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宋本来可以抵御蒙古的,最后却因为内部原因导致灭亡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4 22:43:40

南宋本来可以抵御蒙古的,最后却因为内部原因导致灭亡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宋和蒙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宋朝是一个经济很发达的朝代,也是一个战争十分多的朝代,主要是宋朝当时并没有完全统一土地,宋朝的北边有金国,南边有大理。宋朝相当于处于纷争的中心,难免会有战争,更何况宋朝占有当时最肥沃的土地,经济也是最发达也难怪其他国家想要夺取了。

最开始的时候宋朝与大辽交战,两国多次交手宋朝几次占了下风,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宋朝选择了议和。后来女真崛起,又与金国打仗为了能够议和,不惜国家的功臣给害死。再到后来蒙古彻底的打败了其他几个国家来攻略宋朝,宋朝本有机会挡住蒙古的攻势,但是因为内部的不和,人员的调配错误,国家的防线被打穿,宋朝也因此灭亡了。

按理说宋朝的发展先进其他国家很多,也比其他的国家掌握更多的技术,但是因为朝廷上下的腐败,导致士兵没有好的兵器,长久的和平让士兵们没有去打仗的能力,国家也没有加强军事的发展才有了后来的结局。也不得不说蒙古族的厉害,要说蒙古族的带头人可是成吉思汗,这个人统一了蒙古,由来统一全国了。不过成吉思汗确实很厉害,他在的元朝在历史上国土占有的面积是最大的,据说都打到了俄罗斯那边去了。

其实在后期宋朝还是有实力的,就算不能够打败蒙古族的入侵,也有能力防守住自己的国家。宋朝的大臣为了抵御蒙古的攻势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设立三道防线以阻挡蒙古族的入侵。第一个方法就是宋朝的武将孟珙提出在南边与大理的交界处广西设立三道防线。因为蒙古如果想要进攻宋朝南方是一个突破点,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正确性后来蒙古确实从这里进攻宋朝。本来只要严守蒙古绝对难以攻进来。

不过宋朝自己作妖,也就使得这道防线的失守。当时广西的守将李曾伯靠着原来修建的防线很好的挡住了攻击,但是李曾伯却因的罪了一个大官被免除了职位,结果就是广西士兵无人引领蒙古族攻破了南边的防线。

第二个方法就是在在四川等地修建上山的防线。余川在被任命镇守四川时发现多次与外族的交战知道四川这个地方地势艰险,很难去攻打所以余川提出把这设立成了一道墙,抵御攻击。朝廷把百姓都移到山上,在把地势险的地段修筑城墙用来防守。在南边的防线被攻破,这道墙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用处。后来蒙古大范围入侵宋朝的时候,宋朝把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四川,一度阻挡了蒙古的步伐。不过总有那种奸臣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迫害国家的利益。四川的主要守将因为得罪了贾似道,被掉去了其他地方,其他的将士也一个个被处理,四川北部的一位守将怕自己下场不好就投降了,这让蒙古找到了突破口去入侵宋朝。

再说最后的一个办法,前边两个方法都是为了预防蒙古从南边攻过来,这个方法就是防止蒙古从北边攻入的。孟珙收复了襄阳后就提出了,要把襄阳建立成一个军事重地,这对以后对外战争很有用。这个策略被采用了襄阳后来的粮食储蓄量很高,军事力量也很强,绝对有实力去对战蒙古。但是襄阳的守将智商不高,白白的给了蒙古一个攻打机会,后来因为不敌还投降了。如果这三项策略好好应用,一定能够排上用场的,宋朝也不至于灭亡。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为何灭宋之战打的却如此艰难?

