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这一年曹魏发生重大的变故。年初时,英才盖世的曹操突然离世。这年冬天,曹丕继承父位,三国中率先称帝。这一年简直就是巨星的坟墓,曹丕称帝正式开启“三国鼎立”的局面,同时又是新老交替、更新换代的时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之后,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进入了合久必分的阶段。到了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诸侯混战,弱小的军阀相继灭亡,中原大地上只剩三家能打的,天下进入分久必合的阶段。
三国鼎立,三家围绕着鸡胸、鸡腹展开了更加惨烈的争斗,决赛开始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底谁能拔得头筹、率先突围呢?由秦末汉初至东汉末年,三百年时间的洗礼,皇权帝统思想深入人心。曹丕率先称帝不仅是为了加强北方的统治,也向吴、蜀传达出了明确的信号,曹魏是一定会灭掉你们一统天下的。
消息一出果然震动南方,东汉政权正式灭亡。刘备一生追求匡扶汉室、安汉兴刘受到了打击。他绝不会容许曹丕的篡汉行径,早年诸葛亮访吴就对孙权说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恰巧这时汉献帝去世的谣言传到成都,刘备一怒之下也称帝了。
摆在孙权面前的貌似只有一条路,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既然中原地区出现了两个皇权,孙权称帝貌似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虽说自己的实力不如曹魏,可东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又经过赤壁之战、濡须口之役重创魏军。曹操在世时东吴已经是曹魏的心病,是曹操想啃却啃不动的骨头。今天曹操已死,孙权还会怕了曹丕小儿不成?依靠长江天险、训练水师继续抵御曹魏就是了,曹丕始终是要来进攻东吴的,直接称帝和他撕破脸不更好?
人人都说孙权是个守成之君,他无法像父、兄一样开疆拓土。实际上孙权是一个有大志的野心家,他无时无刻不想有所突破。继位之初,为了稳定江东,孙权稳扎稳打。从建安十二年开始,东吴由守转攻开疆拓土。
先是经由西征黄祖获得了大量人口,两年后的209年又借赤壁之战胜利的余威,由周瑜领兵击败曹仁夺取了荆州南郡;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又攻克皖城;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战中又派吕蒙袭取了南郡、江陵。
此消彼长之下,东吴达到鼎盛。处于弱势的蜀汉都敢和曹魏对着干,而孙权此时却又怂了。他非但没有称帝,反而向曹丕称臣。这样的话,孙权不就是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而自己偏安东吴是乱臣贼子吗?
曹丕势大,他称帝理所当然;刘备汉室宗亲,打着祖宗旗号对抗曹魏,因而称帝也未尝不可;孙权就比较尴尬了,早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自己如果这时候称帝,不正是祸水东引吗?称臣曹丕正是明智之举。
曹丕当然不可能放着孙权不管任由孙权做大,三国之中但凡有点儿智商的都能看出孙权称臣仅仅是缓兵之计,但这时候称臣恰恰是获得了一块“免死金牌”。曹丕要是这时候向称臣的孙权发动进攻会落下个势力小人之名,寒了人心,以后谁还敢归附投降曹魏?
先前几年与曹操相拒濡须口,孙权占据上风。而后孙权又主动向老曹提出休战,因为孙权知道曹魏势大,不能一时图之。果然,以后的合肥会战,张辽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令孙权颜面扫地,更让他不敢贸然和魏军开战。
眼下,在孙权看来,曹丕、刘备称帝,他们双方水火不容。而我方的大都督吕蒙刚刚去世,东吴又需要进行人事调整,来应付即将到来的挑战。这时候假意投降曹魏,既可以暗自筹划军备,又能坐观魏、蜀两国争斗,说不定可以趁机从中取利,孙权何乐而不为呢?
