军感到,为了勉励朱高煦,朱棣对他说了一句话。“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关于这句话的具体措辞也有一些差异性说法,但意思其实都差不多,那就是“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这句话中的世子指的就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这句话隐含的意义也不难理解,那就是“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努力帮我打下江山,将来太子的位置你是有机会的”。朱高煦果然备受鼓舞,奋勇作战,朱棣最终能在决胜局取胜朱高煦功不可没。然而从后来的历史中我们也不难得知,这句话只是朱棣给出的一张空头支票,其实是在给朱高煦画饼。当然,汉语的魅力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单就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说,朱棣并未给出明确的承诺,朱高煦要想埋怨他却也埋怨不着。
这句话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被编剧拎出来大做文章,虽然朱棣对朱高煦说这句话的场面并未出现,但剧中围绕这句话却展开了不少剧情。
一天深夜,朱棣忽然要召见太子朱高炽。彼时朱高煦刚刚制造了靖难遗孤刺杀事件来弹压太子,朱棣也顺水推舟地借机打压了一下太子,把他监国期间处理的奏章都拿来亲自审阅,并软禁了太子。所以,被深夜问话的太子自然是战战兢兢,但他终究是有智慧的,临行前没忘记把朱瞻基(在剧中实际上是孙若微题的)题诗的解缙画的老虎图带上。
见了朱棣,太子充分表现了他怂的一面。朱棣说他看了监国的奏章觉得不错,问他要什么赏赐,太子当即跪地痛哭说自己是个无用之人,请求辞去太子之位。其窝囊的样子简直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不过想来这可能只是大智若愚的太子使出的一招以退为进。
接下来朱高炽再次展现了他的智慧。当朱棣问他不当太子想要去哪,是不是想要回顺天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朱棣其实是在给他挖坑,若他说要回顺天那么朱棣定会疑心他离开京城去发展自己的势力日后另图其他。于是他赶忙说自己哪都不去,只留在皇帝身边做个无用之人即可。这其实是在说“我就在您眼皮子地下服服帖帖的受您监视还不行吗?”
在此之后,朱棣话锋一转,问朱高炽,他不当太子那么谁来当呢?不得不说此处王学圻老师的表演出神入化,语气甚是轻飘飘,可眼神之锐利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太子继续战战兢兢地说,可以让二弟来当,并哭着诉说朱棣曾和朱高煦所说的“你哥哥多病,你要努力啊”,言下之意是“我此时辞去太子,不正好成全了你们俩吗?”这话虽说得梨花带雨,甚是谦卑,话中的威力却不容小觑,太子还真是个演戏的高手。
随后,汉王朱高煦也被叫来,他倒是不客气,直接表示老大不愿意要的江山自己愿意要。然后殿内上演了格外凶险的一幕。朱棣给朱高炽递了一把剑,让他杀了朱高煦。朱高炽吓得够呛,他当然明白,自己若果真杀了朱高煦,朱高煦固然再也成不了太子,而自己的太子恐怕也做到头了。皇帝始终忌惮别人篡权,哪怕是自己的儿子。朱高炽这时搬出了《虎彪图》,图上“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的题诗终于暂时化解了这晚的危机。
次日,朱棣前往鸡鸣寺姚广孝所居之处,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在院子里听候传唤。言谈之中,朱高炽再次提到了朱棣的那句“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并说这话已经听得耳朵起茧了,看来在这部剧中这句话在太子、汉王和朱棣这边是心照不宣的一句话,朱高煦听到哥哥再次提起,脸上也不禁现出得意之色。
不过接下来,朱棣思虑之后从屋里走到院内,向包括三杨在内的众大臣及儿子们发表了一篇演说,其大意就是“我造反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建文(朱允炆)听了黄子澄、齐泰的教唆,不断削藩,先逼得我的几位兄弟流落成平民,还派人监视我,逼得我装疯好几年。”
好了,做了这些铺垫之后,朱棣终于进入正题。他径直走向朱高煦,质问他:“今日当着天下群臣的面你说,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句话?”这是要翻脸不认人的节奏啊!朱高煦无奈,只得说皇帝没说过这句话,是自己胡说八道,朱棣便命他掌嘴。紧接着朱棣一把把太子拉住,让他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然后向群臣宣告:“太子之位已定,天下可安。”至此,朱棣给朱高煦的这张空头支票正式被他自己亲手撕碎。
历史上皇帝的一句话,被编剧放大之后可以延伸出如此丰富精彩的剧情,朱棣、朱高炽的台词字字珠玑,有许多引申义,可见《大明风华》在剧本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朱高煦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明路已经是走不通了,他只能把暗中谋划的本事发扬光大。历史上朱高煦对于皇位的觊觎将伴随着他的一生,后面的剧情中他还会使出怎样的招数,实在是令人期待。
自己的(148)太子(59)这句话(12)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7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当了近二十年的太子,杨勇是怎么被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