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丁戊奇荒”是怎么回事曾国荃在此期间有什么贡献

众妙之门 2023-06-24 22:30:45

“丁戊奇荒”是怎么回事曾国荃在此期间有什么贡献

“丁戊奇荒”,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个王朝的末期,总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让人难以想象的天灾,比如东汉末年爆发罕见的大旱,加上朝廷无力治理地方,贪官污吏横行,最终引发了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虽然张角没能推翻东汉王朝建立新政权,但却给了东汉王朝致命一击,并因此出现了之后的诸侯林立,东汉王室失去统治权;而除了东汉王朝外,历史上很多王朝在灭亡之前,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天灾。

而在晚清时期,天下同样出现了罕见的天灾,这就是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超大规模旱灾;话说在19世纪70年代时,“洋务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举国上下都在积极的围着“自强”、“求富”而行动,但没想到就在此时,一场席卷九省的大旱灾就此降临,给原本虚弱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

此次大旱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公元1875年,当时北方各省已经出现了旱灾的征兆,比如在直隶地区,一年的降水量都很少;此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辽宁、江苏、安徽以及四川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其中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而且旱灾还往往伴随着蝗灾。

而且更诡异的是,除了大部分地方大旱外,局部有些地方却是大雨连绵,因而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洪涝灾害,并且极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冰雹灾害;反正这段时期的清王朝,大部分地区陷入自然灾害中,据统计,全国受灾害的县达到955个,受灾人数高达一亿六千万至两亿左右,当真是世所罕见,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两百年未有之灾”。

而比自然灾害更狠的是人祸,在清朝中后期时,本就是贪官污吏横行的时期;如果是在太平时期,老百姓忍忍也就算了,最多也就是过得苦一点。但是在大灾之年,贪官污吏们却丝毫不懂得收敛,除了联合奸商囤积粮食抬高物价以搜刮民脂民膏外,还侵吞朝廷拨下来的救命粮,这下老百姓可就不能忍了,其实这也为之后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奠定了基础。

在灾祸期间,各种人间惨剧层出不穷,据灾后统计,在灾祸发生的四年中,死于饥饿或瘟疫的人数高达一千多万,而且还有两千多万人成了流民,这对朝廷来说,是一项巨大无比的负担。但是在大灾期间,曾经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被誉为“剃头匠”的山西巡抚曾国荃,表现却是极为突出。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亲弟弟,也是湘军王牌“吉字营”的统领,在战争期间,曾国荃率领“吉字营”连战连捷,攻下多座城池,而且大多是重镇;但在攻下城池后,曾国荃不仅纵容部下大肆劫掠,而且还杀俘,光安庆之战,就杀俘近三万。就是这么一位曾经声名狼藉的猛将,却在大旱期间多方筹款、筹粮,办理救灾度荒事宜竭尽全力。

总之,如果不是曾国荃的举措,山西的情况肯定更严重;也因此,在后来,山西的百姓们为了表达对曾国荃的感激,还专门给他修建了生祠。幸好,当时“洋务运动”已经初显成效,而且当时最富裕的江南地区并没有受到灾祸的影响,正是靠着江南的补给,才没有酿成更大的灾祸。

晚清为何发生大旱灾?李鸿章挪用军饷救灾

1876年初春,京师。

接连几个月都没下一场雨了,京师和直隶地区人心惶惶。朝廷也注意到这种现象,于5月11日颁发上谕,称:“京师入春以来,雨泽稀少,节逾立夏,农田待泽孔殷。”

对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经济来说,洪灾和旱灾都很麻烦,因此,朝廷很关心,迅速出台了处理措施:祈雨。朝廷命令5名大臣,怀着虔诚的心情祈雨,希望上天开恩,普降甘霖。

然而,祈雨似乎并没有什么用。旱情一直持续到冬天,让当年的秋粮颗粒无收。甚至连与直隶相邻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旱情,出现庄稼大面积歉收的情况。

1877年,一场罕见的大旱灾爆发。由于大旱灾从1877年横跨到1878年,而1877年是丁丑年,1878年是戊寅年,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

粮食没有收成,灾民只好吃草根树皮度日。在1877年春天,灾民还能吃上草根树皮,到了夏天,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后,就出现了买儿卖女的现象。《申报》记载:

“到处灾黎,哀鸿遍野,始则卖儿鬻女以延活,继则挖草根拨树皮以度餐。树皮既尽,亢久野草亦不复生……路旁倒毙,无日无之。”每天都有人,因为饥饿,倒毙于路旁,触目惊心。

