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大将的投诚是一道风景,历史上任何朝代即使是动荡的年代都没有三国时期投降这样频繁,而投降本身在三国也不算什么,没有人会真正去质疑投降之人的人品或者真诚度(当然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吕布,因为他和别人不同,吕布是投诚一个就杀一个旧主,所以他的名声也就彻底坏了,难怪老曹不敢要他把他杀了)。今天要说的问题是既然诸侯之间大将的投诚非常普遍,为什么投降东吴的相对就比投降曹操和刘备的少得多了。
我们先大概盘点下投降三家的各有哪些有名气的大将(没太大名气的就不提了):投降曹魏的有张辽,徐晃,张郃,庞德,文聘,张绣,高览,臧霸等等;投降蜀汉的有马超,黄忠,魏延,姜维,夏侯霸,王平等等,投降东吴有名的就太史慈一人,江东十二虎臣是有些是跟随孙坚的老将,有些是孙策平定江东时归附的不算投诚,有些是孙权时期归附的,连甘宁也算不上投降。所以就有点奇怪,为什么投降东吴的大将就这么少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自孙坚开始特别是孙策时候,孙氏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平定江东上,北方孙策没那精力也没那实力去顾及,而三国前期北方是主战场,曹操,袁绍,吕布包括刘备等绝大部诸侯当时都在北方争雄,实力派的大将当时也几乎都在北方诸侯手中,至于江东主要是大族豪强居多,有实力的诸侯很少,知名大将就更少了,所以孙策平定江东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当地的世家大族而不是拥兵一方的诸侯,也使得他得到的人才主要来源于当地氏族的归附而不是战败投降。
第二,即使是后面孙权主政江东,也正是基于上面的原因,江东士族力量异常强大,当初归附孙策和孙权时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带了部曲来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兵,所以你会看到韩当死后,他的儿子韩综不仅继承了他的爵位,同时也继承了韩当的部属,而韩综叛逃到魏国时一下子就带走了几千部属,使得孙权对韩综恨之入骨。因为东吴的这种特殊性,使得东吴上下对外排他性比较强,外来投降者并不是那么容易立足。
第三,三国时期,东吴不是主要的战场,相对于曹操和刘备在汉中的争夺以及之后诸葛亮姜维的北伐,孙权和曹操在合肥的攻防规模和力度都相对要小很多,而且蜀汉和东吴还是盟国,双方除了在荆州有争斗外,基本上没发生过大战,至于其后的东吴袭取荆州和刘备伐吴,双方大战死难的多,投降的少(糜芳和傅士仁除外),甚至是蜀国的黄权更是宁愿投降曹丕也不愿投降孙权。
曹操和刘备不同,一方面,两人都是当初北方逐鹿的参与者,赤壁之战刘备又在后方得了大便宜,一举拿下了荆南,更是平添两员虎将黄忠和魏延,其后和曹操在汉中的争斗以及之后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更是三国时期的主战场,双方大将战败或临阵投诚就成为了可能,所以才有姜维,王平,夏侯霸的投降和归顺蜀国。
三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不乏广为传颂、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故事,但艺术终究是艺术,原著的大部分篇章中讲的都是魏国和蜀国的人和事,这也是为了迎合广大读者的口味。因此,用在东吴的笔墨相比前两者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这里面固然有戏剧的成分,但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三分天下之一的吴国确实不如魏、蜀有存在感。
首先,在人物属性上,严格来讲三分天下的局面在三国的故事里应该算是后期了,当时蜀国已经有了最大的IP流量诸葛孔明再加上五虎上将足以吸粉无数,魏国方面也是名士、良将颇多,特别是曹操,从出道就学会自我炒作,比如:杀自己的恩人了,抢别人媳妇了,假装是别人逃命了,整天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了,这些八卦足以吸收大量的追随者。
再看吴国,除了早期的孙策有些看头,赤壁期间的周瑜还能创造点话题以外,其它时间基本就是魏蜀相争的背景墙。总给人一种混镜头的感觉。
其次,人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气势上就属于上乘,加上手里兄弟多,个个都有槽点,打起仗来呼啦啦一大片,明显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条街是我曹孟德罩着的,谁不服就砍谁,看着就是过瘾啊!
再说刘备,虽有点正品血统,但出身草根,随便在街上溜达就能收获两个打仗不要命的弟弟,整天东跑西颠地到处搅和,被人追得媳妇都丢了,可人家就是不死,天天赖在诸侯们的身边,然后去山里旅游收了一个卧龙大BOSS,这样自带主角光环的人,你能不爱看吗?