曹丕马上敕封孙权为吴王,此举惹恼了刘备。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向东吴用兵,为了给关羽报仇,也为了能够重新夺回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刘备东进,孙权万万没想到。自己虽然能成功抵御蜀汉,但此举必定会使吴、蜀两国元气大伤,到时候如何抗魏?夷陵之战刘备惨败,但是孙权马上就派人去往成都与刘备求和。再次促成吴蜀联盟,安定西南、共抗曹魏。魏国实在是阴险,表面接受孙权的臣谏,实际上又暗自调兵对付东吴。东吴南越之地又爆发了叛乱,内忧外患下孙权更不可能顶个皇帝的虚衔找打,他需要先稳住局面。
黄武三年(公元224年),吴、蜀交好,吴蜀联盟又一次达成。曹丕感到上了孙权的当,第二次东征孙权,但还是无功而返。曹丕望着长江滚滚江水叹息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孙权趁机休养生息,他对民众施德缓刑,宽赋息调。黄武六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作《出师表》名动天下,蜀汉开始北攻曹魏。这同时也给了孙权机会,一年后,孙权封儿子孙虑为建昌侯,驻守东安郡;陆逊石亭大败曹休,东吴局势维稳。
此时东吴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局面,民力有了很大提升。孙权早有称帝野心,这时候他再也不用掩藏,孙权时常感叹天下未定,若徒守江东,修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
称帝时机已到,黄龙元年四月(公元229年),孙权在南郊称帝。继而,孙权正式开始了“联蜀抗魏”的道路。
按真实的历史来评论,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没有10万人,算上沙摩轲的五溪蛮军总共也才6万人左右。夷陵之战的两年前,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到当年年底由于东吴偷袭荆州,关羽被杀,蜀汉荆州军团全军覆没,大约5万荆州军战死或投降,荆州从此归属东吴。蜀汉失荆州后,魏国朝廷曾有过一场讨论,讨论的话题是:刘备会不会出兵东吴?据《三国志 刘晔传》记载:
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后备果出兵击吴。意思就是说:当时的魏国皇帝曹丕下诏问群臣,刘备会不会为关羽报仇,大部分人都说:蜀汉,只是个小国,名将只有关羽,现在关羽被杀,军力削弱,国内都担忧害怕,不会出兵。而只有侍中刘晔说道:蜀汉虽地小国弱,但刘备一定会用武力来证明自已的强大,一定会大举用兵,而且刘备与关羽,名义是君臣,实际上情同兄弟,必定会为在羽之死而兴兵报仇,以显示他们的生死与共的情义。
而后来的事态显示刘晔的建议是正确的。刘备兴兵发动夷陵之战时,东吴孙权由于担心两面受敌,因此选择向曹丕称臣,曹丕因此下诏群臣问:刘备发动夷陵之战,魏国要怎么处理啊?一派以司空王朗为首,主张坐山观虎斗;理由是:当年湘水划界时,孙权与刘备差一点就打起来了,正是由于曹操攻打汉中张鲁,孙权和刘备马上就罢兵议和了,如果我们魏国出兵,那么刘备与孙权就打不起来,那样魏国一点好处也没有,我们要等刘备和孙权打起来后,再坐收渔翁之利。
一派以侍中刘晔为首,主要联蜀攻吴;理由是:孙权向魏国称臣并非出于真心,只是因为刘备发动战争,而这次刘备发动战争是势在必得的,不会轻易退兵,如果我们联合蜀汉一起攻打吴国,那么吴国势必难以抵挡,如果吴国一破,那么魏国仍然是最强大的,到时候我们再攻打蜀汉,就能统一天下了。当时魏文帝曹丕的意见是什么呢?曹丕的考虑主要出自政治方面,曹丕认为,孙权向我们魏国称臣,我们不能攻打孙权,因为天下尚未平定,如果我们攻打向我们称臣的势力,那么今后谁还会投降我们?魏国如何统一天下呢?
