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多尔衮谥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从军行》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自古以来,为国征战的大英雄都会名垂青史,得到世人的赞誉,但有一个却是个例外。他曾多次为国征战、为大清朝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却并没有在历史上得到很好的评价,他就是多尔衮。
出身于皇室的多尔衮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不仅骁勇善战,还非常有政治手腕。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多尔衮从少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了自己非凡的才能。正如《三国演义》中写到的“虎父无犬子也!” 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年仅十七岁的多尔衮跟着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
在战场上,多尔衮表现非常勇猛,后来因自己卓越的战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了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多尔衮又率军出征收降了蒙古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第二年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后来的松锦大战中,多尔衮仍不负众望,赢得了战斗。
在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又以辅政王的身份,拥立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登上皇位,福临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顺治帝”。年纪尚小的顺治帝,在初登基时手中并没有什么权利,真正把控朝政的是被他称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
皇太极
在清朝刚入关之际,社会局面非常混乱,农民起义不断在全国各地涌现、南明政权的存在也对清朝政权有着很大的威胁、许多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变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民。各种矛盾都在当时的社会中不断地产生、激化、升级,如果当时清朝没有处理好这些矛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权就会有倾覆的可能。
睿亲王府
就在这时,多尔衮就显示出了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不仅下令严禁抢掠和剃发,还提出要为崇祯皇帝发丧,这些举措在民间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也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后来为了平叛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已经自南方稳定的南明政权,多尔衮又制定了“先礼后兵”的政策,就是要对农民起义军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消灭。
对于难民政权,多尔衮先是进行了招安和抚慰,如果招抚无效再出兵攻打。于是在多尔衮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被清军打得节节败退。大清名将多铎攻下扬州、清军也顺利渡过长江、南京也不战而胜被清军收入了囊中。多次出兵的胜利,让多尔衮非常欣喜,他认为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剃发令。
于是在六月的时候,多尔衮就正式向全国颁布了剃发令,但此令一出立即就在社会上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全国各地的百姓们都进行了非常激烈的反抗。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尔衮在塞北狩猎的途中意外去世,后又被追封为“清成宗”。顺治帝还给了多尔衮“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的谥号。可一生都从未登上过皇帝宝座的多尔衮,为什么会被追封为“清成宗”呢?就连谥号也是皇帝的谥号,这其中到底有暗藏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顺治帝
其一,当多尔衮在世的时候,他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了,顺治的力量还不足以与他抗衡,因而只能对他唯命是从;其二,虽然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是顺治皇帝的叔叔,但顺治也要叫这个实际上已经把控朝野的摄政王一声“皇父”。因此,即使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也要忌惮他在朝中盘根错节的党羽,只能给他最高的身后荣耀,以此稳定朝纲,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一铲除他们。
果不其然,在顺治八年二月(公元1951年)的时候,顺治帝就下令褫夺了多尔衮的封号,甚至还掘了他的坟墓。但后来乾隆登基,为了巩固政权又再次为多尔衮平反,并恢复了他睿亲王的封号,还给出了“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的评价。
结语
有人会问,权力如此之大的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做皇上呢?其实除了没有穿上龙袍和坐上龙椅外,多尔衮和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分别了。多尔衮认为既然自己已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权利,也就不必为了一个虚名而担上一个窃国的罪名。多尔衮的一生屡建奇功,为大清的统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然而他以辅佐之名,掌控国家也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客观地评价他,这两个方面就都不能忽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7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