饿死还仅仅是第一步。当所有能够果腹的东西,都被搜刮干净后,必然出现“人相食”现象。具体现象咱就不说了,太惨烈,怕您的心脏承受不了。只说一份数据:美国学者、华洋义赈会秘书沃尔特·马洛里在《饥荒的中国》中透露,“丁戊奇荒”导致900万——1300万人死亡,“一八七六至一八七九年间……因受饥饿疾病及 *** 之侵迫而牺牲者,约有九百万至千三百万人之多。”

山西巡抚曾国荃在《请饬拔西征军饷疏》中,描述“晋省(山西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询之父老,咸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曾国荃将这场大旱灾称为两百年不见的大灾荒。

“丁戊奇荒”最严重的地方是直隶地区,直隶地区的最高军政民长官是直隶总督。当时,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是直隶地区广大民众的“父母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赈济灾民。

怎么赈济灾民呢?无外乎两个办法。一是直接筹措、调集粮食。二是多方筹资、购买粮食。

在筹措粮食方面,直隶地区是没有粮食了,直隶地区周边各省也没有粮食了,李鸿章只好奏报朝廷,调集其他省份的漕米。从1877年到1878年,两年间,在李鸿章的争取下,朝廷拨付了共计21万石漕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

在筹措资金方面,李鸿章首先向朝廷伸手,要了14万两银子赈灾款。那时候,朝廷财政吃紧,户部也没啥“余粮”,这些钱拿出来后就再也无能为力了。李鸿章只能另外想办法,比如,请兄弟省份支援。1878年,李鸿章收到来自江苏、上海、两淮、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省的赈灾款,共计11余万两银子。李鸿章还破天荒地接受外国援助,在华人聚居的地方筹措善款。

为了赈灾,李鸿章甚至挪用了军饷。

1877年,李鸿章挪用了司道库及练饷制钱、藩库地粮银、练军饷共计36万两银子。1878年,李鸿章再次从北洋海防经费中拨付了8万两银子,用于直隶地区赈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江南士绅纷纷慷慨解囊,捐粮的捐粮,筹款的筹款,且开设了许多粥厂,收容逃往江南的灾民,谱写了一曲急公好义的赞歌。

李鸿章在“丁戊奇荒”前后全力赈灾,收到了一定效果,减少了灾害的损害程度,应该值得肯定

光绪年间, 丁戊奇荒死伤超一千万人, 为什么没有一人敢造反呢?

不是不想,是根本就没有能力反,晚清时期的丁戊奇荒,算得上是清朝乃至历史上最罕见的超级灾荒之一,以往的朝代若发生这般的灾荒,通常就会引起大乱,不过丁戊奇荒期间,清朝却相对比较安静,最终竟然硬是挨了过去。

清光绪元年,华北平原一带突然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干旱,而在此之前近十年间,原本多干旱少雨水的燕赵之地,却一反常态,时常阴雨连绵,永定河屡屡决口。光绪二年,旱灾开始大范围波及,因当年是丁丑年,次年是戊寅年,所以这场大灾被称作?丁戊奇荒?。

丁戊奇荒的灾况,的确罕见

这场大灾的波及范围非常广,北至辽河内外,南达江淮,向西包括了甘肃地区,几乎整个北方都笼罩在了阴霾之下,这样的超大范围的旱灾,在古代也是非常少见。

在大灾前不久,同治年间,清朝刚刚完成了对于太平天国与捻军的平定,洋务运动开展的也比较顺利,甚至这段岁月被清朝自诩为?同治中兴?,结果这场大灾,给了清朝一记重击。

1877年,丁戊奇荒的灾况达到了顶峰状态,尤其是当时受灾最重的山西与河南两地,几乎就是?饿殍载途,白骨盈野?,按照清朝当时的记录,仅仅是山东、山西与直隶三地受到大灾的州县就达到955个,其中直隶331个,几乎就没有不受灾的州县。

命的是,丁戊奇荒所影响的地区,几乎全都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所以受灾的人口,占到了当时清朝总人口的一半左右,由于这场大灾,还有旱灾时引发的鼠疫,最终造成的罹难人口超过1000万之巨。

同治年间,山西总人口大约1600万,但大灾之后,仅剩600万左右,约500万因大灾罹难,另则受灾出走,被迫背井离乡。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在上疏之中写道: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古所未见。

自上而下的救灾力度比较有效

以往的朝代,若是因大灾引起大乱,通常都是因为救灾不力,而清朝在这方面,倒是做足了工夫,为了平息这场威胁到了清朝根基的大灾,清朝也算是不遗余力。

大灾开始,清朝就派出曾国荃与李鸿章等人,奔赴各地火速赈济。一方面,依旧按照惯例模式进行救灾,另一方面,开始组织起募捐与其他形式的救济,比如鬻爵。

虽然很多人一听到卖官鬻爵这四个字就劈头盖脸,但事实上,当时救灾而被售出的爵位通常都是一些虚衔,并没有什么实缺,而清朝当时国库里早就没什么银两能用于赈济,用这些空头支票,从有钱人那里获得银两,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家人去世不敢哭,怕人听到抢去当食物,清末“丁戊奇荒”有多残酷?