既然不能攻打孙权,那么曹丕先是选择了联吴攻蜀,结果这一个建议也被群臣否定。理由很简单:魏国的主力部队全部在荆州与江淮一线,如果要攻打蜀汉,势必要调动军队,劳师远征,从荆州及江淮调动部队去关中一线,路途非常遥远,而如果从长江巫山一线攻打蜀汉,则只能走水路,并且蜀道难行,劳师动众却没有把握,也非常不现实。后来,曹丕也觉得没有道理,因此放弃了联吴攻蜀的方案,而选择了王朗的坐山观虎斗的方案,魏国哪边都不打,先看双方打起来,等到两败俱伤时,再发兵坐收渔翁之利。
按理说,曹丕的选择有他自已的道理,主要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的,也不能说他的选择错了。再来看夷陵之战的事态发展,夷陵之战其实打得相当奇怪,整个夷陵之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蜀军进展顺利阶段。从221年的七月开始,到222年的正月,蜀军进展顺利,吴军步步退却,但双方并没有大规模交战,只是一些零星小战斗,蜀汉军的前锋已经打到夷陵附近。
2、蜀吴双方相峙阶段。从222年的正月到222年的六月,蜀汉双方在夷陵对峙,吴军主要是据险而守,拒不出战,蜀军怎么引诱吴军交战,吴军都不出战,蜀军没有办法,士气低落,而且天气炎热。3、东吴大胜蜀汉阶段。222年的七月整整一个月时间,吴军利用蜀军放弃水军的机会,派遣水军绕到蜀军的背后,利用蜀军士气低落,采取火攻的方法,大破蜀军,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狼狈逃回永安,蜀军的失败主要就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非常短,非常突然。
按道理来说,蜀吴两军并战拼个你死我活,至于也得打上几个月或者一年半载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战斗,曹丕本来想坐收渔翁之利的,却白白浪费了机会。按理来说,曹丕本来就应该早做安排的,并且曹操在夷陵之战期间说刘备连营八百里,迟早会失败的,那样的话,曹丕就应该做准备开始兴兵攻打,可是曹丕没有,不得不说,曹丕与曹操相比,能力确实差了一截。总结一下,曹丕为什么不打蜀汉?1、蜀汉路远偏僻,蜀道难行,蜀汉与曹魏交界的地方,主要是关中秦岭一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么远去打蜀汉,肯定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劳师远征,消耗巨大;
2、打蜀汉要大规模调动部队,蜀汉当时的主力部队全部放在荆州的中线,和江淮的东线,这里是魏与吴的交界地点,如果调动大量部队征蜀,那么在荆州及江淮应对东吴军队的能力就会削弱,如果孙权要浑水摸鱼,那么魏国的边防会有些危险。3、孙权反复,曹丕要收拾孙权,拿回尊严。夷陵之战后,孙权赢了战争后,马上就对魏国不冷不热的,说好的称臣要送儿子去洛阳当人质,孙权又反悔了,这可把曹丕惹毛了,那个时候曹丕才刚刚称帝不久,就被孙权摆了一刀,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个人情感上,曹丕都要攻打孙权,而不是蜀汉。4、蜀汉国力本来在三国中就是最弱小的,现在荆州大败,夷陵又大败,蜀汉在曹丕眼里,根本构不成威胁,就连魏蜀交界地带的兵力部署,魏国也是很弱小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防备东吴的前线阵地,现在只要收拾了孙权,蜀汉不攻自破,况且蜀汉刚刚失败,再也翻不起大风大浪,攻打孙权而不用担心蜀汉出兵。
孙权称臣于曹魏 为的是怕曹魏借机攻吴 两相夹击 吴就灭了 而曹丕接受既可显示自己不需用兵就可降服敌人 又可缓和孙曹关系 孤立蜀汉 刺激蜀汉更加痛恨孙吴 三国就是尔虞我诈的政治 军事斗争 是根据战略需要决定盟友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一切以利益为中心
在三国时代,由于战乱的时势,很多人都难以保证自己能够从一而终。于是被俘后投降就成为一些人的选择。在这些俘虏中,有很多还得到了重用。比如曹操的手下就有很多这样的将领,比如张辽、许褚等人。但是,在三国的这些将领里,有一位将领却下场凄惨,这位将领就是于禁。
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他很早就跟随了曹操,在曹操麾下屡立战功。史书记载他在曹操作战的时候,进攻的时候作为先锋,撤退的时候作为后卫。因此曹操对于禁十分器重,他封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占据荆州的关羽兴兵攻打襄樊。曹仁只有几千人马,面对关羽的三四万水陆军,形势危急。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命令于禁率领精锐的七军人马合计三万多人,以庞德为副将,救援襄樊。
于禁率军来到襄樊前线,在庞德的奋战下,给了关羽很大的打击。在战斗中,庞德还用弓箭射中关羽额头一箭。后在曹仁的指挥下,于禁率领军队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的地方,以掎角之势抵抗关羽。谁知道当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溢,于禁的七军全部被关羽淹没。于禁、庞德都被关羽的水军擒获。
面对关羽,庞德威武不屈,宁死不降,被关羽所杀。而于禁则卑躬屈膝,投降了关羽。不过,关羽也没有任用于禁,而是将他送回荆州看管。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又解救了于禁。孙权因为已经投降曹操,对于禁还是比较优待的。但是作为一员降将,于禁受到了东吴将领的鄙视,度日如年。