最后说吴国,地理位置偏,只知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个江都胆突的。武将也不算少,不是英年早逝就是总吃败仗。孙权时期还可以,稳稳当当地自己玩过家家,杀个关羽好大的显示,还给送曹操那去了。后来自己的儿子们不是让人砍死,就是被自己人坑死,然后魏蜀家底都打没了,也没有动静,最后还是被西晋路过顺便给灭了。
所以吴国粉丝少,是自己能力问题,也是历史洪流太过于猛烈,直接给丫拍沙滩上了。
公元263年8月,在司马昭的命令下,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三路魏军合计18万人,大举伐蜀,9月魏军进入汉中,到10月时,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前进不得。
与此同时,魏军西路军将领邓艾偷渡八百里阴平小道,突然出现在成都外围的江油,蜀汉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突然出现,不战而降,接着邓艾大军又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率领的成都最后一支军队,兵临成都。
11月,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下,举国投降,一边向邓艾投降,一边下诏书命令蜀汉全境向魏军投降。
当时蜀汉的情况是这样的:成都刘禅已降,北边还有姜维率领蜀汉的主力与钟会在对峙,同时汉中的汉城和乐城还在蜀军手中未失,南边安南将军霍弋镇守南中,随时准备带兵北上救援成都,东边巴东太守罗宪镇守江州,右将军阎宇率军向西救援成都。
不久,蜀汉各地军民收到刘禅的投降诏书,相继向魏国投降,首先是大将军姜维率蜀汉主力向钟会军投降,由于霍弋和罗宪的职责所在,一个守南疆,一个守东境,需要守卫边境,防止动乱及外敌入侵,因此只能原地驻守,同时派出使者向魏国投降。
为何罗宪向魏国投降而不是吴国?
道理很简单,因为皇帝刘禅的命令,虽然说亡国之君,但君命如山,不得不扣从,况且罗宪是一个忠义之人。
当然,在蜀汉灭亡的过程中,也发生一些事,导致罗宪一是必须坚守城池,二是必须向魏国投降。
罗宪是荆州襄阳人,是最早随刘备、诸葛亮等人来到益州的那一批荆州人后裔,曾经做过太子舍人,也就是太子府的东宫护卫长,兼秘书及侍从职务,当时的太子是刘禅,罗宪显然与刘禅早已熟悉。
公元263年,在司马昭的命令之下,魏国大军由邓艾、钟会率领,分两路准备灭亡蜀汉政权。其中,钟会大军被姜维挡在了剑门关外不能前进半步,而邓艾却选择偷渡阴平,从大后方攻击蜀汉的都城,迫使刘禅出城投降。按理来说,在蜀汉灭亡之后,蜀汉镇守各地的官员们都是树倒猢狲散,争相投降吴国,但是有一位名叫罗宪的蜀汉大将,在蜀国灭亡之后,却坚守白帝城长达2年的时间,击退了吴国10万大军的进攻,并且最后选择投降了魏国,那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降吴国呢?
原来在魏国攻打蜀国的时候,曾经的盟友东吴自然也闲不住,当然他们并不是要策划去救援蜀汉,而是想要从这次战争之中捞取一些好处。在得到刘禅已经出城投降的确切消息之后,吴国就派遣大将盛曼率领大军兵临白帝城之下。虽然据史料记载。吴国这个举动是要“援助蜀国”,但是实际上却想趁火打劫,图谋攻占白帝城。
而面对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罗宪却拒绝了盛曼的救援请求,并且对吴国使者说:“我们蜀国和吴国本来是唇齿之邦,现在蜀国已经灭亡,吴国非但没有表现出救援蜀国的诚意,却还要率领大军染指本不属于吴国的领土,实在是令人感到心寒。我宁可投降魏国,也不做吴国的阶下囚。”于是罗宪就向司马昭写信,表示了归顺的诚意。
而得知此消息的吴国皇帝孙休非常愤怒,于是命令东吴名将陆抗、步协率领10万大军围困永安城,而罗宪坚守城池长达2年。这期间,城中的一大半百姓都染上了瘟疫,士兵们也都伤亡过半了。有人劝他审时度势投降吴国,他却说:“我宁可和全城百姓战死在这里,也绝不投降背信弃义的吴国。”
为了救援罗宪,司马昭命令荆州刺史胡烈攻打东吴重镇西陵。陆抗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军队解除了永安城的包围,回师救援西陵。随后,罗宪就被司马昭征召到洛阳,被封为陵江将军、武陵太守等职务。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他又被司马炎亲自授予山玄玉佩剑,进封为冠军将军,享有“持假节”的特殊权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