有人说宋朝并非像大家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孱弱,依据是南宋能够在蒙古大军压境之下从南宋端平元年(1234)一直坚持到南宋咸淳六年(1270),而同时代的其他强大帝国,在蒙古军的兵势之下,无不是短时间内就被攻占,灭亡。以此为对比,就显现出南宋的军事实力似乎还要强于同时代的其他诸国。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南宋能够在蒙古军的铁蹄下坚持这么久,真的是因为其本身的军事实力出众,军队作战能力强悍吗?或许真实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蒙古国内部的混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混乱状况,就使得其主要精力并没有一直放在攻打宋国上。南宋端平元年(1234)蒙宋联军灭亡金国,蒙古此时在任的可汗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他在五年前登基,是从忽里台被大家正式选出来的可汗,到此时为止,蒙古内部统治阶级之间还并没有矛盾。

从南宋端平二年(1235)开始,混乱逐渐产生,这一年窝阔台派侄子拔都西征,这也是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此次西征规模庞大,历时总共七年,蒙古军一路征战至东欧,先后战胜波兰、匈牙利等国。本来窝阔台应该立自己的长子贵由为王位继承人的,但窝阔台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个长子,反而更喜欢自己的第三个儿子窝出,并打算立他为自己的继承人。可惜窝出在西征中不幸战死,于是窝阔台又想立年幼的窝出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但由于失烈门年纪还小,就始终没有获得正式的加冕。

南宋淳祐元年(1241),窝阔台去世,皇后乃马真为保住自己儿子贵由的皇位,以失烈门年纪尚幼为借口阻挠老相国耶律楚材等人准备让失烈门即位的计划。乃马真从这之后开始专政,足足五年的时间里,乃马真为了笼络亲王及大臣们,滥加封爵,使得朝野一片混乱。而也就在此时,仍旧在西征途中的拔都在东欧中亚建立了金帐汗国。在南宋淳祐六年(1246),贵由在忽里台大会上被大臣们举荐为新的大汗,早就猜到结局的拔都并没有参加此次大会。

贵由痛恨拔都,于是出兵西征攻打拔都,但却死在了行军的路上。他死后朝野再度陷入混乱,亲王们一个个都在争夺大权。拔都后来在南宋淳祐十年(1250)与次年两次举行忽里台大会,举荐自己堂弟蒙哥为大汗,但都遭到了窝阔台系的反对,不久,窝阔台汗国独立。总的来说,从端平元年(1234)年到蒙哥汗八年(1251)间,蒙古帝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内斗争权及西征之事上,且内部由于争夺汗位曾爆发多次内乱。直到南宋宝祐六年(1258),蒙哥才正式发动蒙古对宋的大规模战役。蒙军来势汹汹,南宋此时本已经岌岌可危,可是蒙哥却突然暴毙,于是蒙军内部又开始了一次夺权争位,便暂停了攻宋之事。

时间来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这一年忽必烈已经自立为汗整整七年,并且花了大量时间来平息国内的内乱,休养生息整顿朝政。于是在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后,忽必烈正式攻宋,襄樊之地为主要的进攻对象。

十二年后,南宋的最后一支军队在崖山与蒙古军进行海战,战败,南宋彻底灭亡。

所以南宋在与蒙古军的正式交战中,虽然也曾抵抗住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大家认为的数十年之久。蒙古因为自身权力争夺的混乱与西征之事的耽误,就一直没有将南下灭宋作为主要的作战方向。而且宋朝在当时也属于非常发达的国家,要完全吞下这个庞然大物也需要长时间的比较全面的准备才行。

?

南宋为什么最后被蒙古所灭?

说起这件事情就不得不说到靖康之耻,靖康二年,金国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攻入北宋都城,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位皇帝,这才宣告了北宋的灭亡,随后金朝扶持张邦昌为帝,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楚皇帝,后来康王赵构在手下的拥立下,在今天的商丘(南京应天府)登基为帝,这就是史称的南宋。

赵构这个人本身贪生怕死,在上位初期他立了一代名相李纲,但是李纲这个人比较正直,他是典型的主战派,而赵构信任的一些亲近的臣子都是投降派,他认为一个主战派的宰相会影响到自己的投降大计,所以李纲只当了两个多月的宰相,就被迫下台了,后来听说金兵即将攻打过来,赵构忙着收拾东西,仓皇而逃。