等到于禁回到曹魏的时候,已经是曹丕禅让登基以后了。于禁见到曹丕已经是形容憔悴,须发尽白。于禁对曹丕痛哭流涕,曹丕虽然表面上对他表示同情,说他的失败是由于天灾,不是作战的过失,还恢复了于禁的官职。可是,曹丕在内心里十分厌恶于禁的所作所为。
他让于禁出使东吴,在出使前,让他去参拜曹操的陵墓。在墓室里曹丕预先让人画了于禁投降的场景,有关羽胜利的场面,有庞德威武不屈的场面,也有于禁低头乞降的场面。于禁看了以后,回去就因为内疚病死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事情,那些投降的人中,除了吕布因为反复无常,让人不能信任被杀外。其他的将领一般都没有受到多少刁难。可是,于禁则是一个意外。他投降之后,不但其他势力的人对他冷漠侮辱,连自己势力的人也对他嘲笑挖苦。使得他连气带愧,一病不起。
为什么于禁会得到这种下场呢?我们看看于禁的生平,就会明白,为什么大家对他的投降都觉得不可原谅。
一是于禁深得曹操信任,他辜负了从曹操以下所以将士的信任。
于禁在投入曹操阵营后,得到了曹操的器重。他作战勇敢,而且还任劳任怨。在和张绣的战役中,曹操因为没有防备,被降而复叛的张绣打败。于禁率领几百部下在其他军队都散乱的情况下,虽败不乱,阻击敌人。即使是有人向曹操诬告自己,也不去分辨。在打退张绣的追兵后,曹操问明原委,对于禁的品行、能力大加赞赏。从此对于禁委以重任。
随着于禁战功的增加,最后于禁被曹操封为左将军,假节钺。在五子良将中,唯有于禁拥有假节钺的权力,可以先斩后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曹操对于禁的倚重了。
而在救援襄樊的战役中,由于曹操身在关中,手下几员亲族大将都无法脱身。在这个时候,曹操违背了自己的不把重兵交给外姓将领的原则,将重要的七军交给了于禁。这种信任是在曹军中绝无仅有的。
但是,于禁的变节,完全辜负了曹操的信任,也让曹军上下丢尽了脸。曹操得知消息后,不禁说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所以说,在当时,于禁只有一死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他屈膝投降,只能得到大家的唾弃。
二是于禁此人性格严苛,在言行不一的情况下更会引起大家的仇恨。
如同一个以道德纪律自居的人物,当他的面具被揭穿后,大家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东西,那么大家对他的敌视会比被人强上十倍。
于禁就是这样一个人。于禁在曹军之中,以铁面无私著称。他处处严格要求别人,曹操也利用他的这一点来用他约束军队。他在战斗中,抓住了投降的朋友陈豨。其他人都认为陈豨投降,不必杀死,可以把他送交曹操。可是于禁却以曹操有令,被围后投降的人不能赦免,居然杀死了陈豨。
就是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以自己的道德品质自居,以曹操的信任为依靠,在曹军中不可一世。史书说曹军的人都对于禁惧怕三分。
但是,这样一个人,在生死关头,暴露了他的本来面目。大家看清之后,先是感到被欺骗的不满,然后感到对他的变节的愤恨,根本就不会对他有一丝一毫的怜悯。自己成天要求别人做到这,做到那,可是当大家看清他的真面目,根本就是虚张声势的东西,谁会对他有好感。
再加上,于禁日常作威作福,得罪了很多同僚。曹丕长期在曹操军中任职,肯定对他有所印象。当于禁落难后,对他落井下石,自然是人之常情。
第三,曹丕要树立忠君的道德标准。
在当时,三国的格局已经形成。随着天下局势的稳定,各地的人才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各个国家的君主都要建立自己的国家体系,这时,忠君思想就成为各国君主提倡的最重要的品质。
曹丕刚刚建立魏国,他对此更是要求严格。他正好以于禁和庞德作为教育臣下的教材。让大家明白,忠君效死光荣,屈膝变节可耻。这样一来,于禁的悲剧自然就不能避免了。即便是于禁愧疚而死,曹丕也没有放过他,给他的谥号是厉侯。
结语:
于禁作为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深得曹操重用。他为曹操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尽心尽力。在曹操的时代,他成为五子良将中仅有的假节钺的将领。
他凭借这自己的战功,依靠着曹操的信任,在曹军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而且平日里他道貌岸然,处处严格要求别人,让大家对他都惧怕三分。
可是,在襄樊战役中,他兵败被俘。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他没有经受住人生的考验,屈膝求饶,变节投降。这引起了所有人对他的愤恨。在事后,他也是懊悔万分,最终愧疚而死。他如果知道日后会如此待遇,还不如当时如庞德一死了之呢。
人生的道路很长,但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如果在这几步走错了,就是用生命也无法挽回的。因此,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不能不慎重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3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