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季兰是谁

说历史 2023-06-09 05:34:32

李季兰是谁

李季兰原名李冶,字季兰或秀兰,是唐朝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

十岁时,李季兰出家为女道士,她依旧浪漫潇洒,爱弹琴写诗。李季兰因为才情极高,与陆羽、刘长卿等众多诗人文人有秘交。她的《寄朱放》等诗都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得知李季兰才华出众,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公元784年,李季兰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季兰大部分诗都失传,现存16首,代表作有《八至》、《明月夜留别》等。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李季兰是谁

唐代三才女:薛涛、鱼玄机、李季兰

前读《唐才子传》,见其中有三位女子:薛涛,鱼玄机、李季兰。

才女之名的获得需经历的非比寻常,否则即如唐朝这样开放的时代,女子有才名的也只三名而已。

她们三位身份特殊。薛涛是歌妓,鱼玄机与李季兰是道人。歌妓不用说了,《琵琶行》中浔阳江上那个著名的乐妓就可看出这是何许样人。五陵年少争加缠头,血色罗裙翻上酒污,然一旦年老色衰,便门庭冷落只好嫁为商人妇。薛涛没有嫁。没有嫁便可维持更久的名声。至于女道士,在唐朝则是一个非常暧昧的身份。武则天,杨玉环,在成为炙手可热人物之前,都曾把此身份作为自己上升的中转站。武还在道观与皇上偷欢生子。杨更是凭此更改自己为皇帝儿媳妇的身份,然后跃居为贵妃。鱼玄机与李季兰成为道士亦非真心修道。道观也不过是一个往来的公共场所。如此看来,能录入《唐才子传》的唐朝女人无一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寻常女子。才名需远播才能获得,而古代并无网络可与外界相通,宣传自己作品非得出外,在什么酒馆墙上题写才行,如此才可为众男人欣赏,那些书只记载她们三个也就不奇怪了。

那何以好好的女孩儿会去作歌妓、道士呢?细究下来,社会、家庭,无疑是背后强有力的推手。

薛涛其家本是官宦人家,其父薛郧到成都做支度判官,虽然官运不畅,也算是家庭生活幸福。后来父亡。父亡之后,许多原本热情的面孔变得冷漠,一些不当热情的却不合时宜地堆叠出笑容。原因很简单,薛涛之母年轻貌美。而后生活困顿不说,房子是公家的,也要被收走。无奈之下,薛涛只能毅然决然:去做一名入籍的官妓。这样不仅可以有工资,还可以保住房子。然而薛涛自己,从此得抛开良家女儿的身份,平安幸福的前程,走上一条抛头露面妆泪咽欢的路途。犹豫是必然的,决定也是必然的。生活没有提供可以选择的多项选择,华山也只一条道而已。

鱼玄机做道士是因为爱情,准确地说是因为失恋。本来她叫鱼幼微。她是哪个鱼家?父母姓字名谁?翻遍书籍,无处记载,无人知晓。只知道她是鄠杜人,5岁迁下邽就学,10岁时回家即因才而与著名大诗人温庭筠相识,并于以后几年一直与其唱和。才女多情早熟,十四岁时即与状元李亿一见钟情,并嫁之。而李亿家有悍妻。鱼小妹本想做小也甘愿,却在其妻的藤条与李亿的懦弱下化为乌有:李亿只是把她安排进了道观,让她成了鱼玄机。每读过此间,常想鱼小妹莫非无父无母无兄无弟?否则一来她何以可以自作主张,年纪小小就嫁给家已有妻的李亿?二来在她受如此欺负时竟无一亲人为她主张?如若是说唐朝风气开放,那至少结婚也得有家人祝福,离婚也得有家人借个肩膀让她一哭,何以自始至终都是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弱女子在苦苦挣扎?如若说她真是无父无母,那她小时如何能读得如此诗书,写就如此诗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鱼才女的家庭是三不管,那李才女的家就管得有点过,有点不可思议了。李才女小时随口做了一句诗:“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非但没有如今天的父母那样大惊喜,视之为神童爱之如明珠之类,反而从一个“架”字想到“嫁”,认定其才6岁的女儿小小年纪已懂得思嫁,“恐为失行妇人”,竟然作出了天下父亲皆不太可能作出的决定,把小小年纪的女儿不放在身边教养,送到了山中道观。唐朝的道观,前文已经说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道观,不过是各色人等往来的公共场所。她父亲要么是天真得令人惊讶,要么就是神经上出了什么问题,否则其把多才幼女推向公众却并非如今日一样造星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尽管如此,才女多情的共性依然。