自古以来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关于一个社会而言,缺什么都能够,就是不能缺粮食,没有粮食就意味着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从而降生可怕的灾难。

我国古代经常会呈现缺粮食的状况,而呈现这样的状况,缘由也是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缘由还是由于天灾,关于一个消费力并不兴旺的农耕社会来说,天灾是极难抵御的。不论是水患,旱灾,又或是蝗灾,只靠人力是很难抵御的,假如在此根底上,又发作了人祸,那么必然会招致一场极为严酷的灾难。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百多年前的“丁戊奇荒”。

公元1875年,我国北方的山东、陕西、河南、直隶、山西等省迸发了一场持续数年的旱灾,据后来统计,此次旱灾至少形成1000万人饿死,曾国荃对此有一个批注,以为这场灾难是“二百余年未有之灾”,由此可见这场灾难的严酷之处。可能大家只是看着这样冷冰冰的数字,不太能领会“丁戊奇荒”的严酷,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那场灾难迸发的时分,家人逝世后人们都不敢哭,为什么呢?由于怕被人听到有声音,就被抢去当食物。

这场严酷的灾祸,是典型的“天灾+人祸”形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还要从晚清时期的那段历史开端说起。明朝中叶之后,我国就逐步落后于西方,后来到了晚清时期,彼此间的差距曾经极大。清朝一方面不想本人落后于世界,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也在不时地欺负我们,自然也在想着改动,在此根底上,洋务运动降生了,全国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但那时的清朝,财政原本就弱,搞工业又是极费钱的事,国库长期入不敷出。

再加上那时南方各省迸发了安定天国,为了维护本人的统治,清朝只能不惜一切代价镇压安定天国。这场战争打的惨烈极了,先后数千万人死在这里,直到往常,也能感遭到那场战争的严酷。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作为主战场之一的江西省,原本不断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却由于安定天国,直到往常,它的人口数量照旧落后于周边的各个省份,由此可见那场战争的严酷。

而除了这两项之外,还有一项同样影响农业消费的做法,那就是种鸦片。当初英国开着坚船利炮来和清朝做生意,结果发现清朝是自给自主的小农形式,不太需求他的产品,但英国人是什么人啊?

他们可不会就此放弃,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后,就决议向清朝卖鸦片。在那几十年的鸦片买卖中,大量白银外流,那时的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鸦片关于人民的伤害,但认识到了大量白银外流,关于财政的危害。

不过由于清朝的实力,与英国相差很大,想要从外部制止鸦片,是不太理想的,所以痛快就本人种鸦片。当中国人吃上了本人的鸦片后,英国人就傻眼了,由于中国不但不买他的鸦片,反而还对外倾销鸦片,给英国还形成了损失。鸦片就是清朝那段时期的潘多拉魔盒,假如不由鸦片,将会极大损伤人民的安康与粮食产量,假如制止了鸦片,财政就必然出问题。没有粮食吃会死人,但是没有钱花也同样会死人,于是清朝在思索了本人的执行才能后,决议选择有钱花。

正是由于清朝的不作为,鸦片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原本这片土地的可耕地就不多,再加上农业技术不兴旺,人口又多,往常种植了大量的鸦片,就使得原本就不多的粮食产量,进一步缩减,此次迸发的“丁戊奇荒”的背后,就有着北方各省大量种植鸦片的背景。鸦片就是中华民族近代的一个魔咒,使得原本就灾难的大地,再次遭遭到了重创,这种惨烈的场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改动,举国上下禁鸦片,从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主要大国中,毒品数量最少的国度。

从“丁戊奇荒”中,我们应该汲取到经历经验,首先我们需求不时的开展消费力,不时进步粮食产量,同时大量的修建水利设备,增加农业关于天灾的抵御才能。其次我们需求不时的进步稳定,隔绝在天灾时,还迸发人祸的可能性。我们要以史为鉴,不能遗忘历史上发作的种种惨痛,否则终有一天,这些惨痛会再次到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