其实在南宋还是有非常多的抗金将领,而在后世我们如果经常看一些穿越历史的小说,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比如吴阶,韩世忠,岳飞等等,又特别是岳飞,在我国的历史上特别出名。他未必是历史上最厉害的将领,但他的经历却是最悲剧的。

以岳飞为首的宋军,屡次大破金兵,然而在最关键的时候,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他们却怕因为岳飞他们的抵抗,而影响到投降求和,最后想出了办法,用12道金牌召回了岳飞,实际上当时朱仙镇已被攻克,完颜宗弼都跑了,岳飞是反对班师回朝的,本来当时应该乘胜追击,但是最后12道金牌过去,他不得不回去,最后又在风波亭,用毒酒将岳飞赐死。

其实南宋还是有非常多有能力的大将,如果岳飞不死,然后朝廷没有那么多奸臣,如果皇帝也主战,可能南宋的结局确实会被改变,可惜当时奸臣当道,而皇帝也是软弱的投降派,实际上当时如果皇帝的态度坚决一点,不要老是想着投降求和,不要把岳飞调回来,可能结局还真的不一样,可惜如果终究是如果,改变不了事实,南宋最终还是灭亡了。

南宋为什么被蒙古打败

东晋、南宋、南明这三个王朝有很多共同特性,都是汉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被游牧民族打败的王朝,这三个王朝中,南明建国条件最好,但是享国时间最短,东晋所处局势最乱,汉民族所遭受苦难最多,南宋所面临敌人最强却享国时间最长,南宋享国150多年,远比南明38年要长的多。
东晋、南宋、南明都失去河西走廊和燕云十六州所处的中原地带,失去了北方防守屏障,也失去了良马繁育基地,致使这三个朝代在骑兵上处于劣势,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时总是处于下风;相对来说,南宋所面临困难是最大的,因为他所面临的敌人堪称时代最强,有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精兵悍将又善于合纵连横西夏党项,异军突起的女真族大金国,这些兵团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最强军队之一。

南宋为何不联金抵制蒙古,反而与蒙古结盟灭了金国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共分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军人出身宋太祖,看到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就采取重文抑武方针,以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导致宋朝武将不受重用,国家备受外部侵扰。前期宋朝联金灭辽,随后金军南下,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期南宋又联合蒙古消灭金国,导致北方直接与强大蒙古接壤,最后被蒙古给灭亡!北宋灭亡前车之鉴,南宋为什么还要联合蒙古灭金,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吗?

北宋

两宋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翻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北宋联合金灭辽,而后金灭北宋,南宋联合蒙古灭金,而后蒙古灭南宋。而对于南宋来说,更是重复了先人所犯的错误。北宋联金灭辽,想趁机收复北方燕云十六州,却没想到金在灭辽两年后就挥师南下再灭北宋。

1142年金国

南宋中期,北方草原民族蒙古部落崛起,成吉思汗先是消灭后方的西辽和使西夏臣服。消除后顾之忧后,成吉思汗于1210年与金朝断交,开始大举伐金。隔年发动蒙金战争,于野狐岭歼灭金军30万主力,包围金朝首都中都。后因为中都城坚而撤,金朝便开始迁都汴京。最后金国在蒙古和南宋前后夹击中灭亡!

南宋

北宋灭亡前车之鉴,南宋为什么还要联合蒙古灭金,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吗?蒙古联合南宋灭金,主要是利用了金国和大宋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宋而言,它最重要的就是收复北宋失地,一雪国耻,这也是和国内主战派目标一致的。其次,蒙古和宋还没有正面起过大的冲突,正面的冲突是在灭金以后。而且灭金后蒙古允诺给予河南的失地,对宋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南宋受金压迫太久,特别是向金称臣和大量的岁币导致宋金之间的矛盾重重。所以南宋的统治者确实也愿意一雪前耻。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宋不得不走上了联蒙灭金的道路。而且从过程来看,南宋政府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走上?联蒙灭金?的道路更多的是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无奈。对南宋而言,此时的金国已经没有作为屏障的价值了 。与齐坐山观虎斗,还不参与灭金中,收复失地增加领土和战略纵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