薛涛作官妓,却一直心高气傲,决不随意委身他人,不屈从于任何权力,只等有情人。那有情人便是为她创造出著名的“薛涛笺”的郑佶。自然是无果。后来又与元稹。而元稹本就非久居客,于是文人雅士以诗相和之后也各别一方了。薛涛之才,不仅为才,更因其人真性情,小人物,大品性。赞!

鱼才女成鱼玄机之后,慕名来访者甚众。失意之人不谈爱,只随性。原先爱情至上的小女子现在成了挥洒自如的女道士。这实在是个悲剧。悲剧却也无可避免,她因妒失手打死了婢女,27岁便丧命法场。悲!

李才女山中道观的生活并没洗净她少女怀春的本能,她爱上一个假隐士陆放。假的即便是隐士也不行,他不做隐士的时候连情人也不做了,于是李才女的人生上演的依然是弃妇的命运。后来据说与茶圣陆羽有过来往。但看二人年龄,相差实在太远,李是开元初年即713年所生,陆是733年,二人相差20岁,要相恋恐怕有些难。陆羽小辈对李才女之才慕名而来仰慕之至倒是有可能。李才女之奇莫过于被唐玄宗召去,据说在宫中住了一两月。这一两月中发生过什么,外人并不知道。只知道流传说后来唐玄宗于安史之乱后因李为当时叛军朱泚献诗而“扑杀之”,即当庭乱棍打死。唉,世上男人,自己没本事安家定邦,反归罪于一弱小妇人,连皇帝也不例外,真真没劲。叹!

总想,李易安的命运,虽因国破家亡而流落江南不知所终,却总算比她们几个好得太多。毕竟其幼时有才名而能得父宠爱,长时又能与赵明诚夫妻恩爱,考据金石,算得上尝尽人间幸福滋味。近代林徽音也是如此。而唐代这三才女虽名列《唐才子传》众男子之间,却情感无着,生命无着,才华横溢却沦落为他人眼中之玩物,不能不为之叹惋。

唐朝著名的三位女道士都是谁?她们都是何结局?

道士这个行业在中国自古以来并不少见,但是女道士就很罕见了。在唐朝这个民风开放的朝代,就出了三位在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女道士,分别是鱼玄机,李季兰和玉真公主。

首先说一说于玄机,她是晚唐四大杰出女诗人之一,自幼就才情横溢,但是天妒佳人,一生过得算得上坎坷。鱼玄机自幼拜温庭筠为师,对这位老师十分爱慕,久而久之就生了爱意。但温庭筠碍于自己和鱼玄机之间的师徒关系,一直没有袒露自己的内心,反而把自己的徒弟介绍给当朝状元李忆作妾。李忆的妻子裴氏十分厌恶鱼玄机,不过三个月就将鱼玄机赶出门外,后来鱼玄机就上了长安郊外的道观咸宜观做了女道士。生性豪放的她写下?咸宜观诗文候教?的文帖,很多公子文人来找她畅谈。其中有一个叫陈韪,鱼玄机与他心生爱慕,二人成为情侣,但是鱼玄机身边的侍女绿翘居然和暗中私通,被鱼玄机撞破,一怒之下将绿翘处死,后来鱼玄机因为这件事被官府处死,年仅27岁。这些都是野史,也不知道鱼玄机的死因是不是真的,但是不可否认她的才情堪称一绝,?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成为千古绝唱。

再来说说李季兰。同样是年幼就颇具才名的女子,6岁时就语出惊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也因为这两句话,就被古板的父亲认为将来会不守妇道,所以11岁时李季兰就被送入道观,成为女道士。到了16岁这年,李季兰遇到了她生命中将会纠缠多年的人茶圣陆羽。二人经常烹茶煮雪,陆羽还将自己的好友僧人皎然也介绍给李季兰,三人成为一起谈论诗词。李季兰也钟情于皎然,但碍于身份,她和哪一位都无法在一起。后来李季兰才名远扬,被宣进宫面圣,此时她已年逾四十。但是就在上京途中赶上安史之乱,李季兰消失在战火之中,令人惋惜。

最后是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的母亲死于武则天手下,她当时不过两三岁。后来为求自保,也厌恶宫廷争斗,她自请出家做道士。唐王朝特地修剪了一座华丽的道观给她,俨然是另一种公主府。道观内公主命人夜夜弹琴奏乐,她也和当时的文人来往频繁,比如李白和王维。玉真公主毕竟是皇家血脉,后半生荣华富贵,到了70高领才辞世。?

李季兰的《相思怨》是写给谁的

  《唐才子传》里说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其父嫌她性情不好,把她送到道观修行。她比“茶圣”陆羽大二十多岁,两人经常煮雪烹茶,对坐清谈。

  在湖州,李季兰在观中生病时,陆羽前去探望,李季兰非常感动,写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给陆羽,这是惟一一首公开写给陆羽的诗,内有“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的句子,看诗的内容,以友谊的成分居多,不涉男女情爱。但她的《相思怨》一诗,里面的爱与激情就大肆流光溢彩了: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不知道这首情诗是写给谁的,有人说是写给陆羽的,仅是推测而已。陆羽貌丑口吃,面对这样的美女道士,估计没有表达的勇气。

  李季兰的情爱经历,有迹可寻的,是三次失败的恋爱。

  第一次恋爱有点单相思的味道,她写了一首情诗给长她十多岁的诗僧皎然,表露欲与皎然结为夫妻的愿望,皎然却畏首畏尾,不敢接招;李季兰的第二个恋人,是诗友阎士和,两人因和诗生情,和诗时以“妾”、“君”称呼,俨然夫妻。然而,皎然与阎士和是好朋友,不知是吃醋,还是真心为阎士和好,他劝阎士和放弃李季兰,最终,两人的恋情以阎士和离开李季兰告终;李季兰的第三个恋人,也是一位诗人,名叫朱放,他与李季兰相处的时间最长,但他们的恋情也是有花无果。

  李季兰的气质与才华令无数才子倾倒,但才子们都不肯与她结为伉俪,是什么原因呢?

  皎然是个和尚,他觉得和尚与女道士结婚,不太像话,于是打了退堂鼓,而阎士和与朱放都是官员,与李季兰的地位也相差了一大截,和“文学女青年”谈一下文学,交流一下感情还可以,要想娶回家当老婆,那种勇气是没有的!

  李季兰的名声很大,后来,连代宗皇帝也闻名召她进宫,但见到之后就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原来是一个五六十岁的“俊媪”啊!对于女人,表面好才,其实好色,历史上的皇帝们大抵都是这个德性。

  所以,“美女老太太”李季兰马上就被打发回了道观。纵观她的一生,应该是感情坎坷丰富的一生,否则她写不出“至亲至疏夫妻”这样的经典诗句,爱有多深,恨有多深,今日还是浓情蜜意,转眼就形同路人,这正是众多夫妻的真实写照。所以,对于李季兰来说,她一生未婚,也算不得特别的遗憾了,找不到真心爱自己一生一世的男人,与其经历“至亲至疏”的冰火两重天,还不如绕开婚姻的围城为好。

  后来李季兰同叛将朱泚和诗,朱泚兵败被杀,她受到牵连,被乱棍打死。李季兰死得冤,她与朱泚诗歌往来,一不想当官,二不想发财,简而言之,她并不想以此来捞取世俗意义上的好处,纯粹是出于文学爱好,才糊里糊涂被卷入政治漩涡,命丧黄泉,这是一个典型的玩文学玩丢了性命的案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